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一九四九年二月由华东野战军整编而成,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并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一九五O年八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第三野战军所属部队划归华东军区建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前身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的。
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简称三野
拼音sān yě
简介抗日战争胜利后,遵照党中央和中央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罗荣桓等率领山东军区部赴东北,陈毅等率领新四军军部及第7师、第2师第4和第5旅、第4师第9旅、苏浙军区第2和第4纵队及苏中军区教导第1旅等部,由华中先后北上,执行巩固和发展山东解放区的任务。
留在华中的新四军部队,于1945年10月25日成立华中军区,张鼎丞任司令员,邓子恢任政治委员,粟裕、张爱萍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辖苏中、淮南两个军区及四个军分区,全部兵力约13.5万余人。同年11月10日,正式组成华中野战军,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刘先胜任参谋长,下辖第6纵队,第7纵队,第8纵队,第9纵队,全部兵力约4.7万余人。华中野战军在建制上属华中军区,在战略行动上受陈毅指挥。
1946年1月7日,遵照党中央的指示,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领导机关,新四军军长陈毅兼山东军区司令员,新四军政委饶漱石兼山东军区政委。山东军区辖滨海、鲁中、鲁南、胶东、渤海等五个二级军区,全部兵力约20万人。与此同时,组成山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黎玉任政委,辖第1纵队(含第1、第2、第3旅),第2纵队(含第4、第5、第6旅),第7 师(含第19、第20、第21旅),第8师(含三个团),总兵力约7.4 万余人。
1947年第一季度,山东与华中我军进行统一整编,撤销山东军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组成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华东军区以陈毅为司令员,饶漱石为政委,辖鲁南、鲁中、胶东、渤海、苏北、苏中等六个军区及滨海分区和东江纵队,共约36.6万余人。
华东野战军以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治委员,陈士榘为参谋长,唐亮为政治部主任。辖第1纵队(含第1、第2、第3师和独立师),第2纵队(含第4、第5、第6师),第3纵队(含第7、第8、第9师),第4纵队(含第10、第11、第12师),第6纵队(含第16、第17、第18师),第7纵队(含第19、第20、第21师),第8纵队(含第22、第23、第24师),第9纵队(含第25、第26、第27 师),第10纵队(含第28、第29师),特种兵纵队。
另外,原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改为第11纵队,兼苏中军区(辖第31、第32旅和三个军分区),第10纵队与苏北军区一部合编成第12纵队,兼苏北军区(辖第34、第35旅和三个军分区)。整编后,华东野战军约有27.5万余人(不包括第11、第12纵队)。1947年8月,新组建第13纵队,1948年2月,又新组建渤海纵队,东江纵队北撤后改称两广纵队,也归入华野建制。至1948年5月,华东野战军36万余人,华东军区部队38万余人。1949年2月,遵照中央的统一命令,华东野战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为第一副政治委员,张震为参谋长,唐亮为政治部主任。辖4个兵团和1个特种兵纵队。这时,华东军区约42万人,第三野战军约58万余人。至1949年12月,第三野战军发展到82.5万余人。
可见,与西北、中原野战军不同的是,华东野战军主要是纵队辖师,一般每个纵队下辖3个师,少数是4个师或2个师,而由华中野战军整编来的第11、第12纵队则还是辖旅,而且是2旅编制。
三野各纵队兵力1纵1纵:1947年2月成立,共2.3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0军,共3.2万人。
2纵2纵:1945年10月组建新四军第2纵队,共2.4万人,1946年1月,改称为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1945年11月,以新四军第4师第11、第12旅为基础,在淮北组成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共1万人。1947年2月,第2、第9纵队在山东省郯城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共2.9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1军,共3.6万人。
3纵3纵: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第8师与滨海警备旅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下辖2个师共2.5万余人。3月23日,鲁南军区第10师归第3纵队建制,改称第7师。1949年2月整编为第22军,共3.2万人。
4纵4纵:1946年5月,新四军第8纵队于苏中如皋地区整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1师,粟裕任师长兼政治委员,下辖第1、第2、第3 旅,共1.6万余人。1947年1月下旬,第1师于山东临沂县大官庄地区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全纵队共3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3军,共3.5万余人。
6纵6纵:该纵队是由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苏中军区独立旅和新四军第7师第20旅大部合编组成的华中野战军第6师发展而来的。1945年11月,新四军苏浙军第1纵队改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共1.1万人。1946年5月,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与苏中军区独立旅合编,组成华中野战军第6师,共1.4万人。1947年2月上旬,华中野战军第6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共计3.5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4军,共3.6万人。
7纵7纵:该纵队是由新四军第3支队等部发展演变而来的。1941年5月,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团、无为抗日游击队和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部分部队合编为新四军第7师。1945年10月,第7师辖第19、第20、第21 旅近2万人开赴鲁西南。1946年1月,新四军第7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7师。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第7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共计2.5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5军,共3万人。
8纵8纵:该纵队是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所属鲁中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统一整编为华东野战军,鲁中军区主力部队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共3.3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6军,共3.2万人。
9纵9纵: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地区几支武装发展起来的。1947年1月,第5、第6师、警备第3旅依次改称第25、第26、第27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共3.1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7军,共3.5万人。
10纵10纵: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军区所属渤海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7年2月,渤海军区第7、第11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共1.6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8军,共3.4万人。
11纵11纵: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苏中军区的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5年11月,新四军苏中军区第1、第2军分区所属第55、第57、第59、第61、第63团组成第7纵队,隶属于华中野战军。1947年1月下旬,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仍兼苏中军区,下辖第31旅和第10纵队调来之第87、第89团,及第1、第2、第9军分区,共3.1万余人。1949年整编为第29军,共3.3万人。
12纵12纵:该纵队是由新四军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6年春,新四军第2师第6旅部北撤江苏淮安,与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合并,兼理第5军分区工作。5月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部队及盐城起义的赵云祥部合编成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辖6个团。1947年2月,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仍兼苏北军区。下辖第34、第35旅和第5、第6、第11军分区,共5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30军,共2.4万人。
13纵13纵:该纵队是由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军区所属胶东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7年8月下旬,胶东军区第5、第6、第7师合编组成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共2.3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31军,共3.2万人。
渤海纵队渤海纵队:1947年9月30日,华东军区将所属渤海军区部队改编为渤海纵队,共1.3万人。1949年2月,渤海纵队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59军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共2万人。
鲁中南纵队鲁中南纵队:1948年7月,华东军区将鲁中南军区各分区基干团组成华东野战军鲁中南纵队,下辖2个师共6个团1.4 万人。1949年2月,该纵队与济南起义的国民党吴化文部改编的第35军合编为第35军,全军2.2万人。
与西北、中原野战军一样,华东野战军也是没第5纵队这个编制,但是却有第13纵队这个编制。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08:05: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30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三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部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三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部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