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尚书》有多种来源,共同的特征是出自两汉私家所藏壁中书。相传为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后经孔子后人孔安国整理,传至后世的古文《尚书》内容也包括古文《尚书》部分,但为伪书。先秦时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被称为今文。伪《古文尚书》亦称伪孔本,又称河间献王本。
书名古文尚书
别名《书》
创作时期上古时期至春秋时期
题材散文
版本历史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中的书指的就是《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研究古史的最重要依据。现代能看到的《尚书》有《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三种。
尚书先秦时<尚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但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秦代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今文尚书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被称为今文<尚书>。
古尚书又称孔壁本《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伪古尚书伪《古文尚书》亦称伪孔本,又称河间献王本。流传至现代,是后代《尚书》最通行的本子。
在西晋永嘉年间的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一部《尚书》。这部《尚书》共有58篇,包括今文《尚书》33篇、古文《尚书》25篇。梅颐当时献了伪《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尚书传》。其中新增篇目和《孔安国传》是晋人的伪造。但由于唐陆德明作《经典释文》和官修《五经正义》都采用“伪孔本”,所以一直沿袭下来,流传至今。
伪书证实中国宋、元、明、清的许多学者,都对梅赜所献的这本《尚书》产生疑问。一些学者认为“《尚书》惟今文传自伏生口诵者为真,古文出自孔壁中者尽为后儒伪作”。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现存的古文《尚书》可能是根据秦火以后所传的零星断简,增补而成。
2008年,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珍贵竹简(简称“清华简”)中发现的多篇《尚书》均是焚书以前的写本。《金縢》、《康诰》、《顾命》等部分篇目有传世本,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都不相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篇章。例如《尚书》中的名篇《傅说之命》,即先秦文献引用的《说命》,和传世伪古文就并不相同。经过专家认证,这批清华简中有失传多年的真正《尚书》,证实现今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2:33: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99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文尚书(两汉私家所藏壁中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文尚书(两汉私家所藏壁中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