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雪(利用换热技术实现水变成雪)

更新时间:2025-02-24 18:05:20 阅读: 评论:0

人造雪(利用换热技术实现水变成雪)

人造雪 (利用换热技术实现水变成雪) 次浏览 | 2022.09.18 15:06:09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人造雪利用换热技术实现水变成雪

人造雪又称人工造雪,是指人为地,通过一定的设备或物理、化学手段,将水(水气)变成雪花或类似雪花的过程。人造雪制造方式分为炮筒式与冰片粉碎式。自然雪花密度约为328公斤/立方,而人造雪密度约为856公斤/立方。从本质上看,人造雪和自然雪是相同的,但人造雪的密度更大。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同体积人造雪比自然雪融化慢。

中文名

人造雪

别名

人工造雪

英文名

artificial snow making

应用领域

滑雪场、娱乐舞台造景等

性质

非自然性降温,人工方式利用换热技术实现水变成雪。

与自然界的自然雪相比,无论哪种形式的造雪设备,造出来的雪的形状都无法与其形状相似,无法实现6面菱形状自然雪。

自然雪花轻盈,可以缓慢地从天而降,美感十足。而所有的人工造雪设备造出的雪花,更类似雪珠,因此更类似冰晶,不能做到6面体雪花。

自然雪花密度约为328公斤/立方。而人造雪密度约为856公斤/立方。

应用领域

应用于滑雪场、人造自然飘雪景观、娱乐舞台造景、影视拍摄飘雪景观、实验室飘雪、汽车低温耐寒性能测试。

历史

1950年3月,美国人韦恩·皮尔斯(Wayne Pierce)利用一个油漆喷雾压缩机,喷嘴和一些用来给花木浇水的软管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造雪机。他将水注入一个专用喷嘴或喷枪,在那里接触到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这些小水滴凝结成冰晶,这也是枪式(炮筒式)造雪机的祖先。

1972年8月,德国Külinda(柯琳德)公司利用其领先的制冷技术,独树一帜,在水转化为冰后,通过完善机械、传动、液压、流体等技术,将冰片现行储存,然后粉碎,通过高速的冷风机机吹出,实现阶段性的类似雪花的造雪设备。

2002年,上海弗格森制冷设备有限公司(FOCUSUN REFRIGERATION)作为德国Külinda(柯琳德)公司的子公司改进了人造雪系统的关键冷却和传动工艺,实现了密闭式干状雪花夏天造雪的功能。

2014年,弗格森制冷(FOCUSUN)作为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冰雪项目设备的供应商之一,为冬奥会提供了7套日产300立方的人工造雪系统。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2:14: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97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造雪(利用换热技术实现水变成雪).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造雪(利用换热技术实现水变成雪).pdf

标签:换热   技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