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医学(中国传统医学)

更新时间:2025-01-10 10:14:39 阅读: 评论:0

藏族医学(中国传统医学)

藏族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 次浏览 | 2022.09.22 14:18:30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藏族医学中国传统医学

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简称藏医学或藏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行于藏族聚居的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省区;在国外,尤其是南亚地区如印度、尼泊尔等国,也较为流眩自20世纪以来,对西方国家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文名

藏族医学

外文名

traditional Tibetan medicine

拼音

Zαngzu yixue

产生在

青藏高原

简介

藏族医学

拼音:Zαngzu yixue 英文:traditional Tibetan medicine

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简称藏医学或藏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行于藏族聚居的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省区;在国外,尤其是南亚地区如印度、尼泊尔等国,也较为流眩自20世纪以来,对西方国家也有一定的影响。

形成与发展

藏医学产生于青藏高原,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特点。青藏高原为高寒地区,与外界交通极不方便,因而藏医学长期保持着它所固有的特点。比如青藏高原的动植物品种较为稀少,因此藏药多取自高山氧气稀薄环境中生长的耐寒动植物等。

在西藏,因为佛教思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藏医学自奠基时期起就熏染了浓厚的藏传佛教的色彩。[1]

藏医的历史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蒙昧时期

在原始社会,藏族的先民在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极为原始的医疗卫生经验。

古代吐蕃时期大约经历了28代,至公元6世纪中叶的朗日松赞,才进入有史时期。这段历史大约有1000年左右,是藏医药学的萌芽时期。

西藏最早的宗教是本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分三个派别,即笃尔本、伽尔本和居尔本,分别为人们卜卦祈福。上祀天神,下镇鬼魔,还能预测吉凶,为病人乞求神药,息灾送病,判断疑虑,为死者营建墓葬。这些在中国汉、藏文史籍资料中都有记载。如《史记·龟策列传》载:“蛮夷氐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他们卜问的内容,就包括疾病及其治疗。从敦煌出土的藏文写卷就有“人神不悦,引来魔怪、妖精、瘟疫、厉鬼等。国王与尚论生命危险,凶”以及“属于‘火土’,身无病,生命平安,吉;病人无须服药能愈”等记载。可见,在古代吐蕃时期对疾病已有所认识,也知道要用服药的方法来治病,尽管这还是通过巫师的占卜来进行的,但毕竟已经脱离了那种仅仅乞求于命运和完全愚昧无知的状态,开始积极地寻找对付疾病的各种办法和手段。《西藏王统记》所载在公元前1世纪或2世纪布代巩杰赞普时期“囊辛百脱坚(人名)以卜卦召福,祈神乞药。楚辛百村坚(人名)息灾送病”,正是对这种情况的真实描述。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对付疾病的手段也逐渐多了起来。德西·桑吉嘉措在《藏医史》中记载:公元4世纪左右人们已经会用酥油汁涂抹伤口、结扎脉口以治疗出血,而在学会用青稞酿酒以后,就利用酒糟治疗外伤,还知道饮食的益处和害处。

在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地区之前,他的父亲朗日松赞就已经开始吸收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包括医药知识。

《西藏王统记》和《红史》都说:“朗日松赞(6世纪)时,从汉地(汉族居住地)传来医药和历算。”可以认为,从内地和邻近国家吸收其他医学体系的精华,促使藏医学产生了飞跃。由此看来,藏医在有史记载之前的一段漫长时间里,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医疗经验,只是还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

奠基时期

公元581年,藏王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西藏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松赞干布励精图治,建立自成体系的政治、军事和法律体制,更重要的是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自此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使吐蕃文化产生了飞跃的发展。当时,吐蕃王朝正处在汉地、波斯、印度几个古代文明国家和地区之间,必然受其文化的影响。641年松赞干布向唐王朝请婚获准,文成公主入藏。这不仅是藏汉两个民族政治上的联盟和修好,更是先进的中原文化向西传播,对藏族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开端。藏汉史书对这一重大事件都有较多的记载。《西藏王统记》提到:文成公主入藏时,随带“治四百零四种病的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着四种……”。这是吐蕃王朝首次大量接受外来医学的记录。这些医着由汉族医僧大天、藏族译师达玛郭夏译成藏文《医学大典》,这是已知藏医学中第一部医学专着,可惜已不复存世。

其后,松赞干布邀请内地及邻近国家派医生到吐蕃王朝。邀请的医生除来自内地外,还有印度和大食(阿拉伯帝国)。《藏医史》记载,入藏的三名医生分别叫巴拉达札、加列诺和亨文海德。这都不是他们的真实姓名,而是象征性的名字。三人各自把自己的着作献给藏王,印度医生着有《新酥油药方》,大食医生着有《主要文集补编》,而内地中医则着成《汉地杂病治疗》。这些医书都被译成藏文。后来,三人又合着了一部综合性的医书,书名《无畏的武器》,全书共七卷,内容包括了三种不同来源的医学。这是继《医学大典》之后第二部藏医着作。此书虽也相继失传,但它无疑对藏医学早期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8世纪初,藏王赤德祖赞也向唐王朝求婚。710年唐王朝以金城公主下嫁藏王。金城公主入藏时,也带去大量“伎工”及各种着作,其中也包括医生及医学着作。这些医着都被译成藏文。后来,汉族医僧摩诃衍和藏族著名译师毗卢遮那又综合译稿,编成《月王药诊》一书,它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藏医古代文献。此书反映了藏族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同时吸收了其他民族医学的先进经验。

约8世纪,藏王赤德祖赞及其后的赤松德赞曾先后邀请一些邻近国家和地区的名医到西藏交流。他们编着、翻译大量医书,如于阗(古西域国名,今新疆和田一带)的名医比吉·赞巴希拉汉的译着有《尸体图鉴》、《甘露宝鉴》、《杂病精解》、《放血铁莲》和《汉地脉诊妙诀》、《养生晶串》等。他在回国之前,把所着的各种医着精选一部分,编集为《黄色比吉经函》,后改称

《佑王长寿经》,献给赤松德赞。后来,内地的东松岗哇又应邀给赤松德赞治好了病。藏王十分高兴,赐号塔西·东松岗哇,意为“四方三界中最好的人”,并赐地给他,从此,东松岗哇在西藏定居。赤松德赞为了发展藏区的医药事业,召选藏区优秀青年跟随东松岗哇学医。在名师教导下,九名青年通过努力学习,后来都成为名医。其中尤以宇陀·宁玛元丹贡布最为杰出。他多次到内地以及印度、尼泊尔游学,广泛吸收《医学大典》、《月王药诊》、《黄色比吉经函》等前代着作的精华,经过20多年的实践,在8世纪末着成《四部医典》一书,成为藏医学史上最有影响的经典着作。此后,藏医学都是在《四部医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吐蕃时期实际上就是藏医学的奠基时期。

此外,从敦煌莫高窟发掘出来的一些古藏文医学卷子,其内容有的涉及火灸疗法,有的则是简易的疗法和方剂,与《月王药诊》和《四部医典》均不同,表明是吐蕃王朝早期的医学作品。

争鸣和发展时期

9世纪上半叶,宗教和政治斗争日趋剧烈。839年,藏王达磨即位,他大力反佛,灭佛寺及僧徒。不到三年,他被政敌所杀,吐蕃王朝崩溃,并逐渐形成割据的局面,进入封建农奴制社会。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战乱和分裂,佛教又逐渐兴盛繁荣,称为佛教的“后弘期”,相对于达磨灭佛前的“前弘期”。在随后的三、四百年间,王朝更迭频繁。经历了阿里王朝、萨迦王朝(9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等,每一阶段在医学上都有一些成就。阿里王朝时,从孟加拉聘请佛教大师阿狄夏入藏传法。他带来大量佛经,其中有不少医学着作,如印度寿命吠陀医学中的经典着作《八支心要集》即于此时传入西藏,并译成藏文,其注译本《月光》也同时译成藏文,这些着作对藏医产生明显的影响,其译者主要为洛杰·仁钦桑颇。

此时期的另一重大发展是发掘出《四部医典》原稿。该书着成后,由于赤松德赞听从天竺高僧莲花生“为了使佛法永存”的主张,将书秘密埋藏(一说是达磨灭佛时埋藏的)。大约在1012年,红教的德敦·查巴旺嘎在桑耶寺乌兹经堂的瓶形殿柱内发现埋藏的《四部医典》,使这部沉睡200多年的典籍重见天日。从此,历代医家对该书不断进行研究、注疏、增订,并吸收藏医以外的知识,使其内容大大丰富。其中尤以11世纪左右的宇陀·萨玛元丹贡布的工作最为杰出。他是8世纪老宇陀的第十三代孙,也曾到各地学习医学。他的着作很多,有《脉学指要》、《医疗实践简论》等,但他的最大功绩在于对《四部医典》做了十分详尽的修订、整理和补充,并根据该书的内容,编纂了一套《四部医典》的诠释,其中淤至今仍流传于世。萨迦王朝时西藏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昌狄家族的成员对藏医学做了不少研究,所着《解剖明灯》和《药物蓝图》,都绘有一些图谱,对于藏医学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349年建立的帕摩竹王朝,对西藏地区的各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藏医学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其中以北派和南派为主要代表。北派由著名藏医强巴·南杰扎桑创立。他的知识广博,除了对《四部医典》进行诠释的《所需所得》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着作。北派由于地域等自然条件的关系,善于应用温热药物,所用方剂药味较多,治疗风湿证有丰富经验,擅长放血及艾灸技术。北派的伦汀·都孜吉美是一位绘制藏式挂图的医生,他的关于药物等方面的挂图,为后世绘制成套的《四部医典》系列挂图打下了基础。藏医南派的出现,较北派略晚一些,其代表人物是舒卡·年姆尼多吉。这个学派擅长应用清热解毒药,对温热性病证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所用方剂的药味较少。较有名的着作是《千万舍利》和《草药性味》。南派最著名的人物是舒卡·洛珠给布,他的重要着作是对《四部医典》主要内容进行诠释的《祖先口述》,此着作至今仍为医家学习和研究《四部医典》的重要参考书。

南北两学派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歧,就是对《四部医典》性质的争论。以舒卡为主的南派认为,《四部医典》是西藏医学家的着作,而以强巴为主的北派则认为这是一部佛祖授予的教诲。这个问题牵涉到西藏医学的起源,尤其是《四部医典》的来源,也是后世医史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藏医不同学派的争鸣,对于促进学术发展,提高学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繁荣时期

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叶,西藏地区出现一段不稳定局面。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权力斗争,青海和硕特蒙古部信奉黄教,进兵西藏“卫教”,消灭信奉白教的嘎玛王朝,建立甘丹颇章王朝。这个王朝中比较有成就的是五世达赖(1617~1682)。他重视发展科学,他的摄政王德西·桑吉嘉措在执政时期(1653~1706)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医学的政策和措施,使藏医学得到较大的发展。

五世达赖先后设立培养藏医接班人的机构数处。如在拉萨北郊的哲蚌寺设立“医学利众寺”,招收优秀青年喇嘛学习《四部医典》;还在日喀则恢复了业已停办的“神医云集寺”,培养《四部医典》的优秀学者。不久,德西·桑吉嘉措在拉萨设“药王山医学利众寺”,位于布达拉宫对面的铁山上,至今遗迹犹存。他命令各地,各个寺庙都要选送至少一名优秀的青年喇嘛来学习,就此培养出一大批藏医人才,其中有不少著名的藏医学者。

德西·桑吉嘉措的另一项重大成就,是对《四部医典》的研究和注释。他凭借其政治地位,广泛研究历代各注家的着作,并根据亲身经验,对这部医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对那些有争议的、比较难懂的问题进行了通俗的注解和诠释,于1686年完成巨着《四部医典蓝琉璃》,篇幅比原着增加一倍以上,内容通俗易懂,成为后世学习《四部医典》的重要入门参考书,也是一种标准的注释本,流传至今。

此外,桑吉嘉措还主持绘制了一整套说明《四部医典》内容的彩色挂图,用形象的图画把该书的内容通俗地表达出来,便于教学推广。这套挂图共60幅。他还根据《月王药诊》中尿诊、火灸等内容以及药物的新鲜标本,补充绘制19幅挂图。总共79幅挂图是古代各传统医学中少有的。具有珍贵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这个时期的另一重要着作是蒂玛·丹增彭措编着的《晶珠本草》约着成于18世纪,19世纪才得以刻版问世。它是集藏药学大成的着作,在藏医药发展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十三世达赖(1895~1933)时期,藏医学也有一定的发展。除开展医疗活动和整理古代藏医学文献外,医学教育也得到高度的重视。大约在1916年,著名医学大师钦饶诺布建立一个医学和天文历算机构“门孜康”,意为“医学历算部”,专门培养藏医学和天文历算的人才,编制藏族年历。学校十分重视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能辨认200种以上的藏草药,能说出其产地、性味和医疗作用。课堂学习以《四部医典》为主,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全部学习达六年之久,学生最多时达150名。

新生时期

尽管藏医学在西藏地区有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不同时期也曾兴盛一时,取得一些成就。但在一个旧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里,这些成就,主要是为上层统治阶级服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种情况得到彻底的改变。一方面,藏族聚居地区的“门巴扎仓”(藏医学校),都逐步改造成现代藏医教育和医疗机构;另一方面,还新设了一些藏医医疗、教育和研究机构。如“门孜康”扩建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分住院部和门诊部,是一所大型的、设备现代化、藏西医相结合的医院。西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藏族较集中的地区,还设有大专性质的藏医药学院或系,还有藏医中专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仅西藏自治区藏医药人员就从1959年的800人发展到1989年的1500多人。教育机构由藏医培训班到藏医学校、藏医系乃至藏医学院,学生最多时达到348人,先后为本区及区外培养藏医人才1000人以上。仅自治区藏医院现在每年诊治病人就达26万人次以上。其附属药厂每年生产藏药达20万斤。其中珍珠七十、然纳桑培、常觉等藏药,均获国家不同级别的奖励。科研工作主要根据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以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取得不少成果。如藏药治疗萎缩性胃炎获中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藏汉、藏英版)获中国图书奖和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此外,还整理出版了《月王药诊》、《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祖先口述》、《蓝琉璃》等古医籍,并新编各种藏医药书籍《藏药标准》、《新编藏医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藏族历代名医略传》等。

近一个世纪以来,藏医已经成为国际藏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被西方称为藏学研究创始者的匈牙利人乔玛,最早向西方介绍《四部医典》。从此,西方逐渐兴起一门藏学研究,藏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研究藏医,不论在理论还是医疗方面,都发展很快。有不少国家设有藏医研究所及学术团体,专门研究藏医理论,整理文献以及从事临床研究,如设在印度达姆萨拉的藏医研究所,锡金的纳姆嘉尔藏学研究所等。美、英、法、苏、德、瑞典、匈牙利等国的一些大学,也有研究藏学的计划。印度还出版了一种不定期的刊物《西藏医学》,这是世界上唯一的英文藏医学刊物。国际上以各种文字出版的藏医着作已有数十种之多,研究藏医珍贵的彩色挂图“汤卡”,更是一个热门科学。前苏联已经将整套挂图中的77幅的内容译成俄文出版,还计划出版英、法、德等文版。美国、瑞典及印度也都收藏这种“汤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还拨出专款用来研究藏医的“汤卡”。

国际上已召开两次藏医学术会议。一次是1983年由意大利的“佐诚协会应用医学心理学中心”主办,在意大利召开,会议名称为“人-医学-社会”,另一次会议是1986年由英国威尔康医史研究所主办,在伦敦举行,会议名称为“关于中亚文献中所反映的古典藏医学的医学史学术讨论会”,会议还同时举行题为“藏医学中的人体和思想”的展览。展出图书、挂图、实物。

当前国际上还重点研究藏医古代文献,如《四部医典》与印度寿命吠陀医学古典着作如《阇罗迦全集》、《妙闻全集》等的文献考证比较研究,与《大藏经》中古代医经的比较研究等等。研究者大多有较好的梵文、藏文和其他有关文字的功底,对于藏医学的起源,以及藏医与古印度医学的关系等问题,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已有不少国家开始用藏医来治疗疾病。在上述意大利国际藏医会议上,美籍波兰人(祖籍为中国的藏族)巴德玛耶夫研究的“莲花-28”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据实验室研究,祖传藏药“莲花-28”具有促进人体免疫机能的效力。因此,藏西医结合的工作也取得一定进展。

基本理论

藏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幼地指导着临床的医疗实践。藏医的基本理论包括三因学说、人体类型学说、人体解剖及生理、病因学说、疾病分类等内容。

三因学说

三因指隆、赤巴、培根(音译)。藏医认为这三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各有其生理机能。在正常情况下,它们保持着协调和相对的平衡状态,维持着人体的健康,而当其中某一成分因故偏盛或偏衰时,人体则陷于病态。三者各司其职。

隆意为风,主呼吸。分成五种:①维命隆。位于头顶部,运行于胸、咽、喉部,司饮食吞咽、呼吸、分泌唾液,使记忆力增强,五官清明。②上行隆。位于胸部,运行于鼻、舌、喉等处。其作用是润泽肤色,使发音清晰,精神振奋。③遍行隆。位于心脏,遍行全身各个部位,使四肢能举动,行走屈伸自如,口鼻开合灵活,并司理语言和思维。④等火隆。位于胃脘部,运行于内脏器官。作用是消化食物,把食物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使血液生成。⑤下泄隆。位于肛门,运行于大肠、膀胱、阴部及大腿内侧。它管理男性精液、女性月经及大小便的排泄、产妇的分娩等。

赤巴意为火,主身体之热能。分成五种:①能消赤巴。存在于胃肠。能把食物分解成精华和糟粕,增加身体的热力,并协助其他四种赤巴保持正常的机能。②变色赤巴。存在于肝脏。其功能主要是使血液、胆汁、肌肉和骨骼等保持自己的颜色。③能作赤巴。存在于心脏。它支配意识,使人有胆识谋略,使人骄傲并产生欲望。④能视赤巴。位于眼部。使人眼能视物,主司人的视觉,并使人能辨别客观世界的各种颜色。⑤明色赤巴。存在于皮肤。使人的皮肤色泽鲜明而润泽。

培根意为水和土,主体液。分成五种:①能依培根。存在于胸中,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协调使其他四种培根保持正常,调节全身水分,使其保持适量。②能化培根。存在胃之上部,食物未经消化的部位。主司食物磨碎和腐熟。③能味培根。存在于舌部。主司人的味觉。④能足培根。存在于头部。主司眼睛等器官的发育,也使人的欲望满足和知足。⑤能合培根。存在于所有关节处。其作用为主司骨与骨之间相互联接,使之能屈伸自如。

隆、赤巴、培根三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享调以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使其成为整体。例如,对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分清糟粕和精华,需要有能化培根、能消赤巴和等火隆三者共同完成,如果三者不协调,消化吸收就会受阻,以致引发疾病。

人体类型学说

藏医把人体按隆、赤巴、培根分成三种类型。隆有粗、轻、寒、微、硬、动六种特性,隆型人体型干瘦、背曲、面色偏青灰、多话、不耐寒、睡眠不踏实、体格矮小、喜唱歌与嬉笑、喜争论、嗜甜酸苦辣味和具有老鹰、乌鸦、狐狸般的性格。赤巴有腻、锐、热、轻、臭、泻、湿七种特性。赤巴型的人体型高、多汗、身有臭味、易渴不耐饥、头发及肤色偏黄,聪明而骄傲;嗜甜苦涩凉味和具有猴子、老虎般的性格。培根有腻、凉、重、钝、稳、柔、粘等七种特性。培根型的人较肥胖、肌肉丰满、肤色偏白、体型端直、耐饥渴和烦恼、嗜睡眠、嗜酸涩辣等,其性情善良,具有狮子般的性格。

淤人属混合型,有两种类型的混合性格。如隆、赤巴混合型者身体较小,培根、隆混合型者身体中等,培根、赤巴混合型者身体高大,其性格、行为、嗜好等则兼有两者之特点。判定人的类型,与用药治病的关系极为密切。

人体解剖及生理

由于民族习惯及民俗关系,藏医对于人体解剖及生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内脏构造方面,也认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大肠、膀胱、胃和“三木休”(类似中医的“三焦”)。而且对骨骼关节、脑髓神经等,都有一定的认识。对于胚胎学的认识,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例如藏医典籍中已认识到,人胚是由父精与母血所结合,逐渐发育而成的。胎儿从母体吸收营养,犹如水库通过水渠(脐带)向庄稼(胎儿)灌溉一样。在发育过程中,胎儿不断发生变化,并且要顺序经历与鱼、龟、猪相似的几个时期。这些认识基本与现代研究结果相吻合。

藏医还认为人体是由七种物质构成的:即精微(来自食物)、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和精液。这七种物质在体内有各自的功能,如精微是人体的营养物;血液维持生命,肉保护内脏,骨是支持全身的框架,髓则可变为精液,精是生殖繁衍不可缺少的物质。除这七种物质外,人体还有汗、尿、粪三种排泄物。

藏医认为,人体内的三大因素,七种物质、三种排泄物等,在正常情况下都有一定的量,互相之间保持协调,一旦这种协调关系受到破坏,发生偏盛或偏衰,都会导致疾病。

病因学说

藏医也认为产生疾病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种。在内因方面,涉及人的体质类型、年龄、情绪变化等因素。各种过激的情绪,不论喜怒忧思,均可致病。在外因方面,包括气候变化、起居环境、饮食不节等因素,并特别强调起居环境和饮食。凡居住环境过于潮湿寒冷或过热,过食与体质类型不相匹配或相悖的食物,以及偏食嗜味、暴饮暴食、误食毒物、酗酒等均可致病。另外如强忍二便、强忍射精、久卧久坐、房事过度、失血过多,以及外伤、虫豸蜇伤等,都是造成疾病的原因。

疾病分类

藏医对疾病的分科和病种的分类,有自己的特点。古人说人体有404种病,这与佛教的教义有关,其中有不少是用魔鬼邪祟的名称凑出来的病名。在实际临证中,藏医把病证分成八科,又称为八支,鬼邪所致病证只是其中的一科。这八科分别是全身病科、小儿病科、妇女病科、创伤科、中毒病科、魔鬼病科、返老还童科(或称老年科)及壮阳补养科。其中魔鬼病科包括了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如健忘、精神错乱以及癫狂类病证等。其他各科,内容较简明,如妇女病就包括产科、月经、白带以及其他杂病共40种;小儿病则包括五脏六腑病以及幼儿发育等方面病证。八科中以全身病包罗最广,凡其他各科未能包括者,均列入此科。大致又可分为风病(隆病)、胆病(赤巴病)、痰病(培根病)、痞瘤、不消化、水肿、痼疾、部位病(头部、眼、耳、鼻、口腔、咽喉等)、脏腑病(心、肝、肺、脾、肾、胃、大肠、小肠、膀胱、“三木休”)、发热病等。发热病又分为山滩际热、未成熟热、增盛热、空虚热、隐伏热、陈旧热、浊热、扩散伤热、骚热、瘟疫以及麻疹、痘疮、炭疽、疫疠、感冒、火焰证等。

医疗实践诊断辨证藏医诊断

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问诊和触诊(脉诊)。

望诊内容较广,如观察病人的神情、气色、动作、喘息等,但其重点主要是舌诊和尿诊。舌诊观察舌质的老嫩肥瘦和色泽,舌苔的有无、厚薄和质地等。尿诊则是具有藏医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其观察的内容包括尿量、尿色、尿的沉淀物、气味、泡沫的有无与性质、尿中的漂浮物、蒸气逸出情况。通过尿诊,即能提出疾病的诊断,并判断其预后。

问诊与一般医学体系的问诊基本一致,包括的内容也较多,如问现在病证的起因经过,发病缓急,病程变化,环境及气候因素,饮食起居,用药及治疗情况,家庭病史等。

脉诊藏医的脉诊与汉族医学的脉诊相似。切脉的部位在腕部桡动脉,用三个指头按住寸、甘、恰三个部位,分别诊候心脏和小肠、脾和胃、肾和“三木休”(左手),肺和大肠、肝和胆、肾和膀胱(右手)等脏器的状态。藏医认为心脉与舌相联系,肺脉与鼻相联系,肝脉与两目相联系,脾脉与口唇相联系,肾脉与两耳相联系。当某一脏腑有病时,其相应的五官也会有病态出现:如心脉有病,则舌缩语艰;肺脉有病,则鼻翼下陷;肝脉有病,则两目上吊;脾脉有病,则口唇下垂;肾脉有病则两耳失聪或耳轮枯槁。藏医能区别20多种脉象,但其中较常见的12种脉象,对于鉴别病证的寒热,关系重大,而藏医一般辨证也总是着重辨别病证的寒热。例如,热证脉多数、洪、大、弦、滑、硬;寒证脉多沉、迟、弱、细、浮、虚。藏医对诊脉的要求也较严格,认为清晨刚睡醒,晨曦微露的时刻,所得脉象最能反映人体真实情况。认为医生一呼一吸之间脉跳5次为正常;而每次诊脉,至少应达100次,才能判断节律的均匀、快慢。诊脉还应区别四季的不同,因为脉象在不同季节有相应的变化。此外,藏医还运用五行生克学说来解释脉象。

治疗

藏医治疗疾病有多种方法,其中以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最为常用。

饮食疗法对患者应吃哪些食物、忌食哪些食物,都有严格规定。四季饮食也有所不同。例如,患赤巴病,可食野牛肉、鱼、羊肉、蜂蜜;春季宜食苦辛涩三种味的食物,如陈青稞、干燥地区的畜肉、蜂蜜、开水、姜汤等食物。又如隆病宜食大葱、大蒜、羊肉、马肉、驴肉、红糖、陈酥油、黑芝麻油、热糌粑、白酒、牦牛奶等。

药物疗法分内服、外用两种。藏医认为,药物有六味、八性、十七效的区别。六味即甘酸苦辛咸涩;八性为轻、重、寒、热、锐、钝、润、燥;十七效为寒、热、温、凉、稳、动、轻、重、润、干、燥、稀、钝、锐、细、腻、软。治病时,需针对疾病的特性采用药效相对的药物。如隆病的特性为粗、轻、硬、动,治疗宜用细、重、软、稳等药效的药物。

除了饮食疗法、药物疗法外,藏医还有许多其他疗法,包括用器械外治、放血疗法、艾灸疗法、拔罐疗法等多种外治疗法。此外,藏医还十分重视起居生活与各种疗法互相配合。

药物方剂藏药

根据药物的自然来源,藏医把药物分成珍宝类、矿物类、植物类、动物类等。每一类又分若干小类,如植物类分树类、湿生草类、旱生草类等,其中树类又分果实、花、树叶、树干、树枝、树皮、树脂等类。动物类更细分成角、眼、舌、齿、喉头、心、肺、肝、胆、脾、肾、胃、肠、生殖器、骨、骨髓、脑、脂、血、肉、皮、毛、翎毛、爪蹄、胃糜、粪、!便、奶、昆虫、头、蛋等。藏医所用药物中,矿物药和动物药占相当大的比例,这是与藏族的生活习俗和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五行五行与药味关系密切。藏药的五行是土水火风空,其中的土为生长药物之本源,水是供应药物生长汁液的,火提供药物生长的热能,风或气为药物运行之动力,空提供药物生长的空间。五行必须协调,药物的性质才能正常,如果土水偏盛,则药物味甘;火土偏盛,则药物味酸;水土偏盛,则药物味辛;土风偏盛,则药物味涩。

剂型汤剂、丸剂、膏剂、散剂等等,就其作用和给药途径而言,分为清热、解毒、吐剂、泻剂、灌肠、外涂、外敷等。由于自然条件所限,藏医较少用汤剂,而多用丸剂。丸剂的种类除水丸、蜜丸外,还有特殊的酥油丸。

藏药中还有不少常用的药物组合,在临证实践中经常同时合用,如三果(诃子、毛诃子、余甘子)、三凉(石膏、红花、丁香)、三热(肉豆蔻、益智仁、草果)、四贤味(草果、肉桂、益智仁、木棉花丝)等。从这些组合中,也可以看出藏医的组方用药原则,如所谓三凉药中,有一味属热性,而所谓三热药中,有一味属凉性。

医德

西藏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藏传佛教的教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藏医从其奠基时期开始,就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的宗旨是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从某些意义上说,这个宗旨与藏医的目标是共同的。比如,佛教的教规有五戒、六戒等教戒。要求医生“持戒”,即不杀生、不饮酒、不邪淫、不妄语。要求对病人应不分贵贱,把六方世俗的众生一律“视为自己的父母”,甚至要医者“以德报怨”,对病人不计较个人恩仇,要有高尚的思想。对于医疗技术,则要精益求精,既精通医学理论,又精通各科知识和技术,包括手术、外治、诊断、食疗、调理、针灸、药理,等等。还要有不怕污秽的精神,特别指出对病人的脓血、粪便等排泄物,不嫌脏怕污。只有这样,才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医德高尚的、技术超群的好医生。

藏医的医德规范,早在《四部医典》中就专辟一章“治者医生”加以论述。这完全可以与世界几个著名的早期医德规范,即古希腊医学希波克拉底的《誓言》(公元前5世纪)、汉族医学孙思邈的《大医精诚》(7世纪)、阿拉伯医学麦蒙尼德斯的《祷文》(13世纪)相媲美。

藏医作为一种科学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发挥它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为青藏高原的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健康长寿服务,同样也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服务。藏医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具有很大的优点,为现代医学提供不少新思路、新思想和新方法。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0:41: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92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藏族医学(中国传统医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藏族医学(中国传统医学).pdf

标签:藏族   传统医学   中国   医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