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一体化示范区,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前身为平顶山教育学院,2018年3月,河南省政府在平顶山教育学院基础上改建为专科层次的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改制为一所公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校。 学院占地总面积685.5亩,老校区占地185.5亩,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68.747万元,拥有能容纳1100余人的多功能演播厅2个。有教职工364人,14个教学系(部),开设高职(专科)专业44个,各级各类在校高职学生12000余名。图书馆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藏书35万余册,期刊1496种。新校区占地500亩,位于平顶山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长安大道西段,紧邻平宝快速路,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高职学生8300余人,有中文系、外语系等15个教学系(部),开设高职(专科)专业44个。
中文名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
简称平顶山职院
创办时间主管部门河南省教育厅
现任领导丁永强 党委书记 李明江 党委副书记、校长
高职专业44个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长安大道西段
类型综合
占地面积685.5亩
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类别公立大学
属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专科)学校
原名平顶山教育学院
办学历史1978年平顶山教师进修学校创建。
1980年平顶山教师进修学校升格为平顶山教师进修学院
1986平顶山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平顶山教育学院
1959年10月的平顶山师范学校成立。
1961年平顶山师范学校撤销
1973平顶山师范学校复校
1977年平顶山师范学校(高职班)创建
1984年平顶山师范学校(高职班)升格为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 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平顶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4年平顶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平顶山学院(本科)[1]2002年9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平顶山师范学校与平顶山教育学院合并。
2009年12月,平顶山市委、市政府为落实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以平顶山教育学院为依托,整合平顶山市文化艺术学校、平顶山市旅游学校,组建成立了平顶山市文化旅游学校。[1][2]
1982年平顶山市戏曲学校创建
1987年市戏曲学校更名为平顶山市文化艺术学校
1959年平顶山技工学校创建
2006年平顶山旅游学校创建(合署)
2007年平顶山市技工学校更名为平顶山市高级技工学校
2018年平顶山教育学院(更名)改建为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概况学校位于平顶山市新城区一体化示范区,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在其发展历程中,经过2003年、2009年两次整合,办学定位更加清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了一所集普通高职(专科)教育、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和中小学教师及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高职院校。2017年9月底,我校首批师生正式入驻新校区,2017年10月,顺利通过了河南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校对学校改制的评审。2018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在平顶山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专科层次的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改制为一所公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校。
师资队伍截止2021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43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90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0余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市级拔尖人才9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省教育厅批准命名的河南省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立项建设单位1个。教师团队科研成果丰硕,学术能力不断增强,近五年来,共出版专著83部,发表论文649篇,其中核心期刊133篇。有省级科研课题42项、省级科研成果34项,市级科研课题265项、市级科研成果151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
一直以来,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办学指导思想,先后培养高职(大专)毕业生3.1万余人、中师中专毕业生1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满意度、毕业生创新能力水平在河南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办学规模学校占地面地500亩,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高职学生8300余人,有中文系、外语系等15个教学系(部),开设高职(专科)专业44个。
近五年来,在校高职学生共获得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一等奖241个、二等奖235个、三等奖167个,其中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11个。教师科研成果丰硕,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出版专著89部,发表论文967篇,其中核心期刊155篇,河南省省级科研课题44项、河南省省级科研成果34项,厅级科研课题429项、厅级科研成果11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教师获得各级教学技能大赛奖励145人次,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称号227个。
办学条件学院大门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一体化示范区,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在其发展历程中,经过2003年、2009年两次整合,办学定位更加清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了一所集普通高职(专科)教育、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和中小学教师及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高职院校。2017年9月底,我校首批师生正式入驻新校区,2017年10月,顺利通过了河南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校对学校改制的评审。2018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在平顶山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专科层次的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改制为一所公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校。
一直以来,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办学指导思想,先后培养高职(大专)毕业生3.1万余人、中师中专毕业生1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满意度、毕业生创新能力水平在河南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校园风景校园风景学校占地面地500亩,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高职学生8300余人,有中文系、外语系等15个教学系(部),开设高职(专科)专业44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93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8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70人,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90人,市级拔尖人才10人。
近五年来,在校高职学生共获得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一等奖241个、二等奖235个、三等奖167个,其中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11个。教师科研成果丰硕,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出版专著89部,发表论文967篇,其中核心期刊155篇,河南省省级科研课题44项、河南省省级科研成果34项,厅级科研课题429项、厅级科研成果11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教师获得各级教学技能大赛奖励145人次,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称号227个。
院系设置中文系、数学系、外语系、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系、生物化学系、美术系、体育系、音乐系、财经系、物理与电子技术系、教育系、政史地系、戏曲与舞蹈表演高职(专科)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部、幼儿师范部。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丁永强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周宝西 |
党委副书记 | 石钰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 仵自卫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邱军、李建辉 |
副院长 | 王怀领 |
专业设置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我校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协同育人,先后与多家企业合作,开设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软件工程、移动应用开发、网络营销、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旅游管理(互联网+)、酒店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学前教育(幼儿国学教育方向)、学前教育(2年制,2019年新增专业)等普通高职校企合作专业;与苏州跨境电子商务园的企业合作,开设了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商方向),进一步优化了高职专业设置,增加了学院的关注度和知名度。 我校秉承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素质与技能并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课堂学习与有计划、有指导的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我校先后与雷锋小学、育新幼儿园、福建麒麟荣誉国际酒店、福建厦门荣誉酒店、成都恒大酒店、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等70余家用人单位签订实验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大力推进技能成才、技能创业,全面提高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技能服务能力。
学院荣誉校内环境校园风景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百佳艺术类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高校安全维稳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
建校以来,累计培养中小学幼儿园师资28000多人,是鹰城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阵地”,中小学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被认定为平顶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平顶山市初中校长培训基地、河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承担了全市初中新课程改革培训,教师教育技术初、中级培训,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等相关任务,培训骨干教师(校长、园长)30000余人次。助力新华区、卫东区国家级社区教育试验区工作,成立两所社区学院,聘请专家学者组建社区教育讲师团,组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讲座与咨询活动,聆听居民15000余人次。
领衔成立平顶山市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加大与幼儿教学、研究机构的联系,共同提升平顶山市学前教育水平。依托艺术专业优势,繁荣地方文化事业,积极承办“文明鹰城·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连续十余年参与市春节联欢晚会,为全市大型文艺活动提供演出支持。开展“戏曲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传承优秀戏曲文化,增强广大市民对文化艺术的获得感。领衔成立“平顶山大香山文化研究会”“平顶山市尧文化与尧山旅游研究中心”,凝心聚智,为平顶山市旅游事业发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撑,在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依托苏州跨境电商园,带领专业学生足不出户,把汝瓷、叶县皮鞋、郏县铁锅、鲁山山珍等平顶山特产推向世界。旅游与酒店管理系主持设计鲁山县旅游扶贫示范点模板样式规划,助力精准扶贫。积极参与“刘氏宗亲大会”“叶氏宗亲大会”“华合论坛”等重要经济文化活动服务,助力平顶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也因其广泛影响而获“影响鹰城市民生活100品牌”荣誉称号。
学院发展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校内风景校园风景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改制为契机,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论述的重要举措,坚定不移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态的办学发展之路,围绕地方产业着力打造契合需要的特色专业群,突出办学的“服务性”;按照“特色化、品牌化”建设思路,不断丰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建设内涵,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打造一流学科专业;按照“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技能突出、专兼结合”的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一流师资队伍;按照“以人为本、生态绿色、开放智慧共享”的校园建设思路,建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安全舒适、具有特色”的河南省内一流现代化校园。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业内认可、河南省内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学院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长安大道西段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3:37: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51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