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孝寺位于广州市光孝路,是岭南保存年代最早最完整的佛寺,被誉为岭南佛教丛林之冠。寺址最初为南越文王第三代孙赵建德王府,东吴虞翻在此居住并讲学,种植了许多苹婆、诃子,时人称为虞苑,又称诃林。后其家人改宅为寺,名制止寺。其后不同朝代先后改名为王苑朝延寺、王园寺、乾明法性寺、乾明禅院、崇宁万寿寺、天宁万寿禅寺、报恩广孝禅寺等。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改名光孝寺,沿用至今。
中文名光孝寺
外文名Guangxiao Temple
地理位置广东省广州越秀区光孝路109号
开放时间06:00-17:00
景点级别无等级
门票价格5元/人,学生半票,70岁以上老人免票。
占地面积30000
所属宗教佛教
所在国家中国
所在城市广州市
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谚语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简介光孝寺位于广州市光孝路,是岭南保存年代最早最完整的佛寺,被誉为岭南佛教丛林之冠。寺址最初为南越文王第三代孙赵建德王府,东吴虞翻在此居住并讲学,种植了许多苹婆、诃子,时人称为虞苑,又称诃林。后其家人改宅为寺,名制止寺。其后不同朝代先后改名为王苑朝延寺、王园寺、乾明法性寺、乾明禅院、崇宁万寿寺、天宁万寿禅寺、报恩广孝禅寺等。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改名光孝寺,沿用至今。
寺院坐北朝南,现寺内格局分中、东、西三路布置。主要建筑包括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六祖殿;东侧伽蓝殿、洗钵泉、瘗发塔、东铁塔等;西侧大悲心陀罗尼经幢、西铁塔等。
其中,瘗发塔相传是当年六祖惠能削发受戒后埋藏头发的地方,而建塔瘗发是印度旧风,体现出宗教仪式和建筑式样的跨海交流。立于唐宝历二年(828年)的大悲心陀罗尼经幢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有确切纪念的经幢实例,也是印度密宗传播的一个物证。立于南汉大宝六年(963年)西塔则是中国现存铸造年代最早的铁塔,塔上有源于印度的飞天承重图案。寺内遗存的经书和菩提树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印证。
光孝寺是历代中外高僧重要的驻锡和译经的佛教道场,东晋南朝时有印度高僧昙摩耶舍法师、求那跋陀罗、智药三藏法师、真谛三藏法师等驻锡光孝寺传法。
自初祖达摩从海上进入中国在此地传法,到六祖慧能继而在这里开创发展了禅宗南派,再到历史上佛教密宗的不空和尚等名僧渡海来到这里讲法,体现了佛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并在中国不断传承,与中国文化融合的交流过程。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早期据《光孝寺志》载,初为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於此,世称虞苑。虞翻在园里讲学并种了许多频婆树和苛子树,亦叫“苛林”。虞翻死後,施宅为寺,名曰:“制止寺”。广州建寺是从这里开始的。
东晋哀帝隆安(379)年间,改名“王苑延寺”,又称“王园寺”。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称为“乾明法性寺”。
北宋初,称“乾明禅院”。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27年)下诏改寺名为“报恩广孝禅寺”。
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始称“光孝寺”,明成化十八年(1432年),明宪宗敕赐“光孝禅寺”之匾额。光孝寺之名从此留传至今。
近代1650年清军南下,炮轰广州城,光孝寺也笼罩于战火之中。清军入城后,光孝寺被占为兵营,隔年又由于广东贡院在清军入城时毁于战火,故把光孝寺作为贡院。期间,光孝寺进行过修建。
1903年,光孝寺被广南中学、八旗小学占用。
民国时期1912年,被广州第二十七小学占用;
1913年被广东法官学校、警监学校和广东课史馆三单位占用;
1938年,被广州鸣松学校、广东大学附属中学占用;
1938年日本侵华,傀儡政权曾一度占用光孝寺作为伪政府的“和平救国军总司令部”。日本投降后,又被广东省义理学院占用,后义理学院撤出,又被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占用,并在寺里开设了美术部、音乐部、戏剧部,把绝大部分的禅房、佛殿占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光孝寺千佛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僧侣们对中国共产党提倡的信仰自由感到高兴,期望能把霸占寺庙的学校全部迁出。终于,“广东省立艺专”被搬走撤消,但很快换成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简称“华南文艺学院”)。
1953年,华南文工团因扩大建制而一分为二,分成华南歌舞团和广东话剧团。广东话剧团设在东山竹丝岗,华南歌舞团未有团址。广东省当局遂命令原驻扎在寺里的华南人民文学院让位给华南歌舞团。从此,华南歌舞团成了光孝寺的代名词。
1961年,国务院公布光孝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时期,光孝寺成为“破四旧”的重点对象,红小兵、红卫兵等频频前来冲击,次数不小于十次。
1974年8月,光孝寺进行全面复建和修葺。
1979年再由国务院拨款60万元修建大殿和六祖堂。
1986年3月,由国务院批准光孝寺为宗教活动场所并对外开放。
1987年,广东省文物管委会将该寺交还广东省佛教协会
建筑及特色光孝寺尚存有不少历史文物古迹,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达摩开之洗耳恭听钵泉,唐六祖惠能的瘗发塔,密乘之陀罗尼石经钟,南汉铸造的千佛铁塔,宋时修建的伽蓝殿、六祖殿,以及碑刻、佛像、菩提树等。寺院气势雄伟,殿宇优美庄严,是中国建筑艺术之瑰宝。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建于东晋隆宇六年(公元401年),是华南现存最古老、保留唐宋遗风最好的建筑。端庄雄伟的外貌与完全适合南方气候的内层设计,同样都可以称为一绝。
鼓楼鼓楼始建于宋朝空山住持,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复修,后废。1990年经考古发掘在原位置上由住持僧本焕复建。鼓楼上悬放法鼓,与钟相对,跟钟声相和应。遇隆重法会时,钟鼓齐鸣。新鼓楼以古代寺庙中的鼓楼为蓝本复建,用混合结构新工艺兴建,包括斗拱为混泥土强制,鼓楼内供奉护法关云长神像。
东西铁塔东西铁塔建于南汉年间,西铁塔建于五代南汉大宝六年(963年),东塔于五代南汉大宝十年(967年)建造,是中国仅存最古老和最完整的铁塔。
东铁塔保存完整,以南汉皇帝刘鋹的名字铸造,四方形,共七层,高7.69米,塔基为石刻须弥座,塔身上铸有900余个佛龛,每龛都有小佛像,工艺精致。因塔身以盘龙和宝莲花装饰,每层四周遍铸佛像,初成时全身贴金,又名“涂金千佛塔”;
西铁塔现存底座以上三层,该塔是刘鋹的太监龚澄枢与他的女弟子邓氏三十三娘联名铸造。日本侵华期间因房屋倒塌,四层被压烂,今存底座以上三层。
现存文物大悲幢大悲幢建于唐宝历二年(826年),宝盖形状如蘑菇,以青石造成,高2.19米,八面刻有小楷书《大悲咒》,为寺内现存石刻中最早且有绝对年代可查证者,不过字迹大部分已风化。
光孝寺石灯灯笼有长达七公尺,也有短到一公尺。形状有八角、六角、四角、圆形、卵形、菱形等。由于形状与质料的差异,而有石灯笼、金灯笼、四角形灯笼、高灯笼、牡丹灯笼、钓灯笼等类。另有四角形高灯笼(盆灯笼),用纸糊成,广泛用于盂兰盆;在盆会之夜置此类灯笼及种种供物,于芦苇等所作之舟上,任河水漂流,称为放河灯。
诃林匾悬天王殿屏,此乃明代翰林宫访高明区大相手书于万历四十年(1612)正月,迄今已达378年。
洗钵泉梁大通元年(527)印度王子菩提达摩航渡而到达广州,先住锡本寺传教,为取清泉,在此开凿水井一口,用以洗钵,故称洗钵泉。达摩后来北上,入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最后成为中国禅宗初祖。
事件爆炸案
在1999年12月7日中午,曾发生一单爆炸案,光孝寺首座和尚释宏满使用的一部房车被炸毁,并炸伤了一名刚好路过的女香客。当时广州警方在七天时间内迅速破案,共拘捕三名光孝寺的内部人员:一名僧人、一名门卫和一名水电技工。
2003年9月,该案被告的辩护律师找到了公诉方的一名关键证人曹某,曹表示自己在公安机关作的口供都是“胡编乱造”的,令案件出现转机。法院称,但由于原审上诉人与辩护人提供的现有证据尚不足以推翻原审判决,因此维持原判。
古树拦腰倒下 树龄超过300年
2013年4月20日晚,光孝寺大雄宝殿旁一棵树龄超过300年、被定为“广州市古树名木”的细叶榕在暴风雨中倒下。街坊扼腕叹息之余提出质疑,古树之殇可能与平时的维护工作不到位有关。
英文名称光孝寺的英文名称在1949年前使用“Temple of Bright Filial Piety”或传统的粤式威妥玛拼音“Kwong Hau Temple”,现时已被当局改为汉语拼音“Guangxiao Temple”。
公共交通地铁:地铁一号线西门口站下车,从B出口(光孝路)出地铁站,走约8分钟就到。巴士:西门口站。 公交:4、88、186、250、823在西门口站下车即到。[2]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22:33: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84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光孝寺(岭南保存年代最早最完整的佛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光孝寺(岭南保存年代最早最完整的佛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