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5-02-24 02:39:11 阅读: 评论:0

帛(汉语汉字

帛 (汉语汉字) 次浏览 | 2022.09.20 14:13:56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帛汉语汉字

帛是中国二级汉字,字从白从巾,白亦声。“白”本义为“虚空”。“巾”指布条。“白”与“巾”联合起来表示“顶级布条”。本义:顶级丝制布条、白色丝织布条。说明:帛的发音和造字原理与“伯”完全相同。“伯”字从人从白,白亦声,本义为“兄弟排行老大”。“帛”为多种纤维织品(丝、麻、葛等)中的“老大”,故义为“顶级织物”。

拼音

繁体

部首

仓颉

HALB

字级

二级(编号:3965)

平水韵

入声·十一陌

名称

笔画

8

释义

(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文字源流

字形演变流程图 

“帛”字早见于甲骨文,历经数世仍然保持它原来的结构,从“白”,从“巾”。金文的形体结构和甲骨文完全一致。小篆也一样,只是笔画规整一些。隶书依循了小篆的形体结构。《说文解字·巾部》:“帛,缯也。从巾,白声。”许慎认为“帛”为形声字,有人则认为“白”除了表声外,也表意。因此“帛”的本义是指“白色的丝绸”。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帛,今之璧色缯也。”所谓璧色缯就是白色缯,即白色丝绸。可知“白”在“帛”字中既表声,也表示缯的颜色。“帛”字又从“巾”,巾就是佩巾。“巾”和“白”构成“帛”,其意思应是:用白色丝织品做的佩巾。“白”、“巾”和“帛”三字均见于甲骨文,这一事实说明蚕桑业及丝织业至少在商代末期均已出现。

“帛”是由白色丝巾,后引申指“白色丝绸”。白色是丝绸的本色。由于印染术的出现,人们将白色丝绸染成各种颜色,因此“帛”又引申指“各色丝绸”,也就成为丝织品的代称了。“帛”在古代还用作一种书写的载体,因此又有“帛书”“简帛文字”等说法。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名词

丝织物的通称。

silk

《左传·闵公二年》:“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

《汉书·朱建传》:“臣衣帛,衣帛见;臣衣褐,衣褐见,不敢易衣。”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布帛;玉帛;帛书;帛画

束帛。以帛五匹为一束,古代用作聘问、馈赠的礼物。

《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仪礼·士昏礼》:“皮帛必可制。”郑玄注:“皮帛,俪皮、束帛也。”

帛书;用缣帛写的文字或书籍。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至于经典隐暧,方册纷纶,简蠹帛裂,三写易字。”

草名。

《尔雅·释草》:“帛,似帛;布,似布。华山有之。”

星名。

《星经》卷下:“帛、度二星在宗星东北,主平量。”

(Bó)姓氏用字。

bái

通“白”。

《礼记·玉藻》:“亲没不髦,大帛不绥。”郑玄注:“帛,当为白。声之误。大帛,谓白布冠也。”

古籍释义说文解字

【卷七下】【帛部】旁陌切(bó)

缯也。从巾白声。凡帛之属皆从帛。  

说文解字注

缯也。《糸部》曰:缯,帛也。《聘礼》《大宗伯》注皆云:“帛,今之璧色缯也。”

从巾,白声。旁陌切,古音在五部。  

广韵

傍陌切,入陌竝 ‖白声铎部(bó)

帛,币帛。《尚书大传》曰:“舜修五礼、五玉、三帛。”又姓,出吴,《神仙传》有帛和。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巾部】帛·康熙笔画:8·部外笔画:5

《唐韵》旁陌切。《集韵》《韵会》薄陌切。并音白。《说文》:缯也。《广韵》:币帛。《易·贲卦》:贲于丘园,束帛戋戋。《书·尧典》:五玉三帛。传:三帛,诸侯世子执纁,公之孤执元,附庸之君执黄。《周礼·春官·典命注》:帛,如今璧色缯也。《左传·闵二年》:卫文公大帛之冠。注:大帛,厚缯。《后汉·邓后纪》:必书功於竹帛。注:帛谓缣素。

又执帛,官名《前汉·曹参传》:乃封参为执帛。注:张晏曰:执帛,孤卿也。或曰楚官名。

又草名。《尔雅·释草》:帛似帛,华山有之。疏:华山有草,叶似帛者,因以名云。

又姓。《神仙传》:吴有帛和。《水经注》:瀍水西有帛仲理墓。

又叶仆各切。音薄。《礼·礼运》:以烹以炙,以为醴酪。治其丝麻,以为布帛。又:疏布以羃,衣其澣帛。醴盏以献,荐其燔炙。  

字形书法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楷体)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ăk

王力系统

b

eak

董同龢系统

uăk

周法高系统

b

rwak

李方桂系统

b

rak

西汉

东汉

rak

ra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陌麦昔锡

riwek

北魏后期北齐

陌麦昔锡

riwek

齐梁陈北周隋

陌麦昔锡

riwek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ɐk

拟音/王力系统

b

ɐk

拟音/董同龢系统

ɐk

拟音/周法高系统

b

ak

拟音/李方桂系统

b

ɐk

拟音/陈新雄系统

ak

韵书集成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韵部

韵系

声母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入声

二十陌

开口呼

二等

全浊

傍陌切

bʰɐk

集韵

入声

二十陌

开口呼

二等

全浊

薄陌切

bak

礼部韵略

入声

薄陌切

增韵

入声

簿陌切

中原音韵

入声作平声

皆来

开口呼

全清

pai

中州音韵

入声作平声

皆来

巴埋切

洪武正韵

入声

七陌

全浊

簿陌切

b‘ək

分韵撮要

阳入

第三十二彭棒硬额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9:03: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70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帛(汉语汉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帛(汉语汉字).pdf

标签:汉字   汉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