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艺术学院(GuangxiArtsUniversity),简称“广艺”,坐落于中国绿城——广西首府南宁市,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是华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高校,是广西特色优势高校、广西博士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高校。
学校前身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满谦子先生和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以及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吴伯超先生于1938年在桂林倡议建立的“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1941年8月,私立桂林美术专科学校成立,1946年1月,“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与“私立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合并为“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学校被撤销,1958年广西艺术专科学校在南宁重建,1960年2月,更名为广西艺术学院。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四个校区,分别是位于南宁市的南湖校区、相思湖校区、西校区和桂林校区,总占地面积为655.13亩;有16个教学单位,1所艺术研究院;38个本科专业,11个高职专业;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5000人左右;有教职工1300余人。
中文名广西艺术学院
外文名GUANGXIARTSUNIVERSITY
简称广艺(GXAU)
创办人满谦子、徐悲鸿、吴伯超
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
高职专业15个
本科专业35个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
校训亲爱精诚
校歌《广西艺术学院院歌》
院校代码10607
知名校友弦子、黄觉、艾菲、高峻、李剑青、陈永馨、林娜冰
校址南宁市青秀区教育路7号(南湖校区)南宁市西乡塘区罗文大道8号(相思湖校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62号(西校区)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21号(桂林校区)
属性省部共建高校、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党委书记蔡昌卓
主要院系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音乐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艺术类
校徽由红黄绿三色及画板和音符设计而成
院长侯道辉
历史沿革广西艺术学院前身是中国著名音乐家满谦子先生和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以及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吴伯超先生于1938年在桂林倡议建立的"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艺师班学习结束时,1938年7月,曾刊印一本同学录,刊印教职员及同学的名单,徐悲鸿先生亲笔题字“亲爱精诚”,成为广西艺术学院的校训。
1944年11月,艺师班因日寇入侵桂林而停办,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困苦年代里,艺师班以短暂的时间、简陋的设备,连续招收四届共200多名学生。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疏散各地的学校先后返回原地复校,12月17日,艺师班率先恢复招生。
1946年,艺专培养的解放后第一批艺术大学生毕业,他们参加统一分配,奔赴各地工作。
1953年,根据全国高等院校的调整部署,广西艺专部分教师和没有毕业的学生一起合并到武汉,美术科并入中南美专,阳太阳出任美专副校长;音乐科并入中南音专,马卫之出任音专的工会主席和器乐系主任。满谦子则留在桂林组建省音乐工作室(后迁南宁)。
1958年,新成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获准恢复重建两所学校,广西艺专名列其间,陈烟桥、陈良等艺术家为艺专的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克服了没有校址,师资力量不足等困难,暂借广西民族学院校园办学,开设有音乐系(主任陈良)、美术系(主任陈烟桥)和戏剧系(满谦子兼主任,后由罗明负责),学制暂定为两年。
同时开办舞蹈班,学制六年,招收小学毕业生或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入学。
1960年,广西艺专更名为广西艺术学院,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岳平被任命为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满谦子为副院长。
同年9月,学校由广西民族学院迁入南宁市南湖北岸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校址办学。校名“广西艺术学院”的字体,经领导研究决定,采用鲁迅先生的字体。
1977年,学校恢复考试招生制度,派出教师到各地、市设点,考试录取新生。1980年,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班学员。黄独峰教授招收国画山水研究生2名(二年制)。阳太阳教授招收油画研究生5名(三年制)。
从20世纪90年代起,广西艺术学院连续招收研究生。
1981年,开办进修班、代培班和成人夜大班;为了更好地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学校还于次年开设了少数民族预科班和少年班。
为适应办学发展需要,将原来的“二系二部”重新定位为“五系二部”的教学建制,即美术系、音乐系、音乐师范系、美术师范系、工艺美术系、成教部和中专部。
1990年,学校获得音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次年,获得美术学、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自治区教育厅正式批文同意建立广西艺术学院桂林校区。
次年,学校获得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资格。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级。
2008年,学校获得教育部批准,与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同期成为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高等学校,这也是继我区3所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后的第4个具有硕士生推免权的高校。
2009年,学校与广西工商学校合作,建立了西校区。同年获批准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培养单位。
2011年,学校申报对应调整的“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议,全部通过并获批。
2012年7月5日,相思湖校区建成正式投入使用。11月6日,学校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013年,学校制定《广西艺术学院发展定位规划报告2013-2020》,提出打造“国内先进、区域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力争到2015年,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美术、音乐与舞蹈、设计等学科优势明显,在东南亚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艺术高校;到2020年,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先进、区域高水平、在东南亚地区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艺术大学。2018年5月,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批准广西艺术学院与英国格林多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终止办学。
办学条件院系设置截至2020年12月,学校16个教学单位,1所艺术研究院,37个本科专业,38个本科专业,11个高职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
2022年2月,学校新增音乐教育、陶瓷艺术设计专业。
院(系) | 专业代码 | 专业(方向) |
音乐学院 | 130201 | 音乐表演(管弦演奏) |
130201 | 音乐表演(键盘演奏) | |
130201 | 音乐表演(民乐演奏) | |
130201 | 音乐表演(流行音乐) | |
130201 | 音乐表演(民歌演唱) | |
130201 | 音乐表演(演唱) | |
130202 | 音乐学 | |
130203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
1302H | 音乐与舞蹈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包含专业:音乐学(中美合作办学项目) | |
130308 | 录音艺术 | |
音乐教育学院 | 130202 | 音乐学(音乐教育) |
130301 | 表演(歌舞表演) | |
美术学院 | 130401 | 美术学 |
130402 | 绘画 | |
130402 | 绘画(中美校际交流项目) | |
美术学院 | 130402 | 绘画(中英校际交流项目) |
美术教育学院 | 130401 | 美术学(美术教育) |
设计学院 | 130310 | 动画 |
130310 | 动画(中英校际交流项目) | |
130501 | 艺术设计学 |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中美校际交流项目) |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中英校际交流项目) | |
130504 | 产品设计 | |
130505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130507 | 工艺美术 | |
130508 | 数字媒体艺术 | |
中国画学院/ 漓江画派学院 | 130405 | 书法学 |
130406 | 中国画 | |
舞蹈学院 | 130204 | 舞蹈表演(表演与教育) |
130204 | 舞蹈表演(国标舞) | |
130204 | 舞蹈表演(现代舞) | |
130205 | 舞蹈学 | |
130206 | 舞蹈编导 | |
人文学院 | 130101 | 艺术史论 |
130202 | 音乐学(文化管理) | |
130401 | 美术学(文化管理) | |
影视与传媒学院 | 130301 | 表演(舞台影视表演) |
130304 | 戏剧影视文学 | |
130305 | 广播电视编导 | |
130305 | 广播电视编导(中英校际交流项目) | |
130307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
130309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
130309 | 播音与主持艺术(中英校际交流项目) | |
130311 | 影视摄影与制作 | |
建筑艺术学院 | 130503 | 环境设计 |
130509 | 艺术与科技 | |
造型艺术学院 | 130402 | 绘画(壁画) |
130402 | 绘画(装饰绘画) | |
130403 | 雕塑 | |
130506 | 公共艺术 |
院(系) | 专业(方向) | 招生省份 |
人文学院 | 文化产业管理 | 广西、湖北、湖南、广东、山西、山东、安徽、福建、黑龙江等(外省具体招生专业和计划数以各省公布为准) |
影视与传媒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
广告学 | ||
建筑艺术学院 | 风景园林 |
院(系) | 专业(方向) | 招生省份 |
职业技术学院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广西、湖北、湖南、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海南、四川重庆、贵州等(外省具体招生专业和计划数以各省公布为准)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
环境艺术设计 | ||
公共艺术设计 | ||
舞蹈表演 | ||
音乐表演 |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拥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6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40多人,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聘自治区八桂学者岗位,2人获聘自治区青年八桂学者岗位,2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3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5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2人荣获“八桂名师”称号,5人荣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聘自治区终身教授,2人入选自治区“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项目1个。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6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其中1人为副主任委员,广西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4人,秘书长4人,委员19人。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黄格胜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黄格胜、郑军里、张冬峰
全国优秀教师:张冬峰、余永健、龚小平
自治区八桂名师:雷务武、龚小平
广西高校教学名师:黄格胜、龚小平、雷务武、柒万里、郑军里
学科建设质量工程
据2019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精品课程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型实践型艺术人才培养实验区
国家级特色专业: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广告学、音乐表演
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绘画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雕塑、音乐学、舞蹈学、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
国家精品课程:山水画写生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山水画写生、创作课、黑白木刻、作曲、基础图案设计、音乐教育学、声乐、空间概念设计创意、景观设计、计算机音乐、广告创意、题跋与章法、企业VI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二胡演奏、舞蹈编导技法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实验教学中心、美术实验教学中心、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校级重点实验教学中心:动漫艺术实验中心、影视实验教学中心、舞蹈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科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术学实践教育基地
教学成果
在每四年一次的国家级、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广西艺术学院共获得28项奖励。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7项。1993年,邵伟尧、周楷、尤开民、谢森、龙家桓共同完成的《美术教学责任班制》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89年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项,包括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1993年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1997年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项,包括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1年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项,包括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5年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2009年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4项,包括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2年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12项,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2008年、2012年评选出校级教学成果奖共49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6项。
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08年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高等学校。2009年获批准成为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本科学生获国家级奖448项,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满意度为98.16%。
艺术研究科研机构据2019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校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3个,校级研究中心5个,省级研究机构1个,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
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广西艺术学院动漫艺术研究中心、广西文化创意研发中心、广西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基地
校级研究中心:阳太阳艺术研究中心、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中心、漓江画派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漓江画派艺术研究中心、造型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省级研究机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研究展示中心
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东盟传媒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东盟华语有声语言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民族艺术创作与展演研究中心
科研创作科研成果
2003至2006年,学校共立项建设42项科研项目,其中教育部3项,文化部1项,自治区教育厅29项,科技厅1项,院级8项;学校有自治区级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立项项目9个,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项,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项,重点课程3项;广西高校精品教材2种,获奖优秀教材3种。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级各类成果44项,省级成果21项,发表学术论文538篇,出版教材与专著152部(册),获得专利4项,参加或者举办各类学术交流达520场次。
据2019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142项;科研平台建设专项项目8项,经费51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767篇,出版著作(含专著、编著、译著)56部,其中有5部学术专著入选“高校社科文库”出版计划;获得专利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项;1人获得教育部教育系统先进个人;1人获得教育部社科管理青年奖。
创作成果
据2019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广西艺术学院历年来获得广西最高文艺创作奖“铜鼓奖”42人次,是广西获得该奖项较多的单位之一。学院获得国家级文艺类奖14项,省部级文艺奖项30项。
音乐舞蹈创作以中国—东盟音乐周(节)、广西特色原生民歌、广西舞蹈创作为主打品牌,彰显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中国—东盟音乐周(节)是一项由该院举办的大型国际性音乐活动,成为中国三个重要的音乐交流平台之一(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当代音乐周、中国—东盟音乐周)。
民族艺术系打造及推出“娋妮”、“僚哥”、“芼呢”、“密彩”、“呙咩婗”等多个壮、侗、苗、瑶的广西特色原生民歌组合,活跃在国内各类专业赛事与演出,扩大广西民歌的文化影响,推动广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高等教育的传承与发展。舞蹈教师创作的《追潮》、《壮族大歌》、《山娃仔》、《黑白情》、《绣球女》、《春的遐想》、《汐梦》等作品,在桃李杯、荷花杯、CCTV全国电视舞蹈大赛,全国舞蹈比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国家级赛事中摘金夺银,在全国舞蹈界唱响了广西的声音。
设计学教师团队在追踪全球最新设计潮流的同时,主打民族艺术设计的口号。其所获成果主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其中有《壮族设计艺术史及其文化研究》等民族设计艺术的理论研究成果近50项,有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艺术设计成果300余项。景观艺术设计及建筑规划设计教师团队不仅引进横向项目服务于风景园林设计、城乡规划项目,还参与《北京奥运会视觉导向设计》等国家大型活动的设计项目。
科研创作成果名称 | 获奖名称 |
油画《家园》 | 第四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国画《大凉又至》 | 第四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版画《西藏系列—雅鲁藏布江》 | 第四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花山印象》(作词) | 第四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舞蹈《追潮》 | 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舞蹈《壮族大歌》 | 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油画《山间流水》 | 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雕塑《狙击手》 | 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国画《岁月如歌》 | 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设计作品《花非花》 | 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水彩《大明山瀑布》 | 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梦的眼睛》(作词) | 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瓦西里》(作词) | 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舞蹈《山娃仔》 | 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舞蹈《走在山水间》 | 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6月,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设有美术书库、音乐书库、综合书库、期刊流通库、古籍书库、音像资料库等8个书库,有电子资源数据库24个,其中自主建设艺术类特色数据库7个,包括曲名数据库、乐谱数据库、美术、书法作品库、CD音乐数据库等。
学术刊期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1987年创刊是综合性艺术类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本。广西艺术学院一份以艺术创作、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为宗旨的学术刊物。 主要开设栏目有艺术史与民族民间艺术、艺术理论与批评、艺术教育与文化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教学与创作、学术文丛、探索美术馆等。涉及艺术学门类学科下设所有一、二级学科与专业,以及相关学科领域如:教育学(艺术教育)、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考古学(美术考古)与博物馆学、民族学(民族艺术与艺术人类学)、美学/艺术哲学等。
文化传统校训学校文化1938年7月,曾刊印一本同学录,刊印教职员及同学的名单,徐悲鸿先生亲笔题字“亲爱精诚”,表达徐悲鸿先生扶持推动广西艺术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这也成为广西艺术学院的校训。“亲爱”,相亲相爱,和谐共处。“精诚”,精益求精,诚心诚意。
校徽广艺校徽由红黄绿三色及画板和音符设计而成。
校歌
广西艺术学院院歌 作词:张治安 作曲:陆华柏。
漓水滔滔,独秀苍苍;我们挥动画笔,我们歌声高放。步伐整齐,热血满腔,在困苦中学习,在战斗中成长。为教育献身,向真理进取。为教育献身,向真理进取。来做这大时代的先驱,把新中国精神发扬。[2]
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蔡昌卓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侯道辉 |
党委副书记 | 毛茂林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伏虎、韦俊平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韦文帝 |
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 韦春灵 |
弦子 | 黄觉 |
乔振宇 | 雷滢 |
廖彬曲 | 贾剑龙 |
艾菲 | 高峻 |
2020年12月28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为“第二届自治区文明校园”。
2021年5月,广西艺术学院党委组织部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1]
2021年11月23日,被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评为最佳动漫教育机构。[3]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9:1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71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省南宁市公立大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省南宁市公立大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