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中国福建省下辖地级市)

更新时间:2025-02-24 01:29:48 阅读: 评论:0

三明市(中国福建省下辖地级市)

三明市 (中国福建省下辖地级市) 次浏览 | 2022.08.10 15:21:52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三明市中国福建省下辖地级市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5°29′-27°07′,东经116°22′-118°39′。东接福州,南邻泉州,西连龙岩,北毗南平,西北靠江西。东西宽230多千米,南北长180多千米。总面积22930平方千米。三明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百强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绿都,中国南方生态乐园,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中文名

三明市

外文名

Sanming City

地理位置

北纬25°29’-27°07’,东经116°22’-118°39’

面积

22900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

沙县、建宁县、清流县等

政府驻地

梅列区东新1路

气候条件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瑞云洞、虎头山、麒麟山公园等

机场

三明沙县机场

火车站

三明站,三明北站,三明南站,三明东站

车牌代码

闽G

人口

273万(2014年初)

GDP

1713.05亿(2015年)

友好城市

美国密执安州兰辛市

市花、市树

三角梅、迎春花

地域名人

邹韬奋、李世熊

地方特产

明溪肉脯干、宁化辣椒干、田鼠干、沙县小吃

电话区码

0598

邮编区码

365000

行政类别

地级市

地方方言

闽中语、闽南语、客家语等

著名学校

三明学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

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邓本元;市长杜源生

人口

人口

地方特产

明溪肉脯干、田鼠干、沙县小吃

电话区码

0598

邮编区码

365000

行政类别

地级市

地级市

闽中语、闽南语、客家语等

城市简介三明市

三明市是福建省直辖市,中国著名的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位于武夷山与戴云山脉之间的闽西北山区,是福建省新兴的工业城市和重点的“绿三角”旅游区。全市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78平方公里,总人口250万。辖永安市、三元区、梅列区和明溪、清流、宁化、大田、沙县、尤溪、将乐、泰宁、建宁等九个县。全市森林覆盖率73.8%,年平均气温19.4℃,属中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一年四季均宜旅游。

三明历史悠久,各县、市都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尤其是清流境内狐狸洞的“清流人”古人类化石,把福建人类活动的历史从过去的六、七千年前已推到一万年以前。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使得三明市(宁化石壁)成为中国历史上由北向南客家大迁徙的中转站,被誉为“客家的摇篮”。宋代“理学四贤”中的杨时、罗从彦、朱熹和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及清代的“书法四大家”之一的伊秉绶等客家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里,还有许多明代建筑群、石雕群等古迹。

三明山川秀丽,极具特色的岩溶地貌形成了闽洞奇景的将乐玉华洞、宁化天鹅洞群、沙县七仙洞、明溪玉虚洞等,而丹霞地貌又形成了泰宁金湖、永安桃源洞等奇妙画境,火成岩地貌更形成了瑞云山风景区之奇观。

三明,素有“绿色宝库”之誉。有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之冠的“宁化古杉木王群”;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区──三元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和将乐龙栖山、沙县萝卜岩楠木林、永安天宝岩等四个自然保护区,并以珍稀动植物繁多而驰名。

三明物产丰富,竹、木、菇、闽笋、建莲、金桔、猕猴桃、花柰、天然宝石以及“汀州八干”的明溪肉脯干、宁化辣椒干、田鼠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三明交通方便,鹰厦铁路横贯市内,加挂了旅游卧铺车厢,新开通了“永安号”、“金湖号”火车专列,公路四通八达,三明机场也在建设之中。

三明旅游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风景区2个、省级风景区4个;有旅游(涉外)饭店、宾馆近百家;有二类旅行社2家、三类旅行社7家,拥有多语种的导游和较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尽可满足观光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需要。近年来,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三明开发和推出了“客家祖地”寻根、谒祖专项旅游、绿色之旅和科学考察之旅等多种特色旅游。

历史沿革隶属

之前的三明地区从没有成立过统一的区域,在历史上都是分属其它地区,1970年拼凑成一个“三明”,包括了福建的每个民系。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起,以会稽南部都尉辖地设置建安郡,统辖全省10县。其中,从建安县东部析置的将乐县,西部析置的绥安县,为三明境内最早建立的两个建制县,其辖区含今将乐、泰宁、建宁、宁化、清流、明溪6县范围,疆域东至南平界,西至永城界,南至虔州界,北至昭武(后改称邵武)界。东西广约110公里,南北袤约90公里,全境总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

东晋太元四年(379年),析延平县南乡沙源地置沙戍堡。义熙元年(405年),升沙戍堡为沙村县,同时改绥安县为绥城县,将乐县建置如故。此时三明境内已有将乐、绥城、沙村3县,其辖区含今将乐、泰宁、建宁、宁化、清流、明溪、永安、沙县8县范围,疆域东至延平界,西至石城界,南至新罗界,北至邵武界。东西广约170公里,南北袤约140公里,全境总面积约1.73万平方公里。

南朝沿袭东晋建制。隋开皇九年(589年),曾一度废将乐、绥城2县,并入建安县。开皇十二年(592年),又从建安县析出原将乐、绥城2县地,并入邵武县。开皇十六年(596年),废沙村县。至唐武德四年(621年),恢复沙村县,并改名沙县。武德五年(622年),从邵武县析出原绥城、将乐地域亦复置2县,隶建州。贞观三年(629年),废将乐、绥城县,分别并入建安县和邵武县。永徽六年(655年),又复置沙县。垂拱四年(688年),复置将乐县。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黄连县。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置尤溪县。

翌年,黄连县更名为宁化县。乾元二年(759年),在原绥城县地分置归化、黄连2镇。元和三年(808年),又废将乐县。2年后再复置将乐县。五代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改黄连镇为永安场,改归化镇为归化场。中兴元年(958年),升永安场为建宁县,升归化场为归化县。其时,三明境内已正式设置县级建制的有沙县、将乐、宁化、尤溪、建宁、归化6县,其疆域东至福州界,西至石城界,南至汀州界,北至邵武界。东西广约200公里,南北袤约150公里,全境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归化县改名泰宁县。元符元年(1098年),析宁化、长汀县部分地方增设清流县。绍定元年(1228年),废清流县。元至元八年(1271年),又复置清流县。明景泰三年(1452年),析沙县新岭以南地、尤溪县宝山以西地增置永安县。成化七年(1471年),析宁化、清流、沙县、将乐4县部分地方增置归化县。嘉靖十四年(1535年),析尤溪、永安、漳平、德化4县部分地设置大田县。

隆庆元年(1567年),析龙岩、永安、大田3县部分地域设置宁洋县。至此,三明境域范围已初具雏形,辖区计有沙县、将乐、宁化、尤溪、建宁、泰宁、清流、永安、归化、大田、宁洋11县,其疆域东至福州界,西至石城界,南至泉州界,北至邵武界。东西广约220公里,南北袤约170公里,全境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

清朝和民国初年,均沿袭明制。民国22年(1933年),归化县改为明溪县。民国29年,分别从沙县、永安、明溪3县划出部分地方增置三元县。至此,三明境内各县建置基本定型。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因各县政区隶属关系曾有所反复而致使境域范围随着不断变化,时扩时缩。直到1970年间,三明全境疆域范围才得以正式确定,至1992年未再变动。

三国时期,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将乐县、绥安县(后改绥城县,即今建宁、泰宁等地域),东晋建沙村县(今沙县)。这三个县均属建安郡。南北朝时代,三明行政区域属南朝宋、齐、梁、陈等国,置县及隶属未变。隋代,三县俱废,分别并入泉州(后改为建安郡)的建安县和抚州的邵武县。唐代,三县复置(绥城县复置后旋废),并新置黄连县(后改宁化县)、尤溪县;五县先后分属建州、汀州、福州。

五代十国时期,三明行政区域先属闽国,后隶南唐。闽国时,将乐升置镛州,领沙县、宁化县。南唐时,废镛州,复置将乐县;并新置归化县(后改泰宁县)、建宁县。五代时,五县分属剑州、建州(后改为镇安军、镇武军、永安军、忠义军)。宋代新置清流县(宋代末废);七县先后分属邵武军、南剑州、汀州、建州(后改建宁府)。元代,清流县复置;七县先后分属邵武路、延平路、汀州路。明代,新置永安县、归化县(后改明溪县)、大田县、宁洋县;十一县先后分属延平府、邵武府、汀洲府、漳州府。

清代,除大田县隶属永春州、宁洋县隶属龙岩州外,其余县隶属沿明制。民国时期新置三元县;十二县先后分属南路、北路、西路观察使署,建宁道、汀漳道,厦门道,福建省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福建事变”时期,三明各县还分属过延建、龙汀、兴泉等省。现在的三明是在1970年才成立的,之前的“三明”地区从没有成立过统一的区域,在历史上都是分属其它地区,1970年才拼凑成一个“三明”,包括了福建的每个民系。

在1970年才拼凑成一个“三明”,把历史上一直分属其他地区的县划分到“三明”,清流、沙县(包括梅列区、三元区)、明溪县、宁化县地本来属于隶汀州府(今龙岩);大田县本来属于兴泉永道(今莆田、泉州、永春、德化、大田);永安、将乐本属延平府(今南平);泰宁、建宁县本属邵武府(今邵武),“三明”包括了福建的每个民系。1963年5月,设立三明专员公署。三明专区下辖:三明市、三明县(后恢复为本来的明溪县)、永安县、清流县、宁化县、大田县(1963年5月从晋江专区划入)。1970年6月18日,福建省将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划归三明专区,三明专区辖区扩大为1市10县。

同年12月,三明专区改称为三明地区。1983年4月,原地辖三明市改为省辖市,并撤销三明地区行政公署,实行以市带县的管理体制,辖三元区、梅列区、永安县(1984年9月改为县级市)、大田县、尤溪县、沙县、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计2区1市9县。1984年9月12日,永安撤县设市(县级市)。至此,三明市辖2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永安市。

地理环境地理位置

三明位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地处闽中和闽西北结合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5°30′~27°07′,东经116°22′~118°39′。东与福州市的闽清、永泰毗连;东南邻泉州的德化、永春;西南接龙岩地区的漳平、连城、长汀;北靠南平地区的邵武、顺昌、南平;西北与江西省的石城、广昌、南丰、黎川交界。全市下辖永安、大田、尤溪、将乐、泰宁、建宁、宁化、明溪、清流、沙县10个县(市)和梅列、三元两区,全境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境域范围东起尤溪县洋中棋盘石,西至宁化县禾口姑岭隘,南自大田县谢洋吉初寨山,北抵泰宁县龙湖游源焦家岭。东西长距230多公里,南北宽距180多公里。

由于三明区位特殊的地理环境,境域内建制隶属关系屡有更易,曾历经几度演变而逐渐形成现境。

地形

三明市境域以中低山及丘陵为主,北西部为武夷山脉,中部为玳瑁山脉,东南角依傍戴云山脉。全境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辖1个县级市(永安市)、2个市辖区(梅列区,三元区)、9个县。

发展定位

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是加快三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整体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内在要求。三明市要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和产业集聚,扩张城市空间、人口的规模。

城市发展方向:以“北扩为主,适度南拓,合理西进”,在空间上向沙县跳跃发展。三明城市通过与沙县区域空间整合为重点的市县一体化,与福建永安市区域产业整合为重点的城市联盟发展战略,加快三明中心城市快速通道的建设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

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完善、产业重点突出、生态环境良好、人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中型城市。到2020年,三明市区面积将达80平方公里,中心城市人口达6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80%以上。将成为福建著名的制造业基地,旅游名城,全国绿色生态旅游名城,海峡西岸内陆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新兴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把三明建成“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经济协作区”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

自然资源植物

三明资源丰富,林木品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是全国四个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全市水力资源可供开发发电装机容量达170万千瓦(现已开发完毕)。

矿产资源

三明资源丰富,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综合改革试验区,享有福建“绿色宝库”的美誉,林木品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为全省的三分之一),毛竹储量3.8亿株;已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种79个,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9个,大宗的有:煤、铁、钨、铝、锡、锰、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蓝宝石等;境内主要河流沙溪、金溪、尤溪,均系闽江水系,总长875公里,年径流量达215.8亿立方米,全市水力资源可供开发发电装机容量达170万千瓦(现已基本开发完毕)。

城市文化市花三角梅

1991年1月24日三明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三角梅和迎春花并列为“市花”。

三角梅,别名:九重葛、三叶梅、毛宝巾、肋杜鹃、三角花、叶子花、叶子梅、纸花、南美紫茉莉等。为常绿攀援状灌木。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在3℃以上才可安全越冬,15℃以上方可开花。喜充足光照。

迎春花学名:Jasminum nudirlorum。又名金梅、金腰带、清明花、金腰儿、小黄花,系木犀科落叶灌木,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它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名贵花卉之一。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而且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市树

1991年三明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黄花槐和红花紫荆并列为“市树”。

黄花魁拉丁学名:Sophora xanthantha C. Y. Ma。科属:豆科,蝶型花亚科,槐属,苏木科决明属。别名:山扁豆、金凤树、金药树、树槐、豆槐。

红花紫荆又名羊蹄甲。豆科羊蹄甲属。分布于马来半岛,印度及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常绿乔木。叶片近圆形或圆心形,深裂达叶长的四分之一或稍多,先端浑圆,革质。总状花序短,花玫红色,有时具紫色和白色的条纹,芳香。荚果。花期主要在冬、春季。早春叶前开放,无论枝、干布满紫色花朵,艳丽可爱。叶片心形,圆整而有光泽,光影相互掩映,颇为动人。

旅游发展

三明市是旅游资源富集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三明市

三明市位于闽赣两省结合部,处于两个省会城市南昌、福州之间的中心位置和本省武夷山、厦门等旅游热点的中心区,是外省游客进入我省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有利于发展过境旅游。同时,在区域旅游协作中,延伸闽东北、闽西南两翼作用凸显,有利于旅游市场互动和线路对接,互补性强。此外,我市是全省旅游业“十一五”期间“两带三圈”格局中的绿色生态旅游带和闽西北旅游经济圈重点城市,发展旅游业所必须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十一五”期间,随着泉三高速公路全面建设,三明机场的开工,向莆铁路和永武、永宁高速公路相继开工,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为主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陆续形成,逐步成为东进西出、南联北接海峡西岸经济区交通枢纽,发展旅游经济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三明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和美丽的山水园林城市是全省重要的生态旅游区,全市森林覆盖率76.8%,被誉为:

“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

“中国绿都”

“中国南方生态乐园”

先后荣获: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同时,世界级旅游品牌取得新的突破全市旅游品牌形成世界级、国家级和地方级三个层面?现有世界级旅游品牌1个,国家级旅游品牌24个,省级旅游品牌51个。确立了三明“中国绿都”旅游整体形象,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沙溪滨河城市休闲游、客家祖地三大旅游品牌,品牌影响日益扩大,在全省旅游业发展中凸显高品位的品牌优势。

主要景点

三明山川秀丽,极具特色的岩溶地貌形成了闽洞奇景的将乐玉华洞、宁化天鹅洞群、沙县七仙洞、明溪玉虚洞等,而丹霞地貌又形成了泰宁金湖、永安桃源洞等奇妙画境,火成岩地貌更形成了瑞云山风景区之奇观。三明,素有“绿色宝库”之誉。有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之冠的“宁化古杉木王群”;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区──三元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和将乐龙栖山、沙县萝卜岩楠木林、永安天宝岩等四个自然保护区,并以珍稀动植物繁多而驰名。

将乐玉华洞

将乐玉华洞(国家重点风景区)

沙县七仙洞

沙县淘金山

泰宁大金湖(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十大魅力名镇)

永安石林(国家重点风景区)

永安桃源洞(国家4A级风景名胜)

清流

九龙湖

清流大丰山

宁化天鹅洞

宁化客家祖地

三明主要景区

沙溪河水上旅游区:沙溪河水上旅游区是展示三明城市风光的一道翡翠长廊,上至三元区城关大桥,下至斑竹水电站,现有大型游船3艘,摩托艇18艘,脚踏船55艘,小舢舨9艘,专用码头2处。游客可乘坐船艇,开展“水上游三明”、“夜景休闲游”,欣赏到“山如碧玉簪,水作青罗带,城是不夜城”的山城风貌,体会到“青山碧水画中游,三明美景日夜赏”的惬意。

麒麟山公园:麒麟山公园在三明市区东部,始建于1980年10月。麒麟山原名牛垄山,海拔262米,因山腰一古坟发掘出孔子戏麒麟碑刻,故改现名。

公园占地40公顷,有麒麟阁、电缆索道、游龙戏水、园中园、仿苏州亭院、麒麟书院和曲径通幽等旅游景点和设施。依山还建有浩然亭、聚云亭、三元亭、莲花亭、飞石亭、亭廊等,亭形有三尖、六角、四方,高低错落。麒麟阁建在山的最高处,高24.5米,宽12米,八角六层,钢筋水泥结构,登阁可将远近景色尽收眼底。山北有面积约3亩的人工湖。湖东有映鹤亭,亭顶孤鹤独立;湖滨有麟迹桥,湖上有五曲桥。湖中有一艘电动龙舟,供游客环湖玩赏。

园内有餐厅、茶馆、摄影部和工艺美术展销厅等服务设施。通往山顶的电缆索道是中国旅游风景区中最早投入运行的吊椅式索道,1983年1月建成,长625.34米,高差92.75米,行进速度每秒1米,吊椅41个可坐82人。有环山公路直达山巅。

交通发展

三明地处福建西北部,长期以来,三明一直处在全省交通网络的“井底”,经过全市上下近几年来的持续努力,如今三明已跳上了“井口”,三明交通不便的落后状况已大为改观,天堑变通途。被交通部正式列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被省委、省政府列为海西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全市现有公路里程13494公里。三明综合交通枢纽区位包括客运系统、货运系统、道路系统的几大主要系统。客运系统包括三明机场、三明铁路客运中心、汽车客运站、城市公交换乘区、社会停车区等;货运系统包括三明(沙县)公路、铁路货运站、港口、公路货运站场等;道路系包括规划地区范围内的多种交通运输形式的连接道路,以及与城区外部交通对接的内部配套道路网络。

三明市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力构筑出省、出海大通道,以高速公路建设为龙头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突飞猛进。三明至省内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大城市的时间大大缩短。到目前为止,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12公里,居全省第一。福银高速公路三明段、泉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永武高速公路、永宁高速公路、

建泰高速公路、三明中心城市快速通道、兴尤高速、厦沙高速、永漳高速公路、三明机场、向莆铁路、长泉铁路、浦建龙铁路、南三龙铁路等一系列工程的开工。

海峡西岸三明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时代正式来临。

2009年,完成公路客运量3492万人、旅客周转量18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6000万吨、货运周转量49亿吨公里。公路运输是目前的主要客货运输方式。至2015年,我市将基本形成“两纵三横三联”的高速公路网。同时,普通公路网不断完善,目前境内有国道2条,总长169公里;省道干线7条,境内总长1336.31公里;公路路面硬化通乡率达100%,通村率达99.5%。

高速公路

三明市的高速公路建设是构筑“两横一纵三联”的快速通道。这些通道建成后三明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近700公里,境内有三条出省快速通道,四条到达沿海发达地区的快速通道,贯通我市的长深高速公路成为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最便捷的通道。

“两横”:除已建成的福银高速公路(三明段)外,另一横包括:一是泉三高速公路(泉州——三明),实现我市3小时达到闽南经济圈。二是永宁高速公路(永安——宁化),2011年建成通车后成为我市进入江西内陆省份的便捷通道。

“一纵”:永武高速公路(永安——武平),2010年建成通车后实现我市4小时到达“珠三角”经济圈。

“三联”:一是建泰高速公路(建宁——泰宁)。二是厦沙高速公路(厦门——沙县)。计划“十二五”期间建成,将进一步缩短我市与沿海港口及“珠三角”经济圈的距离。

公路

国(省)道干线建设。国道205线贯穿全境,建成后将形成3条连接福建沿海、2条连接龙岩、2条连接江西、3条连接南平的普通公路进出通道。在通往区外的普通公路方面,已经按二级公路改造了三明经明溪、建宁至江西广昌的出省通道(局部路段为三级路)、永安至漳平公路、将乐至顺昌公路及部分区域内的连接通道。2007年底我市将按二级公路标准基本建成尤溪至德化、三明至江西石城、清流至连城、宁化至长汀的干线公路。

铁路

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和策划了向(塘)莆(田)铁路、长(沙)泉(州)铁路、建(宁)龙(岩)铁路、长(汀)三(明)铁路四个项目,全部按国铁Ⅰ级标准建设,长三铁路连接鹰厦、赣龙两条国铁干线,已完成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并列入铁道部和福建省部省会议纪要。

提出了三明市铁路规划“二纵二横”(二纵:建宁至龙岩铁路、长汀至沙县铁路;二横:向塘至莆田铁路、长沙至泉州铁路)的发展格局,形成了梯级建设大能力通道。

航空水运

三明沙县机场2014年底基本建成,2015年将正式通航。

内河航运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沙县港口及沙溪五级航道航运工程项目。沙县境内航段经过清淤整治,已具备通航条件,下一步,将在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协调航道建设有关各方,解决好沙溪口水电站船闸下游至南平市区脱水段航道条件问题。建成后可通行300吨级船队。

沙溪、金溪、尤溪三大水系航电综合开发投入实施,水路航道陆续开通与海运相连接。以国家把三明作为一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为契机,围绕省里提出的三明应发挥“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的发挥,立足三明区位优势,结合三明发展实际,在区域发展重点上,要强化主轴、壮大两翼、“块状”推进、连片发展,大力构筑交通综合枢纽,增强区域集聚和辐射能力。

医疗卫生

2007年,三明市坚持把发展作为卫生工作第一要务,强化发展意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着力抓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认真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秩序,严格医疗卫生服务监管,认真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继续推进文明行业创建,促进医疗服务行业风气的好转,推动三明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23个,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39个(综合医院26家,其中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所——三明市第一医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所——三明市第二医院、二级甲等医院7所、二级乙等医院15所,中医院9家、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专科医院2家),妇幼保健机构11个,疾控中心13个,卫生监督所2个,乡镇卫生院129个(中心卫生院16个),医务室、诊所665个(含个体诊所334个),在职培训机构7个,其他卫生机构11个。

另有村卫生所220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3个。全年市直医疗卫生单位财政拨款3377.22万元,同比增长3.21%,事业及其他收入46431.78万元,同比增长16.90%,固定资产53632.35万元,同比增长17.6%。

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有所加强。全市有各类卫生人员1009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76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27人;医生385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1.44人;护理人员2899人,每千人口拥有护士1.08人;医护比例1.33∶1。市区有各类卫生人员234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95人,医生75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2.68人,护理人员804人,每千人拥有护士2.84人。全市共有床位7717张,平均每千人床位2.87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5692张,平均每千人医院床位2.12张;市区共有床位1742张,平均每千人床位6.16张;农村卫生院1887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张。

体育事业

2007年,三明市继续加强和完善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体育社团,多方设法集资新建体育设施场馆,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群众体育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当年市体育局获全国群众体育优秀组织奖,永安龙岭社区、三元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为了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三明市建设三明市体育健身中心、三明市体育场馆等一批体育场馆和设施。2007年完成了福建省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选拔16名奥运会火炬手,送2人参加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考试。在体育交流中,有2人参加国际性比赛获2金2铜,有61人次参加全国性群体比赛获3金8银5铜和3个名次奖,367人次参加省级群众体育比赛获39金33银24铜与130个名次奖。

文化教育

2007年,全市教育系统大力实施科教强市战略,以提高质量、提升层次为重点,以统筹教育资源为抓手,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加快教育创新步伐,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截至年底,三明市普通全日制各级各类学校1715所,在校生448695人,全日制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35923人。其中幼儿园611所,在园幼儿63210人,教职工4176人;小学889所,在校生173990人,教职工15302人;中学182所,在校生168469人,教职工14055人;中等职业学校22所,在校生22804人,教职工1366人;高等院校3所,在校生16772人,教职工880人。

特殊教育学校8所,在校生3450人,教职工144人。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协调发展。“双高普九”扎实推进,明溪县通过“双高普九”省级评估,12个县(市、区)完成第一轮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查,梅列区(一类县)和泰宁县(二类县)被确定为市级优秀等次;建宁县、大田县被确定为省级优秀等次。扩大优质高中资源,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8.7%。

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名单:(八所)

三明一中、三明二中、宁化一中、尤溪一中、大田一中、永安一中、三明九中、沙县一中、泰宁一中。

高等教育三明学院

职业教育主动应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加强骨干学校、骨干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创建了2个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完成省定招生计划2.1万人,全市县级职业中学100%达到合格校标准,有14所学校达千人规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35万人次参加各类职业技能鉴定,1.19万人次获得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5人获高级工等级职业资格证书,9310人次获中级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2631人次获初级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地方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三明学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突出学科特色。

三明学院于2007年6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参加2007首届“全国纺织服装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纺织面料设计大赛”成绩斐然,选送的13件作品有10件作品入围复赛,占入围总数20%。有2件作品获银奖,3件获铜奖,4件获得优秀奖,为所有参赛院校之冠。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也有较快发展。全市幼儿入园率达88.09%,“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3.48%。

文化事业

07年,三明市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构建和谐三明、弘扬先进文化为主题,继续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各项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十一五”期间三明市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全市有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被列为当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扶持资金625万元,已有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动工建设。三明市文化与出版局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服务海峡西岸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明确“坚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宜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行政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内涵,积极推进“前锋、基地、枢纽、支撑”四个关键词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

经济社会三明市

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34.2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7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5.5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1.88亿元,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96亿元,外贸出口总值7.62亿美元。三明市2009年人均GDP27900元,折合美元4075。(三明市市区人均GDP约47015元,折合美元约6944.6,位居全省前列。)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为972.71亿元,首次突破9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3.9%,增幅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六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82.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4.89亿元,分别增长3.3%、21.5%和9.4%。从三大产业贡献率及拉动情况看,一产贡献率为3.9%,二产贡献率为70.8%,三产贡献率为25.3%,分别拉动GDP增长0.5个、9.9个和3.5个百分点。

三明基础雄厚,是福建省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拥有冶金、化工、煤炭、机械、纺织印染、塑料、造纸、森工、建材、电子、医药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拥有大中型企业50多家,福建省最大的钢铁、化肥、水泥、煤炭等企业都在三明,有“曲氏”牌痛血康胶囊、“白菜”牌农药、“三恒”牌彩色移印机、“福重”牌振动压路机、“双轮”牌轮胎定型硫化机、“飞鸽”牌聚氯乙烯硬片、“饶山”牌拷贝纸、“天河”牌竹凉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

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明有九个省定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有八个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建宁莲子、黄花梨、猕猴桃、茶树菇,尤溪银杏、姬松茸,沙县芦柑等土特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外;具有当地特色的鸡、鸭、兔、牛、羊等畜禽饲养及加工产品已初具规模。

三明作为一个著名的工业城,过去曾为福建省的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近几年来,我们福建省的经济在迅猛发展,而三明作为福建省的一个老工业城、文明城市,其经济的发展却十分缓慢。甚至有人把三明比喻成福建省的一个“死角”。由此可看出,三明作为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国家对工业投资比重显著下降的情况下,三明应该寻求新的发展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比如发展一些新兴工业,或选择一些盈利率较高的行业进行发展。就三明目前的情况来说,依靠工业仍然是促进三明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化艺术

2007年,三明市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构建和谐三明、弘扬先进文化为主题,继续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各项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十一五”期间三明市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全市有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被列为当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扶持资金625万元,已有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动工建设。

名优特产

三明物产丰富,竹、木、菇、闽笋、建莲、金桔、猕猴桃、花柰、天然宝石以及“汀州八干”的明溪肉脯干、宁化辣椒干、田鼠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明溪县:明溪肉脯干有“三老”、“秋荣”、“荣兴”、“老罗记”、“华鹰”、“正茂”等品牌,各种口味、包装都有。

清流县:清流“蔬珍”笋干、笋丝、酸菜干、苦菜干、黄花菜、黑笋干、巴西菇、花菇告示;嵩溪豆腐皮、清津牌纯天然葛粉丝、九龙湖鱼干,“九利”茶籽油。

宁化县:客家传统美酒“客源酒娘”、天然纯净“老鼠干”、宁化山茶油、笋干、花菇、茶树菇、红菇、豆腐皮。

梅列区:草菇、老抽、香酥、白米醋、老抽王、黄豆油等三星公司的"龟龙"牌系列食品。健盛公司的天然水煮笋、猪肚菇、小白菇、珍稀菇、茶树菇。

将乐县:洋窠熟笋干、苦瓜茶。

沙县:郑湖板鸭和浩田板鸭以及夏茂特产“辣倒神”牌辣酱;沙县富口“老情人”豆干、麻辣豆干、猪肉干、素牛肉、卤花生。

三元区:农旺出品的笋脯分“五香”、“麻辣”两种口味;原野食品笋片、脆笋、鲜菇;水煮笋、清水笋。

永安市:永安玉笋、清水盐笋、清水苦笋、香辣苦笋、安贞粉干、含笑馅饼。

泰宁县:大金湖盛产各类天然淡水鱼,如金湖白鱼、鱼条、鱼片、翘嘴鱼、枪鱼、桂鱼、鲤鱼、黄安等十几个品牌。

建宁县:省著名商标“文鑫”:西门莲子、皇家贡品建莲莲子(礼品)、红枣桂圆莲子糊、建宁白莲、建宁莲子、孟宗笋干品牌产品:金丝笋、闽丝笋、水煮笋、凤尾笋、水煮笋干(礼品)。

大田县:阿佳野菜、鱼腥草茶、绞股蓝茶、苦菜茶、金针菜、绞股蓝珠茶、脱水苦菜、玫瑰茄、苦菜干;上京仙人掌面干。

尤溪县:金桔、珍珠笋干、茶树菇。

城市名片

由三明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三明十大名片”评选,经过推荐提名、公开投票和专家评审三个阶段,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最终推荐产生最能三明形象的十大名片。对于塑造三明形象,打造三明品牌,提升三明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增进市民对三明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实现三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文明城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三明市就以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而闻名全国。20多年来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同时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毛泽东词《如梦令·元旦》(三明革命老区)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三明12县(市、区)有11个是革命老区县,其中建宁、泰宁、宁化、清流、明溪、将乐、沙县是中央苏区县。毛泽东1930年初率部途经宁化、清流、明溪等地时,写下了这首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的词作,是三明革命者如火如荼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

三钢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福建省三明钢铁厂,建于1958年。三钢是三明工业和城市发展的标志性企业,历经50年发展历程,已形成年产500万吨钢规模和以钢铁业为主、集多元产业并举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福建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自1988年以来连年进入中国500强企业行列。

绿色三明

三明森林覆盖率达76.8%,居全国前列,被誉为“中国绿都”,有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最绿省份最绿市等美誉,三明是全国林业改革的先行区,1988年4月被国务院设立为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2005年底在全省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永安洪田村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

主要由金湖、上清溪、寨下大峡谷、泰宁古城、地质博物苑、九龙潭、状元岩、猫儿山八大景区组成。2005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8月3号,“中国丹霞”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丹霞是一个捆绑提名的世界自然遗产,福建泰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丹霞”项目的牵头单位之一,成为福建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双冠”世界级旅游景区。其中,泰宁大金湖26平方公里的丹山和碧水的完美组合,造就了国内罕见、景象万千的水上丹霞奇观,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

石壁客家祖地

全球200多个姓氏的1.2亿客家人中的80%以上与石壁有渊源关系,是大多数客家人公认的总祖地。

沙县小吃

沙县于2003年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小吃之乡”称号,2005年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06年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小吃文化名城”称号。目前,沙县小吃有39个小吃品种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沙县小吃制作工艺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峡两岸林博会

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由国家林业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台办、商务部为支持单位,是全国唯一的两岸林业综合性经贸交流合作平台,为国家级专业会展。从2005年起至今已举办6届。

闽江源

千里闽江的发源地,位于建宁县均口镇台田村严峰山。闽江源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闽学大师(杨时·罗从彦·朱熹)

杨时、罗从彦、朱熹是著名的理学家,是闽学的创始人、奠基人和传承者,分别是北宋将乐人、北宋沙县人和南宋尤溪人。

著名人物

闽学鼻祖——杨时

(1044—1130),字中立,南剑州将乐县(属今福建明溪)人。生于宋仁宗庆历四年,卒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年八十七岁。(疑年录作生于皇祐四年,卒于绍兴五年,年八十三岁;宋史本传不著卒于何年,亦作八十三年。此从直齐书录解题)。幼颖悟异常,能属文。稍长,心经史。熙宁九年,(公元一〇七六年)中进士第,调官不赴。

学于程颢,颢死,又学于程颐。杜门不仕将十年。历任州一级的司法、防御推官、教授、通判等职,历知刘阳、余杭、萧山三县,多有惠政。高宗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优游林泉,以读书讲学为事。东南学者,推为“程学正宗。”朱熹、张栻的学部,皆出于时。学者称为龟山先生。卒谥文靖。时著有《龟山集》二十八卷,《文献通考》及二程粹言《四库总目》等,并行于世。

扬州八怪——黄慎

福建最大钢材生产企业——三明钢铁厂(1687~1768),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初名盛,一作胜,字恭寿,一字恭懋,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宁化人。少年丧父,学画以谋生计。曾从师画家上官周。后离家出游,与郑燮往来友善。主要工画人物,早年用笔工细,风格与上官周相近。

后吸收怀素草书,风格变为粗犷雄伟。多取材于历史人物故事,以及神仙佛道,樵夫渔父。也画花鸟,洗练概括,大胆泼辣。山水以小品最精,境界开阔,诗趣盎然。黄慎的绘画,着重于写意,描写对象,不拘泥于形似。代表作有《东坡玩砚图》、《山水册》等。书法初学王羲之、王献之,后乃得力于怀素,草书用笔枯劲,上下勾连,自成风格。诗亦佳,有《蛟湖诗钞》刻本行世。

廉吏善政——伊秉绶

(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洲人,故人又称“伊汀洲”。其父伊朝栋,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御史、光禄寺卿。史称伊秉绶“通程朱理学,幼秉庭训,从师阴承方,讲求立心行己之学。”后受大学士朱珪的赏识与纪晓岚的器重,拜纪为师,又拜当时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刘墉为师学书法。伊秉绶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嘉庆四年任惠州知府,因与其直属长官、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被谪戍军台,诏雪后又升为扬州知府。在任期间,以“廉吏善政”著称

爱国诗人——张际亮

(1799-1843),字亨甫,号华胥大夫、松寥山人,福建建宁县溪口镇渠村人。是鸦片战争时期享有盛誉的爱国诗人,与魏源、龚自珍、汤鹏并称为“道光四子”。张际亮一生创作诗文上千卷“万余首”,流传至今的还有32卷、3078首。其诗较多反映了社会现实,揭露了腐败清王朝的政敝民贫,表达自己除弊济民的愿望。其诗作主要辑录于《松寥山人集》、《娄光堂稿》等。

三明名人张静初

中远总裁——陈忠表

生于1937年12月,宁化县曹坊乡人。1962年8月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本科)。高级经济师。曾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1962年8月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1962-1973年先后在中捷海运公司、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中波轮船公司、中坦海运公司任三副、二副、大副、船长;1973-1992年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外轮代理公司总经理;1992年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总经理兼中国船东协会会长;1993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

国际影后——张静初

(1980年2月2日—),出生于福建省永安市,中国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曾出演多部影视剧,获得不少殊荣,凭借电影《花腰新娘》荣获第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同时获得第十一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女演员。2006年主演《芳香之旅》摘得第三十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同年在电影《孔雀》中的出色表现为其拿到了第六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2011年凭借《唐山大地震》荣获第八届亚洲沃克电影奖最佳女配角。

音乐才女——董贞

(1986年8月27日—),出生于福建省宁化县。出自人才辈出的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国大陆地区唱功实力派且比较擅长创作的女歌手。其嗓音温柔而甜美,曾一度被誉为大陆的邓丽君与杨钰莹的综合体,又因其大部分歌曲都是自己创作,又有才女之称。早期主要从事幕后工作,为许多韩国及国内的歌手创作歌曲,例如韩国巨星张娜拉,郑在娟,国内新人曹璐等等。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6:04: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6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三明市(中国福建省下辖地级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三明市(中国福建省下辖地级市).pdf

标签:福建省   中国   下辖   地级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