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疱疹(herpes gestationis)是一种罕见的、发生在妊娠期和产褥期的多形性瘙痒性红斑、丘疱疹或疱疹样皮疹,且再次妊娠时又会复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医病名妊娠疱疹
就诊科室皮肤科、皮肤性病
常见发病部位皮肤、女性生殖
常见症状疱疹、结痂、瘙痒
病因病因至今不十分清楚,已知因素有:
1.这类疱疹与妊娠密切相关,但与疱疹病毒却无关联。
2.妊娠疱疹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大疱疹类疮(bullous pemphigoid,BP)密切相关,其根据:部分患病妇女血清中有滴度不高的抗基底膜带抗体;半数患病孕妇血清中含有不耐热的妊娠疱疹因子(herpes gestationis factor,HGF),它能将补体C3沉淀在正常表皮下基底膜带上;患妊娠疱疹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清中,也常检测出妊娠疱疹因子。
发病机制1.肉眼所见
皮损呈多形性,开始为红色荨麻疹样红斑,以后成为丘疱疹,直至形成疱壁紧张,排列呈环状的大疱。
2.皮肤组织病理改变
在红斑和水肿部位,真皮血管周围有多量嗜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真皮乳头明显水肿,表皮内可见嗜酸粒细胞,细胞水肿和海绵形成,基底细胞局灶坏死,导致表皮下大疱形成,大疱内及其周围出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嗜酸粒细胞,并见嗜酸粒细胞有很多核碎片。
皮损周围皮肤的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常显示补体C3沿基膜带呈线状沉积,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免疫电镜显示补体C3的局部位置以及IgG出现的位置是在基膜透明板内,此点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相同。
皮损周围皮肤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查,证明仅有10%~20%病例血清中有抗基膜抗体,已知妊娠疱疹因子是耐热的IgG,在体外能将正常人血清中的补体C3固定在正常人皮肤的基膜带上。
妊娠疱疹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血清或脐血清中,经间接免疫荧光检查证明有补体C3和妊娠疱疹因子存在,在有皮损的新生儿,在基底细胞区可显示IgG和补体C3。
临床表现妊娠疱疹可发生于妊娠第9周到产后1周的任何时间内,但最常见于妊娠21周,再次妊娠时发病可比初次妊娠早。
1.皮疹常出现在四肢,尤其是手和足,也可累及躯干前表面、头和颜面,但很少累及口腔黏膜和生殖道黏膜。
2.皮损呈多形性,瘙痒性丘疹、斑块、靶形损害、环状风团,伴明显瘙痒,以后可出现紧张性水疱和大疱,疱液清晰,有时呈环状或多环状分布。可发生在正常皮肤或红斑上,周围为明显的风团。妊娠疱疹必定会发生风团,但不是特征性皮损,风团也可发生与其他皮肤病。靶形损害不常见,但易与多形红斑相混淆。
3.妊娠疱疹在红斑基底上及其邻近出现丘疱疹,继之群集并形成大疱,常伴有严重的烧灼感或瘙痒,致使孕妇坐卧不安。大疱破溃后结痂,愈后遗留色素沉着。由于皮损逐渐演变,在较长时间内皮损处于不同阶段,有的皮损已接近痊愈,在其邻近又有新的皮损发生。
4.妊娠疱疹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偶也发现有上述皮损,与产妇的皮损相同,多经数周自愈。
检查组织病理:真皮全层的血管周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偶然亦可看到中性粒细胞,真皮乳头水肿伴有真皮乳头顶部特征性基底细胞坏死灶,表皮可见液化变性和不同程度海绵形成及表皮内微水疱,水疱部位显示为泪滴状的表皮下水疱形成,有时在同一张切片上可看到由于水疱外侧扩展部分表现为表皮内水疱,这一表现有特征性,但无诊断价值。
诊断孕妇的四肢及腹部发生红斑、水疱,伴瘙痒,应考虑到本病。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查可以确诊。若产后皮损消退,再次妊娠又复发则可以确诊。
并发症妊娠疱疹患者的死亡率有所升高,且常导致新生儿低出生体重。
鉴别诊断应当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是孕妇常见皮肤病之一,有剧烈瘙痒及丘疹,但无水疱。
2.药物引起的多形红斑应予以排除。
预后10年以上,至少在产后几个月内患者的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加重,大多数病人再怀孕时可再发生妊娠疱疹,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2:3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47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妊娠疱疹(自身免疫性疾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妊娠疱疹(自身免疫性疾病).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