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滇海。在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千米,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平均水深5米,最深11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
滇池风光秀丽,为中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四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筇竹寺、大观楼及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等风景区。度假区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
原来环湖地区常有洪涝水患,早在1262年就在盘龙江上建松华坝,1268年又开凿海口河,加大滇池的出流量,减轻环湖涝灾。1955年以后在湖的上游各个河流上先后修建十座余大中型水库,沿湖修建几十座电力排灌站,解除洪涝灾害,并确保农田灌溉和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湖内产鲤、鲫、金钱鱼等。
中文名滇池
地理位置云南省昆明市市区南部
著名景点滇池一角、海埂公园
别 名昆明湖、昆明池
古 称滇南泽
所属水系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普渡河
湖面海拔1886米
面 积330 km²
平均水深5米
最 深11米
库 容13亿立方米左右
湖泊类型地震断层陷落型湖泊
名称由来滇池古称滇南泽,又名昆明湖。关于滇池名称的由来有四种说法。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滇池因“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这是从地理形态上讲。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者,颠也。”也有的认为是彝语的“甸”,即大坝子之意。第三种说法,是从民族称谓来考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滇”,在古代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部落名称(氐羌“叟族”、“僰族”或“填戎”),楚将庄蹻入滇后,变服随俗称滇王,故先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第四种说法认为:“滇”是壮语的“亭”或“祠”,指祠堂的所在地。
《滇池地区历史地理》载:古老羌族的的文化传统是“屈肢葬”及火葬。滇池地区先秦、两汉数百座墓葬的发掘,“屈肢葬”仅有一具,其余均“仰身葬”,火葬的遗迹没有发现和报道。这证明先秦、两汉时期滇池地区的居民与氐、羌关系不大。而世所公认的彝族先民——“昆明人”,最早来到滇池地区是在东汉以后。西汉的《史记》说:“楚威王时,将军庄蹻……至滇池”,“滇池”地名就已载入史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说:“池,……上源深广,下流浅狭,但如倒流,故曰滇池。”所以,“水系颠倒说”,比较可信。[1]
晋城镇古滇王庄蹻塑像形成演变滇池属地震断层陷落型湖泊,大约中生代末与新生代初(距今约7000万年),古盘龙江已发育,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使昆明附近成为宽浅的谷地。到新生代中新世晚期(约在1200万年前),云南大地发生多次间歇性的不等量上升,后又出现南北向的大断裂。断层线以西,地壳受到抬升,形成山体陡峻的西山,似从湖畔拔地而起;断层线以东相对下沉,加之晋宁县西南部与玉溪市交界的刺桐关山地的抬升,导致古盘龙江南流通路被阻,积水而成为古滇池。
还有一种说法与此说吻合,认为古滇池属红河水系,从刺桐关流入红河,后来当滇池水域降在1940米以下后,经过漫长岁月,刺桐关抬升海口河下沉,滇池出流受阻才改道由海口河向西转北流入金沙江水系。
古代的滇池北起松花坝,南至晋宁宝峰,东到呈贡王家营,西到今马街山脚。在战国至西汉的古滇国时期,滇池东北岸的水位已下落至1915米左右,今落索坡、龙头街和黄土坡附近的大片丘陵和平地已露出水面。至唐宋时期滇池水位降到了1890米,滇池水面有510平方公里;元朝水面缩小到410平方公里,明朝为350平方公里,清朝为320平方公里,今天已不到300平方公里。滇池的库容也与面积同步不断减少,唐宋时18.5亿立方米,到清代为16亿立方米,1947年估算约15.7亿立方米,今天库容仅13亿立方米左右。[2]
郑和公园位置境域滇池,位于昆明坝子中央,东起呈贡区旁,西至西山之麓,北临大观公园,南入晋宁县内。全部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境内,北大半部属于昆明市辖区。其中,西北部属西山区,面积约占三分之一,沿岸有前卫街道、福海街道、碧鸡镇、海口镇等地;东北上部分属官渡区,面积约占六分之一,沿岸有六甲街道、官渡街道、矣六街道等地;东北下半部呈贡区,沿岸有斗南街道、龙城街道、大渔乡、马金铺乡等街道或乡镇。南部约三之分一属晋宁县,沿岸有新街乡、晋城镇、上蒜乡、晋宁县城昆阳镇、二街乡等。
滇池为西南第一大湖。流域面积(不包括海口以下河道流域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滇池湖面南北长40公里(含草海)(一说长约32公里);东西平均宽7公里,最宽处12.5公里。湖面海拔1886米,湖岸线长约150公里。
湖体北部有横亘东西的海埂,是长3.5公里、宽300米的障壁沙坝,东端与盘龙江三角洲相连,西端伸入滇池,将湖体分为内外两部分,有“一线平分秋色”之美称。海埂以南称外海,是滇池的主体部分,面积289.065平方公里占滇池总面积的97.2%;海埂以北称内海,又名草海,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滇池平均深度约5米,最深处为8米左右,北部草海较浅,只有1米多深。[3]
西山远眺滇池水文特征水量上游盘龙江流域面积90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65亿立方米。滇池的水位,在海口建闸以后,基本在人为控制之下,根据《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规定,滇池外海控制运行水位为:正常高水位1887.5米,最低工作水位1885.5米,特枯水年对策水位1885.2米,汛期限制水位1887.2米,2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1887.5米。多年数据表明,基本在可控范围内。
2013年,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投运。截至2018年12月11日,已累计向滇池进行生态补水28亿立方米,累计向昆明城市应急供水1.15亿立方米。
水质20世纪60年代滇池无论草海还是外海水质均为2类,20世纪70年代为3类,20世纪80年代草海和外海的水质分别为5类和4类,20世纪90年代水质进一步恶化。分别为超5类和5类。30年来,水质下降了3个等级。水体的透明度50年代时草海可达2米,外海为1米左右,有的地方甚至清澈见底。20世纪80年代草海只有0.40~0.60米,外海为0.65~0.75米。90年代最差,草海的透明度只有0.25米,外海的透明度只有0.41米。20世纪50年代,滇池的水生高等植物十分丰富,植被占湖面的90%以上。到70年代末期,植被面积不到20%。海菜花群落为滇池的主要特征之一,60年代前,草海曾因海菜花繁茂而被称为“花湖”。70年代海菜花已寥寥无几。今天,海菜花已被水葫芦取代,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过去滇池水产资源丰富,有多种鱼类,其中以鲤鱼产量最高,金线鱼最名贵。但是由于近年水质的污染,生物群种结构已产生不良演变。50年代中期滇池尚有水生植物44种,而80年代中期减少到29种;滇池原有鱼类23种,其中土著鱼15种,现在土著鱼只剩下4种了。
造成滇池水污染的有三大原因。首先是,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昆明盆地最低凹地带,所以客观上成了昆明的“排污桶”。这个“桶”必须不停地接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含有农药化肥的农业污水,加之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又增加了污水数量。据统计,每年排入滇池的污水约2亿立方米,即2亿吨左右。其次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另外是,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滇池湖面缩小,湖盆变浅,内源污染物堆积,进入老龄化阶段,还有人为加大湖水排泄量和降低周边森林复盖率,更加速了老龄化进程。21世纪初,开始治理保护工作,水质逐渐提升。[5]
西山远眺滇池水系构成主水源盘龙河,出于嵩明县西北梁王山(又名东葛勒山)的黄龙潭地下暗河,流经牧羊街,并与源出于邵甸村的邵甸河汇合乃名盘龙江,多行山谷间,到了松华坝,地势豁然开朗,并分支为金汁河、明通河等河流汇入滇池。滇池所汇入的众水,就由此经安宁的螳螂川、普渡河,经东川与禄劝交界处注入金沙江。[4]
上游水系滇池流域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地处长江、珠江和红河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流域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注入滇池的大小河流共有20余条,其中以盘龙江最大,此外是柴河、金汁河、马料河、昆阳河、海源河、宝象河、东大河、梁王河、呈贡大河、西白沙河等。
滇池接纳了20多条河流,除盘龙江外,还有东白沙河、宝象河、马料河、洛龙河、捞鱼河、梁王河、大河、柴河、东大河、古城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等,形成滇池流域,流域面积292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7.5亿立方米。较大的支流宝象河全长46千米,流域面积31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0.84亿立方米;柴河全长48千米,流域面积30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0.93亿立方米。海口河是滇池的出水口。
盘龙江,滇池上游水系,普渡河。普渡河发源于嵩明县梁王山北麓上喳啦箐白沙坡,源头河为牧羊河,发源地高程2600米,流经嵩明、官渡、盘龙、五华、西山、呈贡、晋宁、安宁、富民。禄劝共10个县(市)区,于禄劝县则黑乡小河坪子东北1千米处汇入金沙江,全长375千米,汇入处高程746米,落差1854米,流域面积11716平方千米(其中昆明境内10758平方千米)。习惯将普渡河分为盘龙江、滇池、螳螂川、普渡河下段4段。盘龙江是普渡河上游段,源头有牧羊河、甸尾河在官渡区小河乡岔河嘴相汇,始称盘龙江,经谷昌坝水库,出松华坝水库,进入昆明坝区,穿过市区,在官渡区洪家村注入滇池,全长93.5千米,流域面积90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65亿立方米,流域高程2280-1890米,呈缓坡倾斜。流域区建有昆明市较大的松华坝水库,蓄水量2.19亿立方米,是昆明城市用水的水源地。盘龙江的主要支流有牧羊河、冷水河、清水河、羊清河,以及供排灌使用的东干渠、金汁河、银汁河、明通河、永昌河等20余条河道。
洛龙河:原名倮倮河,源于黑、白两龙潭,全长13.7千米,径流面积115.52平方千米。1978年龙市桥以下改直后称东大河,平均河宽5米,堤高2.5米,最大流量8立方米/秒,流经洛羊街道的大新册、小新册、洛龙3个社区,进入龙城街道的龙街、城内、古城社区至斗南街道的江尾社区入滇池。
瑶冲河:主支源于小龙潭山东侧,全长12.3千米,径流面积31.48平方千米。支流呈帚状分布于七甸街道北部,干流由广南村沿滇越铁路至石夹子入落水洞。
马料河:位于呈贡北部,发源于昆明市官渡区白水塘的黄龙潭,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洛羊镇西北部,全长20.2千米。1958年在河中段筑果林水库,中、下游已作输水干渠。平均河宽4米,堤高1.5米,最大流量15立方米/秒。流经洛羊街道的大冲、倪家营、洛羊及斗南街道的小古城4个社区,经官渡区注入滇池。
捞渔河:位于呈贡中部,源于烟包山东侧响水箐,全长30.8千米,境内长28.7千米,境内径流面积121.23平方千米。1958年在上游兴建松茂水库,后中、下游已作水库输水干渠,平均河宽3.5米,堤高1.5米,最大流量10立方米/秒。流经段家营、缪家营、中庄、前卫营、下庄、雨花6个村,进人大渔街道月角村,在此以下称胜利河。
梁王河:源于梁王山麓,位于马金铺东北部,东西流向,全长22.9千米,境内长20.1千米,境内径流面积55.平方千米,平均河宽4米,堤高1.5米,最大流量20立方米/秒。流经庄子、小营、大营、化城、马金铺5个社区,汇入胜利河后注入滇池。
南冲河:在呈贡南部,发源于黑汉、美女山麓,流经白云、林塘、中卫3个村,经晋宁县安江村注入滇池,全长14.4千米,境内长11.2千米,境内径流面积50.63平方千米,平均河宽4米,堤高2米,最大流量8.5立方米/秒。
黑龙潭:位于大新册东北1千米龙潭山麓,含泥沙,水质不清,为洛龙河的主要水源之一,全年出水量约为0.3~3.2立方米/秒。
白龙潭:位于白龙潭社区东北1千米,潭内岩层中含有石英砂,经泉水冲刷沉积泉底,潭水清澈,掩映生辉,水呈白色,全年出水量约为0.3~0.9立方米/秒,是白龙潭水库的主要水源。潭中产“奇鱼”,大者眼目如蟹(解剖发现,鱼体充满气泡,是病态反映)。
小晏泉:位于小海晏东0.2千米关坡山麓,出水量约0.009立方米/秒,水清澈见底。
月角泉:位于邓家庄东南1千米,泉水清凉可口,现有部队机井1孔,除供生活用外,年可灌溉农田200余亩。
小龙潭:位于马金铺西北1千米的马金铺塘西南侧,出水量为0.009立方米/秒。
龙井:位于环城西路西侧,泉水清澈,水甘可口,饮毕齿颊留香,有“龙井泉香”美誉。1970年于此地建县自来水厂,供龙城镇等地生活用水。
草海:位于七甸东1.5千米,形似葫芦,分上、下两部,面积约0.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5米,水草丰茂,天然成塘。
老宝象河,起源于宝象河水库,流经大板桥、经开区、小板桥,从羊甫分流出新宝象河后,老宝象河经官渡古镇后注入滇池。作为昆明的古六河之一,老宝象河对昆明官渡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老宝象河河道全长41.4公里,流域面积292平方公里人。
玉带河,唐南诏时凿,(又说凿于元代鸭赤城赛典赤冶滇期间)。为拓东城西南护城河。因水碧清如玉,形似翠带绕城,故名。玉带河是盘龙江支流,河源在双龙桥,由双龙桥流经新桥村、马蹄桥、土桥、柿花桥、鸡鸣桥、西坝河、永昌河入滇池,长2公里。原是土筑堤岸,明、清时改为石彻河堤。由于城建需要,1980年后将鸡鸣桥至西坝一段盖为暗河连接路面,拓修为宽敞平坦的金碧路西段。玉带河原分为五条支系,均注入草海。玉带河的这五条支系,经较短的流程入草海,对减轻盘龙江水患、防洪排涝、水利灌溉等都起到有利作用。
船房河,是老昆明八大河之一,全长11.4公里,在船房河(福海段)从凯旋利汽车城闸口至入湖口,总长5.4公里。船房河位于昆明城区西南部,是入滇主要河道之一。该河以成昆铁路为界,上段称为兰花沟,起于圆通山东口,为合流制为主的下水道,合流污水部分进入第一污水处理厂;下段称为船房河,为合流制排水河道,旱季经船房河泵站抽排至西园隧洞,雨季进入草海,上游兰花沟河段已经全部被掩埋成了地下暗河。
金汁河,初建于南诏时期,名为“金棱河”。公元1040年,大理国国王段素兴征调役夫,疏浚金汁河与盘龙江,修筑的堤岸名曰“春登堤”和“云津堤”,“捍御蓄泄,灌溉大有殊功”。“春登堤”即金汁河堤也。当时在金棱堤上种迎春柳,“黄花入河,如金汁然,故呼为金汁河”。1276年至1280年,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筑松华坝分一水入金汁河,“期间又整治兴修金汁河,造小闸十座,涵洞三百六十个,轮序放水,自上润下,灌济全滇”。明代洪武十四年至弘治九年(1381-1496年)间又数十次整修金汁河,改土坝、土堤为石堤、石坝,继而筑石堤、石坝80余里(华里)。
运粮河,顾名思义,是用于运输粮食的河道。昆明的运粮河有两条,一条由翠湖经棱角塘、红联、积善、明波流入滇池,全长12公里。明末清初,滇池沿岸供应昆明的粮食就是经这条河运入昆明的。在元朝初期,滇池与翠湖相连,滇池水位约1892米,但由于疏挖海口河后水位下降,明朝驻守云南的右副将军沐英不得不疏挖沼泽地,形成经过棱角塘的运粮河,后来随着滇池水位继续下降,这条运粮河逐渐不能通航,到清朝康熙年间,吴三桂于1673年又开挖了第三条运粮河,当时叫西门河,即现在的大观河,并在小西门外、现今的仓储里修建篆塘建盖粮仓,叫做小西仓。老运粮河是明代洪武十八年疏挖海沟、沼泽地形成的人工运河,是当时滇池运粮到大西仓的通道,河道东起大西门外茴香堆,也就是现在的昆一中附近,与翠湖水系相汇,北与老龙河(今凤翥街)相连,东南与顺城河相通。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老运粮河沿岸特别是七亩沟附近建筑物占压、覆盖严重,沿岸生活、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现在,老运粮河位于五华区、高新区及西山区,起于城市郊区,穿过闹市区,止于草海,是昆明城区12条防洪排涝河道之一。目前老运粮河上段和下段基本完成整治,唯有翠湖附近的讲武堂到市体育馆段,俗称七亩沟的河段,由于全是暗河,地面上被建筑物覆盖,截污难度较大。
下游水系海口河是滇池唯一的出湖河流,因河道中有形若螳螂的沙滩分布而名螳螂川。螳螂川从富民注入普渡河,汇入金沙江。
螳螂川,由滇池出口的海口河流到安宁境内起经石龙坝电厂、至通仙桥。通仙桥、温泉、青龙寺,至富民县永定桥止称螳螂川,全长97.6千米,流域高程1884-1700米,流域面积5178平方千米,沿途汇入的主要支流有鸣矣河、双河、马料河、沙河、县街河、禄脿河、甸尾箐河、律则河等。较大支流鸣矣河全长77千米,流域面积90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87亿立方米,是安宁市的主要灌溉河流。
昆明螳螂川自然灾害自元代的1278年疏挖海口河到明朝初期的100多年时间,昆明又因滇池排水不畅而多次成灾,据《明史》载: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弘治五年(1492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多次“昆明滇池水溢,民为患。从1501年,到明末的百余年内又因“滇池水溢”,昆明遭了十余次大洪灾,昆明城中一片汪洋“撑船入市”,出现“斗米三钱(银)”的米价暴涨现象。
清朝初年,统治云南的吴三桂心思不在百姓身上,贪图享受,密谋反叛,无视水灾隐患,仅康熙年间昆明即遭水灾10多次。乾隆在位的几十年间昆明又遭水灾20多次,御史钱南园的老家也几次被淹,据《续修昆明县志》载:“清·乾隆四十二年(1775年)六月中,昆明大水,毁民居无算,庐舍荡无遗。”
民国政府虽然只存在了几十年,昆明的水灾却发生了20多次,几乎平均每隔一年就有一次。[6]
普渡河流域概况昆明四季如春,风光秀美。地处云贵高原,市中心海拔1895米,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靓丽明珠。“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1℃,年均降雨量1075毫米,年均日照2200小时,无霜期240天以上。鲜花常年开放、草木四季常青,无处不飞花、处处都是景,是享誉世界的“春城”、“花都”。
昆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3万多年的人类生活史、2400多年的滇中文化史、1240多年的建城史,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佛教文化、都市时尚文化和边疆异域文化。公元765年,南诏国修筑拓东城,为昆明建城之始。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将昆明誉为“壮丽大城”。昆明是世界伟大航海家郑和、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重九起义”、“护国首义”、“西南联大”、“一二·一”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32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项。“滇剧”、“花灯”等地方戏曲广为人知,“昆明斑铜”工艺品独具特色,“滇菜”蜚声海外。
进入21世纪,昆明是云南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全市辖6区1市7县,13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昆明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石林、世界园艺博览园、“高原明珠”滇池、“东方雕刻艺术宝库”筇竹寺五百罗汉、云南民族村、云南陆军讲武堂等著名景区景点,是休闲、旅游、度假、居住的理想之地。
昆明民族众多,风情浓郁。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有3个民族自治县、5个民族乡、47个少数民族村委会、2196个民族杂居村,世居民族26个,少数民族人口88.98万,占常住人口的13.84%,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既相互影响、融会贯通,又保持着各自的民族传统、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延续着各具特色的习俗、风味独特的饮食、风情浓郁的歌舞、绚丽多彩的服饰、风格各异的建筑。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回族的“开斋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民情。
昆明坝子盛产稻米、小麦、蚕豆、玉米、油料等作物,是云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昆明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地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脊椎动物500余种,野生植物1200余种、花卉460余种,花卉、药材等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矿藏资源主要有磷、盐、铁、钛、煤、石英砂、粘土、硅石、铜等,以磷、盐矿最为丰富,磷矿探明储量22.77亿吨,岩盐储量12.22亿吨,芒硝储量19.08亿吨,东川是我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有滇池、阳宗海等高原淡水湖泊及众多大小河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64.9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132.3万千瓦,可开发量39.7万千瓦。地热资源分布较广,出露的温泉有50多处。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
昆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前沿和重要门户,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中心,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作为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昆明公路、铁路、民航、管道、航运五大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5000多公里等级公路通达省内各地和邻省邻国,6条高速公路辐射全省,4条国道通向四川、贵州、广西和越南、老挝、缅甸。8条国内铁路交汇,4条国际铁路出境,构筑起昆明“八出省、四出境”的铁路大通道。设计旅客吞吐量6500万人次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即将竣工投用。
昆明地位特殊,产业集中。作为全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2011年,昆明以全省5.3%的面积,集中了13.9%的人口,实现了28.68%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占37.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42.39%,外贸进出口总额占74.9%。农业形成了粮、烟、畜、菜、花、果等六大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建成了中国花卉种苗繁育中心和亚洲最大的花卉市场。被列为“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国家级实验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步伐加快。工业以4个国家级、16个省级园区为主的产业园区体系为支撑,形成了以烟草、冶金、机电、医药、化工、电力为支柱,门类齐全、综合性较强的工业体系,名优卷烟、精密机床、光学仪器、磷化工产品、天然香料、云南白药等产品驰名中外。以商贸、旅游、文化、金融、信息、会展和现代物流为主体的服务业发展迅速。
昆明政策优惠,充满活力。享有国家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和云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市的政策支持。通过持续推进软环境整建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420项,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始终保持全国同类城市最少水平,投资发展环境宽松优越。全市共有4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分支机构),30家保险公司,2家证券公司,42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各类驻昆商会140多个。有高等院校13所,在昆中央、省属重点科研院所12家。近年来,沃尔玛、百事可乐、波音、家乐福、卡特比勒、巴斯夫等世界500强和中铁、中铝、武钢、南车等中国500强企业相继落户昆明。[7]
观音山治理开发元初赛典赤来云南时,滇池一方面湖面缩小,水位下降至1892米左右;另一方面又常常泛滥成灾。赛典赤考察昆明山川地貌和历次洪灾后得知:水患的主要原因是流入滇池的河道及出水口——海口与流出河道淤塞,导致水流不畅,江水及滇池水位升高造成的。为彻底解决灾患,赛典赤对流入滇池的盘龙江等六条河流作了疏浚,对滇池的出水口——海口与螳螂川河道进行疏通拓宽,以泄滇池之水,使出入水量保持相对平衡。又在昆明北部建松花坝水库以拦洪蓄水。还把盘龙江水分流入金汁河,既增强了泄洪作用也扩大了灌溉面积。治理滇池工程浩大,耗时3年,到至元十五年(1278年)始告结束。工程完工后一年,为昆明人造福的赛典赤因积劳成疾而病逝。赛典赤对滇池的治理,顺应了滇池流域的水循环要求,改善了农田水利条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保护了中庆城,为昆明城随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明弘治十四年,官府无法再与滇池敷衍,只得组织“军民卒数万人挖滇池,遇石则焚而凿之,于是水落数丈,得池畔腴田数千顷,夷汉利之。”(《滇史·云南志》)这次疏浚河道,增加了千顷田地,又付出了缩小同等滇池水域的代价,这一时期的滇池面积已缩小为350平方公里。清朝为了治涝,先后疏挖海口河、盘龙江等河道10多次,其中以雍正九年即1731年工程最大,除加高了盘龙江等部分河堤外,还把梗塞在海口河中的牛舌滩、牛舌洲和老埂挖掉,使湖水得以直泄,滇池水位下降后又造田1万3千多公顷。乾隆在位的几十年间有黄士杰写下了《昆明海口图说》、《云南省城六河图说》,徐蹈写了《晋宁水利论》等专著,提出新的治理滇池的理论和方案。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昆明水利局曾组织修挖昆明河道27处,1940年又挖掘盘龙江淤泥,培土护岸。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2月在松花闸上游约7千米处建混凝土重力坝,名谷昌坝,对昆明地区防洪抗旱起了较大的作用,“免除干旱涝者二万二、三千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昆明的水患仍然未消除。1950年至1953年,政府先后动员市民义务劳动,疏浚盘龙江,筑成部分石堤。1957年9月两次暴雨,盘龙江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淹田地万余亩(《昆明市志长编》)。经政府组织了10万军民堵塞决口,加固河堤,奋战3天,才排除险情。1958年至1959年又改建盘龙江上桥梁的桥孔,疏浚盘龙江河道。1959年又在松花闸原址加高了拦河坝,增大了水库面积,谷昌坝被淹没在松花坝水库里。
1966年至1967年又将盘龙江部分河道改直,加砌河堤和石护坡。在江上建机械闸门、排涝泵站。又在玉带河头设启闭闸,分流盘龙江洪水。经不断治理,到1988年之后盘龙江的水患终于得到彻底治理,盘龙江是流入滇池的主要江河,这使滇池的压力也大大获得缓解。
20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国内一些省掀起了围湖造田的热潮。中国是个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国家,各地想增加几万亩良田,其主观愿望也无可指责,然而当时大部分人缺乏生态环保意识,昆明也步其后尘,跟着做了蠢事,发起了“以粮为纲”,向滇池要粮的“围海造田”运动,广泛发动群众日夜奋战,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填去了草海约20平方公里水域。从此滇池调节昆明气侯的功能被打了折扣,后来发现这些新造的田并不适宜栽种,在这里办的农场连年亏损,1980年后这片新大陆部分退田还湖,其余另作他用。
海口闸,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自20世纪60年代改建使用至今,水闸已运行了50年。由于年代较久,各项设施均显老化,多数设备已远远超出使用年限,水闸安全运行存在严重隐患。对此,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要求开工重建海口闸,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海口闸工程在现有闸址上游约500米处,建设6孔、单孔净宽17.4米的水下闸门,闸上设检修桥,顺流左岸建管理房,拆除老闸,并对新老闸之间连接段进行护岸。其中,整个工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完成顺流左岸4孔闸门以及管理房主体建设;第二阶段完成右岸2孔闸门以及老闸与新闸连接段护岸建设,老闸拆除。2014年6月16日,海口闸投入试运行。随后,海口闸附属工程也有序推进。目前,海口闸附属工程中管理区的绿化工程、防汛公路、老闸拆除工作已基本完成,老闸与新闸间连接段护岸建设,配电工程闸门的灯光亮化等附属工程也已基本完工。
民国时期开始用滇池水源发电,兴建工业,建立电力和机械抽水站,开通轮船航线,使滇池的开发利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湖电力排灌抽水站发展到400多座、装机600多台,灌溉农田23.2万亩,加上1991年新建的盘龙江5级泵站,灌溉面积达到30多万亩,年农业抽水量1.8亿立方米,占昆明地区农业用水的1/4。1950年后工业迅速发展,印染、造纸、化工、电力、冶炼等耗水大的工业均建在环湖地区,加上供城市和近郊生产生活用水,年取滇池水量1.5亿立方米(不包括循环水量),滇池环湖与下游用水的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滇池渔业由60年代前的单纯捕捞发展到自然繁殖与人工放养结合,年产量由解放前不到100吨,发展到8000~10000吨,为昆明全市水产品产量的80~90%。清以前滇池航道是昆明的主要运输线,由于陆上交通的发展,滇池航运日益衰退。旅游业日益发展,经济效益日益增长。
2021年11月,昆明市政府下发《昆明市环滇池生态湿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环滇池生态区湿地建设和管理将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环滇池生态区内不得新增湿地公园。[8]
白鱼口沿岸景观翠湖,原为滇池的一部份,旧名“菜海子”。它是元代疏浚海口之后,滇池水位大为降低,才逐渐与滇池分离开的,但还“藕断丝连”,仍有河道经洪化桥一线与滇池草海相通。明初向西拓城翠湖才被围入城中。镇守云南的沐英曾在这里屯军,上千匹军马常在湖旁的河中洗浴,所以此河得名“洗马河”。因湖中有地下水源源不断涌出,又称“九龙池”。明代中叶有人在湖中种荷,荷花盛开时,这里成了游览地。清康熙年间,总督范承勋与巡抚王继文在翠湖建来爽亭,又在岛上建“碧漪亭”(即今湖心亭),自此翠湖成为昆明一景。清道光年间和民国初年分别在湖中筑了两条贯穿东西南北,成“十”字交叉的堤,之后翠湖逐渐成了著名游览区。民国初期翠湖被辟为公园,后来一度被占为军营、机关。20世纪50年代之后,经政府多次整修,翠湖已成为城内的主要公园之一。
西山,滇池旁的西山(由太平山、罗汉山等组成)早在唐代的《蛮书》中就出现了,书中说“在昆池西岸,与拓东城隔水相对”,“山势特秀,池水清澹”。西山的部分山峰唐代叫碧鸡山,元明以来称太华山,因这些山在城西,昆明人习惯统称为西山。西山与古滇池是古代地质运动所生的一对“双胞胎”,地壳变化出现断层,断层线以西受到抬升,以东相对下沉形成了东边是湖,西边是山的美景,西山龙门就建在断层崖上。最早在碧鸡山上建盖别墅的是大理国鄯阐侯高智升,他极具旅游开发的眼力,别墅建成后,高智升常“驾舫涉海……登高望远,携朋载酒,陟华亭峰顶,玩赏龙泉,临波放歌”。之后有高氏子孙高贤、高政来到别墅,将此山命名为“华亭山”。元至治三年(1323年)玄峰禅师得高氏之助,在华亭山建成圆觉寺,后来香火渐旺。明朝初年,朝廷派人整修扩建殿堂,明天顺六年(1462年),英宗御赐该寺新名为“华亭寺”(《敕赐华亭寺碑记》)。明末至清代华亭寺两毁两建,清代又改名为“大圆觉寺”。民国初年虚云法师得云南督军唐继尧之助,扩建此寺,奠定了今之华亭寺格局,并改寺名为“靖国栖云寺禅”。寺名几经更改,民间则始终称之为华亭寺。明代谪滇的状元杨升庵曾久居太华山麓之碧峣精舍,并为寺中写下“一水抱城西……”的楹联,至今仍悬挂于寺内。明末徐霞客在游记中写了《太华山记》,清代御史著名书画家钱南园也留下了对子。西山还有始建于元代的太华寺和雕凿于清乾隆年间的龙门。明清之后畅游滇池登临西山,已不仅是官员和墨客的风雅,逐渐成了寻常百姓的时尚。今天观山望海有了更佳选择,可从龙门上小石林乘缆车直下海埂,从缆车上俯视滇池,千重波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海埂,东起盘龙江入湖口,西与西山相对,长约3.5公里,横亘于滇池。它是由盘龙江、东白沙河等河流携带来的大量泥沙与西南风形成的湖流共同作用堆积而形成的:河流与湖流仿佛作对抗“游戏”,一个带着泥沙往西南跑,一个由风推着往东北行,从而堆成这道堤。沉积而形成,至清朝中叶,因水位继续降低,“海埂”,才逐渐露出水面。堤中有一条缺口成为航道。海埂成了划分深海区与浅海区的天然界线,埂以北,称为“草海”,水面不足全湖面积的3%,最大水深约5米;以南为滇池主体,称为“外海”。西端渡口原建有一庙,称新庙。民国期间,公生大药房曾泽生曾在海埂建中西合璧海滨别墅。之后海埂渐成风景区。1970年“围海造田”后,海埂的东北面已成大片田地,海埂已名存实亡,不再是海中之“埂”。1980年后部分田地退田还湖,另一部分地被建为云南民族村和大型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大观楼公园,距昆明6公里,面临滇池,与苍翠起伏的太华山峰隔水相望,故又称“近华浦”,是滇中闻名的旅游胜地。大观楼公园始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距今已有300余年。明代,世袭镇守云南的沐氏在滇池练习水师,特在此地建造苑圃,因与滇池对岸太华山相近,故名“近华浦”。稍后,湖北僧人乾印来此结茅读经,修建了一座观音寺,距今也已有300余年。入园傍荷池直走,迎面有亭,门悬“曾经沧海滩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的对联,说的是古代登大观楼须经舟渡,泊舟亭前。亭上琉璃黄瓦,中嵌大理石,书刻“近华浦”三字。穿过亭门,绿树簇拥中闪出一座方形三层楼,这便是著名的大观楼。康熙29年(1690年),巡抚王继文督建该楼,并在其旁建了涌月亭、澄碧堂、催耕馆、观稼堂等建筑。因登楼而视野大开,景致壮观,故名“大观楼”。
观音山,在滇池西岸中部,有一座孤峰伸入湖中,形似巨龟,龟口大张,似欲尽吞滇池之水,此山名观音山。此地“风波汹涌,行舟困难”,常有船只出事。明成化十年(1474年)黔国公命建观音殿以镇海,故得名。滇池是一个造福于云南人,特别是昆明人的湖泊,可是在这里有些撒野,人们无奈其何,只得借助神灵的力量加以镇摄。聪明的古人还想到也许海的问题与“龟头”(山)有关,于是又在寺前“龟头”上建了一座镇山之塔,既镇海又镇山。从此每年农历六月十九观音成道之日,朝圣香客络绎不绝,以求菩萨显灵庇护众生,至今数百年经久不衰(除“文革”时期外)。明嘉靖年间,悟真、明全二僧又募建后殿。之后曾作多次修葺扩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又重修。
白鱼口,在观音山东南4公里的滇池边,为一山谷,因每逢汛期小白鱼群集,到此产卵而得名。徐霞客在游记中提及,此地有温泉,乘舟人过往都要登岸沐浴。谷中有石砌楼房“磊园”,似欧洲古堡,为民国初年昆明市长庾恩锡所建的中西合壁别墅。1953年白鱼口辟为云南省工人疗养院。
龙门胜景,过三清阁,登上一道石门,门边刻有“别有洞天”4个大字。穿过“别有洞天”便是雕凿于西山罗汉崖悬岩绝壁上的石雕工程——龙门。西山森林公园堪称滇中第一胜境,而西山胜境,首推龙门。从“别有洞天”的石隧道踏石阶转折而上,首先是两壁刻有“云海”、“石林”4个大字的第一石室。扶壁俯首曲折而上,穿出隧道,即到雕有观音坐像的“慈云洞”第二石室;由慈云洞再攀上绝壁石阶,便到了“达天阁”龙门胜景。整个工程包括石坊、达天阁、石室、楹联、神像、天棚、室壁、神案、香炉、独台、供品等,全部在岩石上雕凿而成,使人叹为观止。据史书记载,清乾隆年间,当地下渔村的贫穷道士吴来清修炼苦行,为免除旧时攀铁索桥之危,行功积德,决定开凿石道,另辟洞天,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起,用14年光阴菇苦含辛,一锤一凿打开了从三清阁至慈云洞通道,完成了沿途的石雕。后来道士杨汝兰、杨际泰继续加工,前后历时72年,完成了慈云洞、云华洞、龙门达天阁全部石刻工程。龙门最高处海拔2300米,高出滇池水面414米,从龙门整体石刻创作来看,工匠们的技艺十分高超,无论是石室的结构布局,雕刻的精湛,构思的奇妙,无不体现出险奇、雄峻。
聂耳墓,在太华寺三清阁之间,有一块背山向海,地势宽敞,苍松翠柏环绕,景色清幽的坡地,这里便是聂耳之墓。聂耳是中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曲者。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那充满革命激情的歌曲,随时都鼓舞着中国人民去创造美好的明天。聂耳墓圆形,状如云南月琴,墓前7个花坛代表音乐的7个音阶,24级台阶象征他24年的青春年华。墓碑上镌有郭沫若所撰墓志铭。1980年墓地屏风墙间昆明市和日本藤泽市(聂耳溺水之地)人民亲手种植了云南杜鹃花和藤泽市市树——藤树。聂耳墓现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和公园。距昆明市中心70千米,滇池南端的昆阳镇便是郑和的故里,为纪念郑和,当地人民在昆阳镇的月山上建立了郑和公园。郑和公园有东门和南门。南门门坊上,镶嵌着“郑和公园”4个大字,门的两侧是“郑和下西洋”的浮雕,图案是浩浩荡荡的船队,向西乘风破浪,不避艰险,漂洋过海。东馆内陈列着郑和像,郑和航海图,福建《天妃应灵之碑》和远洋楼船模型,郑和七下西洋的图片展览及文字资料。“郑和纪念馆”原为“玉皇阁”,修建于明代天启三年(1623年),由贡生李登俊创建,后在清代又几经修葺,近几年又仿原样重修。两层飞檐的玉皇阁居高临下,两边为厢房,院内凿莲池,架有石桥,花坛,环境优雅静谧。登玉皇阁俯视,昆阳镇尽收眼底,房舍鳞次栉比,炊烟萦绕;万顷良田,交错纵横。
盘龙寺,位于滇池东岸的盘龙山上,山势雄伟,树木茂密,庙宇古雅。香火之盛,僧众之繁,朝山之众,非一般的寺庙能和它相比。该寺由莲峰和尚于元朝至正七年(1347年)建造。传说寺址原是山间的龙湫,莲峰和尚来此建寺时,念咒让蛟龙搬家,使潦水干涸后才施工兴建的。当时这里居住的白族人民信奉佛教,莲峰是大理白族贵族段氏后代,群众都十分拥戴他,寺庙建成后请他作该寺住持。后来莲峰和尚以“肉身坐化”在寺里,人们便尊他为该寺的“开门祖师”,名叫“盘龙祖师”。寺内殿宇甚多,大小约有20多院,散于东西南北,四面杂置,大都不相联属,参差互见。主要建筑是盘龙祖师殿,安放着“盘龙祖师”坐化的遗体。在这些殿宇当中,有一处叫“茶花殿”,仅是一座小院,内有山茶花两棵,相传为莲峰和尚手栽,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寺里有块《大盘龙庵大觉禅师宝云塔铭》的元碑,碑文叙述的是白族和尚段崇照(即莲峰和尚)从事宗教活动的事迹。碑的背面刻有《盘龙庵诸人舍施常住记》,从碑文中可以看出元代昆明地区的经济文化。这块元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和学术价值,是研究云南地方经济的重要实物史料。[9]
盘龙寺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6:2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61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滇池(云南省昆明市湖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滇池(云南省昆明市湖泊).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