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西法大”,坐落于陕西省会西安,由中央与陕西省共建,是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管理、文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法学传统“五院四系”成员、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和陕西高校“长安联盟”创始成员,是西北地区法学教育研究中心。
西北政法大学源于中国共产党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和1941年的延安大学,历经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等时期;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并入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安政法学院;1963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2000年由司法部划转陕西省,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学校;2006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截至2021年3月,学校雁塔、长安两个校区共占地1347亩,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开设32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学科;在校生本科生12700余人,在校硕士研究生3300余人、博士研究生100余人;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
中文名西北政法大学
外文名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简称西法大、NWUPL
创办时间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政法
学校特色五院四系
主管部门陕西省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孙国华
本科专业32个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
博士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院系设置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经济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反恐法学院、公安学院、经济学院等
校训严谨、求实、文明、公正
校歌《西北政法大学校歌》
地址雁塔校区: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300号
院校代码10726
知名校友葛洪义、牟新生、杨永华、田文昌、白冰、高俊良、贺小荣、吕滨、侯欣一、孙宪忠
历史沿革陕北公学陕北公学——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干部高等学校(1937-1941)
1937年,为了培养抗日干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决定成立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副校长罗迈(李维汉),校址定在延安东门外。
1939年6月上旬,党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四校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开赴敌人后方办学。
1939年11月,中国共产党党中央为了培养更多抗日战争干部,决定复办陕北公学,又称后期陕公,校址在延安北门外原址。
延安大学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1941-1949)
1941年9月,陕北公学(后期)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校址在陕北公学原址。
1943年,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并入延安大学。
1944年,行政学院并入延安大学。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49-1954)
1949年,为了培养适应新中国政权建设所需的各类干部,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迁到西安,改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陕西省政府主席马明方兼任校长,民大校部和二部迁驻高陵县通元坊;一部、三部迁驻泾阳永乐店。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1954-1958)
1953年3月,为了提高西北地区政法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改组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成立西北政法干部学校。
1954年,更名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校址由通元坊迁至西安南郊。
西安政法学院西安政法学院—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政法院校(1958-1962)
1958年8月,经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西北大学法律系调入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安政法学院。从1958年起,开始本科教育。[3]
西安政治经济学院西安政治经济学院(1962-1963)
1962年,西安政法学院、陕西财贸学院合并为西安政治经济学院。
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1963-2006)
1963年8月,国务院作出把西安政治经济学院分为西北政法学院和西北财经学院(陕西财经学院)的决定。同年9月1日,西安政法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到“文革”前,成为全国著名的四所高等政法院校之一。“文革”期间,学院惨遭破坏,直至1972年撤销。
1978年8月,国务院批准西北政法学院在原校址复办。
1979年,学校开始招生,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
1980年,划归司法部主管。90年代末,学院形成法学为主、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2000年划转陕西省,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管高校。
2006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2007年,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10年5月, 西北政法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起成立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
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
2012年11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4年9月,获准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6年1月,成立中国首家反恐怖主义法学院。3月,反恐怖主义研究院入选首批“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
2017年5月,西北政法大学与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签约共建“长安联盟”。这5所高校的大学生可前往任意一所大学,跨校选修学分、攻读辅修专业;同时,5所高校的各类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均可实现开放共享。 [6-7]
2021年1月,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3月,西北政法大学有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经济学院,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国际法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国家安全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安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8个教学单位。开设有32个本科专业(方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艺术等专业大类。
下属学院 | 开设专业(方向) |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 |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 法学(刑事法) |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 法学(行政法) |
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 | 治安学、侦查学、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刑事科学技术 |
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 |
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 | 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电子商务及法律、财务管理 |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 法学(民商法) |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 法学(国际法) |
西北政法大学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 法学(反恐怖主义法) |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法律英语)、商务英语 |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工程 |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 法学(经济法) |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学(法制新闻)、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 |
西北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 / |
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960余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家“万人计划”领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20余人;有获得陕西省百人计划、三秦学者等省级人才项目支持和陕西省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的教师50余人。
“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1人):杨永华教授
博士生导师(34人):
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9人):王健、汪世荣、闫晓君、贾宇、冯卫国、王瀚、郭捷、王政勋、王周户;
2013年遴选新增(12人):赵馥洁、王麟、宣炳昭、杨宗科、穆兴天、李少伟、李永宁、郭富青、韩松、李万强、张学安、强力。
2017年遴选新增(13人):张金平、舒洪水、李其瑞、杨建军、常 安、孙昊亮、姬亚平、张 翔、王秀梅、刘亚军、刘进田、张师伟、李明。
学科建设学校2012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项目”,2014年获批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有省级重点学科10个,省级优势学科3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法学为B+;哲学为C,西北地区排名第四。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为“B+”。2018年法学学科获批一流建设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 | 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 |
法学 | 法学理论 |
法律史学 |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刑法学 | |
民商法学 | |
诉讼法学 | |
经济法学 | |
国际法学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
政治经济学 |
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法学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服务西北地区稳定发展与国家安全”法学专业授权点
专业代码 | 研究方向 | 专职导师 | 招生计划 |
0301Z4 | 西北地区反恐怖活动法律问题研究 | 贾宇教授、冯卫国教授、 王政勋教授、王麟教授、 朴宗根教授、张金平教授、 舒洪水教授 | 各方向录取名额,以教育部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并结合考生情况按择优录取原则确定。 |
0301Z5 | 西北地区民族宗教法律问题研究 | 汪世荣教授、王健教授、 闫晓君教授、穆兴天教授、 李其瑞教授、杨建军教授、 常安教授 | |
0301Z6 | 西北地区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 强力教授、王周户教授、 韩松教授、李永宁教授、 李少伟教授、郭富青教授、 孙昊亮教授、姬亚平教授、 张翔教授 | |
0301Z7 | 西北地区对外开放法律问题研究 | 王瀚教授、刘亚军教授、 王秀梅教授 | |
0301Z8 | 文化安全研究 | 赵馥洁教授、刘进田教授、 张师伟教授、李明教授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5个):法学、哲学、理论经济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法律硕士、新闻传播、国际商务、翻译
教学建设截至2014年10月,西北政法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陕西省名牌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1个,国家级创新实验区1个。截至2013年,西北政法大学共有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陕西省优秀教材9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 2013年,新增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新增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项;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哲学、侦查学、新闻传播学
陕西省名牌专业(1个):法学
陕西省特色专业(7个):法学、行政管理、英语、侦查学、治安学、市场营销、新闻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新闻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哲学、侦查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法学实验实训中心
国家级创新实验区(1个):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刑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际贸易法
对外交流截至2013年底,西北政法大学与欧美、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签订协议40余项,其中涉及学生交流的协议20余项;与韩国韩南大学、全北大学、济州大学、江原大学、庆尚大学,美国富特海斯州立大学、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英国巴斯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埃塞克斯大学、埃尔斯特大学等14个项目已经开始实施并已互派学生。 2013年6月,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师生一行25人来该校进行为期3周的教学与交流活动;2013年12月,学校举办“2013年首届海峡两岸法律文化节”,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大学、中正大学、台北大学的师生代表20余人参加;2013年12月,该校学生20余人前往韩国中北国立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文化交流体验活动;2013年,派出留学生37人,接收来华留学生3人。
学术研究科研机构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3个):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社会政策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校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法治文明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人本价值与法治文化研究中心、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明发展法制建设研究中心、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
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基地、省级“一带一路”法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省级“法治陕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理事单位(2个):反恐怖主义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院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1个):反恐怖主义研究院
校级重点建设研究院(6个):反恐怖主义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院、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人权研究院
校级专门研究机构(70余个):上海合作组织法律问题研究所、中亚法研究所、中亚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亚东欧法制研究中心等。
科研成果据2015年12月学校研究生教育院官网信息显示,近五年来,西北政法大学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9个,教育部项目10个;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64部,获省部以上科研奖励37项。在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西北政法大学于2013年度第十一次评选中获奖17项,在2012年度第十次评选中获奖15篇;35项成果获2013年度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项成果获2011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据2021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有纸质文献187万余册(含校内各院、所资料室及分馆),电子图书139万余册,内容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学科门类,有藏量较大的近、现代法律文献、延安时期革命历史文献。购有中国知网、“北大法宝”中国法律信息总库、月旦知识库、Lexisnexis、Westlaw Next、JSTOR等20多个中外文数据库。
学术期刊
《法律科学》是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理论为宗旨,努力反映法学研究的新成果,主要发表法学学术理论文章,辟有法律文化与法律价值、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人权与法制、部门法理学、法律制度探微、法学新问题研究、域外法评、长安法史、立法研究、法律实践等栏目,注重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本刊连续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法律类核心期刊”、“中文社科常用期刊”、“法学类最重要的核心期刊”。连续被评为陕西省一级期刊。2010年被评为全国“三十佳”人文社科学报和陕西省权威人文社科学报。2012年入选教育部名牌栏目建设。
文化传统学校标识校徽
西北政法大学的校徽是1991年设计并开始使用的。当时校徽图案征集中收到校内外师生来稿42份,最终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采用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设计的图案,即使用的校徽基本图案。校徽采用圆形图案,既象征着学校如旭日初升,前途无限光明,又表现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图案上部由天平、宝剑构成,象征着至高无上、公平、正义的法律;宝剑又是山峰和笔尖的变形,蕴含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深刻哲理。图案中部由“政法”二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构成,组合为一个富有动感的中文“飞”字,既有对政法学子“天高任鸟飞”的勉励之意,又表达了学校各项事业腾飞的美好愿望。同时这两个字母又构成了英文U(“大学”的第一个字母),展望了西北政法学院更名为大学的发展前景。“F”的第二横是西安古城墙图形,表明了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围;图案下部是学校中英文校名,中文校名是我国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手书。学校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后,校徽仍采用原来的基本图案,同时对图案中的中英文校名作了相应的修改。[1]
精神文化校训
严谨、求实、文明、公正
校歌
西北政法大学校歌
作词:成仿吾作曲:吕骥 填词:贾宇
这儿是我们祖先发祥之地,今天我们又在这儿团聚,
民族的命运全担在我们双肩,抗日救亡要我们加倍努力,
忠诚团结,紧张活泼,战斗的学习。
努力!努力!争当国防教育的模范,
努力!努力!锻炼成抗战的骨干。
我们要忠实于民族解放事业,我们献身于新社会的建设;
昂首看那边,胜利就在前面!
这儿是法制人才成长的摇篮,理想让我们在这儿相聚,
法治信仰在这里扎根,国家富强要我们继续努力,
严谨求实,文明 公正,刻苦的学习。
努力!努力!争当社会进步的先锋,
努力!努力!锻造成国家的栋梁。
我们要忠实于祖国振兴事业,我们献身于新时代的建设;
昂首看那边,胜利就在前面!
学校领导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孙国华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范九利 |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 李平安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 肖道远 |
党委副书记 | 郭武军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李玉朝、王健、张军政、张荣刚 |
资料来源:[4] |
姓名 | 任职时间 | 职务 |
李维汉 | 1939年7月至1941年9月 | 陕北公学校长 |
吴玉章 | 1941年9月至1944年5月 | 延安大学校长 |
周扬 | 1944年5月至1945年11月 | 延安大学校长 |
江隆基 | 1945年11月至1946年9月 | 延安大学校长 |
李敷仁 | 1946年9月至1949年7月,1950年4月至1953年6月 | 延安大学校长,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 |
马明方 | 1949年7月至1950年4月 |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 |
刘端棻 | 1952年9月至1953年6月 |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党委书记 |
白清江 | 1953年7月至1954年12月 | 西北政法干部学校校长 |
刘若曾 | 1954年12月至1958年8月,1958年8月至1959年12月 | 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校长,西安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
王云 | 1960年1月至1963年8月;1963年8月至1966年8月,1979年9月至1983年2月 | 西安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西北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
刘自力 | 1983年2月至1985年7月 | 西北政法学院党委书记 |
王陆原 | 1983年2月至1985年7月 | 西北政法学院院长 |
刘明莹 | 1985年7月至1988年9月 | 西北政法学院党委书记 |
穆镇汉 | 1985年9月至1988年9月,1988年9月至1991年2月 | 西北政法学院院长,西北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
张力 | 1991年2月至2003年6月 | 西北政法学院党委书记 |
王天木 | 1991年2月至1997年8月 | 西北政法学院院长 |
陈明华 | 1997年8月至2005年2月 | 西北政法学院院长 |
朱开平 | 2003年6月至2006年11月,2006年11月至2013年12月 | 西北政法学院党委书记,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
贾宇 | 2006年6月至2006年11月,2006年11月至2017年6月 | 西北政法学院院长,西北政法大学校长 |
宋觉 | 2013年12月至2019年9月 |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
杨宗科 | 2017年6月至2022年3月 |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 |
资料来源:[5] |
姓名 | 成就 |
牟新生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海关总署署长(正部级) |
艾丕善 | 陕西省政协主席 |
高俊良 |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
吕滨 | 海关总署副署长 |
贺小荣 |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院长办公室主任 |
梁增昌 | 中共深圳市政法委员会副书记 |
蔡宁 |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张立勇 |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
刘双喜 | 解放军第47集团军副军长、陆军少将 |
汪武德 | 兰州军区联勤部部长、陆军少将 |
黄河 |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
田立文 |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
孙力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
杨景海 | 中共兰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杨烈 | 陕西省政法委副书记 |
王发荣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赵祥娃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 |
买买提·玉素甫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南明法 |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
陈马林 | 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
王学成 |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副院长 |
呼延振邦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副主任、武警少将 |
许发民 |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
钱应学 |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
刘晓阳 |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
张树兰 |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
田龙海 | 解放军某军事法院院长 |
侯欣一: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天津市委副主委,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孙宪忠: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社科院民法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新中国首届民法学博士
张生: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制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肖国兴:原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能源法起草者
西北政法大学南区张汤墓
西北政法大学南区张汤墓
葛洪义: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法理学学者[2]
周作斌:西安财经学院副院长
王允武:西南民族学院院长
施天涛: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陈忠槐:原西北大学法学院院长、陕西省司法厅副厅长
杨小军: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教授,行政法学者
牛建华: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
关保英:华东师范大学法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行政法专家
刘作翔: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学研究室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小龙:原西安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陕西省教工委常务副书记
谢 晖: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
肖周录:西北工业大学法学系主任
雷兴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杨宗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院长
田龙海:西安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军事法学研究所所长,军事法学科带头人,曾任解放军某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某军事法院院长
刘丹冰:西北大学法学院院长
曾 加:西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王保民: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陈金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曾月英:深圳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石东坡: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法学院副院长
白呈明:西安财经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法学专业学科带头人
董和平:青岛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宪法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宪法学协会理事
张汉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西安武警工程学院法律研究室主任
喻中: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理学学者
工商界鲁智勇: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传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
孙衍超:宁夏宝塔石化集团管理委员会主任、总裁,银川大学董事长兼校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
刘家新:澳柯玛集团空调器事业部总经理,曾获得“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
郭小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法务部部长、首席律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专家组成员,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副会长
张 军:陕西省投资集团副总经理
法律界田文昌:中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在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设立了田文昌奖学金
崔峰:一级律师、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珠海市人大代表、珠海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
王建平:一级律师、山东省十佳律师、山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
朱占平: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员、西安仲裁委员会会员
尚伦生:甘肃省律师协会副会长、东方人律师事务所律师,被誉为“甘肃刑辩第一人”
文艺界蔺安稳: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高级编辑,曾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白 冰:英皇签约艺人、演员
张 婷:江苏卫视2007年度绝对唱响全国女生12强选手
刘汝君:天津电视台《案与法》栏目主持人
江 雪:《华商报》首席记者
郭 敏:《云南信息报》首席记者
杨海鹏:上海《财经》杂志高级记者
主持界张静,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 。
所获荣誉2021年9月23日,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工作办公室入选拟推荐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2021年9月28日,被退役事务部授予“退役事务研究基地”称号。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6:38: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13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北政法大学(全日制政法类大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北政法大学(全日制政法类大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