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陕西省渭南市辖县)

更新时间:2025-04-10 03:05:43 阅读:14 评论:0

澄城县(陕西省渭南市辖县)

澄城县 (陕西省渭南市辖县) 次浏览 | 2022.09.20 09:53:03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澄城县陕西省渭南市辖县

澄城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位于陕西关中盆地东部。介于东经109°46′30″—110°05′50″、北纬34°55′45″—35°27′05″之间,总面积1121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澄城县常住人口为304089人。

澄城县历史悠久,从北魏始建,县名县治沿用已有1540年。地势北高南低,四条河川将县境划分为“三梁一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均气温12℃,降水量680毫米,无霜期204天,昼夜温差大。

截至2018年,澄城县下辖1个街道,9个镇。

截至2017年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6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9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05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5.35:27.91:46.74。人均生产总值21816元。2020年,澄城县生产总值完成103.54亿元,同比增长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93亿元,同比增长8.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220元和12843元,同比增长4.8%和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439万元。

2019年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澄城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中文名

澄城县

外文名

Chengcheng County

别名

徵城、澄县

行政区划代码

610525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陕西省渭南市

地理位置

关中平原东北部

面积

1121

下辖地区

1个街道,9个镇

政府驻地

城关街道

电话区号

0913

邮政区码

715200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亲邻寨、瑞云观、蛾蟒庙、壶梯山、精进寺塔

火车站

西社站、韦庄站、澄城县站

车牌代码

陕E

人口数量

304089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

103.54亿元(2020年)

历史沿革澄城县地名由来

《元和郡县志》载:“徵、澄同音,后人误为澄”。民国《澄城附志》载:因澄、徵同音故名,或云因县城西沟有澄泉而得名。误为澄之说,似不可信。徵、澄同音亦无确据。据考,汉徵县故城在今蒲城避难堡,北魏澄城故城即今县址。今址西沟(县西河)有澄泉。澄城县名,从徙于今址始。县似因“西沟有澄泉”而得名。

建置沿革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建县,以县城西河有澄泉而得名,县治始设今址。

周以前,处于传说中之雍州。(《尚书·禹贡》)

春秋属晋,为北徵(今蒲城县避难堡)、王官(今善化乡居安村西)及郊地,周顷王二年(前617)秦伐晋取北徵。

战国初,属魏。秦、魏争夺,后归秦,隶重泉(今蒲城县地)。

秦(前221—前206年)置北徵县,属内史。

楚汉相争之际,属塞国,隶重泉。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汉灭塞国后,属河上郡。汉高祖九年(前198年),属内史。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复设北徵县,后易名徵县,属左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属左冯翊。

新莽改三辅为六尉郡,改徵为氾爱,归列尉大夫。

东汉,撤销氾爱,辖地并入合阳(一说并入重泉)。

三国曹魏(220—265年),属雍州冯翊郡。

西晋(265—316年)归属同曹魏。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设立澄城郡,辖澄城、五泉、三门三县(五泉、三门分别在今澄城县西部与南部。三县原均为合阳县地)。孝文帝十年(486年),郡内增设宫城(今合阳县地)、南五泉(今大荔县朝邑镇)两县。太和十一年(487年),澄城郡改属华州。

西魏大统六年(540年),南五泉县改名朝邑。废帝三年(554年),澄城郡属同州。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撤销五泉、三门两县,辖地并入澄城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销澄城郡。大业三年(607年),澄城县属冯翊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在长宁河南(今洛城村西)设长宁县,贞观八年(634年)撤销。澄城县之隶属随道、州、郡名之更迭而相应变更。贞观元年(627年)属关内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京畿道;天宝元年(742年)属冯翊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同州。长庆四年(824年)将澄城县的抚道乡(今县西部)划归奉先县(今蒲城县)。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属河中府。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属同州。

北宋元丰末年(1085年),属永兴军路同州。

金皇统二年(1142年),属京兆府路。

元(1271—1368年),属陕西行中书省,先后属安西路、奉元路。

明洪武九年(1376年),属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

清(1664—1911年),隶属陕西省潼商道同州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十五至十七年(1926—1928年)因军阀混战,属无所依。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省直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治所大荔)。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澄城全境,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

1949年,归大荔分区。

1950年,大荔分区撤销,归渭南分区。

1956年10月,改由陕西省辖。

1958年12月,澄城县建制撤销,将韦庄、醍醐、业善、寺前地区划归大荔县,其余并入蒲城县。

1961年9月恢复县制,划入大荔、蒲城的地域复归澄城,属渭南专区。[13]

行政区划澄城县区划沿革

周代有“新里”之名。《左传·文公十八年》载:“梁伯益其国而不能实也,名曰新里,秦取之”。

汉代有杜平乡。

唐代有长宁乡、抚道乡。

宋代,原17乡,后并为9乡。

金为6乡,名称同宋,辖64里。

元天顺六年(1333年)将64里并为56里。

明弘治五年(1492年),改设3乡:东南太平乡、东北甘泉乡、西北王官乡。56里并为40里。

清设东西南北4乡,仍辖40里。

民国初年,将4乡按方位改为5区。后又改为中东、东南、正西、西南、西北、东北6区。区以下沿用清时建制,辖40里。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设8区,共545村。区以下为村(镇)、闾、邻。5户为邻,25户为闾,百户以上为村(镇),村(镇)直属于区。民国二十年(1931年),撤销区建制,设32里。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联保制,共设16联,198保。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并联为乡,设9乡,88保。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12日,在县北关则口建立了澄城县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全境解放,设10区93乡。次年将永丰划归蒲城县,全县为87乡,312行政村,722自然村。

1950年7月,行政区划调整,设6区52乡。

1955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设17乡。

1957年,为便于耕作及行政管理,与黄龙、蒲城、合阳交换了一部分村庄。

1958年9月,撤销乡建制,成立了6个人民公社。12月,撤销澄城县建制。将醍醐公社(今寺前、醍醐、业善、韦庄4乡之区域)划归大荔县,其余地区划归蒲城县。

1961年9月,恢复澄城县建制,原划归大荔、蒲城之区域仍归澄城。同时将蒲城县的王村划归澄城,将寺庄、避难堡划归蒲城。全县设立17个人民公社,232个生产大队,1223个生产队。

1972年,城关公社改名城郊公社,同时增设城关镇。

1980年,城郊公社的城内、南关、北关3个大队划归城关镇。

1981年,增设石沟镇。尧头公社的东村、石沟、权家河3个大队和段庄坡大队的桥沟生产队划归石沟镇。

1984年4月,撤销尧头公社,石沟镇与尧头公社合并称尧头镇。7月,撤销冯原、韦庄公社,设立冯原、韦庄镇。其余公社更名为乡。到1988年全县18个乡镇,261个行政村,711个自然村,1475个村民小组。

2011年7月,陕西省政府撤销善化乡并入冯原镇,撤刘家洼乡并入王庄镇,撤罗家洼乡并入赵庄镇,撤雷家洼乡并入庄头乡。

2013年7月,澄城县安里乡、庄头乡实现撤乡设镇,澄城县辖10镇。

2015年5月,根据中共渭南市委办公室、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各县(市、区)镇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渭市办字〔2015〕2号)精神,经2015年4月23日县委第十次常委会研究同意,撤销县政府驻地镇城关镇建制,设立澄城县人民政府城关街道。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澄城县下辖1个街道,9个镇。澄城县人民政府驻宝塔路13号。[12]

行政区划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1

610525001000

城关街道办事处

2

610525101000

冯原镇

3

610525102000

王庄镇

4

610525103000

尧头镇

5

610525104000

赵庄镇

6

610525105000

交道镇

7

610525106000

寺前镇

8

610525107000

韦庄镇

9

610525108000

安里镇

10

610525109000

庄头镇

地理环境澄城县位置境域

澄城县位于陕西省渭北高原东北部,南与大荔县毗连,北与黄龙县接壤,东隔大浴河与合阳县相望,西界洛河与蒲城县为邻。介于北纬34°55′45″—35°27′05″,东经109°40′30″—110°05′50″之间,总面积1121平方千米。县城南距大荔县城50千米,北距黄龙县城67千米,东距合阳县城27千米,西南距蒲城县城50千米,南距行署渭南115千米,西南距省会西安186千米,东北距首都北京1530千米。

地质构造

地层

澄城县地层划区属汾渭地区渭河小区东部。第四系前基岩出露在低中山区及一些河沟内,构成二级黄土原的基底。一级原则深埋在巨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以下。在岩性上可分为石灰岩及砂泥岩两大类,厚逾千米。第四系分布广泛,类形复杂,岩性、岩相及厚度差异甚大。

构造

澄城县地质总体为一单斜构造,走向北东东,倾向北西,倾角3—7°。断裂构造甚为发育,以近东西向逆断层和北东向正断层为主,还有北东东及北北西向两组共轭的X型裂隙。各种构造面的走向与力学性质,均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规律性明显。

地形地貌

澄城县属渭北黄土台原一部分,地貌以黄土原为主体。黄龙山横亘北部边界,洛河从西南流经,支沟流贯原体,并成为与东西邻县的天然分界。总体上,地形北高南低,海拔1285—470米,全县地貌可分低中山、山前洪积裙、黄土原及河谷四种类形。

低中山

黄龙山系中生界泥岩形成的构造,剥蚀低中山区,海拔1285—1221米(县境内),相对高差210—180米,山脉走向北东东,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山前发育有近东西同的逆冲断层,形成南坡陡,北坡缓,基岩裸露。在局部低洼处,有不厚的第四系堆积,暂时性洪流形成之沟谷,横剖面呈“v”字型,沟床纵剖面坡降大,由于岩性差异,常形成陡坎。

壶梯山,与黄龙山以梁状斜坡相接,高出周围地面150—180米,成为屹立于洪积裙的孤丘。因形似水壶,状如阶梯故名。海拔1104.3米,顶部浑圆平坦,约10亩,四周均系斜坡形,东、西、北三面一般为40—50°,南坡65°,西北部有渭清公路。

山前洪积裙

分布于玉富庄—刘家洼—赵庄一线以北,呈扇裙状排列于黄龙山前,南北宽约5千米。裙面坡度上陡(3—5°)下缓(2—3°),由中更新统风、洪积黄土状土夹砂、砾石组成。其上覆有上更新黄土及全新统坡裙洪积层,下伏三迭系下、中统纸坊群砂泥岩。源于山区的河谷,呈箱状,宽40—50米,两壁陡立,深20—30米。古沟道部位,多为洼地,其中沉积的砂砾石层的厚度较大。

黄土原

原面平坦(1—2°),向南缓倾,海拔1100—470米,与山前洪积裙以洼地相衔接。受基底断裂的控制,原体地形的台阶状特征明显。不同高程台原面之间,存在有黄土陡坎,其位置与基底断裂相吻合。它们不独造成了地貌形态的差异,且控制了黄土状土下伏地层的分布与发育。海拔1100—570米。其地质构造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类为黄土状土下伏基岩,分布于房家河—尧头—越家庄—西夏一线以北,至黄龙山前。其上部为数十米厚的上、中更新统黄土及黄土状土,厚度自北而南递增,下伏中、古生界砂泥岩;另一类为黄土状土下伏洪积物,分布于上界南黄土原的原面洼地内。其上覆上、中更新统冲、洪积物,厚数十至百余米。下伏下更新统冲、洪积物,厚数米至80余米。其下,第三系的厚度,受灰岩面起伏的控制,厚数米至数百米不等。

一级原位于韦庄—铁庄—西北坡—西观—西吴坡一线之东南,海拔570—470米。其上覆上、中更新统黄土及黄土状土,厚80米左右。下伏下更新统冲、湖积层,沉积厚度受基底断裂控制,多在150米以上。黄土原的周围,沟谷发育,使原面完整性受到破坏。一级原沟谷密度小,切割浅,原面较完整;二级原沟谷密度大,切割深,原口多被洛河近南北向支流切割成条状,宽3—10千米,西部近洛河处,支沟发育,切割强烈,沟间原面宽不到1千米。

河谷

洛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腹地,在其支沟县西河汇入处索村附近转而南行。索村以上河段,河谷不对称现象十分清楚,往往是河湾的凹岸峭壁陡立(坡度大于60°),对岸却谷坡宽缓,阶地发育。河谷纵剖面,宽数十米的峡谷段与数千米的成型河谷段相间出现。如狄家河—雷家河—孙家河—圪塔上、洞子崖—蒋家河、三眼桥—尧头等即是。因断裂构造和岩性差异,河床纵剖面上,常出现陡坎,形成“跌水”,头附近的石灰岩陡坎即是。索村以下,发育在松散沉积中的洛河段,阶地普遍发育良好。

洛河发育有1—3级阶地,纵向不连接,横向两岸不对称。各级阶地的相对高程分别为8—30、30—50、70—90米。一级阶地多为堆积阶地。堆积物的二元相结构明显。二三级阶地为基座阶地,基座为下更新统、上新统或基岩。在洛河河谷与黄土原的斜坡间,沿岸普遍分布有一级高出河水面110—140米的平台,其上无阶地堆积物,可能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

澄城县河谷支沟发育,较大者有大浴河、县西河、长宁河、马村河、孔走河等。由东北向西南汇入洛河。河床大多切入基岩和上新统。沟底较宽,有跌水。沟坡较缓(25—40°),谷地曲折。有冲、洪积物组成的1—3级阶地,相对高程分别为5—8米、20—40米、60—70米,阶面宽窄不等,由数米至数百米。二三级阶地面一般较宽,沟底有地下水补给之常流水。在支沟的两侧还分布有不少干沟、冲沟,呈东北或西北向树枝状排列,切深数十米至百余米。

气候

澄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干燥,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时有春寒,降水较少;夏季炎热多雷阵雨、暴雨和阵性大风天气,间有伏旱;秋季凉爽湿润,气温下降快,多阴雨,十月以后,降水速减,天气晴好;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

光照

澄城县太阳辐射量全年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35.44千卡。生理辐射量应为67.22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全年日照时数2547.0小时。

气温

澄城县年平均气温12.2℃。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5.4℃,最冷月为1月,月均气温-2.3℃,年较差27.7℃。全年按候平均气温划分季节方法,冬季从10月25日至来年4月8日共166天;春季从4月9日至6月17日共70天;夏季从6月18日至8月16日共60天;秋季从8月17日至10月24日共69天。冬季最长,夏季最短。但习惯运用的是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

降水

澄城县降水,几乎全受夏季季风影响,其特征是:冬干夏湿,降水变率大,多干旱灾害。

地域分配全县年降水量478.4—551.4毫米,北部山区多,大浴河以南地区少。多雨区在黄龙山区,年降水量627.1毫米;尧头、城郊附近,年降水量550毫米左右;少雨区在大荔、蒲城、澄城交界处的韦庄附近,年均降水量不足500毫米,比北部山区偏少238.5毫米。

时间分配由于青藏高压的出现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进退,使澄城县干湿季分明。冬季干旱少雨,夏季多雨。12月份降水最少,仅3.9毫米。4月降水量迅速增加。7月最多,为122.7毫米。全年有两个相对多雨月(7月和9月),两个相对少雨月(6月和3月)。

水文

澄城县河流属黄河流域洛河水系,主要有大浴河、县西河、长宁河、孔走河和马村河5条河流。洛河属过境河流。总流域面积1010.1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90.84%。

洛河

位于县境西部边境,为白水、蒲城与澄城之界河。古称沮水,发源于定边县之涧口峪。由善化乡什二村西南入境,沿途流经西社、安里、尧头、交道5个乡(镇),于交道乡西固市出境。境内流长37.75千米,流域面积188.74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624.16万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24.64立方米。

大浴河

位于县境东部,为澄城与合阳之界河,下游毛家坡段与蒲城县接壤。发源于黄龙土石山区。水源有三:一出揣天峰东佛爷崖下南流,称史家河;一出罗圈山南,称曹家河;一出将军庙山南麓九泉,称寺庄后河。三源流程不长,汇流后由赵庄以北红石崖入境,经罗家洼、庄头、雷家洼、交道、醍醐乡及韦庄镇部分地域于韦庄镇毛家坡出境。总称大浴河,在蒲城县永丰乡曲里汇入洛河。境内流长59.65千米,流域面积237.44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1244.9万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0.89立方米,平均比降5.28‰,属常流河。

县西河

位于县城以西1.5千米处,发源于赵庄乡崖畔寨的东西两沟中,沿途左岸流经赵庄、罗家洼、庄头、城郊乡,右岸流经刘家洼、王庄、安里、尧头等乡镇,在索村汇入洛河。全长36.8千米,流域面积304.48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1911.83万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0.61立方米,平均比降11.94‰,属常流河。

长宁河

位于县境西北部,发源于黄龙山,水源有二:一出武帝山右西腿子,汇流麻林陂红罗谷水;一出旗山南石楼山,由冯原镇骆驼项入境,沿途流经王庄、西社、安里等乡,在安里乡刘家坡入洛河。境内流长20.4千米,流域面积126.9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786.38万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0.59立方米,平均比降14.21‰,属常流河。

孔走河

水源有二:一出堡村东,一出云门谷南,属县西北边界河流。流经冯原、善化两乡(镇),在善化乡什二村观音堂汇入洛河。全长21.25千米。流域面积53.01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284.24万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0.09立方米,平均比降22.08‰,属常流河。

马村河

位于县境西北部,发源于冯原镇郭家长宁村西南与吉安城南,沿途流经冯原、西社、善化三个地段,由西社乡史家河注入洛河,全长12.5千米。流域面积90.59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529.02万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0.17立方米,平均比降20.28‰,属常流河。

土壤类型

澄城县地处温暖带半干旱气候区,成土母质多为黄土。由于冷热、干湿交替进行,特别是高温、高湿同期,引起土壤形成过程中石灰的淋溶与淀积,粘化作用及有机质的积累,形成了本县地带性土壤——褐土。据澄城县农业区划办公室1984年土壤普查资料,全县土壤共分7个土类,9个亚类,16个土属,47个土种。

自然灾害

澄城县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冰雹、大风、虫害和地震等。干旱占灾害总次数的90%以上,洪涝次之。[11]

自然资源澄城县水资源

澄城县境内自产水以洛河水系的五条支流为主,年径流量占全县总径流量88.45%。地表水资源总量为6014.62万立方米,不同代表年径流量:20%代表年为偏丰年,径流量为8240.3万立方米;50%代表年为平水年,径流量为5533.45万立方米;75%代表年为偏枯年,径流量为3909.5万立方米;95%代表年为枯水年,径流量为2105.12万立方米。

黄龙山南麓沟壑干旱缺水区:径流系数为0.14,年径流量为1776.81万立方米。

中部石堡川友谊水库引灌缺水区:径流系数为0.089,年径流量为3365.38万立方米。

尧头沟峁小型提灌区:径流系数为0.081,年径流量为282.363万立方米。

茨沟南台原抽黄提灌区:径流系数为0.062,年径流量为591.1万立方米。

植物资源

澄城县野生植物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高大乔木零星分布各地。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57科73属221种。其中药用植物48种,饲草植物26种,纤维类、肥料类、淀粉类、染料类、编织类植物100多种。

动物资源

澄城县大型食肉兽类和有蹄类比较贫乏,动物区系以啮齿类为主体。在动物地理区划中,属古北界华北区西部黄土高原亚区。常见野生脊椎动物有53种,其中兽类11种,鼠类7种,鸟类24种,爬行类11种。

矿产资源

澄城县的矿藏资源主要集中在县境西南的尧头镇。煤炭、石灰石储量较丰,次为硫铁矿、硫酸亚铁、铝土页岩、坩土、石膏、土红及铁矿。[10]

人口澄城县

截至2017年末,澄城县总人口391355人,其中城镇人口124924人,乡村人口266431人。按性别分,男性199595人,女性191760人,分别占人口总数的51%和49%。人口抽样数据评估,2017年度人口出生率达到9.93‰,死亡率6.05‰,人口自然增长率3.88‰。常住人口口径,年末常住人口393224人,其中城镇人口169283人,城镇化率43.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澄城县常住人口为304089人。[9]

经济澄城县综述

2017年,澄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2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3.92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40.05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比为25.35:27.91:46.74。人均生产总值21816元。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4.8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2.4%,比上年提高0.73%。

2020年,澄城县生产总值完成103.54亿元,同比增长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93亿元,同比增长8.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220元和12843元,同比增长4.8%和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439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澄城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30亿元,增长2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15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1.49亿元),增长22.7%;农村私人建房投资完成3.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跨区域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同比增长-6.7%。

财税收支

2017年,澄城县财政总收入78818万元,同比增长15.5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6606万元,同口径下降6.73%;财政支出289858万元,较上年增长20.86%。其中:财政支出中教育、科技和文化支出57307万元,同比增长12.53%。财政支出中农林水、社、卫和住房支出150305万元,同比增长10.06%。

人民生活

2017年,澄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62元,同比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58元,同比增长9.1%。澄城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2元,同比增长9.2%。城乡居民收入比3.24:1。

第一产业

2017年,澄城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1.25亿元(现行价格),可比价增幅5.0%。其中:农业产值24.90亿元;林业产值0.48亿元;牧业产值14.24亿元。可比价增幅分别增长7.5%、14.7%、0.6%。

种植业

澄城县粮食播种面积64.4万亩,较上年下降0.92%。粮食总产量17.25万吨,较上年下降1.87%。其中:夏粮总产6.51万吨,增长2.77%;秋粮总产10.74万吨,下降4.49%;棉花总产493吨,下降91.93%;油料总产0.9005万吨,下降10.34%;苹果总产45.23万吨,增长10.73%。核桃产量976吨,增长23.54%,花椒产量3690吨,增长78.09%。园林水果产量53.71万吨,同比增长8.17%。

畜牧业

2017年,澄城县大牲畜出栏4464头,下降3.83%;生猪存栏563952头,下降2.5%,生猪出栏740378头,下降0.38%;羊出栏41691只,下降1.34%;家禽出栏73万只,增长2.82%;肉、蛋、奶总产量为66555吨,增长1.18%。

农业基础

2017年,澄城县耕地面积47896公顷。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3.5731万吨,增长1.2%。水利系统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035亿元,已建成水库17座,总库容2382.01万立方米,水电站1座,泵站72处,水闸14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24处,机电井665眼。有效(农田)灌溉面积28.98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4.76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5.2千公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9.69千公顷。堤防长度2.48千米。

第二产业

工业

2017年,澄城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1.85亿元,较上年增长9.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62亿元,比上年增长9.3%;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3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5.38亿元,同比增长22.12%。其中,重工业68.09亿元,增长24.85%;轻工业7.3亿元,增长1.41%。

建筑业

2017年,澄城县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0682亿元,较上年增长17.5%。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3.52亿元,同比增长28%。房屋施工面积19.7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55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7年,澄城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6亿元,较上年增长13.3%。按销售地域分:县城区零售额实现23.5亿元,较上年增长13.4%;乡村零售额实现15.66亿元,较上年增长11.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76亿元,较上年增长18.4%。

房地产业

2017年,澄城县资质内房地产开发投资14896万元,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1.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17万平方米。

邮电

2017年,澄城县邮政业完成业务收入3160.67万元,同比增长13.98%;电信业完成业务收入4960万元,同比增长5.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5131户,移动电话用户234118户,互联网宽带用户86538户。

金融业

截至2017年末,澄城县各项存款余额1533022万元,较上年增长6.8%;其中:储蓄存款1222136万元,较上年增长7.87%。各项贷款余额553438万元,比上年增长9.90%。[8]

交通运输澄城县交通

京昆高速公路、108国道、西侯铁路、西包铁路、西延铁路穿澄城县境而过,108国道和202省道、106省道在境内交汇。

运输

2017年,澄城县全社会货运量1211万吨,货运周转量218778万吨千米。客运量798.8万人,客运周转量16009.2万人千米,其中城市公交客运量137.2万人,客运周转量960.4万人千米;出租车客运量438.6万人,客运周转量1315.8万人千米,有线路客运客运量223万元,客运周转量13733万人千米。[7]

社会事业澄城县科技事业

2017年,澄城县申报省部级科技项目4项,成功立项1项。申报市级科技项目7项,立项6项。全年专利申请数12件,全年登记科技成果3项,登记技术合同5项。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澄城县共有普通中学20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小学10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860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251人,小学专任教师数1405人。普通中学学生1593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数1556人,小学在校学生数17293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05%。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末,澄城县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0个。剧院1个,剧团1个,社会文化团体9个。公共图书馆1个,其中图书藏量79065册,报刊藏量14863册。全年“四进零距”工程演出50余场,一元剧场演出225场。澄城县218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中省级传承人11名,市级传承人50名,县级传承人157名。澄城县广播节目1套,电视节目3套。电视综合覆盖率86%,广播综合覆盖率90%。全年放映公益性电影2100场次。

卫生事业

截至2017年末,澄城县拥有县级公立医院3个,卫生院18个,卫生室163个,民营医疗机构6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859床,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36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92人。

体育事业

2017年,澄城县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18个村,澄城县有体育场馆1个,培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人,省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88人,澄城县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867人。2017年元月份组织开展了2017年澄城县“庆元旦农行杯”第二十一届全民健身越野赛;4月2日举办了陕西澄城“龙首杯”踏春赏花健步走活动;4月19日—21日举办了澄城县“迎五一·陕药山林杯“乒乓球比赛;4月24日联合教科局共同举办了澄城县校园足球联赛;6月2日,举办了澄城县“美丽乡村”篮球赛冠军争夺战;6月25日,承办了陕西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嘉华石油杯”篮球比赛,7月14日举办了澄城县第二届公园篮球联盟“总统慢跑鞋杯”篮球精英对抗赛;8月8日在长宏广场举办了“巨英健身杯健身操(舞)大赛”;9月8日举办了澄城县青年篮球协会成立暨第一届“圣火广告杯”篮球赛;10月6日举办了2017中国·澄城“创新杯”自行车挑战赛暨首届彩色跑比赛;5月22日,举办了“品澄城樱桃,为全运助力”为主题的澄城县第二届樱桃节全民健身活动展演;8月5日举办了2017澄城县“龙驰装饰杯”足球联赛。

劳动就业

截至2017年末,澄城县非私营从业人员30448人,其中:在岗职工25249人。从业人员年工资总额174712.3万元,较上年增长9.67%。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58477.1万元,较上年增长6.19%。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6310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3080元。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末,澄城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018人(在职16619人,退休1039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3960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8236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039人(不含矿务局2000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419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9161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649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092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7336人。

社会福利

截至2017年末,澄城县共有民办养老机构9个,床位数825床。全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323人,其中城市低保待遇814人,享受农村低保待遇人数5509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289.402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各类医疗救助金1126.72万元。全年供养“五保户”共634人,累计发放供养金368.81万元。拨付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定点培训机构经费50.34万元,为220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807.73万元。安置城镇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21人,在安置期间发放生活补助费5.4万元。全年下拨救灾资金394万元,发放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1262.72万元。发放高龄津贴2345.06万元,发放优抚费1783.98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843.44万元,发放孤儿生活补贴60.41万元,“三无”人员生活补贴8.19万元。烈士陵园清明节接待1万余人次进行祭扫活动。殡葬管理所全年火化尸体110具。办理结婚登记4512对,离婚登记895对。

环境保护

2017年,澄城县城区有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各1个,污水提升泵站1个。污水排放总量412.17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量407.09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8.77%。生活垃圾清运量6146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60187吨,无公害化处理率97.93%。二氧化硫排放量3431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025吨,烟(粉)尘排放量491吨,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3吨,工业氨氮排放量3.4吨。2017年有效监测天数为353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94天,占比54.96%,其中优质24天,良好170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天数159天,占比为45.14%,其中:轻度污染116天,中度污染32天,重度污染8天,严重污染3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6]

历史文化澄城县

澄城县已有1500年的建县史,秦汉的宫殿遗址、隋唐的精进寺塔、明代乐楼等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驰誉中国水利史的战国时“龙首坝”工程经民国水利大师李仪祉等先贤改造后至今仍惠泽着澄城、大荔。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澄城刺绣荣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澄城有陕西省最大的现代化县级博物馆,馆内矗立的众多拴马桩石雕被美术理论家誉为“庄户人家的华表”、“地上兵马俑”。[5]

风景名胜澄城县

澄城县地处陕西渭北高原东部,拴马桩石雕数量之多,品位之高,造型之奇特,闻名中国。据统计,仅各式各样的拴马桩达2000多个,分布于各自然村的农户中,居中国之首。

亲邻寨遗址

亲邻寨遗址位于澄城县罗家洼乡亲邻村南,是澄城县现存数十处古寨中保存较完好、历史古老的一处堡寨。亲邻寨遗址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0米,堡寨的城墙用夯土筑成。亲邻寨以《古寨寒烟》列澄城八景之一。姚钦明有诗:“树杪跻攀石磴悬,手扶藜杖出风烟。山连沙漠迷遥岭,日上连峰景曙天。秋草征夫峰堠外,夕阳归鸟戍楼边。险成绝壁生悲感,为忆平章战伐年。”

壶梯山

壶梯山与黄龙山斜坡相接,似断非断,似连非连,拔地而起,突兀孤立,山高96米,山顶海拔1200米,因形似水壶,状如阶梯而得名。因澄城八景之一壶梯山樵子而远近闻名。

瑞云观

瑞云观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有着先有“瑞云观”后有澄城县之说。瑞云观位于遮路新石器遗址以西沟底,座北向南仅存三孔砖窑,其余建筑毁坏一空,墙上部分壁画还保留较好,有着历史考古价值。保留下来的遮路庵正月二十三古庙会延续不断。这里有无数泉眼,是县西河水的发源地之一。

居仙寺

位于亲邻村南“古城”西北半沟中。寺院呈王字形状,座北向南。传说是韩延寿(韩昌)所建。韩昌原是汉人,是宋王派往辽国的使者。辽王为达侵吞中原之目的,曾许给韩昌半壁江山,并封韩昌为元帅统兵百万犯宋。

蛾蟒庙

相传很早以前,有商州年老讨饭夫妇二人,路过车盖沟,拾到两个蛇卵,放在讨饭的笼内,过了一段时间,孵化出两只小蛇。夫妇二人舍不得丢弃,整天将其带在身边喂养,并为其起名“蠕蠕”、“蛾蛾”。老人死后,两蛇将其驮回,并落在车盖沟的对面的塬上,日夜守候,至死不忘前恩,阴灵向两岸村民托梦,要求为老人建墓修庙。十社村民感其诚意,集资建成雄伟的“蛾蟒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蛾蟒庙原来由十社共同祭祀,后来庙体年久破损,车盖一家独自翻修,因此庙地也就给了车盖村。

关则口长城故基

在赵庄乡关则口村西北,东西走向,依山岭修筑,东至咸和西庄,西至刘家洼乡翟尚村,绵延20华里,明显处长750米,高2.5米至4.5米,宽2米。

澄城古城遗址

元里古城在县城南15里之交道乡元里村。澄城县西北60里的善化乡居安村西600米处,有王官城遗址。遗址西靠玉泉观,南临小河,北边是小驴沟,东西长约350米,南北宽约75米高出地面3—5米。县城西北40里长宁河南岸之洛城村西,有长宁县故城遗址。淤泥故城在县城西北65里之冯原镇孙堡村西北1500米处,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遗址高出地面140米,周围是断崖荒坡。从出土文物看,是战国时的古城遗址。

尧头窑遗址

尧头窑遗址东至白家城,北至澄白路,西至西坡村,南至沟边,约四平方千米,整个遗址包括古遗址窑址,瓷片堆积层,古民居建筑群、古道、古树、作坊和高岭土等。[4]

著名人物澄城县

白意,字赤献,长润镇人,顺治五年举人,永宁州知州,礼部主事,四川主考,吏部稽勋司员外郎,署郎中。

党益,字友三,阳庄人,康熙三十二年举人,考授内阁中书。

东荣甲,字欣木,韦庄镇人,嘉庆元年孝廉方正,刑部员外郎。

李荫棠,字芾南,业善镇人,咸丰九年进士,吏部主事。

石生玉,串业村人,宣化总兵,湖南、乌鲁木齐、固原提督。

民国

袁葆华,字春庭,袁家河人,辛亥澄城反正五团总之一,陕西省、湖北省高等法院庭长。

白鸿仪,字弋人,县城东关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陕西督军府参谋长。

张杰,字子英,北里庄人,国民联军驻陕第3师旅长、伊东游击纵队副司令、代司令,与日军作战,收复山西宝德县城,俘获日军队长增山岁隆。

耿庄,字端方,十甲沟人,国民联军驻陕第3师师长,少将,陕西省政协委员。

李占彪,安里人,台湾陆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严信民,寺前镇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全国人大一、二、三、五届代表,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

雷崇敏,韦庄镇西白村人,美国康乃尔大学毕业,铁道部基建总局总工程师,第一设计院总工程师。

杨布云,罗家洼乡杨家陇老庄人,包头市康复医院院长、社会福利院院长,1956年获三级独立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丁本淳,醍醐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治委员、顾问。1961年授少将军衔,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张卓子,又名张清秀,交道乡南社人,空军第二高级专科学校政治委员,北京空军政治部顾问。

雷起云,又名雷鸣盛,醍醐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武汉军区顾问,1961年授少将军衔。

雷振东,醍醐村人,陕西省商业厅厅长,陕西省农业银行副行长。

严佑民,寺前镇人,公安部副部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杜竟明,原名成志杰,善化乡尖岨人,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袁多寿袁家河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级编剧,编有秦腔《游西湖》之《鬼怨》、《法门轶事》等,改编有秦腔《白蛇传》等。

王志文,王庄乡西洛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副参谋长。

姚秦城,业善人,甘肃省地质局局长,轻工业部司长。

郑拓彬,刘家洼乡店头人,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

耿敬业(即焦林义),交道乡自古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副政委、南京警备区司令员。

李景荫,冯原镇徐卓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会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民族解放运动史》编者之一,《马列主义民族解放理论》主编。

郑欣淼,雷家洼乡北里庄人,原故宫研究院院长。[3]

荣誉称号澄城县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8月,被陕西省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2]

现任领导澄城县

澄城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郑丽琼

澄城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李真、张宏振、问针俊、孙丽君

县长:张旭

副县长:边有兵、李云鹏、陈耿民、雷江涛、杜占利、邓茜[1]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1:49: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96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澄城县(陕西省渭南市辖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澄城县(陕西省渭南市辖县).pdf

标签:澄城县   渭南市   陕西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