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近卫军》是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5年。《青年近卫军》是一部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小说分两部:第一部描写1942年7月德寇进逼克拉斯诺顿城和当地居民撤退时的情景:第二部描写州委书记普罗庆柯和区委书记刘季柯夫领导下的“青年近卫军”对敌人展开的一系列斗争。《青年近卫军》通过对青年近卫军组织以及游击队、红军正规部队对敌斗争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歌颂了伟大的卫国战争,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凶残本性,表明了正义战争必将胜利的真理。《青年近卫军》于1945年出版后,次年获得斯大林奖金。
中文名青年近卫军
外文名称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作 者【前苏联】法捷耶夫
字 数560000
首版时间1945年
内容简介1942年7月乌克兰小城克拉斯诺顿陷于德军的铁蹄下,人们在党委领导下有计划地撤退。地下州委书记普罗庆柯离城前,向地下区委领导人柳季柯夫和舒尔加布置了领导地下革命活动的任务。在撤退过程中,由于德军的轰炸,共青团员奥列格和部分逃难人群被迫返回城里。途中,奥列格主动找到老党员瓦尔柯,要求地下党派给他任务。瓦尔柯让他寻找一些可靠青年一起工作,奥列格渐渐团结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
舒尔加由于轻敌,投宿到表面积极的矿工福明家里,最后被福明出卖。柳季柯夫通过女联络员波林娜开展地下工作,十分顺利。同时,普罗庆柯在北顿涅茨河岸地区成功开展游击活动。一次战役中,负责联络的青年斯塔霍维奇擅自逃回城里。德军突然袭击,逮捕了城里一大批党员,舒尔加和瓦尔柯也在其中。危急关头,在柳季柯夫的帮助下,成立了“青年近卫军”。奥列格担任政委,曾担任红军指挥员的杜尔根尼奇任指导员,邬丽娅、万尼亚、谢辽沙、柳芭、莫什柯夫和斯塔霍维奇为委员。
从此,“青年近卫军”的活动日益开展起来:他们处死叛徒福明;救出被德军俘虏的;烧毁德军招募劳力的职业介绍所;传播苏军胜利的消息等。12月,德军逮捕了斯塔霍维奇等三人,他经不住拷打最终叛变,致使“青年近卫军”大部分队员以及柳季柯夫被捕。“青年近卫军”队员们在狱中仍与敌人做不屈的斗争,最终全部被敌人杀害。1943年2月15日,苏军解放克拉斯诺顿,人们在烈士墓前宣誓,要为他们报仇。
创作背景1943年2月15日,位于乌克兰中部顿巴斯地区的煤矿城市克拉斯诺顿被苏联红军解放,人们在清理矿井、街道和建筑物时,发现第五号矿井中有许多具被杀害的青年人尸体。经过辨认后证实,这些原都是当地共青团员秘密组织起来的“青年近卫军”战士,他们在德军占领克拉斯诺顿的两年中,与敌人开展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但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终于遭到法西斯的逮捕、拷问和枪杀。
这支英勇的地下武装组织的领导人是该市的共青团员奥列格·柯舍伏依,后来奥列格和“青年近卫军”的另一位领导人、女共青团员刘波芙·谢夫卓娃的遗体也在罗基文城的郊外刑场上被发现。于是,“青年近卫军”和奥列格·柯舍伏依等英雄的名字在苏维埃大地上传扬开来,作为人民作家的法捷耶夫决心将这群青年英雄的群像写入他的小说中去,在经过大量的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之后,于1945年完成了小说《青年近卫军》并于同年出版。
人物介绍奥列格
青年近卫军的政治委员是奥列格,尽管他只有16岁,身上免不了还有孩子气,但是他聪明果断,具有出色的组织才能和高度的组织观念。他以出众的谦虚、沉着、稳重和机智在青年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第一次出现于读者面前,是在撤离途中,他以惊人的胆量和勇气抓住一匹受惊的马,将邬丽娅从死亡的威胁中解救出来。奥列格从小受过革命传统教育,他渴望为国献身,创造英雄业绩。德寇的侵略使他决心与入侵的德寇斗争到底。青年近卫军成立后,奥列格成为政治委员,在斗争中,他的一切行动都严格遵照党的教导。对于工作中的错误与失误,他虚心地接受意见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改进。奥列格最后成了一个出色的地下工作者。
邬丽娅
邬丽娅是一个从内心到外表都非常美丽纯洁的姑娘。作者用百合花的种种美的特性来描写她,表现她的美丽纯洁。就气质而言,邬丽娅严肃、深沉、果敢。她从小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俄国作家关于人的精神成长的论述以及英雄保尔关于生命的名言都给她很大的鼓舞。她参加地下工作是她精神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工作中她表现出罕见的创造力,对人对己都严格要求,她深受大家的热爱,她的小组团结一致,在斗争中不断取得成绩。
万尼亚
万尼亚是公认的具有教授风度和诗人气质的青年。他为人善良,助人为乐,办事有方。在工作中,他沉着老练,善于周密地考虑各种问题,所以他总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在狱中,他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和镇定,面对敌人的酷刑,他始终正气凛然,他发誓不开口回答敌人的任何问题,也绝不呻吟一声。他怀着对敌人的蔑视和对胜利的信念英勇就义。
刘勃卡
刘勃卡(小名刘巴)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她的身上有着一股永不熄灭的青春之火在闪烁。她天真、活泼、乐观,能歌善舞,但是当斗争需要时,她又表现出机智、勇敢、沉着。她担任总部委员后,既要做好青年近卫军分配给她的任务,又要完成州游击队司令部布置的任务。刘巴被捕后,她不向敌人屈服,无论敌人怎样用刑,都摧毁不了她的斗志。临刑时,她正面接受敌人的子弹,这充分表现了苏联青年不可凌辱的英雄气概。
作品影响《青年近卫军》是法捷耶夫的代表作,堪称是苏联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青年近卫军》在1946年获得斯大林奖金。
作者简介法捷耶夫(1901~1956)
前苏联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父母均曾参加过革命活动。1912至1919年在海参崴商业学校学习时,接近布尔什维克并参加革命活动。1918年入党。1919至1921年在远东参加红军游击队,出席党的第10次代表大会,见到了列宁。大会期间参加镇压喀朗施培德反革命叛乱负伤。同年秋入莫斯科矿业学院学习。1924年后受党派遣,先后在库班、罗斯托夫、莫斯科担任党的工作,从1927年起,一直在莫斯科专门从事文学运动,担任“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全苏作协领导工作,1956年自杀。
作品主题青年近卫军在短短的5个月中立下了无数丰功伟绩。最后由于叛徒的出卖,大部分队员被捕入狱,并遭到惨绝人寰的严刑拷打。但是他们以监狱为战场,继续战斗,在生与死、荣与辱的考验面前,他们舍生忘我,高唱国际歌,从容走向刑场。
小说并不是孤立地描写青年近卫军队员们的英雄事迹,而是通过这些事迹,来表现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一个剖面”。鉴于此,小说在描写青年近卫军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的同时,详细地追叙他们在和平日子里的成长历程,从而热情地歌颂了苏联青年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表现的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热情地歌颂了造就这一代青年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小说展示了在卫国战争过程中,苏联举国上下,人们不分男女老少,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同仇敌忾,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作品有力地表现了党的英明领导。表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坚不可摧。
艺术特色作品既立足于现实主义的真实、深刻,又饱含浪漫主义的激情。对未来寄予理想。小说的艺术结构博大、宏伟,但又完整而严谨,几条斗争线索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纵横交错而又主次分明、有条不紊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而统一的整体。情节的发展缓急有致、起伏跌宕、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一步一步地展现出苏联卫国战争中波澜壮阔的斗争画面。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英雄的群像,每个英雄的性格都栩栩如生。这些英雄形象,体现了作者所提出的关于“美好的、强有力的、善良的新人”的理想。作者通过地下党负责人瓦尔柯和奥列格谈话时的感受,对这一代青年英雄的共同的性格特征作了这样的概括:“似乎是最难以结合在一起的特点——喜欢幻想和渴望行动、富于想象和求实精神、心地善良和严峻无情、胸襟开阔和精打细算、热爱人间欢乐和自我克制——这些似乎难以结合起来的特点在一起就创造了这一代青年的独特的面貌。”同时,这些青年还有着各自迥异的个性,他们共同组成了气势宏伟的青年英雄的画廊,他们是苏联人民不可战胜的象征。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4:46: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07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青年近卫军(法捷耶夫创作长篇小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青年近卫军(法捷耶夫创作长篇小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