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男,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研究领域:对撞机物理;希格斯物理;粒子探测技术;机器学习。
中文名刘坤
毕业院校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学历博士
职务教授
人物经历学习经历2005年-2009年,学士,长春理工大学。
2009年-2014年,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年-2014年,博士,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索邦大学)。
工作经历2014年09月-2017年08月,博士后,[法国]马赛粒子物理中心(法国科研中心/国家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研究所及艾克斯-马赛大学)。
2017年09月-2019年08月,博士后研究员,[法国]巴黎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实验室(法国科研中心/国家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研究所-索邦大学-巴黎大学)。
2019年09月-至今,李政道学者&长聘教轨副教授,李政道研究所&物理与天文学院,上海交通大学。
主要成就代表论文
Electron and photo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with the ATLAS detector using the 20152017 LHC protonproton collision data, arXiv:1908.00005 [submitted to: JINST]
Measurement of VH,H→bbbar produc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vectorboson transver momentum in 13 TeV pp collisions with the ATLAS detector, JHEP 1905 (2019) 141
Obrvation of H→bbbar decays and VH production with the ATLAS detector, Phys.Lett. B786 (2018) 59-86
Evidence for the associated production of the Higgs boson and a top quark pair with the ATLAS detector, Phys.Rev. D97 (2018) no.7, 072003
Measurement of the photon identification efficiencies with the ATLAS detector using LHC Run1 data, Eur.Phys. J. C76 (2016) no.12, 666
Search for Higgs boson decays to a photon and a Z boson in pp collisions at sqrt(s)=7 and 8 TeV with the ATLAS detector, Phys.Lett. B732 (2014) 8-27
Obrvation of a New Particle in the Search for the Standard Model Higgs Boson with the ATLAS Detector at the LHC, Phys.Lett. B716 (2012) 1-29
社会任职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1:46: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44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刘坤(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刘坤(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