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电影制片公司)

更新时间:2024-12-24 21:23:02 阅读: 评论:0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电影制片公司)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电影制片公司) 次浏览 | 2022.08.19 12:46:02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电影制片公司

全称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担任总裁,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

经营范围

电影

公司口号

邵氏出品,必属佳品

中文名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英文名

Shaw Brothers(Hong Kong)Limited

创建时间

1958年12月27日

总部所在地

香港新界将军澳将军澳工业园环保大道201号

公司性质

私人公司

子公司

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结束时间

2011年11月28日

成立地点

九龙清水湾

概述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1958年,邵逸夫与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

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

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予潘迪生旗下新成立的德宝电影公司,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

2000年邵氏电影宣布将760部电影的永久版权,以4亿港元的价钱售予由马来西亚收费电视台ASTRO旗下的天映娱乐公司,由该公司花费2亿港元作数位复修。

电影特点

“邵氏兄弟”遵循的则是一条更为纯粹的商业制片路线。邵逸夫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理念中,原天一公司的“观众至上”论是其中心内容。

邵逸夫很了解一般市民观众的心理,以及观赏习惯和兴趣,他审阅编导提供的故事剧本,以是否具有票房为取舍,因此“邵氏兄弟”在选材时都切准了市民观众的喜爱和情趣,选择通俗性和娱乐性较强的题材。

“邵氏兄弟”的导演与明星是否受重用,也是以票房纪录为依据。

1957年,中国大陆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港公映引起轰动,香港观众对黄梅调音乐如痴如醉

。这一现象更是引起了对市场高度敏感的香港影人的重视,邵逸夫于是重用导演李翰祥拍摄了多部古装题材的黄梅调电影,如江山美人(1959)、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等。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影片以古装武侠片、功夫片、宫闱片居多,有些影片影响较大。它的《江山美人》、《后门》、《万古流芳》、《蓝与黑》、《珊珊》曾先后获得第6届、第7届、第12届、第13届、第14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

《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调)获得第7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优秀奖和第2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奖;功夫片《少林三十六房》和《中华丈夫》分别在第24届、第25届亚洲影展上获奖;

古装武侠片《大醉侠》、《独臂刀》、《万人斩》和宫闱片《倾国倾城》、《武则天》、《杨贵妃》等都受到观众的欢迎。

80年代中期起,影片产量减少,但创作上重视现代题材,代表作有《男与女》、《倾城之恋》、《表错七日情》、《女人心》等。80年代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年产量在20~30部之间。

家族企业

邵氏兄弟是宁波人,一门四杰,大哥仁杰、二哥仁枥、三哥仁枚,第四、第五是姊妹早已出嫁,邵逸夫最小,叫仁楞。由于做电影生意要出名,父亲不同意。于是另起外号,大哥醉翁、二哥邨人,三哥山客,最小的就起名叫逸夫。

邵氏兄弟天生具有经商的精明头脑,比较知名的事情是邵醉翁力捧陈玉梅的逸事,由于当时“天一”台柱胡蝶被“明星”挖走,邵醉翁发现陈玉梅朴素随和,便以巨资捧她成为中国电影皇后,陈玉梅成了他的夫人,其他电影公司也永远不能将她挖走了。

所谓长兄如父,邵醉翁集邵老大、总经理、导演于一身,其长袖善舞的精明为兄弟们树立了榜样,也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深厚基础。

四兄弟中老二任会计,内部掌握财务开支,从源头上把关,老三和邵逸夫任发行,几兄弟不仅在公司行政上相互协调,在影片拍摄上也全员出动。公司成立之初,生产的十一部影片,基本上是老大执导;

老二、老三独立或联合编剧;邵逸夫不仅会编剧还能做摄影。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得来的抽成统统进入家族账下,公司家长式的管理,最大程度缩短了制作周期,因此使影片具有很强竞争力。

当然这必然造成一些影片质量欠佳,也为同行间诟病。

分道扬镳

大家所熟知的“邵氏”包括邵氏兄弟公司(SB)和邵氏父子公司(SS)等。

1950年南洋影片公司由邵邨人收回并将之更名为“邵氏父子公司”,但是进入50年代后期,由于电懋的成立,香港电影业竞争越发激烈,“邵氏父子”的小成本制作策略已无力招架新挑战。

邵邨人萌生退意,收缩电影制作的业务,转而大量收购戏院及从事地产业。

1957年邵逸夫从南洋来到香港,那年他已年届五十,因不满二哥作为,想接掌制片业务,以稳定片源,兄弟俩最终决定在业务上分道扬镳。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标识与兄长的“邵氏父子”的不同。

自此,“邵氏父子”只经营戏院及影片发行,“邵氏兄弟”则主管制片业务。

四大导演邵逸夫与邵氏公司全体人员合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邵氏电影的黄金期,不但影片享誉国际,更培养了李翰祥、张彻、楚原、胡金铨等香港电影著名导演。[1]

邵氏的历史,其实是脉络清晰的: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创业期,代表人物是李翰祥,他的黄梅调影片成为邵氏的主打类型;

60年代中期往后,在张彻和胡金铨的极力倡导下,邵氏把武侠片带入了辉煌期,楚原在70年代和古龙合作拍摄的奇诡刀剑武侠片延续着邵氏的辉煌。

李翰祥:开创黄梅调电影

李翰祥在邵氏的创业阶段进入公司,当时他力主拍摄黄梅调电影,选用林黛担任主演拍摄出影片《貂蝉》,影片于1958年上映,随即打破了国语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李翰祥随后拍出了《江山美人》,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出品影片中的一大支。

胡金铨、张彻:确立新派武侠片风格

与李翰祥不同,胡金铨和张彻则以拍摄武侠片闻名,他们的风格被人定义为新派武侠电影,确定这一派的开山之作是胡金铨1966年起用岳华、郑佩佩主演的《大醉侠》,次年,张彻的《独臂刀》上映,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元的影片。

楚原:最古龙的武侠片导演

楚原拍摄的影片多以古龙的小说为蓝本,他的《流星。蝴蝶。剑》等都是这类超现实武侠片的代表作。经常在楚原的影片中出现的演员是狄龙,当年,人们习惯地把楚原、古龙和狄龙三人称为铁三角。

私有化

香港高等法院2009年3月17日表示,批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私有化,股份将于18日在香港联交所除牌。

香港媒体报道,在香港上市37年的“邵氏兄弟”,是邵逸夫与邵仁枚于1958年成立,其后于1971年正式成为上市公司。

在2月28日举行的特别股东大会上,小股东在仅仅一个半小时内,即以99%大比数通过由邵氏主席邵逸夫提出的私有化建议,作价为每股港币13.35元。邵氏兄弟停牌时报13.3港元,股份于2008年底传出私有化时已涨逾五成。

邵氏影城

邵氏与中国星电影公司合作投资11亿港元,位于将军澳工业园的新邵氏影城于2007年初开幕。影城设施包括后期制作中心、行政大楼、摄影厂、电影院及展览厅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后,将再与演员签约,投资大约2亿港元,开拍约15部新戏。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6:24: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61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电影制片公司).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电影制片公司).pdf

标签:香港   制片   邵氏   兄弟   电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