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藤果,浆果圆球形,熟时红色或紫黑色,干后黑褐色,直径5-6mm,平滑,或有纵皱宿条纹和少数腺点。气微,味酸,甜。酸藤果具有补血;收敛止血的功效。
中文名酸藤果
别名酸蔃子、酸藤头、信筒子、咸酸果
界植物
门被子植物
纲双子叶植物
目报春花
科紫金牛
属酸藤子属
种酸藤子
分布区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酸藤子,又名酸果藤。攀援灌木或藤本,稀小灌木,长1-3m。叶互生;叶柄长5-8mm;叶片坚纸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4cm,宽1-1.5cm,稀长达7cm,宽2.5cm,先端圆形、钝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背面常有薄白粉,中脉隆起,侧脉不明显。总状花序,腋生或侧生,生于前年无叶枝上,长3-8mm,被细微柔毛,有花3-8朵,基部具1-2轮苞片;花梗长约1.5mm,有时被微柔毛,小苞片钻形或长圆形,具缘毛,通常无腺点;花4数,长约2mm;花萼基部连合达1/2和1/3,萼片卵形或三角形,先端急尖,具腺点;花瓣白色或带黄色,分离,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圆形或钝,长约2mm,具缘毛,里面密被乳头状突起,具腺点;雄蕊在雌花中退化,在雄花中略超出花瓣,基部与花瓣合生,花丝挺直,花药背部具腺点;雌蕊在雄花中退化,在雌花中较花瓣略长,子房瓶形,花柱细长,柱头扁平或几成盾状。果球形,直径约5mm,腺点不明显。花期12月至翌年3月,果期4-6月。
功效介绍强壮补血。治胃酸缺乏,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采收储藏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蒸熟,晒干。
分部范围生于海拔100-1800m的草丛、灌丛或林下。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归经味甘、酸,性平。归胃经[2]
药理作用抗生育作用,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孕激素样活性和抗孕激素样活性。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7:08: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63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酸藤果(植物酸藤子的果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酸藤果(植物酸藤子的果实).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