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树(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

更新时间:2024-11-19 23:24:35 阅读: 评论:0

桫椤树(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

桫椤树 (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 次浏览 | 2022.05.18 21:10:02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桫椤树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

桫椤,别名蛇木,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桫椤的茎直立,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是已经发现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

桫椤是古老蕨类植物,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桫椤是极少数一些木本种类其中的一种。生于林下或溪边荫地,产于中国大陆的西藏贵州赤水及南方各地。

中文名

桫椤树

拉丁学名

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 Hook.)R.M.Tryon

别名

台湾桫椤,蛇木

植物界

蕨类植物门

亚门

真蕨亚门

亚纲

薄囊蕨亚纲

真蕨目

桫椤科

桫椤属

亚属

桫椤亚属

桫椤

形态特征

桫椤茎干高达6米或更高,直径10-20厘米,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被交织的不定根。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茎段端和拳卷叶以及叶柄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暗棕色,有光泽,狭披针形,先端呈褐棕色刚毛状,两侧有窄而色淡的啮齿状薄边;叶柄长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较淡,连同叶轴和羽轴有刺状突起,背面两侧各有一条不连续的皮孔线,向上延至叶轴。

叶片大,长矩圆形,长1-2米,宽0.4-1.5米,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7-20对,互生,基部一对缩短,长约30厘米,中部羽片长40-50厘米,宽14-18厘米,长矩圆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18-20对,基部小羽片稍缩短,中部的长9-12厘米,宽1.2-1.6厘米,披针形,先端渐尖而有长尾,基部宽楔形,无柄或有短柄,羽状深裂;

裂片18-20对,斜展,基部裂片稍缩短,中部的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镰状披针形,短尖头,边缘有锯齿;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分裂,基部下侧小脉出自中脉的基部;叶纸质,干后绿色;羽轴、小羽轴和中脉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鳞片。

孢子囊群孢生于侧脉分叉处,靠近中脉,有隔丝,囊托突起,囊群盖球形,膜质;囊群盖球形,薄膜质,外侧开裂,易破,成熟时反折覆盖于主脉上面。[1]

生长习性

生于山地溪傍或疏林中,海拔260-1600米。桫椤为半荫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喜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气温在5-35℃的山区、坝区和庭院均可栽培。可地栽,也可盆栽或桶栽,但相对湿度要大。

该种喜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的阳光充足的地方,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缘灌丛之中。桫椤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北纬18.5°-30.5°。最北的记录为四川邻水县,该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气候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偏高约2-4℃,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干湿季节明显等特点。土壤多为酸性。

主要品类

黑桫椤,桫椤科植物是一个较古老的类群,中生代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现存种类分布区缩小,在世界共有6属500余种,产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根据比较权威的研究结果,中国有2属14种和2变种,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黑桫椤被并入桫椤属作为亚属处理。桫椤科的主要分类特征是叶柄基部的鳞片,叶轴上的气囊体,孢子囊的孢子数目和囊群盖等。

中国桫椤属(Alsophila),又称木桫椤,全世界共约230种,中国有11种和2变种,分桫椤亚属和黑桫椤亚属。

地理分布

桫椤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和日本南部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日本、越南、柬埔寨、泰国北部、缅甸、孟加拉国、锡金、不丹、尼泊尔和印度。

中国分布地福建(福州、闽侯、福清、安溪、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永定)、台湾(台北、高雄、新竹、台中、南投、花莲、屏东)、广东(梅州,阳江,阳春,信宜、新兴、怀集、高州、连山、恩平、肇庆、英德、陆河、罗浮山)、海南(白沙、琼中、吊罗山、五指山)、香港等地。

栽培技术采种

孢子成熟期,选择阴天气候,在母树上将侧枝上两侧的小叶片剪下,晾晒干叶片,孢子与叶片分离,再将叶片和孢子装入筛内筛取孢子粒和黑黄色粉沫,将黑黄色粉沫和孢子粒一并收存备用;

播种

地面温度在10℃以上时播种,20-25℃是最佳播种期;采用人工撒播,撒播时尽量放低,不要撒播得太高、太快、太重而影响孢子粒生长发育;

土壤

选择潮湿、半阳、半荫、透光、背风的山地黄壤土,按四尺开箱,箱四周开好排水沟,深挖并平整箱面,并进行常规杀菌消毒,在林地中直播时,除草后撒播即可;桫椤喜酸性土壤,宜生长在透气松酸性腐叶土上,最好选用山林中的腐叶土来栽培。可根据树体的大小,挖深50-100厘米,60-120厘米见方的坑来移栽。

起苗

1米高的树,要挖60厘米的树盘,把树盘外的根全部断开,深度视根系情况而定。因桫椤无主根,深度不必过深,在须根不多时,一般在30-50厘米之间可以了。挖起后将10厘米以上的羽状主叶全部剪掉,10厘米以下的2-3个主嫩叶留下。用鲜苔藓泡水后挤去70%左右的水,将桫椤根部和茎部包好后扎上绳子装入木箱,箱内的空间再用鲜苔藓填满就可长途运输。

定植

将准备好的腐叶土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按说明书兑水消毒杀菌。树体和根部也用此法消毒,将坑的底部填上消过毒的腐叶土踩紧。在操作过程中一边给树定位,一边在腐叶土上撒上呋喃丹杀死地下害虫。栽完后浇透水。桫椤喜高湿环境,因此应搭架盖上黑色遮阳网,遮去60%以上的直射阳光,冬季还应防霜。桫椤怕干旱,忌水涝,所以树盘周围应排水良好。根据地理环境情况,每天可对树茎和树盘喷雾状水以保证湿度。30天后3个新主叶就可长大,其他嫩叶也开始萌发。

肥水

桫椤苗期对肥料需求不大,播种后不施肥,在第二次移植时可适当用磷肥作底肥,追肥用农家肥和尿素;桫椤苗、树对水份有严格的需求,需要潮湿不涝的土壤环境,同时也需要半荫半阳的透光环境,土壤开箱时四周要开好排水沟,防涝,同时要给水保持土壤湿润。有机肥,每年可施两次经发酵的猪牛羊粪,每株树20-50kg。无机化肥,每年除冬季外均可施用。两个月施一次复合肥,根据树体大小,每次施0.1-1kg。先把树盘内盖的腐叶土拿去一层,洒上化肥再将腐叶土盖上浇透水。

病虫防治

桫椤在自然环境下基本无病害,但经过移栽施肥后也有病害产生。只要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每月对树体和树盘喷施一次就可消除病害。害虫主要有蚂蚁和蜗牛,蚂蚁可用百树得或功夫农药喷雾灭杀。蜗牛喜潮湿环境,主要危害树体嫩叶和嫩秆,可用农药蜗克星和灭蜗灵等撒在树盘表面灭杀和人工捕捉。

日常管理

春夏秋高温季节时,防止太阳暴晒和雨水冲刷,搭好遮阳网,秋冬春低温季节应防低温冻伤,做好薄膜覆盖保温,当幼苗在苗床长到5-10厘米时,进行移栽,规格按20厘米×15厘米×15厘米,密植稀排,幼苗长到20-30厘米时第二次移植的,按50厘米×50厘米稀植。为了使桫椤长得快,除了经常向树盘和树茎喷水保湿外,还要对羽状主叶进行修剪。

当长出10-12片主叶后,应由下至上剪除多余的老叶残叶。这样每日可长出2-3匹主叶,桶栽的每年可长高度10-15厘米,地栽的可长15厘米以上。冬季应防霜冻;喷水时不宜在高温时进行;不必喷叶面水,特别在高温时喷叶面水容易使叶片下垂过大和残缺。

主要价值研究

由于桫椤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遗性,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它与恐龙化石并存,在重现恐龙生活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兴衰,地质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观赏

桫椤树形美观,树冠犹如巨伞,虽历经沧桑却万劫余生,依然茎苍叶秀,高大挺拔,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园艺观赏价值极高。

物种现状

桫椤由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加之大量森林被破坏,种类濒临灭绝,分布区也大幅度收缩,仅残存于热带、亚热带。经历过无数沧桑的桫椤,由于人为砍伐或自然枯死,现存世数量已十分稀少,加之大量森林被破坏,致使桫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自然繁殖越来越困难,桫椤的数量更是越来越少,已处于濒危状态。脆弱环境中“避难”引起国家植物学家及各界有识之士的重视和焦虑。

濒危原因

桫椤濒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桫椤成年株每年产生孢子数量多,但死亡也多。在自然界,有幸存活的孢子,从萌发至形成幼孢子体这一过程,费时达1年以上,湿度、温度等生态因子的变化,都可能影响萌发孢子的生死存亡或延迟以后的发育进程。桫椤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胚胎等过程对环境要求严格,发育对环境有严重的依赖性,限制了它只能在一定孤立的区域生栖繁衍,而成年株在周围5米范围内也限制了生长桫椤幼株,因此适宜生长的区域更小了。

尽管桫椤偶尔也能侵入并幸存在新的森林区域,但它竞争不过当地迅速生长的植物。桫椤是木本生植物,生殖周期很长,生殖过程在离体情况下进行,发育进程完全受变化的环境控制,不利于生存发展。桫椤无完善的根系,很难适应现存变化较大的生态环境。由于原始森林逐年破坏,桫椤赖以生存的温暖、潮湿、荫蔽、水分充足、土层肥厚和排水良好的环境受到毁坏或消失,桫椤本身也就受到威胁或毁灭。人为直接砍伐,使生长数年的或几十年的桫椤毁于一旦,不法分子盗挖盗卖桫椤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保护措施

由于桫椤随时有灭绝的危险,更由于桫椤对研究蕨类植物进化和地壳演变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所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桫椤科的全部种类,列入国际濒危物种保护名录(红皮书)中,成为受国际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由于它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中国早期公布的保护植物名录,也将桫椤与银杉、水杉、秃杉、望天树、珙桐、人参、金花茶等—道,列为受中国国家一级保护的珍贵植物(将桫椤科全部种类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并在贵州赤水和四川自贡建立了桫椤自然保护区,广东也在五华县建立了旨在保护桫椤的七目嶂自然保护区。

植物文化

在约1.8亿年前,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闽南侨乡南靖县乐主村旁,有一片亚热带雨林。它是中国最小的森林生态系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稀有的多层次季风性亚热带原始雨林”。在那里有世上珍稀植物桫椤。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新西兰是桫椤产地之一,它也是新西兰的国树,被人们所保护着。

该种孢子体生长缓慢,生殖周期较长,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以及配子的交配都需要温和而湿润的环境。由于森林植被覆盖面积缩小,现存分布区内生境趋向干燥,致使配子体生殖环节受到严重妨碍,林下幼株稀少。加之茎干可作药用和用来栽培附生兰类,致常被人砍伐,植株日益减少,有的分布点已消失,垂直分布的下限也随植被的缩小而上升。若不进行保护,将会导致分布区缩小,以致灭绝。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10:02: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38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桫椤树(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桫椤树(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pdf

标签:桫椤   蕨类植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