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古代行政区划)

更新时间:2025-01-09 06:42:44 阅读: 评论:0

幽州(古代行政区划)

幽州 (古代行政区划) 次浏览 | 2022.10.27 13:19:41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幽州古代行政区划

幽州是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时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据《周礼·职方》载,“东北曰幽州”。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周武王平殷,封召公于幽州故地,号燕。战国时,燕与其他六国并为七雄。秦始皇灭燕,在燕地置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祖时分上谷置涿郡;此外又设燕国。汉武帝设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诸郡国。武帝开边,置玄菟、乐浪等郡,亦属幽州。东汉时,辖郡、国十一,县九十。幽州治所在蓟县,治所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中文名

幽州

外文名

Youzhou

所在地

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

记载

《周礼·职方》

历史区域隋唐幽州

据《周礼·职方》载,“东北曰幽州”。其范围大至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

幽州所部凡九郡,至晋不改。[1]

周武王平殷,封召公于幽州故地,号燕。战国时,燕与其他六国并为七雄。秦始皇灭燕,在燕地置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

祖时分上谷置涿郡;此外又设燕国。汉武帝设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诸郡国。武帝开边,置玄菟、乐浪等郡,亦属幽州。

东汉时,辖郡、国十一,县九十。幽州治所在蓟县,治所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魏晋以后,幽州辖境日渐缩小,至北魏时仅领燕、范阳、渔阳三郡。

隋炀帝大业初罢州置郡,故改幽州为涿郡。

南北朝-北朝魏-幽州等(公元497)

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幽州,天宝元年(742)改为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又为幽州。州治蓟县。另有范阳县,本幽州或范阳郡属县,大历四年(769)后为涿州治所,故治在今河北省涿州市,与此不同。

交通中心契丹国占据幽州

幽州原是河北平原北端陆路交通的枢纽。隋大业四年(608)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达涿郡;七年,隋炀帝杨广乘龙舟自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经黄河入永济渠,至涿郡;同年,又动用江淮以南民夫、船只运黎阳(在今河南浚县东南)、洛口(在今河南巩县东北)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由于永济渠的凿通,运河的终点涿郡又成为北方水陆交通的中心。

军事重镇

隋唐时,幽州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隋炀帝在涿郡筑临朔宫作为行宫,大业七年后三次用兵高句丽,都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储。唐贞观十八年(644)出兵高句丽,分水陆两路,陆路也以幽州为后方大本营。

唐代中期,东北诸族势力强盛,先天二年(713)置幽州节度使于此,以控制奚、契丹等族。天宝元年改为范阳节度使,兵力九万余人,约占全国十节度使兵力的五分之一。天宝末,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治柳城郡,今辽宁朝阳)、河东(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一带)三节度使、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即以范阳为根据地,发兵反唐,掀起“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史思明自立为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广德元年(763)改范阳节度使为幽州节度使,史朝义部下李怀仙降,唐即授为幽州节度使;时平卢已没于北族,惟存平州(今河北卢龙),平州城内驻有卢龙军,幽州节度使遂兼领卢龙节度使。此后或称幽州,或称幽州卢龙,或只称卢龙。幽州为安史乱后长期不奉朝命割据一方的河北三镇之一。直至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3)十二月为晋王李存勗所灭,割据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天福元年(936),后晋石敬瑭以幽蓟十六州割让契丹,次年契丹以幽州为南京。

商业都会

据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安史之乱前幽州城内有白米行、屠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炭行、生铁行、磨行、丝帛行等,行是当时经营同类行业的组织,可见当时幽州商业和手工业之盛。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时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

据《周礼?职方》载﹐“东北曰幽州”。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周武王平殷﹐封召公于幽州故地﹐号燕。战国时﹐燕与其它六国并为七雄。秦始皇灭燕﹐在燕地置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汉高祖时分上谷置涿郡﹔此外又设燕国。汉武帝设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诸郡国。武帝开边﹐置玄菟﹑乐浪等郡﹐亦属幽州。东汉时﹐幽州治所在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魏晋以后﹐幽州辖境日渐缩小﹐至北魏时仅领燕﹑范阳﹑渔阳三郡。隋炀帝大业初罢州置郡﹐故改幽州为涿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幽州﹐天宝元年(742)改为范阳郡﹐干元元年(758)又为幽州。州治蓟县。另有范阳县﹐本幽州或范阳郡属县﹐大历四年(769)后为涿州治所﹐故治即今河北涿县﹐与此不同。

相关资料

唐代的北京城名为“幽州”,是北方的军事重镇。幽州城的规模,据《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志》载:“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城周长32里,约合今23里(每唐里约合今0.72里),呈长方形。城的四至史书缺载,根据出土的唐墓志及石经山的唐代石经题记等,大致可以断定东城垣在今西城烂缦胡同与法源寺之间的南北一线;西城垣在白云观西土城台至小红庙村之南北一线;北城垣在白云观至头发胡同一线;南城垣在今西城姚家井以北的里仁街东西一线。 幽州城的位置与北魏蓟城的位置基本一致。城内西南设有子城、坊、市。[2]

前秦幽州

东晋永和九年(353),前秦符健侨置幽州,治裴氏堡,故址在今山西垣曲县古城镇东南。十一年(355)为前燕慕容废。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21:00: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78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幽州(古代行政区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幽州(古代行政区划).pdf

标签:幽州   行政区划   古代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