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坡节(农历正月上旬至三月中旬)闹军坡是海南人特有的风情习俗。是海南东北部市县民间最大规模的祭祀节日,据说世代相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军坡节,在海南省许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而最火热当推琼山市新坡镇。为瞻仰祭拜冼夫人而举办的民间活动“闹军坡”已历史悠久,被称为海南人的庙会,是海南最具民俗特色,也是最为隆重的传统民间节日。
中文名称军坡节
农历日期正月上旬至三月中旬
地区海南
节日类型祭祀节日
纪念人物冼太夫人
节日来历祭祀神为南北朝时期南方女英雄冼太夫人。节日多在农历正月初六至二月十二日举行,各村庄以传说洗夫太夫人出征到本村的日子为军坡节日,俗称"发军坡",以定安最为隆重。节日一般为4天,每逢节日,定安、屯昌和海口等地成千上万群众到海口新坡镇洗太夫人庙朝拜。朝拜者在洗太夫人神像前烧香祈祷,后领取一面"百通小令旗"带回。全省现有51座洗太夫人庙,有庙的地方都有祭祀活动。
军坡节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据说世代相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各地各支系的黎族却在不同的时间举行这个盛大的节日,而对于军坡节的来源也有着不同的解释。
发展历史军坡节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据说世代相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各地各支系的黎族却在不同的时间举行这个盛大的节日,而对于军坡节的来源也有着不同的解释。琼中一带黎族支系杞人民,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举行。传说这一天是当地堑对、乘坡等四村峒主公诞生日。当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在喧闹的锣鼓声中,把峒主公偶象抬到各村游行。游行的队伍每到一村寨,该村的男女老幼必盛装出迎。逢丰收之年,村人还特请附近有名戏班,前来表演琼剧助兴。关于此节有一由来,传说从前有位渔夫,他在河边捕鱼,鱼没捕着,却几次都捞到一根大树干,他有些不高兴地把树干扔到岸上,这时意外发现鱼篓里装满了鱼。当晚,渔夫梦见遭灭的乘坡峒主公,请渔夫帮忙,要渔夫请人把树干雕成自己的像,并说像雕好以后,如果人们都来供香,就抬他到各村巡视作军坡,这样渔夫可以不必每天辛苦捕鱼,而能发大财。后来,渔夫照此梦去做,果然灵验。于是便有了军坡节。旧时此节在当地最为热闹。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渐衰。
琼山市的军坡节则是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二举行为期四天的大型活动,此地的军坡节是纪念冼夫人为保百姓安居乐业,出征平乱。每逢军坡节,人们都要仿制当年冼夫人的百通小令旗,祈求一“令”传下,百事百顺。家家户户吃芋头、番薯、葱等农作物,以求得做事稳妥,多子多福,长命百岁。各村组织秧歌队、舞狮队,模仿冼夫人当年出兵仪式,两军对垒,起舞欢歌。
相关活动清咸丰《琼山县志·建置志·坛庙》载:“冼太夫人庙……每逢诞节,四方来集,坡墟几无隙地。”又《舆地志·节序》载:“正月下浣,乡民竞抬本境之神以与邻村所祀者相会,因而刲羊击豕,聚会饮酒,唱演土戏,谓之装军。”军坡节内容主要有:祭祀、求谶、祈福、上刀梯、过“火山”、舞虎、舞狮、舞龙、街舞、装军、穿杖、婆祖巡境安民、文艺晚会、学术论坛、体育比赛、走亲戚、吃婆期、购吉祥物等。 军坡场 军坡场原来是在宽阔的山坡上,后来峒人在军坡场上建庙,庙前即军坡场。是日,军坡场上彩旗飘扬,点将台格外醒目。台前的广场中央竖立一支刚砍下来的大楠竹,六条绳索斜拉固定。绳子上是一溜红、黄、绿相间的小三角旗。楠竹尾梢留有几节新鲜枝叶,在青绿碧翠的梢叶间,一面冼夫人旗帜迎风飘扬。这种排场,寓意“有头有尾,生生不息”。吉辰到,锣鼓喧天,号角齐鸣,鞭炮爆响,婆祖神躯出龛乘轿,在仪仗队前呼后拥敲盘击钟拥戴下,来到军坡场,登上点将台坐定。附近村庄的其他婆祖、圣娘、峒主等神躯,亦乘轿和乘辇,走亲戚拜朋友般次第来到,贺喜伙军,共同闹庆。 祭祀 有公祭、私祭。村人恭奉三牲酒醴金银香烛敬献神前,虔诚地行礼,纪念冼夫人为国为民功绩永垂千古,感恩冼夫人亲情庇佑村众安康,倾表继往开来做出贡献的愿望,同时祈求婆祖庇佑,消灾祛凶,老少康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日子红红火火。亦有求签析谶解决疑难的。 上刀梯 传说“上刀梯”源于当年冼夫人大军的军事训练项目。战场上,沙砾、碎石、石片、树根、荆刺……无处不在。冼夫人训练将士们有一双厚实的铁脚板,保证冲锋时快速突进,夺取胜利。刀梯状似一架木梯:两株刚砍下来长10米以上的槟榔树或其他笔直的树木,其中一根留有梢叶,绑上横踏板成为18级的梯子。横踏板均是钢刀,50—60厘米一级,级级刀口向上,刃口锋利,寒光闪闪。今天的上刀梯,颇具当年将士们冲锋陷阵、英勇向前、“刀枪不入”的神奇,是通连天界,调集五方兵马的重要环节。 过“火山” 即赤脚趟过通红炭火铺成的长7—8米、宽2—3米、厚约10厘米的“炭火毯”。传说过“火山”源于当年冼夫人大军的军事训练项目。当时,大军穿的大都是草鞋,或者就不穿鞋。战斗中,有“火攻”或“火拒”等战术。当敌方以“火攻”或“火拒”时,己方穿草鞋不管用,穿布鞋也不济事。草鞋、布鞋遇火就烧,跟不穿鞋一个样。因此,要训练将士们不悚火、能蹈火前进的勇气和技术。经过“蹈火”训练,将士们个个英勇,战无不克。 穿杖 传说“穿杖”源于当年冼夫人大军点将出征前的一次不经意的请战过程,即一峒主为表示自己勇敢直前不怕死,拔箭刺脸以请战。后来,各地请战者纷纷仿效,衍生成一种“表忠心”、“诉勇敢”、“求认可”的习例,称“刺箭”。冼夫人辞世后,此例愈加深入人心,峒人有事就到冼夫人庙神躯前“刺箭”。后来,庙里制作状似“箭”的专用器物,称“杖”。“杖”用金属制成(过去用铁,现在多是不锈钢或银),长0.3米至9米不等,重0.2斤至20斤不等。柄部是镂空的团花状,直径0.1米至0.4米。有些杖条根部比人的拇指还粗,从根部逐渐向尾部细化,至尾梢为针尖状。自此,“刺箭”遂称为“穿杖”。再后来,“穿杖”成为军坡活动中体现冼太婆祖神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游军 游军即冼太婆祖及诸公婆神祗乘轿率军出征保境安民,是演绎当年冼夫人率军出征、保境安民的最威武最亲切的体现,是军坡节最贴近民众的赐福项目。婆祖大军从军坡场出来,按照当地传统惯例形成的路线,巡行辖境墟镇村庄,慰问民众,保护平安。每一神躯组成一个方队。行进中,锣鼓喧天,不断地有勇将穿杖。 欢宴军坡 军坡节期间,亲戚朋友纷至沓来,欢宴军坡。亲戚的朋友们,朋友的朋友们,认识的或不认识的,若误餐了就相邀到亲朋家吃饭,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倍加亲切,远亲也变成近戚,陌客也变成熟人。天南地北,无所不谈。瞬息之间,各类信息随之流通开来,抓住机遇,或许就发端在这觥筹之余。餐宴军坡,寓意众人敬奉冼太婆祖等神祗,盼望神灵济世保境安民,丰衣足食,幸福美满。 虎狮踏吉 虎舞和狮舞,都是展示威猛和灵活的内涵,具有“驱邪迎祥”的含义,寄托来年万象更新,国泰民安的憧憬。虎舞或狮舞结束,男女老少拥上前去,争着抚摸虎狮,以祈沾点威猛灵气,保佑人畜兴旺。 购吉祥物 吉祥物主要是三角令旗、番薯、芋头、藠葱、橘子、桑叶等。传说冼夫人当年驻军海南时,制作“令”旗以帮助峒人上山打猎指明方向,又倡导发展生产,还无偿提供优良种苗。这些作物既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物品,又颇有吉祥象征,如:令旗显应“一令传下,百事亨通”的愿景;番薯繁殖快,象征多子多孙,事业发达;芋头个头大,籽儿多,象征子孙满堂,稳妥发展;藠葱的根须白且长,象征长寿;桑、橘分别与海南话“财”、“吉”谐音,象征吉祥发财。 文化活动 自古以来,演琼剧、木偶戏是军坡活动一项重要内容。琼剧是海南民众喜欢的剧种,遇重大节庆才有机会看上一回。随着经济条件富足,近年大量加入了文艺晚会和燃放焰火烟花的内容。还有举行体育比赛、学术论坛、表彰巾帼模范等。村民们载歌载舞,有广场舞、秧歌舞,也有小朋友们跳舞,军坡场成了舞的海洋。海口地区在政府的主导下,称军坡节为“中国(海口)冼夫人文化节”,至今已举办了十三届大庆。 时代造英雄,亦可造神灵!一千多年以来,海南民众将冼夫人这个真实人物创造成为无所不能的神灵,热热腾腾地“闹”了一千多年,成为海南民间纪念冼夫人的特有的节日,内容项目多姿多彩,独具特色。军坡节是海南不可多得的传统文化精华、文脉所在,于2005年入选第一批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原属琼山市)的军坡节则是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二举行为期四天的大型活动,此地的军坡节是纪念冼夫人为保百姓安居乐业,出征平乱。每逢军坡节,人们都要仿制当年冼夫人的百通小令旗,祈求一“令”传下,百事百顺。家家户户吃芋头、番薯、葱等农作物,以求得做事稳妥,多子多福,长命百岁。各村组织秧歌队、舞狮队,模仿冼夫人当年出兵仪式,两军对垒,起舞欢歌。
每年军坡节,在海南省许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而最火热当推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据《琼山县志》记载:千百年来,“数百里内祈祷者络绎不绝,每逢诞节,四方来集,坡墟几无隙地”。由此可知,古时军坡节的热闹与今日无异。纪念冼夫人的民俗世世代代经久不衰。
其中,屯昌枫木镇军坡节于农历二月十三举行,是该节日非常隆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举行的活动多种多样,有"过火山”、“穿铁丝”和“行军”等,参观者人山人海,欢腾无限。同时,许多离乡背景外出打工的乡民可趁此机会烧香求符,保升官发财、外出平安。乡民们热情好客,邀请亲戚朋友一同度过该节日。
主要特色每年军坡节,在海南省许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而最火热当推琼山市新坡镇。据《琼山县志》记载:千百年来,“数百里内祈祷者络绎不绝,每逢诞节,四方来集,坡墟几无隙地”。由此可知,古时军坡节的热闹与今日无异。纪念冼夫人的民俗世世代代经久不衰。
海南的地方节庆有几个节日是最为特色,军坡节、换花节、椰子节、“三月三”、欢乐节、天涯国际婚礼节等;军坡节是海南各地一个传统节日,海南的军坡节一般分为“公期”和“婆期”,指的是公祖或婆祖的生日,主要是祭祀先祖和历史人物,海南许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纪念活动,每逢军坡节家里亲朋好友相聚的好节日,无论是远亲好友也一样从大老远地方赶过来相聚,主人大摆喜酒迎客人;隆重举办军坡节的是琼山新坡镇的百姓们,他们为了纪念公元六世纪我国南方百越民族中杰出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冼太夫人,是她辅佐其夫冯宝平定地方动乱,奏请朝廷批准在海南岛被汉代废的儋耳郡设置崖州,恢复了海南和中央政权的直接联系;每年的阴历二月初六至十二举行隆重的朝拜活动,家家户户忙不亦乎,准备丰富的菜肴迎客,杀鸡、鸭、鹅、牛、羊等奉拜冼夫人,唯有一种没有上酒桌的肉类是猪肉,而且当地人在阴历初六前三天不能吃猪肉,因为冼太夫人是百越族,不能吃猪肉,所以当地的百姓敬仰她也一样尊重她,每家每户都没有杀猪,甚至是每天卖猪肉的商人们都要停下生意(根本没有人会买猪肉);在这期间人们都要纺制当年冼夫人的百通小令旗,祈求一“令”传下,百事百顺,家家户户还要吃芋头,番薯,葱等农作物,以求得做事稳妥,多子多福,长命百岁;在新坡镇上整一条街道都是卖桑叶、桔枝、蕃茨、芋头、韭葱,每个摊前都挤得水泄不通。据说冼夫人当年来琼山新坡时,仅用一支小令旗,破除了流传在百生中不少旧观念,为百姓解决了不少疑难,早期群众进山,不懂得辨认方向的方法,常常迷路,便认为山中有鬼,冼夫人巧妙地利用军中的废旗剪成小三角布写上“出入平安”字样,发给群众,在高处和关键地方插上一面以表示“赶鬼”——有了路标,群众自然不再迷路,为此每个到新坡镇上都争着买当地吉祥物----“令旗”去跪拜冼太夫人,以求一切顺心,据说跪拜过的旗是具有灵气的。令旗上贴有一张冼太夫人两寸相片,还有不同字样的吉祥语(出入平安、万事如意、前程似锦、发财发丁、生意兴隆、早生贵子等),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人祈求来购买不同字样的三角旗,几乎每一位到新坡作客的朋友都会买上几面“令旗”,难怪几百里远道而来的司机、商人、家庭主妇等朋友都是有目的而来的;也就是在海南本地随处可以看到每家每户客厅里挂着一面“前程似锦”、“万事如意”等小面旗,特别是家用私车前都会明显看到的一面红旗----“出入平安”,营运的车辆前面还会看到“生意兴隆”字样的旗子。
一些新坡镇老人回忆,以前军坡节上有精彩的“八仙骑八兽”、“土地公背娘子”、“狮口吐童子”等表演。现在新坡镇每年军坡节都会通过大家选举“主”,当年军坡节活动都由“主”来带来并决策活动安排,白天除了模仿冼太夫人出军活动以外,晚上是海南戏文化,接下来的日子里天天通宵达旦;白天在新坡镇上人群拥挤,由一千多名群众扮成古代的兵士在街上巡游,称为“装军”,舞狮,各村庄组织的秧歌队,仪仗队等;在军坡节期间爆竹声响个不停,几乎每位到来新坡的人都会买上爆竹到冼夫人庙里燃放,到处都是热闹的气氛。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21:41: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80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军坡节(中国海南省文化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军坡节(中国海南省文化节).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