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平,湖北天门人,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武汉大学哲学硕士,曾任武汉大学校长秘书、中央歌舞团团长助理,中央歌舞团东莞分团团长,本山传媒集团总裁。现任本山传媒集团艺术总监、艺委会主任。著名文化管理专家、幽默研究专家、文化学者。
中文名刘双平
籍贯湖北天门
出生地湖北天门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职业文化管理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
代表作品《漫话武大》
人物简介刘双平刘双平,男,湖北天门人,中国国内知名的文化管理专家。
1986年7月至1996年,从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先后任刘道玉、陶德麟校长秘书,期间1987年至1988年担任湖北省87届支教讲师团鄂西分团团长到湖北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改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锻炼一年。
1996年离开武大后,刘双平由从政变为从商,北上京城在商海大潮中摸爬滚打了几年,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吃透了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先后做过投融资、房地产和漫画产业。
2000年7月,任中国歌舞团团长助理。
2002年至2004年4月,任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团长,并因成功组建自负盈亏的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而享誉文艺界。
2003年11月17日,应赵本山老家开原《马大帅》剧组邓小林邀请去剧组探班,结识了赵本山。
2006年11月,赵本山邀请刘双平加盟本山传媒,2007年初成为本山传媒总裁。
2010年4月,任本山传媒集团艺术总监、艺术总监。
人物经历刘双平在武汉大学1982年,刘双平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他,很快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1986年,大四的刘双平面临毕业,向来惜才的武大领导开始找他谈话。系里管分配的负责人找到他说:"刘道玉校长要找一位秘书,大家都说哲学系学生素质高,要我们推荐,我想推荐你去,你有什么想法?"一听说留校在刘校长身边工作,刘双平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1987年夏天,刘双平留校工作即将满一年。当时正值中央和各地方给经济欠发达地区派支教讲师团。湖北省指派由武大牵头,6家省直单位和高校抽调二十多名青年骨干组建鄂西分团,到鄂西支教一年,分团团长由武大委派。而用人不拘一格的刘校长把这个机会给了还未转正的刘双平。
讲师团团长这一特殊的岗位让刘双平脱胎换骨地"早熟"了。二十多人组成的年轻队伍,分成5个支队,分在恩施、来凤、咸丰、宣恩、建始5个市县支教,大事小事都得他去张罗。他经常坐长途大巴颠簸在险峻狭窄的盘山路上,奔波五地协调指导工作,每天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工作的磨炼让他感觉自己每天都在成熟。
刘双平1988年,刘双平从"支教团"返校,此时的武大校领导班子已经换届,著名哲学家、刘双平大学期间的系主任陶德麟教授担任了常务副校长,后来又担任校长,于是,他又十分有幸地在这位恩师身边工作了多年。
直至1996年,刘双平"北上下海",离开他生活14年的武大,但武大成为了刘双平心中挥之不去的情节。他说:“武大对自己的影响已经渗透到骨子里了”。
从2000年至2006年,刘双平任中国歌舞团团长助理、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团长,在中国歌舞团的多年磨练,让他与演艺行业结缘。而爱好漫画、喜欢幽默的他也因此与喜剧大师赵本山结缘,并于2007年正式加盟本山传媒集团成为总裁。
加盟本山传媒集团后,刘双平如鱼得水。2009年,更是刘双平配合赵本山老师运作,本山传媒集团在北京成功开办了"刘老根大舞台"剧场,二人转就此强势进京,掀开了东北二人转近300年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涉足领域刘双平刘双平经历过从政、从商、从艺等多次大跨度转变,人生颇具传奇色彩。有幸的是下海之初他还得到过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的指教。从效率与公平的经济学关系谈起,董教授告诫他不管从事啥工作都离不开哲学,辩证法在任何时候都是管用的,刘双平从中颇受启发。后来,他与同属武大校友的著名漫画家方成成了忘年之交。受方老的影响,刘双平与漫画结缘,喜欢上了幽默。
熟悉刘双平的人都知道,他说话很诙谐、幽默,爱抖“包袱”,而在幽默中又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人生因幽默而丰富,幽默让生活更精彩,与幽默携手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这是刘双平对人生的不懈追求,也因此使得幽默成为贯穿刘双平精彩人生的一条主线。
刘双平不仅具有文化人的敏感和激情、职业经理人的精明与隐忍,还有着学者一般的理性和深沉。他兴趣爱好广泛,学术功底深厚,在工作之余喜爱写作、研究。其研究的范围涉及漫画、相声、小品、二人转、喜剧、红楼梦、中国高等教育史、哲学等多个领域。
加盟本山传媒赵本山与刘双平2003年11月17日,刘双平应邓小林的邀请来到开原的《马大帅》剧组探班,第一次见到了心中的偶像赵本山。刘双平在开原剧组一呆就是四天,白天看拍戏,晚上看二人转,还在《马大帅》中客串了一次群众演员。东北二人转的独特魅力将他深深吸引。
最让他兴奋的是与赵本山酒桌上的交谈,从相声到小品、从小品到二人转、从侯宝林到梅兰芳,从《刘老根》到《马大帅》,赵本山的独到见解让他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11月21日,刘双平恋恋不舍地离开开原,走时还情不自禁地写了一首“开原打油”:“开原有缘会本山,神侃艺术心神欢;大师果然不一般,幽默星空最灿烂;真想变成东北汉,天天笑看二人转”。
开原结识赵本山后,刘双平与赵本山的联系一直未断,2006年冬,赵本山正式邀请刘双平加盟本山传媒,刘双平欣然应允、离京北上,实现了四年前离开开原时“变成东北汉”的梦想。
“到本山传媒不到一年,在赵本山董事长的熏陶下,我在各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就在2007年10月,突然被提升为本山传媒的总裁,他一方面觉得有压力,另一方面也有信心在已有基础上把工作做得更好。
刘双平认为本山传媒的灵魂是辽宁民间艺术团,支柱产业是演出业,因此公司长期的战略重点应是演出业,应将“刘老根大舞台”这一“绿色二人转”的著名品牌做大做强,先在东北后在全国,多开剧场,力争将以二人转为代表的东北文化推向全国,辐射海内外,同时将本山传媒打造成为东北文化产业最大“航母”。
和赵本山共事近四年,刘双平评价赵本山老师是难得的喜剧天才、经营奇才,跟着本山老师做事很开心。而赵本山在此前也说过自己是东北人,粗线条。刘双平是南方人,心细,帮他管理公司事务,正好互补。两人的相知相惜促成了完美的合作。
人物好友漫画家方成刘双平在中国歌舞团期间带团在西藏演出曾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的方成是我国着名的漫画大家,享有“学者型漫画家”的美誉,与华君武、丁聪、廖冰兄并称为“漫坛四老”。他的每幅作品都诙谐机智,让人捧腹。他的代表作品是讽刺漫画《武大郎开店》。画中的店小二个个都是侏儒,比“武大郎”还矮。有个店小二理直气壮地告诉疑惑不解的客人:“咱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画中还有一幅对联,上联:店虽不大惟我独尊;下联:人虽不高有权则灵;横批:王伦遗风。这幅漫画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度风靡全国,“武大郎开店”成为当时讽刺嫉贤妒能的流行语。方成与刘双平都是武汉大学校友,方成是武大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刘双平是校友会秘书长。刘双平因此有缘经常向方成请教,两人很快成为“忘年交”。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刘双平与方成常在一起小聚神侃幽默。受方成乐观豁达气度的感染,刘双平深深地感受到了幽默的巨大魅力,喜欢上了漫画和幽默。他经常向邓小林介绍方成,邓小林很希望有机会拜见方成。[2]
邓小林2001年7月,作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中央慰问团昌都艺术分团的领队,我带领青年歌唱家郑咏、汤灿,相声演员邓小林、白桦等赴昌都慰问演出。演出前,主持人因缺氧突然病倒,我急得满头大汗,此时,小个子邓小林主动请战兼任主持,艺术团全体演员倾情演出,圆满完成了慰问任务。患难见真情,我对邓小林这位激情而低调的笑星留下了美好印象,我俩从此成为好朋友,他也成为继方成之后我的又一位幽默知己。
作品荣誉刘双平作品在武汉大学读书期间,与刘辉平合作编写《中国婚姻风俗》并因此荣获过哲学系的最高奖项——“李达哲学奖”。
1988年曾在《光明日报》发表《设立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学术专著出版》一文,获《光明日报》优秀征文奖。
此外,还有《漫话武大》等作品出版。
人物观点谈雅俗小沈阳2010年7月,美国《新闻周刊》一篇报道称小沈阳是“最低俗的中国人”,又一次挑动了曾让社会舆论百般纠结、剪不断理还乱的雅俗之争。本山传媒集团艺术总监刘双平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逢俗必反是罪过”,该报道被广泛转载并在许多互联网社区引发了大量跟帖讨论。
刘双平表示,俗文化与雅文化的定义是相对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是不断变化的。发源于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的国粹京剧,原来就生存于民间,属俗文化。1890年徽班进京后,逐步受到宫廷欣赏,后来基本上脱离民间而成为雅文化。
刘双平认为,俗文化大致可以分成低俗、通俗、雅俗共赏三个层面。盛行于西方的脱衣舞、三级片等是典型的低俗文化。类似于二人转、相声、小品等老百姓喜闻乐见、与老百姓不隔音、不隔心的艺术门类是典型的通俗文化。雅俗共赏是俗文化的最高追求,是通俗文化进一步提升后的最佳状态。
刘双平还谈到,从古到今,中国人对雅文化情有独钟,“宁雅勿俗”成为公开的“潜规则”。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高雅艺术一直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遗憾的是,以追求高雅艺术为目标的某些院团,吃着国家的“大锅饭”,普遍缺乏活力。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甚至连生存都面临严峻挑战。
刘双平认为,“刘老根大舞台”起步于俗,以搞笑为主,以雅俗共赏为最高追求目标,是中国俗文化的重要代表。他表示,本山传媒致力于将“绿色二人转”产业化,面对多年的“低俗”的骂声,本山传媒坚持走自己的路,成立7年来快速发展,一跃已成为中国演艺产业的领头羊。辽宁民间艺术团作为本山传媒的核心企业,2009年的票房收入近1.5亿,当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刘老根大舞台”已成为中国演艺产业第一品牌。
刘双平还称,“刘老根大舞台”扎根黑土,坚守本色,“不求庙堂之高,但求江湖之远”,其成功的模式是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精彩案例,是追求雅俗共赏审美观的巨大胜利。
关于雅俗之争,刘双平说,“本山老师火了20多年,围绕他关于雅和俗的争论也有20多年。我是学哲学的,如果用辩证法看待其实很简单,俗是雅的基础,雅是俗的升华,雅中有俗,俗中有雅,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雅俗共赏。艺术最开始是俗的,后来提升到雅,从俗到雅很容易,但如果停留在雅,是曲高和寡,如果最终能回归到俗,就是雅俗共赏,就是"大俗",这一直是本山老师所追求的。”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4:03: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204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刘双平(本山传媒集团艺术总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刘双平(本山传媒集团艺术总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