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侵蚀(地理学术语)

更新时间:2024-11-16 21:54:44 阅读: 评论:0

溯源侵蚀(地理学术语)

溯源侵蚀 (地理学术语) 次浏览 | 2022.05.12 23:16:05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溯源侵蚀地理学术语

溯源侵蚀,亦称向源侵蚀。是指地表径流使侵蚀沟向水流相反方向延伸,并逐步趋近分水岭的过程。

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下切侵蚀不仅加深河床或沟床,并使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剥蚀分离向上游源头后退。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必然引起河流的再塑造。当侵蚀基准面上升时,水面比降减少,水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减弱,河流发生堆积。相反,当侵蚀基准面下降时,出露的河床坡度增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开始在新出露的河段发生侵蚀,然后逐渐向上游发展,导致溯源侵蚀。所以侵蚀基准面变化是引起溯源侵蚀的主要原因。

中文名

溯源侵蚀

外文名

headward erosion

别名

向源侵蚀

主要发生点

河谷沟头

特点

侵蚀的基准面下降

作用

加宽,加深,延长

定义

侵蚀方向是不断向源头即上游方向进行,又称向源侵蚀,从而使沟谷长度增加。在向源侵蚀过程中,常常以裂点(瀑布)后退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国黄河的龙门瀑布、落差为17m,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瀑布每年后退约5cm,现已退到了壶口。向源侵蚀与下切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易生地区

溯源侵蚀在河流源头和河口地段最为明显。河谷或沟谷源头,因河床纵剖面较陡,下切侵蚀作用加强,引起向上游不断侵蚀,从而加长河谷的长度。在黄土地区向源侵蚀现象最为明显,因为黄土土质松散并多节理,降雨后沿冲沟向上侵蚀。沟头地区每年溯源侵蚀可达数十米,这是黄土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河口地段由于侵蚀基准面的下降,可以引起河流下切,产生溯源现象,形成多级阶地。

溯源侵蚀现象在河流中极为普遍,除上述河口段因基面下降引起的后退侵蚀以外,主支流上游的沟谷源头向河间地的侵蚀、河流上各个跌水的向上游后退侵蚀等均属于向源侵蚀。向源侵蚀使河床向纵深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引起河流纵剖面的变化。

原因

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必然引起河流的再塑造。当侵蚀基准面上升时,水面比降减少,水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减弱,河流发生堆积。相反,当侵蚀基准面下降时,因基面下降而出露的河床坡度增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开始在新出露的河段发生侵蚀,然后逐渐向上游发展,导致向源侵蚀。所以侵蚀基准面变化是引起向源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溯源侵蚀可以在河流全程的任何地段发生,其速度也可以很快,如中国黄土高原沟谷溯源侵蚀的结果,每年可使沟头前进数米至数十米。[1]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4:43: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55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溯源侵蚀(地理学术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溯源侵蚀(地理学术语).pdf

标签:地理学   术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