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高达35米,胸径2米;树皮淡褐灰色,裂成窄长条片;小枝细长下垂,生鳞叶的小枝扁,排成一平面,两面同形,绿色,宽约1毫米、较老的小枝圆柱形,暗褐紫色,略有光泽。鳞叶二型,长1-1.5毫米,先端锐尖,中央之叶的背部有条状腺点,两侧的叶对折,背部有棱脊。雄球花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3毫米,雄蕊通常6对,药隔顶端常具短尖头,中央具纵脊,淡绿色,边缘带褐色;雌球花长3-6毫米,近球形,径约3.5毫米。球果圆球形,径8-12毫米,熟时暗褐色;种鳞4对,顶端为不规则五角形或方形,宽5-7毫米,中央有尖头或无,能育种鳞有5-6粒种子;种子宽倒卵状菱形或近圆形,扁,熟时淡褐色,有光泽,长约2.5毫米,边缘具窄翅;子叶2枚,条形,长8-13毫米,宽1.3毫米,先端钝圆;初生叶扁平刺形, 长5-17毫米,宽约0.5毫米,起初对生,后4叶轮生。花期3-5月,种子第二年5-6月成熟。
中文名柏树
拉丁学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ptmxjjkmsc
别名密密柏、柏香树、柏木树、扫帚柏、黄柏、垂丝柏、香扁柏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杉纲
目松杉目
科柏科
亚科柏木亚科
属柏木属
种柏木
分布区域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西部、四川北部等
概述柏科植物的通称,裸子植物门,松杉纲的一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小,鳞形或刺形,在枝上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
柏树林有时在一株树上兼有鳞叶和刺叶、称异型叶。球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生于枝顶或叶腋。雄球花具3~8对交叉对生的雄蕊,每雄蕊具2~6花药,花粉无气囊;雌球花有3~16枚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的珠鳞,每珠鳞腹面有1至多枚直生胚珠,珠鳞与苞鳞完全合生。球果球形,成熟开裂或肉质合生成浆果状,发育种鳞有1至多个种子;种子周围具窄翅或无翅。22属,约150种,分布南北两半球。我国有8属,29种,广布全国。木材具树脂细胞,无树脂道,纹理直或斜,结构细密,材质好,坚韧耐用,有香气,可供建筑、桥梁、舟车、器具、文具、家具等用材;叶可提芳香油,树皮可提栲胶。多数种类在造林、固沙及水土保持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本科通常分为3个亚科。侧柏亚科:球果种鳞木质,当年成熟、开裂,种鳞不为盾形,主要有侧柏属、崖柏属、罗汉柏属和翠柏属;柏木亚科:球果次年成熟、开裂,种鳞木质、盾形,主要有柏木属、扁柏属和福建柏属;圆柏亚科:球果肉质球形,成熟不开裂,仅圆柏属和刺柏属。翠柏、红桧、岷江柏木、巨柏、福建柏、朝鲜崖柏、崖柏等列为我国首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柏树,是柏科树木的总称。全世界至少有150种柏树,我国产29种,引入15种。柏树适应性很强,四海为家,定居于岩石山地,照常披绿叠翠。它既能忍受40℃的酷暑,又能承受-31℃的严寒,因此被称为“改造大自然的功臣”。柏树不仅是著名的园林观赏树种,而其材质坚实平滑,耐腐蚀,且又有芳香,所以是建筑、桥梁、家具、造船、雕刻的良材。
种植柏树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柏树发出的芳香气体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作用。据测试,其主要成分为菘萜、柠檬萜,这些天然物质不仅能杀灭细菌、病毒,净化空气,而且对人具有松弛精神、稳定情绪的作用。日本开展森林疗法,让癌症病人到柏树林中去休闲娱乐,多数患者精神状态改善,有的还消除了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反应。特别是柏树林中弥漫的大量负氧离子,则能够提高人体免疫机能,调节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素有空气维生素之誉。
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和新镇是个著名的长寿之乡,其寿星比例超过了世界级长寿之乡的巴马。和新镇之所以成为长寿之乡,与这里种植的大量柏树有关。相传明朝初年,明惠帝逃到和新葳螺山,削发为僧,号明本法师。他发现山间柏林散发着一种灵气,于是倡导山民“广植柏林”。明末清初四川三次爆发瘟疫,死人无数,惟独崴螺山地区受柏林保护安然无恙。受此恩惠的山民将柏树视为自己的命根子,连年种植,岁岁不止。
在我国的园林寺庙、名胜古迹处,常常可以看到古柏参天,荫蔽全宇。生长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皇帝陵的庙院内的黄陵古柏,高达20米,胸围10米,传说为轩辕帝手植,已有四五千年历史。著名的台湾“阿里山神木”——红桧,高58米,胸径6.5米,材积504立方米,树龄3千多年。古人赞誉柏树为“百木之长”。孔子曾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孔子崇尚松柏,他的老家曲阜孔陵、孔林和孔庙院内,至今古柏林立。
药用价值柏科柏属植物柏木CupressusfunebrisEndl.[Chamaecyparisfunebris(Endl.)Franco],以种子、叶和树脂等入药。种子于球果秋季未裂开前采摘;树脂在夏秋采收;叶四季可采。
性味归经
子:甘、辛、微苦,平。
叶:苦、辛,温。
树脂:淡、涩,平。
功能主治
子:祛风清热,安神,止血。用于发热烦躁,小儿高热,吐血。
叶:止血生肌。外用治外伤出血。
树脂:解发热,燥湿,镇痛。用于发热头痛,白带;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种子、树脂3~5钱;叶、树脂外用适量,捣烂或研粉调麻油涂敷患处。
柏树果
异名
:柏树子,香柏树子。
来源
: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柏树叶"条。
柏树果采集
:8~10月,果实长大而未裂开时采收。
性味
:苦涩,平。
①《分类草药性》:"苦涩。"
②《重庆草药》:"味甘辛微苦,性平,无毒。"
功用主治:
祛风,安神,凉血,止血。治感冒头痛发热,胃痛,烦躁,吐血。
① 《分类草药性》:"安神除烦。"
②《四川中药志》:"治风寒感冒、胃痛及虚弱吐血。"
③《重庆草药》:"解风邪,安神,止血。治血热烦躁,小儿寒热高烧,吐血。"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选方:
①治风湿感冒头痛;胃疼:柏树果二至三枚。打碎和酒吞服。
②治吐血:柏树果研末和甜酒服。
同属物种侧柏侧柏别名有香柏、香树、香柯树、黄柏、扁柏、扁松、扁桧,主要是根据地区不同叫法也不同。据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的资料,侧柏为有毒植物,人、畜中毒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口吐白沫,极少数人还会发生肺水肿、强直性或阵挛性惊厥、循环及呼吸衰竭等症状。 侧柏为中国特产树种,生态习性喜光,幼时稍耐荫,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轻盐碱土壤中均可生长。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强,耐寒力中等,抗风能力较弱。[2]
刺柏刺柏为常绿乔木,高达12米;树皮褐色,纵裂成长条薄片脱落;大枝斜展或直伸,小枝下垂,三棱形。3叶轮生,全为披针形,长12—20毫米,宽1.2—2毫米,先端尖锐,基部不下延;表面平凹,中脉绿色而隆起,两侧各有1条白色气孔带,较绿色的边带宽;背面深绿色而光亮,有纵脊。球果近圆球形,肉质,直径6—10毫米,顶端有3条皱纹和三角状钝尖突起,谈红色或淡红褐色,成熟后顶稍开裂,有种子1—3粒。种子半月形,有3棱。
桧柏又名圆柏,是柏科桧柏桧属的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或圆锥形,老树广卵形。叶2型,幼树或基部徒长的萌糵枝上多为三角状钻形,3叶轮生,基部有关节并向下延生;老树多为鳞形叶,对生,紧密贴于小枝上;亦有从小一直全为钻形叶的植株。花雌雄异株,雄球花秋季形成,次年开放,花黄色;雌球花形小,球果次年成熟,浆果状不开裂,外被白粉。性喜光、耐荫,对土壤选择不严,要求深厚、肥沃、稍湿而排水良好的土质;深根性长命树种。
常见树种由于栽培历史悠久,为人注意,各地栽培的品种、变种很多,最常见的有:
1、球桧,为丛生圆球形或扁球形灌木,叶多为鳞叶,小枝密生。
2、金叶桧,栽培变种,植株呈直立窄圆锥形灌木状,全为鳞形叶,新生也全部为金黄色。
3、金心桧,栽培品种,为卵圆形无主干灌木,具2型叶,小枝顶部部分叶为金黄色。
4、龙桧,树形不规正,枝交错生长,少数大枝斜向扭转,小枝紧密多为鳞叶,仅有时几部萌生糵枝上有钻形叶。
5、鹿角桧,丛生灌木,中心低矮,外侧枝发达斜向外伸长,入鹿角分叉,多为紧密的鳞叶。
6、塔桧,树冠塔状圆柱形;枝不平展,多贴主干斜生,小枝密集,2型叶,以钻形叶为多。亦名圆柱桧。
用途介绍中国传统中医学认为,柏树发出的芳香气体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作用,可祛 病抗邪,培养人体正气。据测试,其主要成分为菘萜、柠檬萜。这些天然物质不仅能杀灭细菌、病毒,净化空气,而且具有松弛精神、稳定情绪的作用。人们吸入柏树的香味后,可使血压下降,大脑血流量减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有些国家开展森林疗法,让癌症病人到柏树林中去休闲娱乐,多数患者精神状态改善,有的还消除了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反应。而山林中弥漫的大量负氧离子,则能够提高人体免疫机能,调节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素有空气维生素之誉。
柏树全身是宝,树脂、树油、果实、枝节、树叶均能入药使用。而以侧柏的种子柏子仁和侧柏叶在临床上应用得最为广泛。
柏子仁性味甘、平,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用。柏子仁配伍酸枣仁、茯神、地黄、当归、五味子、远志、人参等,治惊悸、失眠。柏子仁、大麻仁、松子仁等量,研末服用,治老人或产后便秘。
柏叶性味苦、涩,寒,有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的功用。取侧柏叶3700克,水煮浓缩成1:2的稠膏,加入300克侧柏叶细粉,烘干,每次服2克,每日3次,治慢性支气管炎,疗效颇佳。新鲜侧柏叶适量,水煎服,治百日咳,又治溃疡病合并出血。将鲜侧柏叶浸泡于70%的酒精中,用药液涂擦毛发脱落处,治秃顶非常有效。
柏树还有一种用途,在四川一带使用此树的树叶累熏制腊肉,味美极佳!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2:4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47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柏树(一种植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柏树(一种植物).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