桂林航天工业学院(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院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高校,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工、管、文、艺的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也是广西高校中唯一布局有航空航天类本科专业的院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为中国宇航协会理事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广西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长单位。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创立于1979年,前身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组建的桂林工业经济管理学校;曾先后隶属原第七机械工业部、原航天工业部、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于1994年2月升格并更名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8年7月划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于2012年4月升格并更名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截至2021年9月,学院占地面积1030.5亩(68.7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51.9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6亿元;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共有33个本科专业、7个高职专科专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13人,外聘教师165人,全日制本专科生16647人。
中文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外文名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简称桂航
创办时间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理工
学校特色普通本科院校
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李幼平7个
高职专业7个
本科专业33个
院系设置管理学院、航空旅游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等
校训尚德、博学、慎思、笃行
院歌《蓝天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金鸡路2号
历史沿革桂林工业经济管理学校
1978年9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党组决定在广西桂林建立一所为航天事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校,并在原越南军官学校旧址展开建校工作。
1979年1月,学校前身桂林工业经济管理学校正式创办,隶属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张爱萍上将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81年3月,学校更名为桂林工业管理学校。
1982年5月,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学校转隶至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
1984年8月,学校更名为桂林航天工业管理学校。
1988年4月,因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合并组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学校转隶至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
1993年3月,因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撤销,学校转隶至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994年2月,学校升格并更名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4月,学校划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11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学校正式设立来宾校区。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2012年3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同年4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2015年12月,学校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7年2月18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个无人机学院。
2018年3月,学校获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成为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高校。
2019年10月,桂航隆重举行纪念建校40周年发展大会。
办学条件院系专业截至2020年9月,学校共设有管理学院、航空旅游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外语外贸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学院、体育部、实践教学部、人文素质与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来宾校区等17个教学单位,30个本科专业、7个高职高专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文学和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二级学院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管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管理、工业工程 | / |
|
|
|
航空旅游学院 | 酒店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 | 空中乘务、旅游管理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型本科)、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 / |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 通信工程(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汽车服务工程(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工程管理 | /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外语外贸学院 | 商务英语、国际商务 | 关务与外贸服务 |
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技术 | 动漫制作技术、建筑室内设计 |
理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13人,外聘教师165人,折合教师数895.5人,生师比17.42:1。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74人,副高职称240人,高级职称占比38.62%;博士学位62人,硕士学位64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87.33%;双师双能型教师328人,占比40.34%。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有自治区特聘专家、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教学名师、广西技术能手等高层次人才39人;有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个。
广西自治区特聘专家(1人):晏磊
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王斌武
广西高等学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团队(带头人:王蕴)、通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杨小劲)
教学建设截至2018年9月,学校拥有各类实验室和实训基地72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7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实验室38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基础实验室12个。学校近年获得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84项,广西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8项。 学校还拥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点7个,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3个。
2018年3月,学校获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产教融合、政校企作协同培育能源动力(生物质能)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19门。
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数控技术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机械工程实验与实训中心
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航空航天机电信息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应用型本科专业(3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汽车服务工程、 通信工程
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点(7个):飞行器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类专业群、 飞行器制造工程、通信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1]
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4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飞行器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高职专科)(11个):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文秘、模具设计与制造、 计算机网络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
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1个):汽车服务工程
广西高职特色专业(1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人力资源管理》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门):《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力学》、《单片机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推销实务》、《基础会计》、《3G网络组建与维护》
校级精品课程(19门):《高等数学》、《电路基础》、《大学英语》、《物流管理概论》、《路由与交换》、《大学计算机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市场营销学》、《综合英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导游理论与实务》、《线性代数》、《数据库应用技术》、《三维动画制作》、《通信网络与现代交换、汽车构造》、《电子商务实务》、《国际贸易实务》
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 [2]
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管理科学与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学术研究科研平台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建设有1个广西院士工作站(刘永才院士)、2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1个桂林市重点实验室,12个校级科研平台,1个广西特聘专家岗团队(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研究),1个双聘院士团队(童庆禧院士),1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智能信息技术及无人机应用研究创新团队)。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重点建设了11个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工程中心和3个人文社科基地,积极培育了焊接机器人及相关技术应用、空间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和智能检测与自动化装置等3个创新团队。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机器人与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无人机遥测重点实验室
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培育基地(2个):广西航天物流研究中心、 航空航天文化研究中心
院士工作站(1个):无人机技术应用院士工作站 [3]
科研成果根据2019年1月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官网显示,学校近年来承担中国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88项,获中国国家专利31项,省部级、市厅级以上成果奖励38项,其中“微型无人机在防灾减灾中的运用”项目的研究成果,成功运用到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等赈灾救灾工作中,被评为广西高校科技十大最具影响力事件之首。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据2019年1月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官网显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累积总量180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余册,电子图书约60万册,馆藏中外文纸质报刊3300余种。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数字资源类型包括中外文电子图书、中外文电子期刊、博士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工具书、科技报告、产品样本、专家报告视频、学习和考试资源、随书光盘等。
学术期刊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是由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主办、广西航空航天学会协办、以反映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96年,设有信息与电子工程、机电技术应用、经济与管理、数学研究与应用、英语园地、航天文化研究、学术苑等栏目。 据2019年1月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官网显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曾获“广西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等称号。
合作交流截至2018年9月,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德国、芬兰、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了师生交流、学术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开办了中美、中澳校际交流、学分互认教育项目;学校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是“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年度来华留学生规模百人以上。
文化传统校训
尚德、博学、慎思、笃行
“尚德、博学、慎思、笃行”语出《礼记·中庸》,意为崇尚道德、以德立行,博学而多才,谨言而慎行,诠释了道德、博学等元素,倡导该校师生立德为先、德才兼备,广览博取、全面发展;缜密思考、勇于探索,执着追求、忠实践行。
校徽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校徽为双环套圆形标识,基础色调为“桂航蓝”(CMYK色值:C:100 M:80 Y:10 K:0)。其中,校徽内环图案中向上的箭头是火箭的抽象图形,与展开的书卷、湛蓝天空一起凸显了学校育人功能和航天特色;外环图案上方是学校的中文校名,下方是大写的英文校名。
校歌
《蓝天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词曲:蒙伟凡
蓝天是我们永远的向往,太空有我们崇高的理想。
漓江的清流哺育我们,祖国的未来寄托在我们身上。
我们把知识化作力量,要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啊 勤奋 求实 团结 进取 艰苦奋斗,自强日新
啊 热爱 事业 忠于 人民,要把青春献给祖国。 校歌
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院长 | 吴尽昭(试用期一年) |
党委书记 | 李幼平 |
党委副书记 | 刘迎春、罗延忠 |
副校长 | 罗国湘、胡泽民、詹皖生、李智、孙山林、吴世先 |
纪委书记 | 韦冠武 |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7:2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16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省桂林市公立大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省桂林市公立大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