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中国香港浸信会联会创办的学校)

更新时间:2024-11-20 19:40:25 阅读: 评论:0

香港浸会大学(中国香港浸信会联会创办的学校)

香港浸会大学 (中国香港浸信会联会创办的学校) 次浏览 | 2022.09.01 16:57:34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香港浸会大学中国香港浸信会联会创办的学校

香港浸会学院是由香港浸信会联会于1956年创办的私立高等学府,致力提供全人教育。1983年,当时的浸会学院获政府全面资助,成为公立专上学府,至1994年获得正名,成为香港浸会大学(浸大)。

中文名

香港浸会大学

简称

浸大

主管部门

香港特别行政区

校训

笃信力行

知名校友

吴宇森、郑家富、梁逸峰、张小娴、姚伟彬、闾丘露薇

英文名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创建时间

1956年

类别

公立大学

所属地区

中国香港

主要院系

传理学院、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国际学院等

学校类型

综合

学校精神

学校校训

“笃信力行”

“笃信”:忠实地信仰。

“力行”:努力实行。

校徽与标志

香港浸会大学设有校徽和标志。校徽于1956年创校后便开始使用,由三种图案:圣经、波浪和绳结组成。圣经代表优质独特的基督教育,包括学术研究和对伦理及灵性的培育;波浪代表香港以岛为主的地貌,也与儒家的“智者乐水”呼应,代表大学不断努力改善质素;绳结代表在主的怀抱中基督徒能够联结一起。

标志则于1994年在香港浸会大学正名为大学后开始使用,由靳与刘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标志建基于书本和水的图案,将学校英文名称缩写“BU”与书本的轮廓结合,使标志与汉字的“迎”和“进”相似,代表中西文化的融合。而标志在1996年10月的香港设计展获奖。

专业设置

财经类、法律、纺织与服装、工程技术、管理、环境、建筑、教育、理科学、旅游、农林类、人文艺术、社科类、生物、体育、新闻传播、信息科学、医学、语言、自然科学。

浸会大学文学院专业信息:

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文学士(荣誉),浸会大学英国语言文学文学士(荣誉),浸会大学人文学科文学士(荣誉),浸会大学音乐文学士(荣誉),浸会大学宗教研究文学士(荣誉),浸会大学翻译学文学士(荣誉),浸会大学中国文学语言及文化文学硕士,浸会大学语言研究文学硕士,浸会大学音乐文学硕士,浸会大学哲学硕士,浸会大学哲学博士。

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专业信息:

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士(荣誉),浸会大学中国研究社会科学学士(荣誉)(经济),浸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浸会大学人才资源管理策略理学硕士,浸会大学哲学硕士,浸会大学哲学博士。

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浸会大学中医学学士及生物医学理学士(荣誉),浸会大学中药学学士(荣誉),浸会大学中医学学士学位。

浸会大学传理学院:

浸大的传理学院被誉为亚洲第一的传理学院,学院设置浸会大学传理学社会科学学士(荣誉),浸会大学传理学文学硕士,浸会大学哲学硕士,浸会大学哲学博士。

浸会大学理学院:

应用生物学理学士(荣誉),应用化学理学士(荣誉),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理学士(荣誉),应用物理学理学士(荣誉),数学理学士(荣誉),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理学士(荣誉),环境及公共卫生管理理学硕士,分析化学理学硕士,科学计算理学硕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

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

欧洲研究文学士(荣誉),政治及国际关系学文学士(荣誉),历史文学士(荣誉),体育及康乐管理文学士(荣誉),中国研究社会科学学士(荣誉),地理社会科学学士(荣誉),心理学社会科学学士(荣誉),社会学社会科学学士(荣誉),社会工作学士(荣誉),学位教师教育文凭,教育硕士,体康管理社会科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

为配合社会需要,浸会大学陆续开设多项全港首创的课程,包括浸会大学中医学双学位课程,毕业同学可获颁浸会大学中医学学士学位及生物医学理学士(荣誉)学位。

其它首创的课程包括:浸会大学中国研究社会科学学士(荣誉)学位课程、浸会大学欧洲研究文学士(荣誉)学位课程、浸会大学翻译学文学士(荣誉)学位课程、浸会大学体育及康乐管理文学士(荣誉)学位课程、浸会大学传理学文学硕士学位课程、浸会大学分析化学理学硕士学位课程等。

分数线

英语最低125分某些专业还要高,香港浸会大学计划在内地招生190人,按申请考生的高考成绩和面试成绩,择优录取。2014年,香港浸会大学内地录取分平均高出一本分数线110分左右,学费每年12万港元左右。

持续教育学院

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于1975年创立,是大学七所学院之一。学院的宗旨为推动“终身学习”,为不同年龄的市民提供各种专业和学术深造课程,配合发展迅速的社会培训各方面的人才。

持续教育学院一直不遗馀力为社会大众设计各类课程,提供全面的进修阶梯,让社会人士能够更有弹性地安排个人的进修计划和学习进程。除了推出短期课程、证书、文凭,学士和深造课程外,学院并为不同的政府部门及私营机构度身订造培训课程。部份课程已加入政府持续进修基金可获发还款项课程名单内。

学院的兼读课程每年有学生约35,000人,其中4,000人正修读学士或深造课程。除开办香港浸会大学学位课程外,本院自1985年起更与多间海外学府合办多个学位课程。另外,学院每年三个学期均开办超过300项晚间短期课程,部分更可以组合形式获取证书或文凭资格。学习模式方面则灵活多变,集堂课、导修、密集研究及小组研习等,以提高教学效率配合学习的需要。

全日制课程方面,为配合特区政府扩充专上教育学额的目标,大学于2000年成立国际学院提供副学士学位课程。连同副学士基础及学位衔接课程,学院共有全日制学员接近3,000人,为中学毕业生提供另一升学蹊径。此外,为配合幼师培训,学院亦于2000年开办全港第一所大学附属幼稚园,作为幼师实习及研究基地。

本院的授课地点分布港岛、九龙和新界各地,方便学员在就近区域上课,教室设施先进齐备,务使学员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随着学员人数及课程的类别持续增加,学院在过去几年不断提升及增设教学设施,其中包括位于九龙塘校园、楼高十层的“陈瑞槐夫人胡尹桂女士持续教育大楼”(陈瑞球博士捐助)及九龙塘建新中心占地48,000平方尺的总办事处。

而2006年9月,面积达300,000平方尺的香港浸会大学石门(沙田)校园国际学院落成启用,除了提供额外3,000名全日制学额外,亦成为新界区的持续教育重镇,为在职人士提供短期及由证书至深造程度的课程。

学校特色

学校以英语授课,获政府授权颁发博士、硕士、学士等学位,毕业生取得之学位获内地及国际认可。

浸大教研并重,文理互通,全面落实全人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毕业后之工作及升学能力。浸大现有全职教学人员近500人,本科生及研究生近7,600名。

大学创办至今,一直致力于优质教学与研究,广纳贤才、服务社会、探求学术、追求卓越。大学实行英语教学,以配合国际化。

除一般课堂学习外,浸大亦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舍堂教育等项目,在课堂内外落实全人教育的理念。除一般课堂的学习外,浸大亦通过人文素质的训练,让学生有机会全面地接受全人教育。浸大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2009中,世界排名307名,亚洲排名45;香港浸会大学文理互通,教研并重。

浸会大学致力提供一个教学设施完善、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除重视同学的专业培训及全人发展外,更培养同学终身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为促进国际间学术文化交流,浸大与约160所大学签订了交换生协议,每年约派出100多位同学前往各大学交流学习。内地同学若学习成绩优秀,亦可获选派为交换生。

四十八年,滋兰树蕙

香港浸会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一所由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获政府授权,颁发荣誉博士、博士、研究式硕士及修课式硕士、学士、及副学士学位。

大学创办至今,一直致力于教学与研究,广纳贤才,服务社会,探求学术,陶冶情操,实践全人教育,追求卓越成就。同时大学实行英语授课,以配合国际化的需要。除一般课堂的学习外,浸大亦通过人文素质的训练,让学生有机会全面地接受全人教育。

为达至上述目标,浸大社群及校园着力提供一个优良的学术环境,这不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提升专业技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学院学系,同心迈步

大学共设有七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传理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及持续教育学院。前六个学院共开设40多个本科专业及30多个高等学位修读课程。

大学现有全职教学人员近500人,学生近6,000名,其中包括本科生4,300多人,研究生约1,500多人,国际交换生近200人。持续教育学院则开办副学士、学士及硕士课程,同时亦提供证书/文凭及短期进修课程,每年学生达50,000人次。

文理互通,教研并重

香港浸会大学文理互通,教研并重。我们深信,通过学术研究创造知识是大学的重要任务,而教研人员积极地投入学术研究亦能为学生建立良好榜样,培养同学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激发同学对真理知识的渴求。

各学院共设有20多个研究中心,创造研究成果,并鼓励教师为政府及工商界提供专业意见和服务,广泛应用科研成果,造福社群。2003-2004学年,浸会大学的研究项目约700多项,而大学获社会各界热心捐助以支持各项教研活动的款额总逾港币一亿元,这在在显示浸会大学多年来的努力和成就深得社会人士的认同和肯定。

除研究工作外,研究院同时亦致力于拓展高等学位课程,进一步凝聚了研究生的向心力及对浸大的归属感。

国际合作,文化交流

为促进学术文化交流及迈向国际化,浸会大学积极与海外及内地大学合作。大学设有国际学生办公室、交换生计划、暑期学生交流计划、永隆银行国际商贸研究所和林思齐东西文化交流中心,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国际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交换生计划

目前,浸大已与海内及内地141所大学签订了交换生协议,定期举办学生交流计划及研究生互派活动。2003/2004学年,世界各地如北美、欧洲、澳洲及亚洲各国知名学府中,共有100多名学生被选派前来浸大就读为期半年或一年的本科课程;而浸大派往外国及内地交流学习的学生亦超越100人。

浸大坚信,现今的大学生不但应在他们的专业范畴内具备一定知识,更须具有远大的眼光。跨越文化的交换生计划正好让莘莘学子有机会扩大他们的视野,改善语文能力,并增加他们的专业知识。曾参加交换生计划的同学,都感到这份经验弥足珍贵,对他们将来毕业后的发展及个人成长方面,都有莫大的裨益。

暑期学生交流计划学生事务处设有环球工作体验计划。过去六年,学生事务处均在暑期派出学生,前往美国、台湾、内地等地的工商业机构参与义务工作。这计划不但有助学生将来的就业,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及沟通能力,强化了他们的处事技巧,令学生对未来选择在不同的地域从事不同类型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校园环境

香港浸会大学坐落于九龙塘和观塘。校园分为四部分,分别为位于窝打老道启用的“善衡校园”、位于联福道的“逸夫校园”及“浸会大学道校园”,以及位于观塘为前皇家空军军官俱乐部的“启德校园”。此外,持续进修学院在新界沙田石门设有“石门校园”。

善衡校园的名字,是纪念积极推动香港浸会学院成立的商人何善衡。校园于1966年落成启用,并曾于1990年进行局部重建。此部份的校园占地22,000平方米,内有11座主要建筑物,共提供48,000平方米可用空间。1978年5月,位于善衡校园内的“大专会堂”(即现今的“大学会堂”)落成启用,是当时香港的一个主要的艺术表演场地。

为应付正名为大学后的收生增加及未来发展,逸夫校园于1995年落成启用。校园以邵逸夫命名,占地9,000平方米,特色是设有开扬的空间和广场,以及一条贯通整个校园的大道。邻近的“联校运动中心”亦于同期落成,是香港浸会大学联同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兴建和共享。

1998年,浸会大学道校园落成启用,占地18,000平方米。校园被浸会大学道围绕,内有七幢低座校舍、持续教育大楼、中医药学院大楼及学生宿舍等设施。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位于浸会大学道校园,于2002年3月落成启用,由两座建筑物组成,提供1632个宿位。两座学生宿舍内有四个舍堂,分别是:

杨振宁堂—位于南座单数楼层,纪念近代科学家杨振宁。

蔡元培堂—位于南座双数楼层,纪念近代教育家蔡元培。

周树人堂—位于北座单数楼层,纪念近代文学家周树人(鲁迅)。

宋庆龄堂—位于北座双数楼层,纪念近代政治家宋庆龄。

校园扩建计划

随着大学即将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香港浸会大学于2007年3月宣布“校园扩建计划”,增加近27,000平方米实用面积,以应付教学、行政所需,并提供文娱康乐设施。扩建工程将会由同年7月开始,预计于2012年10月竣工。计划分四期进行:

兴建传理学院暨视觉艺术院大楼;

扩建永隆银行商学大楼和思齐楼;

在浸会大学道校园和在联校运动中心停车场兴建教学、行政及文娱康乐大楼;

兴建浸会大学道校园入口;

此外,校方表示会继续争取拨地,以兴建新的学生宿舍。

现阶段宿舍情况

现阶段的住宿情况是,由于宿位紧张,校方决定优先保证香港本地同学有至少一年宿位,对于大陆来的同学,其余几年宿位不做承诺。当然,内地同学也不必太过忧虑,该校的内地生组织正着手与校方商谈此事,相信很快会有个结果。希望想来浸会的学弟学妹们,能密切关注此事进一步进展。

香港浸会大学MBA在职中国班: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极其重视为大陆培养高级工商管理英才,以推动中国企业国际化,近年来已于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合作,在大陆开展MBA教育。仅在珠江三角地区在读学员就达200余人。2006年起与亚太管理学院合作在长江三角地区招收MBA学员,以满足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企业家及高级工商管理人才学习之急需

课程机构全部课程有十八门学科,共三十七学分。其中十四门学科为主修课,四门学科为辅修课。

此十八门学科分九个单元授课。开学典礼和"香港课程"在香港完成。

学制为18个月授课模式在一般情况下,每单元教授两门学科,于周五、六、日上课,为期两周。除开学典礼和"香港企业实地考察及研讨会系列课程"于香港举行外,其余课程均于内地进行。按香港课程之标准,每科课时为二十二小时,而考试将安排于第三周的周末举行。

授课语言以中文(普通话)辅以英语讲授:

香港浸会大学乃香港特区政府全资的大学,学位获香港政府及国际承认。大学的MBA课程自开办以来,颇受企业界欢迎;目前MBA(香港班)校友多任职港资与外资企业,亦有部分从事中港商贸。

根据学院最近进行的MBA毕业生调查,平均百分之四十的同学(全部均为在职经理人员)在学习的两年期间获得企业内部或转职的晋升机会证书学员修毕全部课程,经过考试,并符合本大学学位要求者,可获香港浸会大学颁发与其在香港现有毕业生完全相同的MBA学位证书。

入学资格:

(1)持有香港浸会大学认可之本科或大专毕业证书

(2)具有两年或以上之有关工作经验

(3)面试(由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面试)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境外研究中心

香港浸会大学(海门)科技研究院;

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

香港浸会大学常熟研究院。

社团组织

1、学生会编委会(StudentUnionEditorialBoard)。

2、学生会(StudentUnion)。

3、AccountancySoccerAssociation(ASA)。

4、Students'UnionTheRiddlebusters。

5、划艇会(RowingClub)。

6、学生会泰拳及拳击学会(StudentUnionSocietyofMuayThaiandBoxing)。

7、运动康乐大联盟(StudentUnionTheUnitedAssociationofSportsandEntertainments)。

8、摄影学会(PhotographicAssociation)。

9、游戏研究学会(GameTheorySociety)。

10、魔术学会(MagicClub)。

11、学生会投资学会(Students'UnionTheInvestmentSociety)。

12、AIESEC。

13、舞蹈学会(DanceAssociation)。

14、空手道会(KrateClub)。

15、跆拳道(Taekwon-doClub)。

16、学生会精武武术学会咏春(StudentUnionChineTraditionalMartialArtAssociation)。

17、内地香港青年联合会(AssociationofMainlandandHongKongYouths,AMHKY)。

18、基督教徒团契(ChristianStudentUnion),基督教徒诗班(ChristianChoir),基督教徒乐队(ChristianBand)。

19、社会服务团(SocialServiceAssociation)。

20、学生会橄榄球学会(StudentUnionSocietyofRugbyClub)。

21、扶轮青年服务团(RotaractClub)。

22、天主教同学会(CatholicSociety)。

23、动漫艺术研究学会(StudentUnionAnimationandComicArtsSociety)。

24、学生会剑道学会(StudentUnionKendoClub)。

25、学生会居合道学会(StudentUnionIaidoClub)。

26、剧社(DramaticsClub)。

27、大学青年会(UniversityYMCA)

28、心理效能学会(PsychologicalCompetenceAssociation)

29、青年启蒙基地(BaofYouthEnlightenment)。

30、学生会法国德国文化兴趣学会(StudentUnionFrench-GermanClub)。

31、咏春会(WingTsunSociety)。

32、香港青年奖励计划执行处支部(UrUnitoftheHongKongAwardforYoungpeople)。

33、乐社(BandSociety)。

34、商和学会(BusinessUnitedSociety)。

35、学生会日文化研究学会(StudentUnionJapaneCultureClub)。

36、中文辩论会队(ChineDebatingTeam)。

37、学生会创行学会(StudentUnionENACTUS)。

38、学生会山艺历奇学会(StudentUnionHikingExplorerAssociation)。

39、USSEN。

40、DentalHealth。

41、学生会登山协会(StudentUnionMountaineeringAssociation)。

42、和富领袖网络。

著名校友政界

张超雄:立法会议员(新界东)。

郑家富:前立法会议员(新界东)。

甘乃威:前立法会议员(香港岛)。

黄洋达:热血公民首领、热血时报创办人、网台主持、电影编剧、电视编剧、专栏作家。

曾国丰:国泰航空空中服务员工会总干事、公民党前总干事(2006-2007)及总策划干事(2007)。

叶国华:前行政长官特别顾问。

文化界

也斯:已故文学家、岭南大学比较文学讲座教授。

郑国江:香港流行曲填词人、第十五届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得主。

毛俊辉:香港话剧团桂冠导演、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

罗冠兰:资深舞台剧工作者、1994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张小娴:作家。

梅广钊:作曲家。

龙向荣:香港管弦乐团首席敲击乐师。

黄志淙:资深唱片骑师、乐评人及作家。

卢伟力: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影视教育及戏剧艺术工作者。

演艺界

何嘉丽:香港电台第二台唱片骑师、歌手、主持、公关。

吴宇森:导演。

关锦鹏:导演。

邱礼涛:导演。

张坚庭:导演。

庄文强:导演、编剧。

李广忠:导演、编剧、作家、剪接师、摄影师。

郑丹瑞:监制、导演、编剧、演员、前商业电台营运总裁(后转任创作总裁)。

区瑞强:歌手。

刘锡明:歌手、演员。

何建曦:歌手、CAllStar成员。

林超荣:多媒体创作人、专栏作家。

梁继璋:多媒体创作人、唱片骑师。

吴佩贤:商业电台唱片骑师。

麦润寿︰dbc数码大家台台长。

黄冠斌:香港电台第二台唱片骑师。

马赛:艺人、2008年度香港小姐竞选季军。

陈复生:艺人。

何守信:艺人。

黄翠如:演员、主播。

李璧琦:艺人。

刘佩玥:艺人、2013年度香港小姐竞选季军。

新闻界

赵应春:香港有线新闻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袁志伟: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新闻及资讯部总监。

关伟:前亚洲电视新闻及公共事务部高级副总裁。

梁家荣:前亚洲电视新闻及公共事务部高级副总裁。

伍家廉:香港电台第五台节目总监。

杨健兴︰前南华早报资深编辑。

曾志豪:香港电台主持。

闾丘露薇:凤凰卫视采访总监、战地记者。

李灿荣︰前无线新闻记者。

黄家俊︰前无线新闻记者。

邝美凤︰前无线新闻记者。

李伟诗︰前无线新闻记者。

谈美琪︰无线新闻记者。

罗晖翔︰前无线新闻记者。

王春媚︰前无线新闻记者。

柳俊江︰前无线新闻记者、香港爱护动物协会中国外展总监。

吕秉权︰前香港有线电视中国组首席记者,现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新闻系客席高级讲师。

盘翠莹︰无线新闻记者。

利君雅︰无线新闻记者。

蔡雪莹︰无线新闻记者。

郑萃雯︰无线新闻记者。

马秀荃︰无线新闻记者。

罗若安︰无线新闻记者。

郑诗亭︰无线新闻记者。

周嘉仪︰无线新闻记者。

高芳婷︰无线新闻记者。

刘芷欣︰无线新闻记者。

李伟诗︰无线新闻记者。

陈晓蓉︰无线新闻记者。

陈伟利︰now宽带电视首席记者。

简慧芝︰前香港宽带及亚洲电视记者。

吴咏珊︰前无线新闻记者、香港电台节目左右红蓝绿主持人。

体育界

李静:前香港乒乓球队成员,2004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双银牌。

高礼泽:前香港乒乓球队成员,2004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双银牌。

谭伟洋:香港篮球代表队成员、南华篮球队成员。

纪嘉文:香港田径代表队成员、香港5000米赛跑、3,000米碍障赛和半程马拉松排名第1的运动员。

陈敬然:前香港滑浪风帆队成员,曾两度夺得亚运会男子轻量级米氏板金牌。

卢廷威:香港划艇代表队成员,曾参与2004雅典奥运会。

孙嘉儿:前香港游泳队代表,在2005年东亚运动会50米蛙泳取得铜牌。

欧倩莹:香港剑击代表队成员,2010年广州亚运会女子佩剑个人银牌和女子佩剑团体铜牌。

杨翠玲:香港剑击代表队成员,2010年广州亚运会女子重剑个人铜牌。

李嘉维:香港空手道代表队成员,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空手道七十五公斤级铜牌。

吕慧妍:香港剑击代表队成员,2010年广州亚运会女子重剑团体铜牌。

郑玉娴:香港剑击代表队成员,2010年广州亚运会女子重剑团体铜牌。

官健好:香港女子篮球队成员、福建篮球队成员、曾参与多项大型运动会。

郭文浚:香港长跑界著名运动员。

袁紫华:香港女子手球队成员、南华手球队成员。

其他界别

黄玉山:消费者委员会主席、香港公开大学校长。

姚伟彬:前澳门大学校长。

麦继强:著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退休教授。

李再唐:堪舆学家。

李居明:堪舆学家。

钱乃骏:和记黄埔港口集团集团执行董事暨财务总监。

梁永祥:恒生银行前执行董事、香港演艺学院校董会主席。

廖泽云:全国政协常委、新福利集团主席。

陈文龙:文化传信执行董事。

赵国雄:长江实业执行董事。

叶家宝:亚洲电视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

蔡涯棉:置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成员。

顾明钧:南太电子主席。

许镇德:总警司,警察公共关系科主管。

蔡志森:明光社总干事。

刘家骏(KennethLau):著名补习导师。

卓佳佳:粉岭北农村及居民联席成员。

林祖舜:高登讨论区行政总裁。

学校地址

九龙塘校园:港铁九龙塘站A2或E出口沿窝打老道步行,或乘搭25MS小巴($4.3)/25M小巴(上车时通知司机分段车费较平);或于乐富站A出口,步行约15分钟。

石门(沙田)校园:港铁石门站D出口。

MBA课程

香港浸会大学自1956年成立至今,一直是本港及亚洲商学教育的先驱。数十年来,工商管理学院的地位不断提升。学院于2010年及2013年分别获得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及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颁授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认可资格,确认学院卓着的学术成就、高度的国际化,以及通过与商界的紧密联系所建立的专业地位。

而其【工商管理硕士】及【商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亦于2012年取得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协会(AMBAs)颁授认证,进一步确立学院作为国际级学府的地位。现时全球只有少于百分之一的商学院获得此三重认证。世界排名第111位及亚洲第13位

事件

拒发毕业证事件

2014年11月15日上午,香港浸会大学举行毕业典礼。在奏起国歌期间,在台下举起黄雨伞并背向典礼台,其后更有毕业生撑着黄伞,上台准备接受毕业证书,但遭校长陈新滋拒绝即场颁授,更一度宣布暂停典礼,并呼吁学生“自重”。

香港浸会大学学生会16日发表《回应陈新滋校长拒颁毕业证书之公开信》,称对事件及校长的言辞感到极度错愕,为之“愤慨”及“强烈不满”,呼吁明日参与毕业典礼的同学,携带黄伞上台,并拒绝领取由陈新滋校长颁发的证书,又指在毕业仪式表达政见的自由,不容校方无理干预。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7:0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63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香港浸会大学(中国香港浸信会联会创办的学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香港浸会大学(中国香港浸信会联会创办的学校).pdf

标签:香港   联会   中国   学校   大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