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5-02-23 19:44:30 阅读: 评论:0

戊(汉语汉字

戊 (汉语汉字) 次浏览 | 2022.08.20 20:10:59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戊汉语汉字

戊,汉语常用字,读作wù,最早见于图形文字,其本义是斧钺等一类的兵器,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天干第五位的代称,并成为此义的专用字,由此又引申为序数第五,又因其处于十天干的中间位置,因以指方位中央,也指代土。

中文名

拼音

部首

字码

620A

五笔

DNYT(86)、DGTY(98)

仓颉

IH

郑码

HM

笔顺

一ノフノ丶

字级

常用字,一级字(0220)

平水韵

去声二十六宥

GBK

CEEC

笔画

5

字源演变

戊,象形字。甲骨文中已有“戊”字,据考,戊当指越,也有认为是指越人所制造的兵器,通钺。图(一)是图形文字的“戊”,是一把上古时代像凿铲形的狭而有肩的最早的斧形武器,有斧身、斧柄、顶钩、脚叉,完全是实物的图象。这种武器,就叫“戊”,读wù,音务。图(二)是甲骨文的“戊”字,斧形大致不变,但字体却已开始线条化了。图(三)是金文的“戊”,此时“戊”的形体开始变了:除了强调突出了斧身外,顶钩变了,斧柄弯了、脚叉成为斜线。图(四)是秦篆的“戊”字,讹变更大:斧柄弯而短,脚叉弯而长,顶钩竟成为丫杈形了。于是便相沿发展为图(五)的汉隶和(六)的楷书。“戊”字的结体特点:中间是空的。“戊”这种武器,后来大抵被后起的武器所淘汰了,便把这个字借用为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古代用来表示次序的符号)的第五位,作为“五”的代称。

详细释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名词

斧钺等一类的兵器,比钺小。

天干的第五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序数第五。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戊居十干中,因以指中央。

指代土。

姓。

参考资料[1]

古籍解释说文解字

【卷十四】【戊部】戊

中宫也。象六甲五龙相拘绞也。戊承丁,象人胁。凡戊之属皆从戊。莫候切。

说文解字注

(戊)中宫也。

郑注月令曰。戊之言茂也。万物皆枝叶茂盛。律历志曰。丰楙于戊。

象六甲五龙相拘绞也。

六甲者、汉书日有六甲是也。五龙者、五行也。水经注引遁甲开山图曰。五龙见敎。天皇被迹。荣氏注云。五龙治在五方。为五行神。鬼谷子。盛神法五龙。陶注曰。五龙、五行之龙也。许谓戊字之形像六甲五行相拘绞也。莫候切。三部。俗多误读。

戊承丁。象人胁。

冡大一经。

凡戊之属皆从戊。

康熙字典

【卯集中】【戈字部】戊 ·康熙笔画:5 部外笔画:1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莫候切,音茂。十干之中也。物皆茂盛也。《尔雅·释天》:岁在戊曰著雍,月在戊曰厉。

又《集韵》:莫后切,音牡。义同。《诗·小雅》:吉日维戊。《朱传》:戊,刚日也。凡外事用刚日,宣王田猎,外事也,故用刚日。○按五代史梁开平元年,改日辰戊字为武,避讳也。后人读戊音为武音,其讹由此。

音韵汇集

字头

小韵

韵目

韵部

韵母

反切

声调

声母

声符

上古音系

广韵

莫候

去声

中原音韵

鱼模

鱼模合

去声

洪武音韵

十九宥

莫候

去声

分韵撮要

第十二孤古故

阳去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2:41: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47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戊(汉语汉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戊(汉语汉字).pdf

标签:汉字   汉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