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器具,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
中文名陶器
外文名pottery
英文名pottery
拼音táo qì
释义用陶土捏制成的器具
文物历史最早已知的陶瓷器是格拉维特文化小雕像,例如在捷克下维斯特尼采境内发现的陶器:维斯特尼采爱神。
这是一个爱神维纳斯的小雕像,可以追溯到前29,000年至前25,000年(格拉维特文化)。
最古老陶制容器是中国江西仙人洞文化的陶器罐碎片,于2012年发现的。大约追溯到前20,000年至前19,000年。
文物特征用粘土成型、干燥后放在窑内于 950—1165°C下烧制而成的物品,为多孔、不透明的非玻璃质,通常上釉,也有不上釉的。
制作技术手工或手筑旋压成形法干压法铸浆成形法文物鉴赏主要由中子活化进行的微量元素分析令黏土的来源可以准确确认,而热释光测试则可以估计出陶器最后的烧制日期。透过考证史前烧制后陶器的碎片,科学家得出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黏土中的铁物质与在烧制当时的地球磁场有相同的状态。
基本释义词目:陶器
拼音:táo qì
基本解释
[pottery;earchenware] 用粘土成型、干燥后放在窑内于 950—1165°C下烧制而成的物品,为多孔、不透明的非玻璃质,通常上釉,也有不上釉的。
历史发展最初的陶器最早已知的陶瓷器是格拉维特文化小雕像,例如在捷克下维斯特尼采境内发现的陶器:维斯特尼采爱神,可以追溯到前29,000年至前25,000年(格拉维特文化),表现为一个裸露女性的形态雕像。
而最古老陶制容器是中国江西仙人洞文化的陶器罐碎片,于2012年发现的。大约追溯到前20,000年至前19,000年。
在之前2004年中国江西仙人洞文化中3B1层就出土的条纹陶,其烧制年代至少在13000年以上。
而日本早期绳文人约在前10,500年也制造陶器罐 。[2]
有迹象显示北非的陶器在距今10,000年前独立发展出来的,而南美的陶器则是在距今7,000年前。
陶器前6,000年至前3,500年的发展陶轮在美索不达米亚约在前6,000年至前4,000年(欧贝德时期(Ubaid period))发明,为陶器生产带来革命。
而在中国的跨湖桥文化(前6000年至前5200年)中也发现了使用陶轮的痕迹。
陶器在古印度梅赫尔格尔(Mehrgarh)时期二期(前5500年-前4800年)及三期(前4800年-前3500年)被使用,当时为陶瓷新石器时代或红铜时代。
陶器,包括那些称为ed-Dur容器的,源自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流域文明不同的地点发现。
陶器前1,500年至前300年的发展在地中海地区希腊黑暗时代时期(前1100年-前800年),艺术家利用几何图案如正方形、圆形及直线去装饰双耳细颈瓶(amphora)及其他陶器。
陶器前500年至100年的发展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的陶器以伊特鲁里亚的陶器为基础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当时的陶器主要为单一的黑色。
到了罗马帝国初期,大型陶器工场的出现令陶器的质素及产量上升,陶器的颜色亦由黑色转变为红色。
而此技术亦约在70年期间在整个欧洲,包括北至英国、丹麦,东至希腊完全传播开来。
而北非亦得到此技术,形成其独特的非洲赤色陶器。因为北非较佳的陶器质素而被欧洲商人带回欧洲贩卖。
在中国,陶俑在春秋战国时开始出现,于秦汉时达到高峰。
著名的有秦始皇陵中的秦始皇兵马俑。秦汉时期的陶器主要为硬陶,出现了陶砖、陶瓦和瓦当,制作工艺精美,故后人有“秦砖汉瓦”之说。
汉代,出现了在釉中加铅的技术。铅能使陶器的釉面光滑度和平整度增加,还能使铁、铜等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颜色。
陶器700年至1,200年的发展约在700年阿拉伯人对北非的入侵终止了北非陶器的商贸业,而制陶业的中心被带回欧洲,但其质素并不佳。
制陶技术的发展转为由东方中国的隋朝(581年-618年)带领。
那里的陶艺家开始制作陶瓷杯及水壶,而这些陶器的受欢迎情况由东方直达西亚。但因为陶器本身不适合作长途的旅程的关系,令那些陶器在西亚变得太贵。
以上情况令当地人想出了利用铅作釉料,利用低成本的方法模仿出中国陶瓷的白色。
此技术慢慢的倒过来转回中国及欧洲。
约在1200年的元朝,中国的彩釉技术令西亚再度想出了辨法去模仿中国,而欧洲则想出了办法去模仿西亚的彩釉。
陶器1,500年至1,800年的发展在安土桃山时代,日本的陶瓷技术开始萌芽,当时日本主要由韩国引入陶艺家的战俘来满足其在茶道的需求。
而"茶圣"千利休的大力推动及翻新以质朴为本质的日本古窑,令日本陶器的发展及质素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
而明朝在17世纪中期崩溃后,欧洲渐难取得中国高质素的陶器,所以转而引入日本的陶器,令日本陶器技术得到另一次作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16世纪晚期,紫砂陶制作开始成熟,各式各样的紫砂陶具开始出现,其中以紫砂茶壶为最。
清代开始紫砂壶造型变为繁复,壶面上出现题字,书画乃至篆刻,成为文人雅士把玩之物。
现代陶器的发展陶艺发展转变为个别的陶艺家来带来创新的潮流,而部分陶艺家则从日本的原始陶艺,或是古代美国印地安人的陶艺来取得灵感。[1]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1:20: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42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陶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陶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