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图拉哨所(南北哨卡的大本营)

更新时间:2024-12-23 17:27:02 阅读: 评论:0

图拉哨所(南北哨卡的大本营)

塞图拉哨所 (南北哨卡的大本营) 次浏览 | 2022.08.17 14:27:01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塞图拉哨所南北哨卡的大本营

赛图拉哨所距皮山县城424公里、距赛图拉镇15公里、海拔3800米。原本是丝绸之路的南方交通线,可由此前往印度,是英国殖民者十分渴望的战略要地,占据此地可窥视南疆内地。赛图拉是古老的商贸通道,是通往印度拉达克首府列城的古丝绸之路上最后一个居民点。

中文名

塞图拉哨所

地理位置

距皮山县城424公里

标志

南北哨卡的大本营

海拔

3800米

历史追溯

1877年

战略意义

占据此地可窥视南疆内地

历史沿革接防赛图拉哨所的我军官兵前往接防途中

赛图拉哨卡的最早历史要追溯到1877年,左宗棠收复南疆后派出了一百多名清军敢死队,他们携带者粮草,骑着骆驼和马匹经过艰难险阻后来到此地,和当地民众合力运来木头和砖石,建立了这个哨卡。[1]从此, 这里成了当时政府最高海拔驻兵点,是中国最西边境的防御大本营,承担着西部边关八百多公里的喀喇昆仑山的守防任务,由此清朝政府就在赛图拉、克里阳卡和麻扎达拉设卡。

1928年赛图拉设治局,成立边卡队,人数增至100人,并巡逻到康西瓦以远。在卡拉(胡鲁木山口)修筑堡垒。1933~1937年,守卡兵力增至200人。1937年10月至1942年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边卡部队是1个团,辖3个骑兵连。赛图拉卡、康西瓦卡、苏盖提卡、哈拉赛卡各有1个排(30~40人)设防并沿边巡逻,以上各卡一直延续到解放前,负责800里边防。

在明立克下、阿吉栏干、阿克赛钦、林济塘设有隐蔽粮草站。据说,民国时期哨所取暖用的是牛粪火,那有什么火炉子,哨所只有一个煤油灯,没有电,吃的最好的只能是玉米面糊糊,有时连这也吃不上。天冷时,哨所官兵都紧紧挤在一起,互相用身体取暖,天天盼着来个人,但天天看到的是雪山。

赛图拉哨所是个通称,其实是南北哨卡的大本营,主要提供后勤支持,它包括了下属多个哨卡,如黑黑孜江干、三十里营房、康西瓦等分卡。从南到北,哨兵要想巡防一遍,至少需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新疆建设兵团的史料说:“1950年3月,第二军第四师第十一团一部进驻通往印度、巴基斯坦之要地巴扎大拉,第五师第十五团一部进驻通往印度之要地赛图拉”。

解放后,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情况,原来哨所重新设置,部分哨所被废弃,同时设置了神仙湾哨所(1958年)等哨所,神仙湾哨所海拔高度为5380米,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昼夜最大温差30多度,冬季长达6个多月,一年里17米/秒以上大风天占了一半,空气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而紫外线强度却高出50%。这里是不折不扣的“高原上的高原”,被医学专家称为“生命禁区”。

国军时期,这里哨兵换防周期是一年,官兵巡视边界需要半年时间,基本上就是巡防半年,在哨所呆半年,然后就下山回到叶城休整。新中国成立后,换防周期大大缩短。哨所到内地之间,需要翻越三座高大的常年雪山。

历史传奇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师第十五团特务连进驻赛图拉哨所。因交通不便条件恶劣,有的哨卡官兵就没有及时得到新中国成立和新疆解放的消息,守防的国民党官兵以为换防的来了,哭喊着埋怨:三年了才来,怎么又换装了?被人发掘后,成为网络笑谈,其实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传奇。

哨所遗址五团特务连进驻赛图拉哨所

建国后,人民军队根据交通事业发展情况,重新设置哨所,原来的赛图拉哨所废弃,南疆军区前指和和田军分区前方指挥部共同所立赛图拉哨所遗址,距三十里营房十五公里。原为左宗棠设置,曾被国军利用。赛图拉哨所及附属哨卡附近,埋葬了无数边防官兵,其中,赛图拉哨所遗址外约100米处,就有大小不等的坟堆无数,其中近30个坟堆较为明显。解放后,赛图拉哨所对面,曾有国军冰冻木乃伊被解放军官兵发现,面部被鸟类啄食成洞,解放军官兵度过河流,给这位国军士兵予以妥善安葬。

赛图拉哨所遗址是个四合院建筑,东南北三方都是大河滩。哨所所在的平台高出河滩足有十米多,南面是大山流下的小河,营房不远处有个高高的哨楼,呈典型的六角形,约有六七平方米,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哨所建筑墙壁上密布枪眼(射击孔),哨所院子有足球场大,地上残留着许多马桩头,那是当年边关用来拴住哨所巡逻的军马和骆驼的。

赛图拉古墓

赛图拉是维吾尔语,意思是殉道者,因附近平坦山顶有一座古墓,据说这位殉道者是唐代玄奘到印度取经的陪伴者,苦行僧,是一位殉道的宗教人士,赛图拉地名由此而来。2010年皮山县改组、成立了赛图拉镇。

重要事件

“9·18”事变后,东北地区广大爱国军民奋起反抗日军侵华,但因缺少后勤补给及其他原因遭遇损失难以坚持,根据国民政府指示,被迫从苏联境内穿越,经过长期长途跋涉,从大东北到达祖国的大西北,期间损失惨重,撤退时,义勇军及家属共有四万多人,但到达新疆时,官兵及家属不足二万人。由于食物不足期间发生“易食”现象,其中大部分牺牲在距离新疆国门不足200公里的最后一段路程。

入境后,新疆地方政府和人民热烈欢迎义勇军将士,将士被热烈欢迎的新疆群众紧紧围住,行军速度大大减慢,据说日行二三里,一些新疆人民群众更是为此不计成本倾家荡产。如锡伯族根据清政府指示由大东北迁徙新疆守边,乾隆皇帝原本答应他们70年后到沈阳生活,但清王朝灭亡了20年,这些锡伯族也没有迁徙沈阳,有朝一日见到来自家乡的亲人,无不热泪盈眶,锡伯族群众紧紧抱着义勇军将士官兵,泪流满面不肯撒手。

义勇军到达新疆后,高级将领希望借道回到抗日前线,新疆地方政府希望留在本地,而经历重重磨难的部分军官和士兵担心国民政府歧视等,于是就留在新疆,被新疆地方政府改编为9个骑兵团和炮兵大队、战车大队、工兵队、通信队、教导团,分别驻守南、北、东疆广大地区;另外以东北抗日义勇军为骨干,组建了喀什、和田、阿勒泰、塔城4个边卡大队。此后,以东北抗日义勇军进疆和整编为标志,新疆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强大威慑力的现代化军队,新疆的边防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守边固防”的新时期。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5:46: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10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塞图拉哨所(南北哨卡的大本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塞图拉哨所(南北哨卡的大本营).pdf

标签:图拉   哨卡   哨所   大本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