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由广东省妇联主办、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女子高等学府,学校为广东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是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全国家庭教育学会广州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由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创办的广东省妇女干部学校,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民国15年(1926年)9月15日 ,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在广州开办的广州妇女运动讲习所;1992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广东女子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更为现名。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番禺校区和海珠校区,规划建设清远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43,874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655.35万元;有5个全日制二级学院,共开设33个专科专业;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47名,全日制在校生数为7523人。
中文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
简称广东女子学院
创办时间办学性质公办院校
学校类别综合类
学校特色广东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20年)
主管部门广东省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周佑英
高职专业33个
院系设置5个全日制二级学院
校训励志、笃学、求实、尚美
校歌《凤舞飞扬》
地址番禺校区:广州市番禺区市莲路南浦村段2号
院校代码12742
主要奖项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15年)
知名校友汪睿
所属地区中国广州
办学历史学校前身广东省妇女干部学校
广东省妇女干部学校的渊源可追溯到民国时期。民国15年(1926年)9月15日 ,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在广州开办了广州妇女运动讲习所,创办了全国最早的妇女干部学校。与此同时,为解决广东妇女干部急需,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与中山大学特别党部共同举办妇女运动人员训练所,所址设在中山大学西讲堂,由邓颖超任所长。
1950年6月,广东省民主妇联筹委会建立后,根据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承担起广东妇女干部的常规培训工作。
1958年8月,根据精简机构的需要,广东妇女干部班合并到青年团校,改名为广东省青妇干部学校,地址设在西关荔湾东路。青妇干部学校设有妇女业务教研室,由原省妇联妇干班负责,受省青妇干部学校和省妇联双重领导。
1960年,由于国家经济困难,省委决定党校、干校全部停办一年。
1961年,青妇干部学校合并到省委党校,由党校统筹青妇干部的培训工作。
1964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好转后,广东将工会干部学校、青妇干部学校合并,新建立工青妇干部学校,由省总工会直接领导,校址设在广州市东风东路广东工学院内。
1965年,因广东工学院恢复,工青妇干部学校迁往沙河瘦狗岭省机械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工青妇干部学校被迫关闭。
1980年5月,省妇联决定重新复办妇干校,恢复妇女干部班。
1981年,由广东省妇联复建广东省妇女干部学校,原校址在广州市东山区梅花村。主要承担对全省各级女领导干部的岗位培训。成立伊始,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开设政治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大专学历教育。
1985年3月,省妇干校与省司法厅合办首期“女律师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市、地、县妇联法律顾问室(组)的专兼职干部,学员54人。
1990年,学校迁址至广州市海珠区大江苑。
广东女子中等专业学校
1992年11月,广东女子中等专业学校成立。
合并组建2001年,广东女子中等专业学校和广东省妇女干部学校合并创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12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11年,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2012年12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近百家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中职学校,组建了中国首个女性职业教育集团-广东女性职业教育集团,并成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2013年11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被广东省教育厅列入自主招生试点院校。
2016年3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获省人社厅批准为“第二批区域性(特色性)创业孵化基地”,牵头成立广东巾帼创新创业联盟。
2018年12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成建制划转省教育厅管理。
2020年4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9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广州市创业培训定点机构。10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获批成为省清远职教城第三期进驻学校,新增用地500亩。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院系设置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5个全日制二级学院,共开设33个专科专业,涵盖财经商贸、教育与体育、公共管理与服务、文化艺术、旅游、电子信息等六大类。
二级学院 | 专业 |
经贸学院 | 国际贸易实务 |
物流管理 | |
电子商务 | |
会计 | |
应用外语学院 | 商务英语 |
旅游英语 | |
商务日语 | |
人力资源管理(中外合作)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 | |
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 |
旅游管理 | |
酒店管理 | |
人力资源管理 | |
文秘 | |
应用设计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服装设计与工艺 | |
经济信息管理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动漫制作技术 |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 |
文化艺术学院 | 学前教育 |
社区管理与服务 | |
音乐表演 | |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青少年社会工作) |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47名;聘请国家级、省级行业大师3名,省级高层次技能型企业兼职教师36名。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83.05%,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比例40.25%。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1名广东省级教学名师,1名广东省级“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4名广东省级专业领才培养对象,3名省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名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 南粤优秀教师4人,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4个。2020年4月,学校入选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黄伟雄刺绣艺术技能大师工作室
广东省级教学名师:杨军
南粤优秀教师:李淑苹、魏巍、何文华、潘彤
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电子商务教学团队(陈义文,2014年)、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团队(赵莹雪,2014年)、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团队(黄成夫,2016年)等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广东省级重点专业8个,广东省级二类品牌专业2个,广东省级二类品牌建设专业2个,广东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2个;校内实训基地23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广东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0个,广东省公共实训中心3个,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1个,校外实训基地192个,广东省高职教育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3个;8门广东省级精品共享课程。
国家级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文秘、电子商务
国家级骨干专业:市场营销、学前教育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物流管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服装生产实训基地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广东镇街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公共实训中心
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商贸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广东省级重点专业:电子商务、服装设计、旅游管理、商务日语、会计电算化、商务英语、青少年工作与管理、文秘
广东省级二类品牌专业:文秘、电子商务
广东省级二类品牌建设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旅游管理
广东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学前教育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
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珠三角旅游服务人才协同育人中心
广东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动漫设计与制作实训基地、商务英语实训基地、青少年工作与管理实训基地、会计电算化实训基地、旅游管理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实训基地等
广东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州百逸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动漫设计与制作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州扬海科技公司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东合富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学生在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9项奖项,15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为2019年省级项目,获职业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一等奖10项,学校教师编著的《3D服装设计与应用》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学校荣誉截至2020年12月,学校2015年以来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广东省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建设基地和全国家庭教育学会广州培训基地。
2021年9月,入选新华网产教融合高质量高规范新媒体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名单。
学术研究科研平台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广东省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设有女性研究中心、高职研究所2个研究中心。
广东省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女性教育研究中心
广东省协同创新中心:企业数据大脑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珠三角商贸技术校企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成果2018年,学校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44.23万元,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380.70万元,获技术专利(发明)22项。 2020年,学校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187.35万元。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总数62.38万册,电子专业期刊12452册,中文数据库主要有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以及各具特色的自建数据库等。
学术期刊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刊》是由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期刊,2013年12月被全国高职院校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内刊”。
《广东女性职业教育论坛》是由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期刊。该期刊馆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维普MARC数据、维普DC数据收录。期刊在2008年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三优”评比中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期刊”。
合作交流截至2020年12月,学校6个专业分别与广东省内6家企业开展广东省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宝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广东省方志馆建立校馆共建实践育人基地,与以纯线共建服装行业人才实训基地。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加入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在与日本十文字学园女子大学、美国圣玛丽山大学、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德国F+U教育集团等中国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交流和合作,和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签订培训项目合作意向书。
文化传统学校标识校徽
校徽是本校特殊的图象标志。
标志由一只昂首翘立的凤凰和学校中英文名称构成。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灵鸟,集万千吉祥于一身。它象征着优雅、高贵的女性。凤尾的叠影像翻动的书页,明确地表达了学校的主体含义。标志寓意学校尚美笃学、生机勃勃、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2]
精神文化校训
励志、笃学、求实、尚美
励志:“励”是鼓励、勉励、砥砺。“励志”即鼓励学子早立志,立大志,磨练自己,培养高远的志趣,博大的胸襟,做有高尚理想的人。
笃学:“笃”是精神专注、专心致志。“笃学”是一种专心好学,锲而不舍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表现,也是师生时时都要保持、发扬的精神品质。
求实:“求实”是实事求是。讲求实际;它既是一种科学的治学精神,也是一种优良的工作与生活作风。
尚美:“美”蕴涵着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丰富的内容;它既是外在的、物质的,也是内在的、精神的。“尚美”不仅是人的天性,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尚美”与“求实”互相呼应,互相补充。
精神
四自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女院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3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4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周佑英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龙建佑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 江奇艳 |
党委副书记 | 何树莲 |
副校长、党委委员 | 何文华 |
副校长 | 陈宇晖 |
以上参考资料:[3] |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4:14: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53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