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蛙(雨蛙科雨蛙属两栖动物)

更新时间:2025-04-05 12:58:53 阅读: 评论:0

中国雨蛙(雨蛙科雨蛙属两栖动物)

中国雨蛙 (雨蛙科雨蛙属两栖动物) 次浏览 | 2022.12.18 10:28:50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国雨蛙雨蛙科雨蛙属两栖动物

中国雨蛙(学名:Hyla chinensis)是雨蛙科、雨蛙属两栖动物。雄蛙体长30-33毫米,雌蛙体长29-38毫米。足比胫部短。头宽略大于头长。吻圆而高。吻棱明显,吻端平直向下。鼻孔近吻端。颊部平直向下。鼓膜圆而小,约为眼径的1/3。颞褶细。上颌有齿,舌圆厚,后端微有缺刻。第一指短小。部分关节下瘤成对或成凹形。内蹠突卵圆形,无外蹠突。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鼓膜或眼。左右跟部相重叠。指、趾端有吸盘和边缘沟,指基部具微蹼。背面绿色或草绿色,体侧及腹面浅黄色;一条清晰的深棕色细线纹,由吻端至颞褶达肩部,在眼后鼓膜下方又有一条棕色细线纹,在肩部会合成三角形斑;体侧和股前后有数量不等的黑斑点;跗足部棕色。

中国雨蛙生活于海拔200-1000米低山区。喜栖息在果园、菜园和耕作区周边沟坑旁的灌丛、水塘边草丛和阔叶树上。白天匿居,夜晚活动。捕食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等昆虫,也捕食蜘蛛和蚯蚓。分布于中国(河南南部、湖北西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东北部)、越南北部。

中文名

中国雨蛙

拉丁学名

Hyla chinensis

别名

中国树蟾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门脊椎动物亚门

两栖纲

亚纲

滑体亚纲

无尾目

亚目

新蛙亚目

雨蛙科

亚科

雨蛙亚科

雨蛙属

中国雨蛙

命名者及年代

Günther,1858

形态特征

成体:雄蛙体长30-33毫米,雌蛙体长29-38毫米。足比胫部短。头宽略大于头长。吻圆而高。吻棱明显,吻端平直向下。鼻孔近吻端。颊部平直向下。鼓膜圆而小,约为眼径的1/3。颞褶细。上颌有齿,舌圆厚,后端微有缺刻。犁骨齿两小团。有单咽下外声囊、具深色;鸣叫时膨胀成球状。第一指短小。部分关节下瘤成对或成凹形。内蹠突卵圆形,无外蹠突。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鼓膜或眼。左右跟部相重叠。指、趾端有吸盘和边缘沟,指基部具微蹼。指式:3>4=2>1。外侧3趾间具2/3蹼。关节下瘤小而显著。蹠部有小疣,内跗褶棱起。背面皮肤光滑;无疣粒;腹面密布颗粒疣,咽喉部光滑。背面绿色或草绿色,体侧及腹面浅黄色;一条清晰的深棕色细线纹,由吻端至颞褶达肩部,在眼后鼓膜下方又有一条棕色细线纹,在肩部会合成三角形斑;体侧和股前后有数量不等的黑斑点;跗足部棕色。

第二性征:雄蛙第一指有婚垫。雄性有雄性线。

卵:卵径1.0-1.5毫米,动物极棕色、植物极乳黄色。

蝌蚪:第30-31期蝌蚪全长26毫米,头体长10毫米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57%;体肥硕,眼位于头两极侧,尾肌弱、尾鳍甚高,尾末端细尖;体尾背面有两条浅色纵纹,尾鳍有色斑;唇齿式为Ⅰ:1+1/Ⅲ;唇乳突两捧参差排列,仅上唇中央无乳突,口角有副突。

生活习性

中国雨蛙生活于海拔200-1000米低山区。喜栖息在果园、菜园和耕作区周边沟坑旁的灌丛、水塘边草丛和阔叶树上。白天多匍匐在石缝或洞穴内,隐蔽在灌丛、芦苇、美人蕉以及高秆作物上。夜晚多栖息于植物叶片上鸣叫,头向水面,鸣声连续音高而急。成蛙捕食蝽象、金龟子、象鼻虫、蚁类等小动物。9月下旬开始冬眠,翌年3月下旬出蛰。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河南南部、湖北西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东北部)、越南北部。在中国湖南省内见于湘东南与江西赣南交界的桂东和汝城等县,以及与广东接壤的宜章莽山的低山丘陵地带;在广东分布于增城、龙门、乐昌、南雄等。

繁殖方式

中国雨蛙多在4-5月间大雨后的夜晚繁殖,5月为盛期,6-7月尚有个别产卵。雄蛙常在水洼、稻田边的灌木草丛或作物上呜叫求偶,然后抱对产卵于水中。卵单粒,卵外有胶膜,具粘性,常数十粒至数百粒粘成一堆,附在水边石旁或水草上,每只雌蛙一次可产卵236-682粒。卵的动物极棕色,植物极淡黄色。从产卵到变成幼蛙约需一个月。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状态

中国雨蛙分布区甚宽,其种群数量多。

主要价值

药用:全体在石板或瓦上焙黄,研末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预报天气:中国雨蛙除在生殖季节呜叫外,每当天气变化快要下雨时,也是鸣声四起,音高而急,素为中国劳动人民用来预测天气的依据。

生态:中国雨蛙主要捕食作物及森林的害虫,对农、林业生产都有益处。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5:29: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09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雨蛙(雨蛙科雨蛙属两栖动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雨蛙(雨蛙科雨蛙属两栖动物).pdf

标签:雨蛙   两栖动物   中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