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也被称为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长沙植物园,1985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隶属湖南省林业厅。植物园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市雨花区,占地面积14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0%。园内引种驯化、迁地保存了植物208科900属3200多种4000多个品种,收容、救治、驯养了野生动物112种,包括银杉、珙桐、黄腹角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动物。
园内建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种群繁殖基地、全国首家“森林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植物园内森林密布,鲜花种类繁多。园内还不定期的举办花展,能观赏到郁金香和樱花,每年的三、四月,这里是市民观赏樱花的地方。园内建有亭台楼阁,也是长沙市民踏青放松的地方。
2012年1月《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公告》(2012年第1号)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2019年8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表彰为“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2019年9月20日,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2019年12月2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
中文名湖南森林植物园
建立时间1985年
所在地区中国,湖南省长沙市
其他信息该园既是森林植物资源的收集、引种、良种培育、加工利用科研基地,又是科普旅游娱乐佳所。园内辟有植物分类区、珍稀濒危植物区、药用植物区、观赏植物区等10个区,共有森林植物1100多种和花卉果树品种1800多个。
全园概况logo湖南省植物园位居省会城市——长沙,于1985年成立,为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湖南省林业厅,1994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为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全园占地面积12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0%。
现园内引种驯化、迁地保存了植物208科900属3200多种4000多个品种,收容、救治、驯养了野生动物112种,包括银杉、珙桐、黄腹角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动物。园内现已建成樱花园、木兰园、荫生植物珍稀植物园、杜鹃园、竹园、茶花园、桂花园、彩叶植物园等10个植物专类园,并正在筹建药用植物园、世界名花名树园等专类园。
建园以来,我园主持承担了国家、部、省科研项目93项,其中38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撰写专著10本。园内建有我省最早、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植物组培中心;建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种群繁殖基地,现有黄腹角雉种群百余只;还建有全国首家“森林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该中心由湖南省林业厅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芬兰森林和公园局合作建设,于1999年9月免费对外开放。建园以来,我园已与国内外的20多家植物园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协作关系,先后接待了40多个国家的800多名外宾来园参观考察和学术交流,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合作于1998—2001年开展了湖南隐花植物调查研究。
经过几代植物园人的不懈努力和锐意进取,我园先后荣获了“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等殊荣。建园以来,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园职工艰苦创业,与时俱进,逐步将我园建成集科研生产、科普教育、生态旅游、运动休闲于一体,突出动植物特色的综合性植物园。
植物园不仅是科研科普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是长沙的“绿肺”和天然氧吧,90年代对外开放以来,提供了供人们休闲娱乐、呼吸新鲜空气的重要场所。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优美的森林环境,陆续推出了彩弹射击、烧烤、野炊、露营、跑马、高空飞索、游船、水球、垂钓、七彩鱼等一系列特色游乐项目。1992年被列入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具有优美的园林景观、丰富的科学内涵、完善的科普教育和旅游服务设施,区域特色突出、国内一流的植物园和国家森林公园。[1]
生态旅游景色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是一家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开发利用于一体的社会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1992年由原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1994年成立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我园现占地面积12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着“植物王国、天然氧吧、生态乐园”之美称。园内现已建成杜鹃园、珍稀植物园等10个植物专类园;收集保存以木本植物为主的共计2328种植物。20多年来,在全园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结合植物园资源的特点,科普工作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科普内容上,已从科学原理延伸至实际应用;活动形式上,已从静态的文字展示扩展至参与性强的活动;活动时间上,已从常规的日间活动延伸至夜间游览;活动地点上,已从西大门广场扩展到各个景区。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荣获了“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的殊荣。园内举办的樱花、郁金香、杜鹃世界名花生态文化节;薰衣草芳香旅游节,已成为市民必不可少的文化盛宴。园内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充足,是天然的疗养院。
对外交流20多年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对外开放窗口地位日益突出。累计接待来园考察的美国、日本、芬兰、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800多人次,委派赴国外研修和学术交流25人次。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植物园建立了长期的种子交换关系。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合作的隐花植物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园内展区湖南森林植物园全园现有面积140公顷,根据设计任务书,拟建立丘陵树种示范区、植物分类区、观赏植物区、引种驯化区、果树示范区、珍稀濒危植物区、良种繁育区、科研办公生活区、试验苗圃,展览温室4000平方米,生产温室1000平方米,科研标本馆3500平方米,中试车间500平方米,收集植物种类3000种,并使本园建成具有园林外貌和丰富的科学内涵的树木园。
一、植物分类区
面积10公顷,已种植湖南乡土植物近1000种,其中木兰科、壳木科、蔷薇科、樟科等的种类较多。计划收集以湖南乡土植物为主的种质资源3000种。
二、珍稀濒危植物区
面积5公顷,已种植珍稀濒危植物49种,名贵药用植物50种。水杉(Metaquoia glyptostrobroides)、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珙(Davidia involucrata)、秃杉(Taiwaniaflousiana)、银杏(Ginkgo biloba)、鹅掌揪(Liriodendron chinen)、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连香树(Cercidipgyllum japonicum)、等蓍名古老子遗植物均有引种。名贵药用植物中,黄连(Coptis chinensis)、小八角莲(Dysosma difformis)、八角莲(D.pleiantha)、杜仲(Eucommia ulmoides)、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等有较多引种。本区计划收集珍稀濒危植物150种,名贵药用植物500种。
三、果树示范区
面积17公顷,现已栽培柑橘、柿子、梅子、杏子、石榴近10公顷。
四、丘陵树种示范区
面积18公顷,已栽培的树种有:秃杉、晚松(Pinus kwangtungesis)、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乐昌含笑(Michelia Tsoi)、云南含笑(M.Yunnanensis)、火力楠(M. Maccclurei)、桂南木莲(Manglietia chingii)、乳源木莲(M.Yunnensis)、观光木、红、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木荷(Schima superba)、樟树(Cinnamomum comphora)、黄樟(C.Porrecun)、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等。计划示范40个新的林业、园林树种。
五、引种驯化区
面积5公顷,专门引种亚热带森兰科树种47种,计划引种100种;此外,还引种油杉属(keteleeria)树种,经济树木枳(Hovenia acerba),丘陵绿化优良树种浙江樟(Cinnamomun tekiangensis)、浙江楠(Phoebe tekiangensis)、银木荷(Schima argentea)、银木(C.Septentrionale)等20余种。
六、观赏植物区
面积12公顷,此区规划有代表湖南特色的十个专类园,其中正在建设的有木兰、山茶、梅、槭、李、樱花以及观赏竹类园,另外,五颜六色的观果园、观叶植物园与各种湿生、荫生树种园也在筹建中。
七、良种繁育区
占地15公顷,此区突出行业特色,在诸多种树种中,筛选出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即在引种驯化、杂交育种或地理种源试验基础上选出优良株群加以繁殖。目前已建立秃杉无性种子园与枳优良无性系采穗园。
八、组织培养生产线
经上述选种、育种程序选出来的优良单株,通过组织培养,培育出一大批优良无性系向生产部门推广,目前杂交鹅掌揪良种树苗即将问世。
九、枳酿酒车间
以植物开发利用为目的中试酿酒车间――万寿果酒厂已建成投产。广布长江流域的野生木本植物枳果梗开发利用,经过初试与中试已制成以枳为原料的"万寿果酒"与口服枳糖浆,上述产品已被省经委组织的评委会评为省优产品,目前已转入小批量生产。
十、兰圃
面积0.5公顷,已收集兰花2万余株,筛选出80多个品种。其中湘金梅、湖南春蕙、双花大红朱砂、金春、杏黄叶春、美丽寒兰等是代表湖南乡土兰蕙的优良新品种。
十一、展览温室
计划在1995年前建设,已纳入规划。
十二、植物标本室
正在筹建,计划收集省内及邻近地区腊叶标本5万余份。
结合建园,开展了森林植物、宿根花卉、药用植物、森林生态、室内观赏植物、珍稀濒危植物、草坪地被植物、国内外优良新树种及果树、经济类植物的引种选育、分类及开发利用工作。
人文景观园内山明水秀,万木争荣,空气格外清新,适宜于森林疗养和空气疗养。园内的园林造景别具一格,以三湘景园为代表的人文景园,以樱花园、珍稀荫生植物园、木兰园、桂花园为代表的专类园,雅致大气,内涵丰富。每年3月园内近3000株樱花竞相开放,游客络绎不绝。我园精心举办的樱花生态文化节已成为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踏春赏花交游的民众节日。1992年在公园西部海拔106米的山包上,新建天际阁,高20米,4层,下为正方形,上为六边形,翘角宝顶,黄色玻璃瓦覆盖,朱栏画栋,光彩照人,为南郊新添胜景。
山茶花木兰科研成果游览图建园五年来,主持了16项科研课题。"枳梖的开发利用"已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出颇受市场欢迎的"万寿果",正计划生产万寿果系列产品;"国外松树种子园"(七十年代开始)、"国外松树源试验"(七十年代开始)、"湖南兰花调查研究"、"湖南珍稀濒危植物调查研究"等课题已取得可喜进展,即将组织鉴定。还向生产部门提供了一些科研成果,如秃杉、杂交鹅掌楸、乐昌含笑(Michelia tsoi)、火力楠、乐东拟单性木兰、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绒毛皂蔷荚(Gleditsia vestita)、黧蒴栲(Castanopsis fissa)、铁坚杉(Keteleeria davidiana)、江南油杉(K.cyclolepis)、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等园林绿化树种;枳梖果梗酿酒技术获得了专利,可供转让;兰花、小八角莲、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fm)、九龙盘(aspidistra lurida)等花卉植物,为生产增添了新种类品种,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并参与《中国木本植物种子手册》、《湖南经济树种》、《湖南兰花》等专著的编写。湖南森林植物园承担国家部、省林业科研课题16项;与兄弟单位合作的项目有3项。
景区交通湖南省植物园处于雨花区交通枢纽核心地带,公园四周为湘府路、韶山路、万家丽路、李洞路所环绕,毗邻京珠高速。距省政府仅2公里。十多条公交线路纵横贯穿,构筑起了十分发达的景区旅游立体公共交通网络。游客可乘坐7、17、152、102、103路、107、120、123、147、152、502、702、703、801、802、806路公交车到达省植物园站点,并步行至植物园西门。也可乘坐16、602、938路公交车至植物园北直接抵达景区。[2]
景点图片展春樱花郁金香樱花樱花樱花垂枝樱花樱花郁金香郁金香牡丹牡丹夏荷花荷花荷花荷花荷花荷花秋红枫似火草花烂漫葵花葵花葵花葵花冬冬之韵冬之韵冬之韵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21:45: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81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湖南森林植物园(湖南综合性植物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湖南森林植物园(湖南综合性植物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