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中国5A级旅游景区)

更新时间:2025-02-24 09:02:17 阅读: 评论:0

花果山(中国5A级旅游景区)

花果山 (中国5A级旅游景区) 次浏览 | 2022.09.08 12:06:04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花果山中国5A级旅游景区

花果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郁林路5号,花果山所在景区面积75.39平方千米,层峦叠嶂136峰,其中花果山玉女峰是江苏省最高峰,海拔624.4米。

花果山以古典名著《西游记》所描述的“孙大圣老家”而著称于世,因美猴王的神话故事而家喻户晓。自古就有“东海第一胜境”和“海内四大灵山之一”美誉的花果山,集山石、海景、古迹、神话于一身。花果山与《西游记》故事相关联的孙悟空降生地的娲遗石,栖身之水帘洞,以及七十二洞、唐僧崖、猪八戒石、沙僧石等等景点,神形惟妙惟肖。

花果山所在风景区先后被命名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先进单位,中国十佳旅游景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全国“黄金周”旅游直报点和全国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点。

中文名

花果山

外文名

Mount Huaguoshan

地理位置

连云港市海州区郁林路5号

占地面积

84.3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

十八盘、南天门、老君堂、水帘洞

别称

苍梧山、青峰顶

适宜游玩季节

春季、夏季、秋季

荣誉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其他信息

《西游记》主要采景地之一

气候类型

湿润性季风气候

景区等级

AAAAA级

所在地

江苏省连云港市

类别

自然景观

票价

旺季100元、淡季50元

教派

道教、佛教

历史沿革

唐、宋、元、明、清先后在花果山筑庙建塔,千百年来的古建筑、古遗址、古石刻、及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踪手迹遍布山中。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朱翊钧皇帝颁旨花果山中的三元宫为天下名山寺院。

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在花果山主峰玉女峰上题“遥镇洪流”四字。    

地理环境地理位置

花果山所在风景区风景区所在的连云港市位于中国万里海疆的中部,江苏省的东北部,东临黄海,西接中原,北扼齐鲁,南达江淮,与日本及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景区面积75.39平方千米,层峦叠嶂136峰,其中花果山玉女峰是江苏省最高峰,海拔624.4米,峭壁悬崖。  

地质地貌花果山风光

花果山地处中国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秦岭褶皱系大别—苏胶褶皱带的苏北—胶南背斜之上,是中国已确认的切割深度最大的断裂之一,位于“苏鲁造山带”区内,地层岩性是变质岩,呈现片理、片麻理发育。花果山地区变质岩以浅粒岩为主,属中新元古代(距今11亿至8亿年),夹有较多的基性岩脉体,被命名为“云台岩群”。云台山的混合岩和变质岩的地质特征非常典型,类型发育比较齐全,留下了众多的地质遗迹,而且该地区形成的地质地貌景观具有相当的观赏性,如洞穴、奇石、天生桥、一线天、山谷等。[2]

花果山海蚀洞穴是研究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天然课堂和试验场,这种地质遗迹在环太平洋沿岸都很少见到,它是研究地壳升降、海平面变化的重要依据。同时,由于花果山地势陡峭、岩层节理发育,加上多次地震形成了多处崩塌地质遗迹,形成了国内罕见的崩塌堆积奇石景观。

由于剧烈的板块碰撞作用,产生了极其强大的挤压力,在造山带内形成超高压变质带和高压变质带,花果山变质岩石在造山作用中承受了300℃左右的温度和7千巴至9千巴的高压变质作用。大约从距今2亿年起,增厚的地壳发生均衡作用,造山带山根断离进入地幔,由于造山带发生快速折返,花果山的岩石从深约20千米的地壳深部向地表抬升,经过近1亿年,抬升了大约20千米的垂直距离而接近地表。花果山又向东北方向平移了约300千米,晚白垩世至新近纪以来,花果山缓慢上升,接受剥蚀,剥蚀幅度约3千米至5千米。现今的花果山地貌,则形成于近50万年以来的地质建造,由于花果山地区四周为脆性断裂,第四纪以来,构造运动表现出不均衡升降的特点,花果山不断升高,形成了现今江苏省的最高峰。    

气候特点

花果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既有暖温带气候特征,既有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的气候特征,又有海洋向内陆过渡地带的气候特征。总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季。常年平均气温在14℃左右,年平均最高气温19℃,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0℃,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其次,年平均总降水量920多毫米,是湿润型的雨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  

主要景点

花果山山门

花果山新、旧山门

花果山山门是由四只石雕雄狮把守,体现了花果山的特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广场四周这些石猴,是花果山的迎宾猴,原数108只,暗寓36天罡、72地煞之数。山门背面的匾额上书写的“东胜神州”这四个字,是由中国书法协会代主席沈鹏先生题写。  

水帘洞

水帘洞

水帘洞是花果山上具有代表性的景点。这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老家水帘洞的原型。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水帘洞已名闻遐迩。在明代顾乾的《云台三十六景》以及张朝瑞等人的游记和各类方志文献中已有详尽生动的描述。洞门前,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海州知州王同的“高山流水”题刻,还有“神泉普润”、“灵泉”等勒石。《西游记》所写:“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三元宫

三元宫

三元宫处于花果山三元宫建筑群的中心,雕梁画栋,殿宇森罗。据载,它发迹于唐,重建于宋,敕赐和扩建于明,香火两万家,后又多次修葺于清。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遭日军轰炸,翌年日寇搜山时被焚。“文革”后,依明朝的建筑风格逐步修复,已形成以海宁禅寺为主体的庙宇群。当今的山门和“敕赐护国三元宫”门额,是明代遗物。三元宫正门右面那棵古柏,是宋代留存。院内的两棵银杏树有一千一百多年。  

迎曙亭

迎曙亭

据《云台补遗》记载,唐建“望日楼”,后倒塌。明万历年间,在原址建“海曙楼”。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陶澍捐资重修,亲题“海曙楼”于门额,撰并书联于门侧:“曙色正平分,听万籁无声,已觉人来天上;楼光开四面,看一轮初上,始知身在日边”。1986年,在海曙楼遗址,修建了“迎曙亭”,这是现今中国最大的全石结构的亭子。  

“神”字王

“神”字王

大石崖上有一个很大的“神”字,叫作神字王。字长39.4米,宽15.8米,深0.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汉字摩崖石刻。1996年入选吉尼斯世界记录。“神”字王可远眺也可近观。花果山的一草一木,都因为一部《西游记》而充满神韵,从怪石园东部唐僧崖向南有一条石板路,通往眺望“神”字王的最佳方位一观神台,路旁边的崖壁上有若干名家书写的字体不一、大小各异、风韵不同的“神”字摩崖石刻,一路“神”味十足,叫作“神路”。  

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一大圣湖之滨屹立的一座千年古塔。阿育王塔背依层峦叠嶂,面临千顷碧波,塔身亭亭,倒影历历,湖光山色,相映生辉。阿育王塔旁原有一座海清寺,是花果山主庙三元宫的下院,类似于现今的接待站。过去长途跋涉朝山进香的信徒,都要在该处先歇歇脚,再往山上攀登。

海清寺阿育王塔,是苏北地区现存最高和最古老的一座宝塔。据建塔时嵌在塔内壁上的碑文记载,此地原先曾建过一座塔,在唐代时号称全国第二,可见此塔在中国的建塔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阿育王塔自古就是云台山的一个主要景点,明代叫“古塔穿云”,清代叫“塔影团圆”。它的特点有五:一是历史古老;二是根深蒂固,经历过郯城清康熙七年(1668年)8.5级大地震的洗礼,至现今不歪不斜;三是塔形壮丽,再经山光水色的映衫,相得益彰;四是既能看又能爬,游客有参与的机会;五是有动人的神话传说。  

七十二洞

七十二洞

花果山上洞穴特多,总称“七十二洞”,是若干万年前的一次造山运动形成的奇观。除了海天洞,著名的还有二仙洞、万佛洞、朝阳洞、啸云洞、华严洞、莲花洞等。《西游记》第三回,描写花果山间的七十二洞妖魔,尽皆归顺猴王,并在花果山保卫战中充当先锋。  

花果山石

花果山山石

花果山石的天然碑是花果山中最大的一块古代摩崖石刻,石刻上的内容是明朝海州知州唐伯元写的一篇《游青峰记》。因他率领邀览花果山的贡生中有一位名叫顾乾的,是《云台山志》、《云台三十六景诗》的作者,他恰好要赴京,唐伯元便写好了这篇游记送给他,并刻于“朝阳庵右”。  

大圣佛

大圣佛

大圣佛是在自然石的基础上,凿刻而成的孙大圣头像,供孙大圣的信仰者祭祀。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回真经,功德圆满,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地位已远远高于观音菩萨。斗战胜佛,顾名思义是好斗善斗,而且是凡斗必胜。  

八戒石

八戒石

从远处山腰眺望一线天,八戒石像一个戴着僧帽的老猪在绿树丛中呼呼大睡。一线天下面是花果山山名摩崖石刻。这里还有天然碑、砚石等景观。沿小路前进可至墨香小径,里面有百余位当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刻在天然石块上;还可至怪石园,看千奇百怪与《西游记》有关的象形石。  

玉女峰

玉女峰

花果山玉女峰,海拔624.4米,江苏省最高峰。《云台补遗》云:“双峰耸立,东曰‘清风’,西曰‘玉女’,为云台主峰。”玉女是《西游记》所描绘的天宫里的人物,曾为情爱下凡;第三十回还说花果山“上连玉女洗头盆”。如今在山南东磊,可看到关于玉女洗头盆的遗迹和石刻。  

遥镇洪流

遥镇洪流

清康熙大帝,对云台山镇淮入海的气度,大为赞叹。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下江南返京途中,特地派他的贴身太监五哥来云台山进庙上香,并将他手书的匾额“遥镇洪流”赐给三元宫。当时云台山尚未与大陆相连,还屹立于碧海之中,后因黄河改道造成的淤积,渐与陆地相接。  

玉皇阁

玉皇阁

玉皇阁原为玉皇宫,道教宫观,石匾仍在。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之前,已是三元宫建筑群中最高的庙宇建筑。它与前殿、大殿、团圆宫一样,皆依山而建,在一条子午线上。1992年在原址建玉皇阁,是一座接近花果山极顶、高24米的三层六角亭阁,常被霞光云雾缠绕。立于玉皇宫上,可俯视水帘洞、三元宫、南天门、孔雀沟。  

南天门

南天门在竹节岭之上、风门口之东,背倚峻岭,形势险要,居高临下,与玉皇阁、三元宫遥遥相对。在《西游记》中,南天门是玉皇大帝灵霄宝殿的外大门,孙悟空出入天庭,大闹天宫,皆是从南天门作为“突破口”的。南天门南边,还有一块八角形的青石台,传说是托塔李天王的点将台,当年十万天兵天将奉命下界来捉拿孙悟空,托塔李天王曾在这里布兵遣将。  

九龙桥

九龙桥

九龙桥是因为山上有九条山涧像九条舞动着的龙,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桥下而得名。那时候百姓都相信龙是神,一些香客就在此桥小憩一刻,来沾一点龙的寿气,再进山求佛,保全家万事平安,因此九龙桥又叫万寿桥。传说花果山上原来有十条龙,九条龙在山里面住着,为了防止外族侵犯,便派了一条本事最大的秃龙到东面的山头守卫。今山东庄还有秃龙山,那龙山上还有两个对穿的山泉就是传说中的龙耳。可以在桥上往南望,那远处的村庄便是山东庄。九龙桥畔有一棵千年老银杏,粗大的枝桠已经挤进了桥身,桥上桥下布满树荫。  

墨香小径

墨香小径

墨香小径是一处天然的艺术碑廊,融自然美与艺术美于一体,别具一格。在一块块自然山石上,镌刻着当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因名“墨香小径”。墨香小径有104块天然石上的书法瑰宝。字因石愈显其秀,石因字更显其神。真草隶篆,形体各异;颜肌柳骨,风韵不同。启功、沈鹏、李苦禅、沙孟海、林散之、武中奇、范曾、舒同、李淑一、萧娴、李一氓、郭化若等位大师的真迹,为胜境锦上添花。  

猴苑

猴苑

海州的早期文献,有猴属的记录,但明清以来的方志里,猴子没有了踪影。此大概是《西游记》中猴家族被孙悟空从生死簿里一笔勾去的故事原型吧。花果山的猴子,依然保持着野生状态,自行觅食、繁衍。尤其重要的是,这里存在一个健全的猴王国。  

多宝佛塔

多宝佛塔

多宝佛塔建于明代,塔建成不久后倒塌。到20世纪80年代,原塔基平台重见天日。经开掘塔心石室,发现有鎏金铜像及大批古钱币。现今的塔仿南唐风格,于1995年重建。塔体石雕,实心,长柄铃型,高12.77米,九级八面。塔身周围有石雕佛像64尊,玲珑精致。  

飞来石

飞来石

飞来石又叫观日峰。传说是孙悟空出生时炸裂的那一半石卵飞落于此。山下的朝阳镇,是毛泽东主席为《大社的优越性》写的按语所指的地方。远处闪闪发光的是一方方盐田,越过盐田便是万顷碧海。  

惠心泉

惠心泉

禅院的门前有一口惠心泉,惠心泉一井两眼,有珠联璧合、心心相印的意思。泉水甘甜,用惠心泉的泉水来冲泡花果山云雾茶,色汁绿润,清新味美,是花果山茶道中的双绝。  

金镶玉竹

金镶玉竹

金镶玉竹为花果山竹中珍品,其珍奇处在那嫩黄色的竹竿上,于每节生枝叶处都天生成一道碧绿色的浅沟,位置节节交错。一眼望去,如根根金条上镶嵌着块块碧玉,清雅可爱,故古海州志中称其为“金镶碧嵌竹”。花果山上的金镶玉竹分布较广,生长旺盛,以花果山最多,而紧靠三元宫的屏竹禅院一带尤为繁茂。1993年6月,中国发行一套《竹子》特种邮票,将云台山金镶玉竹列于4枚中的第2枚。金镶玉竹邮票碑竖到了去屏竹禅院的路口,成了花果山特有一景。  

云海

云海

云海是在花果山的阳光下大片云海如飘荡的棉絮,上下翻涌,山峦被浩渺,云海淹没,汪洋一片,似海非海,把花果山的景色裹得忽隐忽现,宛若仙境,云海将这座《西游记》中描写的“仙山”装扮得格外迷人。  

屏竹禅院

屏竹禅院

屏竹禅院因竹如屏而得名,是三元宫建筑群中最为清幽的处所。明代万历年间山阳人谢淳舍家开山时建造,为僧侣修行的地方。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搜山时被焚毁。1984年在原址上复建。整个禅院空间不大,却隐现出较多的古代园艺的营造法式,诸如房舍、亭台、月门、回廊、鱼池、古木和珍稀的金镶玉竹呼应,步换景移。可坐望亭,品香茶,看美景。  

唐僧崖

唐僧崖

唐僧崖,又叫“大佛崖”,是由片麻岩石风化而成的一堵高达数十米的峭壁陡崖。在三元宫停车场东望,即可见唐僧和孙悟空师徒俩立在崖上的形象:唐僧两耳垂肩,佛眼微闭,背稍躬,好像正在肃目修行;右旁一天然石猴,似乎在与唐僧耳语。由于崖壁纹理复杂多彩,近观还可以看到许多奇景点缀其间,有师徒对话、舍身饲虎、独角鬼王等,所以有人又把它叫作“万佛崖”。  

十八盘

十八盘

十八盘是由仙人桥沿竹节岭登山,有349级的18组阶梯。十八盘为游人步行登山的要道。前人依山势坡陡、起伏程度之别,以板石铺砌,筑台阶十八组,每组三五级、七八级不等,相距远近各异,全长约半华里。  

一线天

一线天

八戒石的出口也就是耳朵缝,是花果山又一景点叫一线天。它由两块巨石交其首而离其身,可容十几人站立。在一线天中,仰首上望,天成一线。气势之大,石壁之峭,都是国内其他景区的一线天无法比拟的。在一线天里钻洞,道路回环,处处相通,只听人语声,不见人踪迹,盛夏如秋,凉风自来。  

吴承恩纪念馆

吴承恩纪念馆

吴承恩纪念馆原为茶庵,馆内藏有吴承恩的一些生平资料,还有世界各地保存下来的《西游记》的各种版本,以及《西游记》研究专家和学者的著述,将几百年来一直没有定性的《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原型究竟在哪里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  

花果山之秋

花果山之秋

秋韵装点下的花果山,就是一幅红黄绿相间的丰硕秋景天然图,使人顿觉神清气爽。秋韵浓浓,气象万千。蜿蜒曲折的游道两侧长满郁郁葱葱的植物,高大的楠树、挺拔秀丽的美人松、柔中带刚的金镶玉竹等,以不同的神话故事展现着各自的风姿。  

毛公碑

毛公碑

毛泽东博古通今,在1953年、1955年和1956年,曾经三次与江苏省、市领导人谈及花果山在江苏新海连市(1961年改称连云港市)。1958年,时任团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来江苏视察,临行前,毛主席特意嘱咐他:“孙猴子的老家在新海连市云台山”,要他到花果山看看。后人便用毛主席的原话从其手迹集字,镌刻成如此气势的摩崖石刻。  

自然资源植物资源

花果山野生植物资源丰富,计有植物种类1700余种,其中药物资源就有1190种,金镶玉竹、古银杏等都是省内罕见、国内少有的树种和古树名木,是江苏省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库,每年吸引了国内许多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学者来此考察研究。  

动物资源花果山猴子

花果山玉女峰茂盛的树林中,生活着300多只活泼可爱的猕猴。具有野性的猕猴在夏日的花果山上繁衍生息,它们成为一道有趣的景观。  

水质资源花果山水质资源

花果山大圣湖水利风景区管理范围为10.47平方千米,水域面积0.95平方千米,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现今山水相连、湖光山色相映、生物量富集、水陆生态系统交织的优美环境。景区内景点众多,有海清寺阿育王塔、水帘洞、唐王坝、一瓢泉等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2011年8月,该景区获批为省级水利风景区。  [1]

所获荣誉

花果山风景区先后被命名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先进单位,中国十佳旅游景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全国“黄金周”旅游直报点和全国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点。  

旅游信息交通指引

市内抵达

连云港市内公交游1路、游2路、游6路、BRTB11路车。

连云港白塔埠飞机场抵达

乘坐机场大巴至市区振兴大厦站下,换乘游1路车到终点站花果山景区即可抵达。

连云港新浦汽车客运总站抵达

连云港市汽车客运总站公交站台处换乘B11路车到终点站花果山景区即可抵达。

连云港火车东站抵达

连云港火车东站公交站台处乘坐B12路车到花果山大道康达学院站台处转乘B11路车到终点站花果山景区即可抵达。

连云港市苏欣快客站抵达

连云港市苏欣快客站公交站台处乘坐游1路车到终点站花果山景区即可抵达。  

开放时间

3月1日一11月30日 8:00一17:30;12月1日一次年2月28日 8:00一16:00。

门票价格

成人票85元/人(6:00一12:00入园);优待票(儿童/老人/学生)(12:00一16:00入园)。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5:53: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59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花果山(中国5A级旅游景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花果山(中国5A级旅游景区).pdf

标签:花果山   中国   旅游景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