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中文名称贞观之治
外文名称Control by Zheng Guan
时间627年-649年
重要内容唐太宗君臣论治
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
主要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简介唐太宗“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正,常;观,示,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唐太宗即位后,因亲眼目睹大隋的兴亡,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下属。他像荀子一样,把人民和君主的关系比作水与舟,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复舟”。因此留心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他唯才是举,不计出身,不问恩怨。在文臣武将之中,魏征当过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太宗鼓励臣下直谏,魏征前后谏事二百馀件,直陈其过,太宗多克己接纳,或择善而从。魏征死后,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重要内容"贞观之治"的重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第一,唐太宗君臣论治。唐太宗与大臣们经常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要有所节制。
第二,选贤任能,兼听纳谏。唐太宗坚持任人唯贤,不因血缘、地域甚至是政敌而舍贤才。因此能够从各阶层搜罗许多杰出人才。并注意对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他能够兼听众议,注意纳谏。其臣下敢于犯颜直谏,形成了封建社会中少有的良好政治风气。
第三,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轻刑,修订法律。唐太宗让臣下按宽简原则修订法律,制定出《贞观律》
第五,布德怀柔,民族关系密切。对于依附的各族,一般不改变其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尊重其习俗,任命各族首领以统辖本部。还通过"和亲"进一步发展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太宗在经济上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人民衣食有馀,安居乐业。在文化方面,则大力奖励学术,组织文士大修诸经正义和史籍;在长安设国子监,鼓励四方君长遣子弟到来留学。此外,太宗又屡次对外用兵,经略四方,平东突厥、定薛延陀、征高句丽、联姻吐蕃、和高昌,使唐之国威远播四方。太宗则被西北诸国尊为“天可汗”,成为当时东方世界的国际盟主。
总之,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爱民如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复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利,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治国思想1.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2.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正确意见。
4.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治国措施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地方官的素质。
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傜薄赋。
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加强国内民族的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用人方面: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
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复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利,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贞观之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全国上下一心,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太宗在位20多年,进谏的官员不下30人,其中大臣魏征一人所谏前后200馀事,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作为一位万人之上的君主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唐太宗不愧是一位开明的皇帝。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在贞观时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他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据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贞观王朝的强盛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比拟的。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强盛王朝,强盛的标志不外乎国富兵强和民丰物阜,在深层文明(主要指制度和文化遗产)上作出突出建树的有贞观王朝。正因为有了贞观之治的基础,武则天才能做到“政启开元”,从而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开元盛世的富庶有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为证。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相适应,唐王朝的国际威望也达到了顶峰,对外战争取得连绵的胜利,连续百馀年保持连续不断的进攻态势,疆土极度扩张,朝鲜、漠北、西域的辽阔疆土相继并入中国的版图,西部疆土直达咸海东岸的石国(中亚细亚塔什干城)。除了这些人所共知的丰硕成果外,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在当时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下面几条文明成果使大汉民族成为当时已知世界最最优秀的民族。
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治世景象社会秩序贞观王朝的社会秩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六三二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第二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揣,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史书记载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空前开放唐帝国是当时世界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就像今天的美国纽约一样。那时的唐帝国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的杰才俊士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唐帝国跑。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在看到唐帝国的高度繁荣和文明之后,自己的国家在他们心中和没有开化的“原始森林”差不多,于是就不想回国,千方百计地要留下。
中国高度发展的文化,使来到中国的各国人民,大多数以成中国人为荣。不仅首都长安,全国各地都有来自国外的“侨民”在当地定居,尤其是新兴的商业城市,仅广州一城的西洋侨民就有二十万人以上。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王朝,外国人入境和中国人出境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即不担心中国人出去后忘本忘祖;也不担心外国人进来后喧宾夺主。仅这一点就说明贞观王朝的高度自信,深信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强的土地,不担心外来文化把自己淹没。贞观王朝的国民素质是如此之高,对外国侨民既不歧视也不奉迎,既不盲目排外也不“拿来主义”,一幅不卑不亢的大国民气度和王者风范。外国人在中国就象中国人在自己家里一样,享有和中国人一样的公民权力,不但可以发财致富,还可以从政当官。来自阿拉伯帝国和日本的侨民就有不少在中国担任官职的,有的还担任部长级高级官员。
唐帝国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国移民外,还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仅日本的官派的公费留学生就接收了七批,每批都有几百人。民间自费留学生则远远超过此数。这些日本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进行了第一次现代化运动――“大化改新”,也就是中国化运动,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饰风俗,全部仿效当时的贞观王朝,使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日本民族平空跃进了一千年。
吏治清廉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也许是李世民最最值得称道的政绩。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分,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尤为可贵的是:李世民并没有用残酷的刑罚来檠告贪污,主要是以身示范和制定一套尽可能科学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在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面前,官吏贪污的动机很小,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
分权制度中国封建体制的主要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又唯皇帝马首是瞻。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极大地限制了国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灵活性,且极易酿成暴政。
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组织实行“三省六部制”,但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划分则初步体现了现代化政治特征――分权原则。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诏书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当时的贤臣魏征就供职于门下省)。这种政治运作方式很有点类似现代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立”制,西方在十七世纪兴起的分权学说,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运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进一步说明了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是何等之高。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规定自己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来潮和心情不好时作出有损他清誉的不慎重决定。中国历史上出了八百五十三个帝王,只有李世民一人拥有如此杰出智慧和胸襟。
商业发达中国封建王朝的经济特征是“重农抑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低,商人的地位也因之比种田人要低好几个等次。这也是中国的封建经济一直得不到实质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贞观王朝是不歧视商业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体现了李世民的高瞻远瞩之处。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唐朝的强盛给统治者在对外关系上带来了无比的自信,因而唐朝开放程度很高,路上、海上的丝绸之路贸易兴盛,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可这条商业通道在唐帝国时才达到她的最高使用价值。唐帝国的疆域空前辽阔,在西域设立了四个军事重镇(安西四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石国(今属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结果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主要治绩唐太宗在位23年,励精图治,对内则整顿国家制度,尊重黎民百姓,安定民生,对外则击败北方强权东突厥,扩大了唐帝国对周边国家的政治及文化的影响。以下分述贞观之治在各方面的治绩:[1]
1.亡隋为戒
隋末民变,使太宗认识「民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道理。隋末之混乱,使二十七岁登基、英气勃发的太宗时时引以为戒,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致力纠正前朝君臣猜疑之失,这是贞观君臣共济致治的基本因素。
2.君主贤明
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汤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3.贤臣辅国
太宗为历史上少有的英主,因有既往不咎的前提,群臣多为贤能之辈,勇于上谏。贤臣中尤以房玄龄、杜如晦最着,时人称「房谋杜断」,其他如李靖、魏征、尉迟恭等,人才辈出,均名重一时。
4.吏治清明
太宗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5.平定四夷
太宗对外武功成就显赫,曾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西北各族共尊太宗为「天可汗」。由是国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
太宗即位时年仅27岁,唐王朝在太宗统治下,文治武功均有所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
政治方面1.用人唯才(选用人才任贤方面)
太宗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此外,太宗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征、王珪,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材济济。
2.从谏如流(纳谏方面)
太宗以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臣下直谏。朝中以魏征最能犯颜直谏,太宗多克己善加容纳,又如王珪、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
3.完善吏治(吏治方面)
太宗十分重视官吏的清廉,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吏治;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一时政治清明。
4.完善制度(制度方面)
唐太宗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于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经济方面1.薄赋尚俭
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注意轻徭薄赋,徭役的征发不夺民时;同时太宗崇尚节俭,曾遣散宫女三千多人,并下令免去四方珍贡,从而农业及民生得以不断发展。
2.救灾恤贫
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唐太宗招抚流亡回乡,授田给予耕作,以安定民生。唐初关中连年灾荒,太宗即开仓赈济灾民,又准百姓就食他州;且拿出御府金帛,为灾民赎回卖出子女,使灾民得以度过荒年。
文教方面1.设馆兴学
唐太宗即位前已置文学馆,有十八学士,即位后更在京设弘文馆,征集图书二万馀卷;同时重建地方州县学校,扩充京师国子监,延聘名儒出任学官,生员多至万人,并接受新罗、吐蕃、日本等的君长皆派子弟来华求学,由是时文教生员背景多元,复兴卓然有成。
2.撰经修史
命孔颖达等人修定《五经正义》,统一南北经学;又置国史馆,由宰相监修前朝国史,开官修历史的风气。
武功方面平定四方:太宗对外武功成就显赫,曾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东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帝国声威远播,加上太宗能维护外族风俗,并设置都护府制度,终贞观之世,四方服悦,西北各族共尊太宗为「天可汗」。
主要影响文治方面1.奠定国基(对当世影响)
贞观年间,太宗的各项善政,使官吏廉能,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解决温饱,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中兴局面,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业。
2.确立制度(对后世影响)
贞观年间,经太宗的苦心经营,延续了隋代的多种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常平仓制等,堪称完备,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3.政风沿袭(对后世影响)
太宗施政有方,选贤问廉能,克己纳谏,成为一种良好的政治风气。历代有为的治国者,皆追慕「贞观政风」而力图仿效。
4.用人唯才(对当世影响)
太宗用人唯才,不问出身,且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逐渐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第的风气,世家豪族轮流掌政的恶习,广开平民高仕的机会,清除旧社会的观念,缓和了社会矛盾。
5.文化传播(对当世影响)
太宗戮力复兴文教,奖励学术,大兴国学,又下诏修诸经正义及史籍,外国君长如高句丽、日本、高昌、吐蕃等皆遣弟子来唐留学,使唐代学术文化传播四方。东亚各国尤以日本、高丽为甚,深受唐文化影响。
6.民族混成(对当世/后世影响)
唐太宗武功显赫,却少有鄙视边族,故东亚各民族逐渐混入,唐代名将和大臣,不少为同化了的外国人,原属鲜卑族的元氏、宇文氏、长孙氏等,在太宗时已不被视为外国人。
武功方面1.声威远播(对当世影响)
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四方臣服,西北外夷共尊太宗为「天可汗」,并筑「朝天可汗道」,以便向唐室进贡。
2.领土扩大(对当世影响)
唐代此时版图辽阔,超汉宣帝在位时,至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达到鼎盛,是时领土东临于海,西逾葱岭,北逾漠北,南至南海。
3.中外文流(对当世影响)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平定东突厥,贞观九年(635年)平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平定薛延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平定龟兹和焉耆,贞观十九年(645年)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征高句丽,大漠南北和天山南北两路得以通行无阻,对外交通及贸易遂得以加强,从而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历史原因1、由于隋炀帝的消耗以及造成破坏严重的天下大乱,人口锐减。北周“留给”隋朝690万户(根据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久等人的考证),而且没有大的战乱,而隋朝后期大乱,“留给”唐朝200馀万户(按《通典》记载杜正伦奏),以及内外众多强敌、破坏空前严重的烂摊子。李渊李世民统一中原与南方,为贞观之治创造了条件。
2、唐太宗的才智;集结在唐太宗周围的人才群体;人际关系的调整;唐太宗的现实政策。不要过度高估隋炀帝修运河这事,根据曾长期研究古代地理与河道、专门研究过这一问题的学者岑仲勉的成果,不应过度推崇、过分高估隋炀帝修运河。在隋炀帝之前,许多王朝已经修过大运河的很多部分,在隋炀帝之后,唐朝宋朝等须时常疏浚,才能利用。(疏浚,包括且不限于开挖、扩宽、挖深河道)。拿诗词里一些夸张的描写去吹运河的行为是错误的,诗词里的夸张的描写不能完全当真。贞观之治的产生,并非是人少地多、大运河等决定的。历史上人少地多却动乱的时期很多。汉朝没有隋炀帝修的大运河,仍然有治世、盛世。唐宋元明清等朝有大运河,但是,这些王朝每个都有很多个时间段不是治世、盛世。
3、唐太宗引隋之苛政为戒,调整统治政策,纠正前朝之弊端,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善于用人,勇于纳谏,不断调整统治政策,他的个人作用也是“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关评价回顾贞观王朝的灿烂文明史,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最优秀的民族,中国人也曾经是最最优秀的国民!当今天的中国人回首先辈辉煌的过去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是死抱着“四大发明”和“文明古国”等早以消逝的光环自欺欺人;还是痛心革面地反省自己,改造自己?重新找回中华民族的理性和自信,还是每个中国人自己来作出抉择吧!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这其实是政治最基本的原理。古往今来,凡是百姓、国家、统治者三者关系如此摆放的时代,一定就是国泰民安的时代。反之,如果不管百姓死活,不顾国家根本利益,全力以赴追逐统治集团利益的,比如东汉后期,那么天下大乱就不可避免。唐太宗一班君臣赢得贞观之治的美誉并非偶然,至少在政治理性方面,他们的努力是具有当代价值的,虽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但是作为政治家,政治理性却是不可或缺的。——人民网
电视剧贞观之治片名:贞观之治
片长:50集
时间:开机2005年1月25日
主创人员总制片人:韩三平
编剧:阿城、孟宪实
导演:张建亚
监制:罗立平张建亚
摄影指导:智磊
美术指导:项海明
制片主任:孙颖
化妆设计:刘晓东
服装组长:黄宝荣
道具设计:秦红波
道具组长:李宝泰
灯光组长:姜宁
电脑特效总监:张军
置景工程:中影集团影视制作基地艺术工程部承制
演员名单马跃饰李世民
金士杰饰魏征
马少骅饰长孙无忌
苗圃饰长孙皇后
马精武饰李渊
陆剑民饰李建成
沈孟生饰李元吉
戈治均饰裴寂
孙宁饰房玄龄
朱雷饰杜如晦
吴坚饰李靖
王东方饰李泰
齐千郡饰张婕妤
张镝饰武才人
刘真饰琵琶女
孙镱菲饰文成公主
剧情梗概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七月,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奉父之命东征洛阳。洛阳是前朝隋的东都,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洛阳之战也就成了唐朝统一中原的最重要一仗。
经过李世民军队长达数月的围困,洛阳城内已经没有了和唐军对抗的力量,洛阳的首领王世充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救兵上。河北的窦建德带领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洛阳进发,要解洛阳之围。李世民命弟弟齐王李元吉留守大本营,自己亲自带兵迎击窦建德的大军。李世民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用几千人击败了窦建德的大军,并将窦建德本人擒获。王世充见大势已去,只得开城投降。
李世民一举击败了大唐的两个最有实力的敌人,功劳传遍了天下。李渊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绩,封他为天策上将,并赋予了种种特权,地位几乎已经与太子不相上下。
李世民势力的急剧扩张引起了李元吉的忌恨,也让太子李建成深感不安。李元吉对权力和地位的贪心越来越大,他表面上鲁莽,但实际上已设计好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他决定先联合太子整倒二哥李世民,再从太子手中篡取皇位。李元吉利用李建成对李世民的猜疑,趁机从中挑拨。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面在表面上压制李世民,一面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阴谋一步步酝酿,最终李元吉制定出了除掉李世民的完整具体的行动计划。
消息传到李世民耳中,李世民与众谋士商议后决定抢先下手。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就占领了玄武门,隔断了李建成、李元吉和城外军队的联系。随后一场血雨腥风的激战开始了。交手中,李世民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如愿成了太子,掌握了朝政大权。他没有清剿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馀部,反而将一些有能力的人才收到自己门下,这其中就包括以中正刚直而闻名的谋士魏征。从这以后,李世民就再难逃被魏征当面训斥的命运。
李世民为了表明自己让天下和解的决心,不仅下诏不准再追查李建成和李元吉馀党,还派魏征为制使,出使河北,传达自己的意思。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八月初八,李渊传大唐皇帝位于太子李世民,自己成为太上皇。
武德九年八月二十八日,突厥趁唐朝朝政不稳进犯中原,抵达关中渭水边,直逼长安。李世民心里清楚,凭现在唐的实力,还无法与突厥对抗,索性委曲求全,向突厥纳贡,换取中原的和平生息。
李世民登基后,深切感受到了治天下和打天下的巨大差距。他修改了国号,以代表宽忍和善的“贞观”取代了原来的“武德”,正式开始了历时二十馀年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的时代。
李世民为了推行新政,开始清除自己治国道路上的一些巨大的障碍。其中一个,就是各种名目的封王。当年太上皇李渊打天下时为了笼络人心,给各路人马随意加官晋爵。虽然其中有些只是虚职,但也独霸一方,占有大量土地资源,每年还要领取丰厚的俸禄。
李世民削减封王的想法还没有对外宣布,就已经在朝野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削减封王影响了众多王侯贵族的直接利益,义安王李孝常联合其他一些反对者,打算用清君侧的名义,以武力胁迫李世民。李世民早已掌握了他们的动向,干净利落的粉碎了他们的阴谋,并以自己的威严镇慑住了朝中百官。
关中大旱。李世民为感动上苍,负荆祈雨。但李世民的诚心并未缓解旱情。李世民无奈,只能开关放人,允许受灾百姓到关外去乞食为生。玄奘也随着灾民的队伍出关,开始了他西域取经的旅程。
经过几年时间的建设,大唐王朝的国力已经积攒了一定的实力,为了解决边疆问题,李世民决定征伐突厥。贞观三年八月十九日,李世民命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征伐突厥。突厥内部此时发生了严重的纠纷,两位可汗矛盾重重。李靖的军队稍一冲击,突厥军便彻底溃散了。
平定了突厥,西北周边二十几个国家都来朝贺。在高昌王的建议下,李世民被各国拥为“天可汗”。一时间,从中原通往西域的各种商业、外交通道纷纷开通,长安成了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会。
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李世民的目光不得不开始投向未来。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选谁作为继任者。太子李承干虽然是长子且能力值得信赖,却不愿读书,性情古怪,终日沉迷于酒色。次子李泰是个很有心机的人,他在一些能人的辅佐下,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李世民的青睐。
朝中大臣也都纷纷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有的支持李承干,有的支持李泰。唯独长孙无忌看中了软弱忠厚的李治,并给了李治极大的帮助。深受李世民宠爱的武才人——也就是后来的女皇武则天与李治关系非同寻常。她告诉李治,现在李承干和李泰的实力虽然都很雄厚,但也许会形成鹬蚌相争的局面,到时候他们只要坐收渔翁之利就可以了。
李承干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来自李世民和李泰的压力。最终,在形势的逼迫和众人的怂恿下,李承干决定杀掉父皇和弟弟。李承干幼稚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就被粉碎了。李世民不愿再杀害亲人,便将李承干流放。在长孙无忌和武才人的努力下,李世民没有立李泰为太子,反而立了李治为太子。
经过十几年的长途跋涉,玄奘取经回到了长安。在李世民的支持下,玄奘在弘福寺展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最大的外来文化翻译工程。
北漠叛乱,李世民御驾亲征。然而恶劣的气候让唐军损失惨重,李世民也从这场失败的战争起一蹶不振。
李世民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继续主持朝政。他将国家政务都托付给了李治。可想到自己离开人世后,李治要担起全部的责任,仍不放心。他将李治托付给长孙无忌,要他辅佐未来新的皇帝。
房玄龄、李靖等老臣纷纷去世,留下李世民一人孤独的度过最后的时光。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初唐第二代帝王太宗李世民去世。之后,是大唐盛世。
分集剧情第一集
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七月,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奉父之命东征洛阳。这一战役对于李氏王朝来说意义重大。此时唐已经占领了关中地区,与河南洛阳的王世充、河北的窦建德以及南方的萧铣成鼎立之势。
李世民带领弟弟齐王李元吉一路奔赴洛阳,在洛阳城以北的北邙山扎下唐军大营。洛阳城中的王世充知道自己的兵力与李世民对抗不是对手,坚壁不出,准备等唐军粮草耗尽后再待机打击唐军。数月的围困没有取得胜利,连远在长安的李渊也不由有几分担心。因为此时唐的主力军队一部分在围困洛阳,另一部分则派往南方进攻萧铣,关中地区非常空虚。一旦河北的窦建德或草原十八部突袭长安,围困洛阳的军队则不得不回救。战争的局势就会急转直下。
李世民的部下寻相认为这场战争唐军不会取胜,私自逃离了唐营。李元吉闻知此事,不问青红皂白将寻相的好友尉迟敬德将军羞辱一番,并以叛乱罪关押起来。
第二集
李世民对弟弟的草率非常不满。他急忙释放了尉迟敬德,并向尉迟敬德表示了歉意,令尉迟敬德十分感动。
李元吉认为哥哥李世民偏袒外人,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十分气愤。尉迟敬德和李元吉从此开始互相怨恨,成了仇家。
李世民接连攻克了洛阳周边的众多城镇,使洛阳成了彻底的孤城。胜利的消息让李渊兴奋不已。
洛阳城中粮草已断,王世充把希望寄托在河北窦建德的援兵上。窦建德答应了王世充的请求,从河北向河南杀来,欲解洛阳之围。李世民为了不让唐军腹背受敌,提前率领精锐部队赶往窦建德必经的武牢关迎击敌人。临行前,李世民将统领北邙山大营的权利交给了李元吉,并叮嘱他只围毋战。
李世民星夜兼程,长途奔袭来到武牢关。不久后,窦建德的部队也到达了武牢关,在不远处扎下了营房。两军初次交手,窦建德便大败而归。窦建德的谋士魏征向窦建德建议转攻长安。可刚愎自用的窦建德根本听不进魏征的话。
第三集
魏征对窦建德深感失望,他决定去长安投靠唐太子李建成。
此时李世民已经在武牢关外布下了天罗地网。
李世民在武牢关外设下埋伏。窦建德果然中计,埋伏在各处的唐军纷纷冲出,与窦建德的军队展开激战。窦建德就在乱军中被活捉了。
李世民释放了五万名俘虏,同时规劝窦建德本人也归顺大唐。王世充见窦建德已被俘虏,最后的希望也已破灭,只得开城投降。
胜利的消息传到长安。李渊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一次除掉了自己心头的两个大患。秦王的功劳又一次触动了他的心事,李世民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超过了太子李建成。他向心腹大臣裴寂提出想让秦王李世民做太子的想法。裴寂认为太子之位事关重大,不可轻下结论,还是从长计议。李渊只好把这件事暂时放下了。
李世民率领军队进入了洛阳城。纪律严明的唐军入城后没有引起洛阳城的骚乱,但因为长达一年的死守,洛阳城中已经是一片破败的景象。
第四集
李渊的宠妃尹德妃和张婕妤闻知洛阳城已被攻陷,也来到洛阳搜罗珍宝奇物。李世民虽不满她们的做法,但碍于父亲的情面,只得派李元吉护卫她们游览洛阳城。洛阳宫殿前,两卫兵将李元吉拦在门口,说必须有秦王的手令才能通行。李元吉一怒之下拔剑将两个卫兵砍倒在地。李世民为此事又一次与李元吉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李世民还是逼迫两位妃子将拿走的珍宝一一画押登记在册。自此,李世民与李元吉和二位皇妃埋下不和。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考虑战后的政局,二人劝李世民要多想治国的事情,并劝李世民去见道士王远之。王远之一见李世民便说他是未来的天子。李世民对王远之的话并不十分在意。
李世民得胜班师回朝,将东征军元帅节旗交还李渊,兵符交还给兵部。
李渊在太极殿内为李世民举办了盛大的庆功酒宴。酒宴上,李渊宣布大唐开始铸造钱币,取名“开元通宝”。为了表彰秦王李世民的功绩,李渊赐给李世民三个铸钱炉,将李世民封为天策上将,设天策府并赐予天策府有封设官属等等特权。李渊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李元吉的不满。
歌舞宴上,李渊一时兴起,要尉迟敬德当众表演夺矛。李元吉为了赌气,主动要求与尉迟比试,结果一连两次都被尉迟敬德夺走。第三次李元吉动了杀机,想将尉迟敬德置于死地,不料反而自取其辱。
第五集
李元吉对权力和地位的贪心越来越大,他表面上鲁莽,但实际上已设计好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他决定先联合太子整倒二哥李世民,再从太子手中篡取皇位。
李世民势力的急剧扩张开始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关注。起初他并不相信李世民会对他造成威胁,但在魏征的一再提醒和李元吉的挑拨下,他也开始对李世民有所警觉。
在讨论如何处理窦建德时,李渊和李世民发生了冲突。李渊认为杀掉窦建德可以警示天下百姓不要犯上作乱。李世民则认为杀掉窦建德会引起河北的叛乱。李建成的意见与李渊完全一致,获得了李渊的赞赏。
李世民利用天策府的特权,开设文学馆,网罗天下人才。
窦建德最终被斩首了。
第六集
张婕妤来见李世民,想为她的从兄弟在李世民处谋得一职,结果被李世民正色拒绝。张婕妤对李世民怀恨在心。
河北,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等人以给窦建德报仇为名,举兵起义。
李渊虽然嘴里不承认自己当初的决断失误,但还是对李世民更为看重。他命负责剿灭刘黑闼。
李世民又一次拿到统兵权让李建成和李元吉十分眼红。他们意识到,如果自己的手中没有兵权,是不可能胜过李世民的。
李世民很快就平定了河北的叛乱。死里逃生的刘黑闼又聚集了一些乌合之众,继续打起了造反的旗帜。李建成认为自己的机会终于到来了,在张婕妤的帮助下,李建成主动请战,争取到了统兵权,带领大军前去剿灭刘黑闼。
刘黑闼被李建成擒获。李建成回到长安却不愿立即交回兵权。东宫谋士献计,将此次战斗中剩下的兵器铠甲扣下一部分留作己用,其馀部分交还兵部。
李渊要带李世民和李元吉一同去仁智宫避暑,留下太子镇守长安。临行之前,李建成与李元吉密谋增兵事宜。
第七集
李渊领着两个儿子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一同前往仁智宫避暑。
张婕妤说李世民把李渊赐给她父亲的良田赐给了淮安王。这让李渊十分恼火,他觉得李世民冒犯了自己的权威。他气冲冲的把李世民叫来质问这件事。在李世民的一番解释和劝导下,李渊最后原谅了李世民。
李元吉知道李世民对战马有着特别的偏好,他故意找来一匹烈马,让李世民试骑。李世民果然毫不畏惧,驯服了烈马。李元吉联合张婕妤暗中陷害李世民,令李渊对李世民产生猜忌。
李建成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暗中派人给庆州的杨文干运送二百幅盔甲,被李世民的手下发现,并策动负责运送盔甲的郎将和校尉,直接到仁智宫将此事报告给了李渊。
李建成在李渊的逼问下,索性将自己为了防备李世民才出此下策的实情相告。就在李渊的态度有所缓和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庆州的杨文干反了。李渊登时大怒,将太子押入牢中,并急召李世民护驾。李世民急忙赶往庆州平复叛乱。
第八集
李渊正在犹豫是否要重立太子的时候,又传来一个更惊人的消息,草原十八部突然进犯。李渊不得已,放出了狱中的李建成,并带领众人急忙赶回长安。
李建成请求父皇让自己带兵征讨草原十八部或保卫长安。可李渊不信任他,命人将李世民紧急召回。
李建成和裴寂趁李渊心神不宁的时候向他提出了迁都的建议。他们知道,李世民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长安,一旦迁都,李世民的势力将会被大大削弱。李渊此时心乱如麻,没有多想就很快同意了他们迁都的建议。
魏征虽然一直在为太子李建成效力,但却不同意太子关于迁都的主张。两人发生分歧,不欢而散。
就在裴寂和李建成开始筹划迁都议程,从中大捞油水时,李世民及时的赶回了长安。他一见到李渊,就立即陈述了自己反对迁都的三条理由。他的话诚恳而有力,很快就转变了李渊的看法。李渊当即宣布不许再议迁都之事。
第九集
李建成和李元吉除掉李世民的决心更为坚定。魏征建议,擒贼先擒王,不如直接除掉李世民。李元吉自告奋勇,要亲手杀掉二哥。
豳州,征讨草原十八部的李世民军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一场大雨切断了运粮车的道路,李世民的军队被困在雨中。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带了一百名骑兵到草原十八部的大本营前与颉利可汗和突利谈判。李世民凭着他的勇气和智慧,奇迹般的使突利和颉利退兵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奏请李渊将房玄龄、杜如晦、程知节调离李世民身边,以此削弱李世民的力量。
齐王府设宴。齐王李元吉的手下把两种不同的毒药分别放在世民和李建成的酒中,可是齐王府的杨妃多次阻止李世民喝下毒酒。李世民心领神会,只喝下一小口就倒在地上,被人救出。
李渊得知了兄弟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心痛不已。为了让兄弟之间不再相残,他决定破国成家,让李世民去洛阳建天子旌旗,陕州以东都归他统领。
第十集
这样的消息对于李建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因为他很清楚,将来李渊去世后,自己不可能有实力与独霸一方的李世民对抗,为避免将来出现不利于自己的局面只得以退为进,向李渊表示自己愿意让出太子的位置,以此使李渊改变主意。
为拿到统兵权,李元吉买通草原十八部,故意来侵犯。李建成在李渊面前进言,为李元吉争取到了统兵权。二人商议好,在为李元吉饯行的宴会上动手除掉李世民。可李元吉的目标并不只是李世民一人,他计划一次将大哥和二哥二人全部铲除。
李渊急召李世民。李渊决定让兄弟三人间有个了断,第二天召集他们三人见面谈清楚。
李世民回到秦王府,坚定了举事的决心。为了让李世民在第二天兄弟三人的会面中占得先机,长孙无忌向李渊上了一道密奏,说太子和齐王后宫。李世民将所有包括房玄龄、杜如晦在内的谋士都召集起来。
第十一集
房玄龄、杜如晦化装成道士的模样,偷偷潜进了秦王府。众人都觉得,这将是最后的机会,否则只能任人宰割。大家决定,就靠秦王府上的八百人,拚个你死我活。
长孙无忌出谋划策,在黎明前带人在玄武门埋伏,在东宫的长林军进入玄武门前就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解决。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黎明时分,一场血腥的争斗已经蓄势待发。
李世民带领众亲信藏身在玄武门外的树林里,等待行动的时机。而此时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才刚刚从梦乡中醒来,不知大祸即将降临在他们身上。
第十二集
李建成也布置好了兵力,他不知守门的常何已经叛变,还十分信任的将半张兵符交到了常何手上。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进入,常何就立即将玄武门大门关上。等李建成和李元吉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已经太迟了。他们已经成了笼中之鸟。李世民与尉迟敬德出现在他们面前。
李世民如愿地登上了太子的宝座。李世民身边的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高士廉等也得到封赏,身居要职,控制了朝廷的局面。
房玄龄劝李世民不计前嫌,重新网罗人才。原东宫的谋士纷纷被重用。李世民当着众大臣的面,与魏征谈论起两人的旧怨来。魏征直言不讳,承认自己当初为了天下太平,国家不出现大乱的局面,曾劝李建成杀掉李世民。
第十三集
李世民非常赏识魏征,他封魏征为制使,安抚河北。
魏征带着李桐客,以制使的身份出发前往河北。
贝州刺史赵德言此时正在心神不宁。因为他手上的两个要犯李志安和李思行都是当年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亲信,玄武门之变时还杀过李世民的手下。虽然当今太子李世民已下达特赦令,但赵德言还是觉得就这样把它们释放十分不妥。他决定还是将此二人押解回长安,交给李世民处理,以邀功请赏。
魏征的到达使赵德言坐立不安。他知道魏征曾是李建成的亲信,如今却成了拥有全权处理事务权利的制使。一旦被魏征发现监狱里还关押着李志安和李思行,事情将更难处理。赵德言也猜不透李世民的心思,不知派魏征出使只是表面文章,还是真的是让天下和解。
第十四集
魏征一到贝州就受到了赵德言等人热情而隆重的接待,但是没多久双方就因为在如何处理李建成和李元吉旧部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赵德言知道这样下去对自己不利,急忙密令手下连夜将李志安和李思行二人转移到其他监狱关押。
赵德言转移犯人的风声已经传到了魏征耳朵里。赵德言见事情已经无法再隐瞒下去,只得将抓到李志安的事报告给魏征。魏征毫不犹豫,下令当场放人。
张婕妤一心想让李渊立自己为皇后。李渊早已无心再思考这些事情,他把自己打算让位的想法告诉了张婕妤。张婕妤失望至极。
李世民的噩梦仍没有停止。长孙王妃、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帮助李世民终于摆脱了恶梦的困扰。
第十五集
李渊向李世民表达了自己做太上皇的想法。李世民则向李渊暗示,可以保障李渊安渡晚年。
赵德言不甘心就这样轻易将人放走,暗中叫人将李思行尽快送往长安,被魏征暗中派人将囚车截下。
赵德言和魏征发生冲突,魏征坚持就地释放李思行,否则李世民天下和解的政策会受到怀疑。赵德言情急之下干脆命官兵将客舍包围起来,将魏征等人软禁其中。赵德言自以为参透了李世民的心思,认为这必然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八月初八,李渊传大唐皇帝位于太子李世民,自己成为太上皇。
第十六集
李世民即位大赦天下的诏令传到贝州。赵德言仍自作聪明地认为这一切不过是表面文章,陛下真正的心思还是要消灭前东宫的旧党,他写了一份贺表。
魏征等人也知道不能这样坐以待毙,派人突围回长安。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八月二十一日,李世民下诏立长孙王妃为皇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在甘露殿对坐,回忆起十二年的夫妻生活,长孙皇后提起了一个严肃但又不得不说的话题,立谁为太子。李世民尚未完全从玄武门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对这个话题格外敏感。李世民接受了长孙皇后的意见,许诺立长子李承干为太子,但不立刻举行加冕礼。
魏征和赵德言一行回到了长安。李世民重新强调了天下和解的政策。赵德言被革去了官职。
第十七集
草原十八部乘机进犯唐朝,抵达关中渭水边,直逼长安。
朝廷内众大臣各执己见。尉迟敬德和李靖认为不如一举击溃,一劳永逸。而房玄龄则认为,唐朝现在国力不足,如果一仗不能彻底消灭,则没有能力再打第二次仗,未来的境地将更加危险。李世民深谋远虑,决定这一次忍辱纳贡,将来等国力增强,再打不迟。
李世民带着六名亲随来到渭水边,与草原十八部的军队隔河相望。李世民用自己的智慧在气势上压倒了颉利可汗,与颉利可汗在渭水便桥斩白马盟誓,忍痛每年向其输送利益,换取唐朝的和平生息。
第十八集
李世民采纳了高士廉的建议,给死去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拟定名号,重新安葬,并要求所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旧部必须参加送葬。
战乱平息,但是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完全从伤痛中复苏过来。平原上,骸骨累累。死去的人就这样被抛弃在荒野中,无法安息。李世民下诏全国收拾掩埋骸骨。
在安葬死者的法事上,李世民结识了僧人玄奘。
入夜,李世民身边服侍的宫女接连犯错,让李世民十分气恼。细心的长孙皇后发现,原来这些犯错的宫女都是因为在最近收骸骨的行动中闻知了父亲兄弟的死讯才变得心神不宁的。李世民给所有有阵亡家属的宫女放了假,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商议裁减宫女,缩小后宫的规格。长孙皇后非常支持,并着手开始操作。
第十九集
太上皇李渊听说要削减自己的宫女显得格外不快。面对压力,李世民有些无所适从。此时,魏征站出来,表示了他对皇上改革决心的支持。
李世民与弓匠讨论何为好弓。弓匠对好弓必须正、直的解释,使李世民悟出了什么。
李世民觉得旧国号“武德”不能代表朝廷的志向,魏征从《易传》中取经典,认为“贞观”二字所表达的“中正”的意思,最能代表李世民治天下的胸怀。
公元627年,李世民改国号为“贞观”。这一年成为贞观元年。
万象更新,可最让李世民头疼的是,朝中还有很多太上皇时代的老臣在掌握着朝政,他们已经成了新政推行的障碍。李世民决定先从修改律法做起,他将这件事委托给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负责,由大理寺少卿戴胄负责具体细则,编新的“贞观律”。
第二十集
李世民打算让长孙无忌做右仆射,遭到了长孙皇后的强烈反对。长孙皇后虽然说自己不问朝政,但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却异常坚决。
李世民修订律法的决定引起了朝中新的争论。太上皇的老臣认为武德法恰当得体,没有修正的必要。而房玄龄、魏征等人则坚持宽简律法,重在教化,而不是惩罚,说出了李世民的心声。李世民正是觉得宽宏仁厚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在着手开始修订律法后,李世民开始清除自己治国道路上的第二个巨大的障碍,就是各种名目的王侯贵族。
李世民重新宣布了封赏,许多朝廷老臣和李家的皇亲国戚都对自己得到的赏赐十分不满。长孙皇后的异母兄弟长孙安业正是利用了他们这样的心理,他四处与这些即将没落的王侯联络感情。长孙安业又在张婕妤身上下足了功夫,得到了这位太上皇妃的欢心。
第二十一集
房玄龄建议李世民要将权力回收,加强中央的统治权。李世民非常同意。但李世民也觉察到从削王到再封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燕郡王天节将军李艺突然叛变,占据了泾州。李世民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随即下令对李艺褫去赐姓,褫去封王,褫去官职,并委派长孙无忌为行军总管讨伐李艺。
长孙无忌马到成功,李艺军几乎是不战自溃。
李世民又向魏征征求削减封王事宜的意见,魏征也表示极力赞成。他说当下朝政最迫切的两件事,一是休生养息,二就是精简朝廷负担。
李世民宣布了自己削减封王的决定。尽管遭到了一些老臣的反对,但李世民态度非常坚决。他警告大家,现在封王的待遇已经与国力不相称了。
李世民削减封王的消息被泄露。
李世民当机立断,即刻下诏,所有郡王降一等,为县王。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5:2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09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统治下的唐朝治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统治下的唐朝治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