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尧(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更新时间:2025-04-04 02:56:17 阅读: 评论:0

刘西尧(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刘西尧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次浏览 | 2022.08.12 18:18:51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刘西尧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刘西尧(1916年4月3日-2013年8月24日),1963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曾任中共黄冈中心县委书记、鄂皖地委、洪山地委、大冶地委书记。1977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2013年8月24日,刘西尧在同济医院逝世,享年97岁。

中文名

刘西尧

国籍

中国

籍贯

湖南长沙

毕业院校

武汉大学

性别

出生年月

1916年4月3日

星座

白羊座

去世年月

2013年8月24日

政党

中国共产党

简介

刘西尧,1916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2]一九三六年参加革命。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黄冈中心县委书记,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第五大队军政委员会副书记、书记,鄂东地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副书记,中共鄂皖地委书记,鄂皖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长江地委书记,鄂皖边区党校副校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鲁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江汉军区洪山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大冶地委书记兼大冶军分区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秘书长、省委副书记,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教育部部长,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四川省副省长。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2003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三届杰出校友。曾任武汉大学校友总会名誉会长。

著有《攀锋与穿雾:刘西尧回忆录》。

生平早年经历

1916年4月3日,出生于四川成都。

1928年,随父母迁居南京,就读于钟英中学。

走上革命路

1934年,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在珞珈山上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

1936年8月,在一些进步师生影响下,20岁的刘西尧领导了武汉大学响应北平“一二·九”的游行活动。

1937年,向国民党三中全会递交呼吁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请愿书。

1937年9月底,写了入党申请书;10月2日,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后,奔赴红安县七里坪,参加新四军,任中共黄冈中心县委书记,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第五大队军政委员会副书记、书记,鄂东地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副书记,中共鄂皖地委书记,鄂皖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长江地委书记,鄂皖边区党校副校长等职。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鲁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江汉军区洪山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大冶地委书记兼大冶军分区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秘书长、省委副书记,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

筹建二汽

1954年,中央同意由时任湖北省委第一副书记的刘西尧任二汽建设筹委会主任。后因客观原因项目被搁浅。

晋升少将

1963年,晋升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两弹”研制

1963年,从国家科委副主任兼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副主任的岗位上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主抓原子弹研制工作。期间直接成功负责了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的实验。

1964年10月16日,中国首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刘西尧是这次试验的副总指挥。

负责恢复高考工作

1977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负责文化大革命后的恢复高考工作。

病逝

2013年8月24日9时30分,晚年定居武汉的刘西尧在同济医院逝世,享年97岁。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6:53: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63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刘西尧(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刘西尧(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