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音乐(传统音乐)

更新时间:2025-01-08 12:40:24 阅读: 评论:0

朝鲜族音乐(传统音乐)

朝鲜族音乐 (传统音乐) 次浏览 | 2023.01.21 08:53:02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朝鲜族音乐传统音乐

朝鲜族是由朝鲜半岛陆续迁入中国境内的。朝鲜族的民间音乐和朝鲜半岛的民间音乐是一脉相承的。朝鲜族音乐,按本民族的传统分类,可分为民谣、歌乐、舞乐、器乐、“板嗦哩”(说唱音乐)、唱剧等6类。民谣是朝鲜族古老的民族文化艺术,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是从民间歌谣开始的。典雅的音乐(歌乐)是以民谣作为基石发展起来的朝鲜族音乐,具有清新、柔美、婉转、明朗、轻快的旋律和丰富多彩的“长短”节奏之美,闻名中外、饮誉八方,在我国民歌歌坛上独树一帜。板嗦哩一种叙事性的说唱艺术。朝鲜族民间乐器原有40多种,流传至今的只有伽倻琴、唢呐、洞箫、长鼓、片鼓、横笛、短箫、筚篥等十余种。

中文名

朝鲜族音乐

外文名

Korean music

表达式

由朝鲜半岛陆续迁入中国境内的

应用学科

文化交流

适用领域范围

文化

背景介绍

直到今天四书五经仍然是韩国文化教育中最重要的读本,儒家思想对他们的言行举止也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其音乐上也自然而然与中华文化有共通之处。其伽倻琴形制和音色都类似于中国的筝,据韩国文字的记载,其祖先就是筝。

在器乐上,另有奚琴、玄琴等。朝鲜半岛的传统民歌内容有农谣、抒情谣、风俗谣、长歌等。在调式上与我国一样,采用无半音的五声音阶,并以类似于我国徵调式(so la do re mi)的平调和类似于我国羽调式(la do re mi so)的界面调为主。

在节拍上,其最显著的特色是使用三拍子类的节拍。朝鲜半岛的三拍子并不是人们一般认为的三拍子(强弱弱),朝鲜人把不同节拍、节奏的组合形成的节奏体系称为“长短”,并因此而分出“阳山道”、“基嫣乔”、“突莫利”等不同种类。

在旋律风格上,朝鲜民歌很喜欢使用小范围音域内回环以及同音重复的方式,比如《阿里郎》第一小节就首先在低音56两个音上回旋,第二小节提高三度在12上回旋。第五小节也是在12两个音之间回旋。本来就比较窄的音域,配合上三拍子、附点的节奏型,以及顶拍,音乐风格显得庄重、优雅而不失灵动,这是朝鲜音乐的一大特色。

在人声演唱上爱用质朴甚至粗旷的音色,常运用摇声的润腔方式,造成音量强弱的大幅度变化。南北朝鲜在歌手的音色喜好上有所不同,北朝鲜貌似更加喜欢偏甜美的音色。

民间音乐

朝鲜族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由朝鲜半岛陆续迁入中国境内的,主要居住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及吉林、黑龙江、辽宁各地,人口1763870人(1982年统计)。朝鲜语属阿尔泰语系,有自己的文字。中国朝鲜族的民间音乐和朝鲜半岛的民间音乐是一脉相承的。本条释文仅就中国朝鲜族的民间音乐予以概述。

传统分类

朝鲜族音乐,按本民族的传统分类,可分为民谣、歌乐、舞乐、器乐、“板嗦哩”(说唱音乐)、唱剧等6类。

民谣按音乐的体裁形式可分为农谣、抒情谣、风俗谣、童谣、长歌等5种。农谣即劳动歌谣。在民谣中占有很大比重,几乎所有劳动都有相应的歌曲。如农田歌一类有《插秧歌》、《薅秧歌》、《农夫歌》、《嗡嗨呀》等;捕鱼歌一类有《船歌》、《远捕归帆》、《拉网歌》、《捞鱼歌》等;家务劳动歌一类有《织布谣》、《纺车谣》、《绩麻谣》、《摘桑谣》等。此外还有打猎时唱的《野鸡打铃》,伐木时唱的《拉木歌》,打铁时唱的《风箱打铃》等。集体劳动时唱的民谣多为分节歌,节奏鲜明,常用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领唱的旋律较为自由舒展,即兴编词,和腔多用衬词,情绪热烈;音乐结构短小,多见乐段和带叠歌的二部结构。

家务劳动歌谣多为独唱,节奏较自由,旋律委婉抒情,音域较宽。抒情谣这类歌数量多,题材广泛,包括了人民生活的各个侧面。如爱情歌一类的《阿里郎》、《呃郎打令》、《银丝打令》、《姑娘和小伙子》等;生活歌一类的《苦媳妇》、《丰收歌》、《道拉基》等;讽刺歌一类的《老头打令》、《棍杯打令》;带有知识性一类的《月令歌》、《释花图》、《解字母歌》、《九九乘法解》等。抒情谣大多旋律流畅,抒情轻快,有的带有诉怨情绪,如《阿里郎》、《哀怨声》等;节奏、结构比较均衡规整,带再现的和带叠歌的二部曲式最为普遍,此外也有三部曲式或回旋曲式的。

风俗谣指和民间娱乐活动、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相联系的歌谣。有青年人边唱边舞的轮舞歌,如《快吉那庆庆哪捏》、《敦道儿拉里》、《拉依嗦》等;有游玩时唱的《打秋千》、《拔河歌》、《象棋打令》;婚礼时唱的《结婚仪式歌》、《媳妇之歌》;送葬时唱的《丧殡嗦哩》等。

童谣有以下几种:①游戏谣:如《摘西瓜》、《小兵出征》、《捉迷藏》、《捉蜻蜓》等;②生活谣:如《太阳、太阳》、《圆圆的月亮》、《雨呀、雨呀》、《燕子》、《想妈妈》、《小木匠》、《挖野菜》等;③讽刺谣:如《戏耍歌》、《我不知道》等。童谣音域较窄,旋律以级进为主,接近口语化,节奏明快,结构短小。

长歌结构

长大的抒情叙事歌谣。主要包括两类:①长杂歌,由专业歌手演唱。有一定故事情节,其题材一般取自说唱,如《小春香歌》、《执杖歌》、《游山歌》、《楚汉歌》、《孔明歌》等。长杂歌的音乐较为抒情,对故事情节的描述运用了朗诵旋律,歌词则采用诗歌的形式。

②短歌:比普通民谣长,但比“板嗦哩”短,故称短歌。以写自然和人生的关系、赞美自然等为题材。常作为板嗦哩的序唱,以渲染气氛,亦称“虚头歌”。其曲调具有板嗦哩的特点,长于抒情叙事。曲目有《竹杖芒鞋》、《万古江山》、《湖南歌》等。在拍子相同的情况下,“长短”还可以不同。

“长短”是朝鲜族音乐中表示节奏的一种概念。它包括节拍形式、节奏型、速度、情绪以及风格等要素形成的节奏体系,是表现朝鲜族音乐鲜明特点的重要手段。它在声乐、器乐、舞蹈音乐中,往往用杖鼓、鼓等打击乐演奏。“长短”种类很多,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旋法上,以二度和四度音程进行作为重要支柱是最为普遍的现象,但在长歌中同音反复较多。民谣中最多见五声调式,与汉族的五声调式相同,只是称谓不同,如汉族称征调式、羽调式,而朝鲜族叫平调、界面调等。歌乐原是为上层阶级和市民阶层服务的抒情歌谣,由专业艺人创作并演唱,后流入民间,逐渐群众化,有歌曲、歌辞、时调3种。

歌曲曲调缓慢,同一曲调可配唱不同内容的多首歌词。多用联曲体形式。有独唱,也有男女混声合唱。用乐队伴奏,乐器有玄琴、大(朝鲜族横笛)、短箫、筚篥和杖鼓等。今传有《慢大叶》、《中大叶》、《数大叶》、《中举》、《平举》等25首。歌辞独唱歌曲,曲调比歌曲通俗活跃,一曲一词。多采用通谱歌形式,今传有曲目12首,如《竹枝词》、《春眠曲》、《相思别曲》等。歌辞与歌曲类似常用高腔,旋律跌宕起伏,富于装饰性,一音多字,多用假声演唱,常用杖鼓伴奏,有时也用奚琴、大、筚篥等乐器伴奏。

时调曲调缓慢平稳,具有吟诵特点,一曲多词,也称“时节歌”。较之歌曲和歌辞更加通俗短小。主要有《平时调》、《中举时调》、《头举时调》、于时调等曲目。舞乐朝鲜族的民间舞蹈形式很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音乐也较为丰富。

农乐舞是朝鲜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其音乐称为农乐。乐器的演奏者又是舞蹈者,小金(即小锣)的演奏者是整个农乐舞的指挥。音乐由12段不同“长短”的曲调组成,称“农乐十二槌”。扇舞,常用民谣《倡夫打令》、《汉江水打令》为音乐伴奏。此外还有长鼓舞、假面舞、鼓舞以及群众性即兴舞等。器乐朝鲜族民间乐器种类很多,常用的吹管乐器有:短箫、筚篥、洞箫、唢呐等;弦乐器有:玄琴、伽琴、洋琴、奚琴、牙筝等;打击乐器有杖鼓(长鼓)、鼓、钲(锣)小金等。朝鲜族的民间乐种有以下几种形式:

农乐用于节日、庆丰收以及群众娱乐时演奏和伴舞的器乐曲。乐队以打击乐为主,兼用1~2支唢呐。农乐由多段音乐组成,每段采用不同“长短”,反复演奏,音乐情绪极为火热、欢快,且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散调大型民间器乐独奏曲。常见的散调为4个段落,每个段落按长短体系,遵循由慢到快、渐趋高潮的规律排列。每个段落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机地联结。演奏时也可灵活地插入不同“长短”。散调的旋律往往采用重复、模进、变奏等手法即兴发展,因此结构较自由。乐曲性格内在而深沉,富于戏剧性,吸收了说唱音乐的因素,用杖鼓伴奏。传统曲目有伽琴散调、玄琴散调、大散调等。

“风流”(即“灵山会相”),是多段体的联曲性质的大型合奏曲。由“长灵山”、“中灵山”、“加乐道里”、“上弦”、“下弦”等10多个段落组成。前3个段落速度缓慢,宽广。“打令”是优雅的舞曲,“两请”、“界面”是轻快的舞曲,“军乐”是进行曲转为舞曲。曲调即兴发展,结构较自由。根据不同的乐队编制可分为以弦乐为主的“丝风流”,以管乐为主的“竹风流”等。丝风流多用于喜庆节日、春游活动,竹风流多为舞蹈伴奏。

民间器乐曲

新阿乌以洞箫吹奏的民间器乐曲,用于节日与娱乐活动。曲调乐观而有力,常采用重复、模进的手法。旋律多见下行,往往向下属调转移。和巫俗音乐有着密切联系。

板嗦哩一种叙事性的说唱艺术。“板”是指游戏的场所(舞台),“嗦哩”是唱的意思。“板嗦哩”的内容多为传说故事,由1人表演,1人用鼓伴奏,伴奏者时以“儿西古”等欢呼声帮腔,以鼓舞情绪、渲染气氛。传统曲目有《春香歌》、《沈清歌》、《兴甫歌》、《赤壁歌》、《水宫歌》等。

唱剧在板嗦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故事情节的,包括歌唱、说白、器乐、舞蹈等在内的综合艺术。传统剧目有《春香传》、《沈清传》、《兴夫传》等。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朝鲜族人民中广泛流传着《游击队进行曲》、《赤旗歌》、《决战歌》、《妇女解放歌》、《少年先锋队歌》等抗日歌谣和《得到土地的喜悦》、《支前歌》、《锄头歌》、《纺织歌》等群众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创办了延边师范学校艺师班、延边艺术学校、延边大学艺术系,有力地推动了音乐事业的全面发展。专业团体有:延边歌舞团、延边广播电视艺术团、牡丹江朝鲜族歌舞团、延吉市朝鲜族艺术团、图门市歌舞团等。朝鲜族作曲家郑律成、董希哲、金声民、崔三明、许元植、金凤浩;指挥家金正平、俞德秀、朴佑、安国敏;音乐教育家金震;歌唱家方初善、金仁淑、金善玉等,他们的创作和演出,受到人民的喜爱。歌曲《闺女之歌》和大合唱《长白之歌》,在1957年的第4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音乐作品银质奖,方初善获演唱银质奖。延边、辽宁、黑龙江等地都出版了朝鲜文字的音乐作品、民歌集、音乐论着及音乐杂志等,并经常举办群众性的音乐会演。

四物乐

四物乐是由韩国著名民俗家沈雨晟先生命名的,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四物乐”由小锣、锣、长鼓、圆鼓四种乐器演奏音乐,并且由此音乐来做游戏。每种乐器都是以大自然的声音来形成的。小锣象征风,长鼓象征雨,圆鼓象征雷,锣象征电。

小锣:与锣相似,面径20CM,高2CM, 边上有两个小孔,穿以绳子固定手中。演奏时左边小臂、拇指和食指支撑着,中指、无名指、小指放在圈内调节音色,右手通过小锤敲击发声,小锣在合奏中敲击农乐主要节奏并引导指挥全队。

锣:与小锣相似但比小锣更大,通常为面径70CM,边圈高10CM,边穿小孔,用绳索固定。演奏时,左手提绳,右手拿锤演奏;盘坐演奏时大锣悬挂在木架上,可以用手来控制音色,其声音洪亮、粗犷。

圆鼓:鼓框为木质,两面蒙皮。用绳索固定在木框两边。鼓链木质,通常在表演中负责被击主要旋律的重拍,也有独奏的情况,声音有力。

长鼓:右手拿竹棍敲击,发音轻盈,左手拿敲桩敲击,发音深沉有力,与小锣一起敲击主要节奏。[1]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6:30: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13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朝鲜族音乐(传统音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朝鲜族音乐(传统音乐).pdf

标签:朝鲜族   音乐   传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