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附一院(重庆市综合性教学医院)

更新时间:2025-04-07 09:16:26 阅读: 评论:0

重医附一院(重庆市综合性教学医院)

重医附一院 (重庆市综合性教学医院) 次浏览 | 2022.09.15 09:27:07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重医附一院重庆市综合性教学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分迁来渝创建,历经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和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涉外医疗为一体的重点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毗临奥体中心。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医院已成为重庆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医院。医院开设临床科室32个,医技科室6个,现有开放床位2000张,年门诊量120万人次,住院病人近6万人次。

中文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总部地点

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经营范围

医疗机构

公司性质

公立医院

医学人才

教授102人,副教授245人,博士生导师46人,硕士生导师153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44人,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4人,在重庆市医学会任主任、副主任委员44人。

医疗设备

拥有当今最先进的64排螺旋CT、16排螺旋CT、高场强(1.5T)磁共振成像仪、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海扶刀)、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平板探测器DSA系统、高压氧舱、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及各种内窥镜等一大批现代化的诊疗设备。

医疗技术

设有重庆市器官移植中心、重庆市神经外科诊治中心、重庆市糖尿病中心等重庆市医学中心23个,能开展各种大型高难度手术,治疗各种疑难重症,综合诊断治疗水平居国内先进行列。医院每年还开展新技术数十项,各学科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优势。

重点学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组建于1972年,1988年在血管外科的基础上成立重庆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室,1998年重庆市卫生局、重庆市编委批准成立重庆市血管外科中心,2002年经医院批准成立疝与腹壁外科疾病治疗培训中心。重医大附一院血管外科现有开放床位60张,医师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学位医师4人,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实力最强的综合性血管外科及疝外科医疗中心。

重医大附一院血管外科经四十年发展壮大,在各类血管疾病与疝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在动脉瘤治疗方面,最早(1963年)在西南地区开展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2009年还成功治疗了西南地区年龄最小的4岁腹主动脉瘤患儿,目前已施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300余例,同时还采取血管修补、吻合、移植等有效的手段治疗颈动脉瘤、腹腔血管瘤、四肢血管瘤等。近10余年,血管外科开展了动脉瘤介入微创治疗,在2000年就开展了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目前已治疗的一百多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2)对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的治疗,自体血管或人造血管搭桥术重建患肢循环已成为本科常规的治疗手段,还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

3)从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采用腰交感切除加原位大隐静脉动脉化的方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还利用腹腔镜微创技术切除腰交感神经节,通过近20年的治疗研究,确定了该方法是目前治疗脉管炎的有效手段。

4)血管损伤、动脉栓塞等是极易导致患者死亡、截肢或肢体功能丧失的血管急症,科室成功治疗了500余例各类血管损栓塞伤患者,还采用介入微创技术应用复膜支架封堵损伤的血管,已治疗各类血管损伤患者50余例,居全国领先水平。并且本科担负着重庆市及临近重庆的四川省部分地区的血管危急重症患者的急诊救治工作。

5)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治疗均有深入研究,采用取栓、介入溶栓等综合治疗措施,每年收治近2百多例患者,均得到很好治疗。

6)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中,2002年即开展了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微创曲张静脉旋切术,2005年开展了曲张静脉激光闭合术,2009年开展了泡沫硬化剂的微创治疗,尤其是严重静脉曲张导致皮肤湿疹、慢性溃疡病变等,血管外科采用综合的治疗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治疗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

7)血管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是血管外科发展重点,开展了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经皮穿刺血管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动脉闭塞硬化性病变、布加氏综合征、血管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及肝脾肾破裂出血等。尤其是在糖尿病足治疗方面,血管外科在西南地区最早开展膝下动脉介入,采用直径1.5-3mm的小球囊扩张成形治疗膝关节以下节段闭塞的小动脉,已完成数百例患者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为更好的将先进介入技术推广,血管外科还定期开展外周介入研讨培训班,已完成四期培训,学员来自云、贵、川、及西北的西安、兰州各地,深受好评。

8)对于下肢动脉慢性闭塞疾病,如下肢远端没有动脉流出道、远端小血管破坏严重的病例,血管外科还采用了自体干细胞移植的疗法,将患者自体干细胞及内皮祖细胞分离出来,移植到其缺血的下肢内,使其逐渐分化并形成新的毛细血管,改善和恢复下肢血流。

9)在疝与腹壁外科疾病治疗方面,本科在1997年开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各类腹股沟疝,是西南地区最早开展此项技术的单位,目前应用最先进的疝修补材料,采用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方式治疗腹股沟疝、切口疝、造口旁疝等。2007年本科还将疝外科技术申报了重庆市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技术项目,至今仍在各区县医院开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培训工作,深受基层医生好评。

本科开展的一系列血管及疝疾病临床研究、常规手术、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为动脉瘤、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管炎、血管畸形、血管栓塞、血管损伤、腹股沟疝、切口疝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在各种血管与疝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室不仅注重疾病治疗,还关注于基础研究,在科学研究方面目前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项,在全国学术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学科骨干长期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上海等国内外先进医院交流学习,促使科室总体实力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精神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简称“中心”)的前身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始建于五十年代建院之初,于2002年在原精神科的基础上成立了心理卫生中心,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现已发展成规模较大,学术水平高,在重庆市本专业领域遥遥领先的优势学科。迄今为止,中心是重庆市高等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和市属所有综合医院中唯一设置有住院部的、功能齐全的精神、心理专科,现设有精神科住院部、心身疾病住院部、睡眠障碍住院部、精神科门诊、心理咨询门诊、心理测定和心理治疗室等。拥有多种现代化诊断治疗设备:全世界最新型的电休克治疗机、经颅磁刺激仪、电兴奋仪、生物反馈治疗仪以及多种心理测定的模具和电脑软件,脑电图机、动态脑电检测仪、脑诱发电位仪、肌电图仪、彩色经颅多谱勒仪、磁共振仪、64排螺旋CT机等。

“中心”具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长期致力于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科学研究。现共有教授8人,副教授4人,博士3人。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9人。数人在学术界担任重要职务,年轻医生已全部硕士化。主持过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项大型国家级科研项目,10多项市级科研项目以及CMB(中华医学基金)协作课题,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项。近10年来,全科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近200篇。曾主编过中国第一部《精神病治疗学》专着,参编教材《老年医学》、《老年医学》第2版、《精神病学》、《精神疾病》、《老年精神病学》(副主编)、《内科学》大型工具书《症状鉴别诊断学》。完成过一部精神病学教学电影,至今仍在全国教学工作中常规应用。目前“中心”正在从事数项精神病学和心身医学领域的国际前沿课题研究。这些成就都填补了重庆市本专业领域的空白,部分在国际,国内也属领先。

本学科于1986年被批准为精神病学和精神卫生学硕士点,并于2005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8人。迄今为止,一直是重庆是本专业招收研究生的唯一单位。“中心”长期承担本校七、五年制本科及专科的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教学,现又创建了临床心理卫生本科专业。并多次与欧美和日本等国合作从事临床、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2002-2005年,先后有两名美国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来本中心研修。

“中心”在重庆直辖前长期由四川省卫生厅指定为负责全四川省的精神卫生人员的培训基地,为基层专科医院输送了大量高层次专业人员,重庆地区本专业的绝大部分高级专业人员都曾在医院进修培训过。重庆直辖后仍担负全重庆地区的专业人员培训和临床工作的指导。中心常年定期组织和举办全市性的疑难病例讨论和专题学术讲座,举办理论提高班,以提高全市专业人员的基础理论和临床诊治水平。由于全科医务人员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赢得了广泛的好评,曾多次被中央台生活频道、重庆电视台和有线台、重庆广播电台、健康报、重庆日报、晚报、晨报、商报、华西都市报、现代工人报、青年报、经济报、健康人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采访和报道。今天,在市卫生局和医院的领导下,全科医务人员正在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扩大病房规模,为更多的心身疾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良的医疗卫生服务。

科教成效

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含二、三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省(市)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7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8个。有重庆市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1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3个,研究室13个,教研室22个,教学基地医院13个。有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神经病学、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所各1所。重庆医科大学卫生学校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卫生学校各1所。医院作为重庆医科大学最大的临床教学基地,每年承担了3000余名不同学制医学生的教学任务,能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7年制、本科、专科等各种层次的医学人才。

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近5年来,获得了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在内的国家各级科研课题4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各级科技成果奖近60项,在科技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22名。

服务质量

医院先后荣获“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华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爱婴医院”、重庆市委市府“文明单位”、“重庆市明码标价示范单位”、重庆市首家“放心药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20:0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74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重医附一院(重庆市综合性教学医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重医附一院(重庆市综合性教学医院).pdf

标签:重庆市   综合性   医院   重医   附一院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