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赐(孔子的门生)

更新时间:2025-02-23 19:11:23 阅读: 评论:0

端木赐(孔子的门生)

端木赐 (孔子的门生) 次浏览 | 2022.09.03 11:06:22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端木赐孔子的门生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名端木赐,春秋末年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孔子弟子之一,孔门十哲之一。

曾任鲁国、卫国的宰相。还善于经商,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公元前456年卒,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本名

端木赐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卫国黎(今河南鹤壁市浚县)

出生日期

520年月日

逝世日期

主要作品

《越绝书》

主要成就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

封号

先贤端木子

人物生平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儒商鼻祖,春秋末年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子贡的晚年,也像孔子一样开始教学,鲁国大夫子服景伯就是他培养出的优秀人才。

尽管子贡有着多方面的建树与成就,但他在孔子面前却表现得非常谦。《论语·公冶长》记孔子问子贡:“汝与回也孰愈(谁更强些)?”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贡对此是深知的,但孔子偏偏向子贡提这样的问题。子贡相当有涵养,他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其实到底子贡与颜回哪个强,世人有目共睹。

子贡与颜回比,就政事言,颜回要交白卷;就生存能力言,颜回连生计也几乎维持不下去,《论语》说他“屡空”,看来断炊的事情亦经常发生,而子贡却是“家累千金”;论彰扬其师之美名,颜回更没有子贡那样的巨大能量。至于孔子遇危难、遭险恶时,子贡总能挺身而出,显其大智大勇。《史记·孔子世家》曾载孔子困陈、蔡,绝粮,情形十分危急,而当时孔子门徒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是“子贡使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子贡是孔门弟子中之最杰出者其中之一。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其为“黎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黎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主要影响儒商始祖

子贡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财经商上也有着卓越的成就。《论语·先进》载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意思是说颜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却穷得丁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被命运摆布,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对。《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翻译: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做买卖,以成巨富。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鲁卫之相

《论语》仅说子贡在“言语”方面优异,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们对子贡在其它方面的卓越才能的认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谓子贡“常相鲁、卫”。他的老师孔子也认为子贡有非凡的政治才能。《论语·雍也》曾记载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子贡、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说三人皆可从政,但孔于却分别道出三人之优点各不相同:“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从孔子列举的三个优点看,我们觉得子贡的优点——“达”,似乎更是从政者不可或缺的。所谓“达”就是通达事理,试想一个从政的人如果能够“通达事理”,他就会高屋建瓴,从宏观上把握问题的全局和整体,把政事处理得有条不紊。而子路的“果”(果断)、冉求的“艺”(多才多艺),都不过是从政必需之一端。正因为子贡通达事理,又有杰出的“言语”才能,所以他才会被鲁、卫等国聘为相辅。正因为他有政治才能,他才会在出使齐、吴、越、晋四国的外交活动中得心应手,获得圆满成功。

教书育人

子贡的晚年,也像孔子一样开始教学,鲁国大夫子服景伯就是他培养出的优秀人才。[1]

历史评价

《论语·先进》载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意思是说颜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却穷得丁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被命运摆布,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对。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翻译: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做买卖,以成巨富。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2]

轶事典故

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万仞宫墙典故,出自子贡称赞孔夫子之学问高深。子贡尊师的故事,也很感人。一次,鲁国大夫在别人面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听说后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几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做太阳和月亮,说老师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人际关系

老师:孔子

主要作品

《越绝书》

后世纪念端木书台

端木书台位于江苏省第二大水库、赣榆县内的小塔山水库拦洪大坝西端的子贡山上,是一块圆滑平整的大石,据《光绪赣榆县志》记载:从明代起,端木晒书台即为“赣榆八景“之一。

相传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在山上建端木书院(已毁),万松山更名为子贡山,晒书石被称作“端木书台”。

春秋时期,天下分裂,各方诸侯争相称霸,连年征战,烽火狼烟。当时的鲁国非常弱小,为邻国所虎视。有一年,齐国欲兴师鲁国,鲁国上下惊动。鲁国虽小,但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却诞生在这里。孔子桃李满天下,其中有一个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的卫国人,能言善辩,有着外交天才,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为解除困难,孔子派子贡去齐国游说。

子贡不辱使命,挑起了吴齐两大国之间的战争,“止吴霸越,乱齐存鲁”,途经万松山,见山谷中云雾缭绕,山上松涛翻滚,乃乘兴一游,景色宜人,于是豪情大发,取笔记思,却不知天意不美,忽降大雨,子贡败兴而归。此时,天空突然放晴,彩虹半挂。惊奇之中却发现刚才端坐之石已滴水不存;子贡更加惊奇,便将湿书放置其上,书顷刻间干燥如初,于是世间多了一块奇石——端木书台。

子贡手植楷

在今山东曲阜孔林中尚留有子贡自南方移植到曲阜的楷木,以表达子贡在老师孔子去世时不在其身边的歉意。

孔子去世时,子贡正在南方,听到消息后,带着南方特有的树种回到曲阜,并祈愿“如果老师肯原谅他,就请让此树活下来”。后来,楷木果然活了下来,并在曲阜大量生长,也延伸出了楷雕技艺。

此树只留有部分树干,前有康熙皇帝手书的御碑题“子贡手植楷”,曲阜人读“楷”为“皆”音,也是为了纪念子贡的孝心“天下人皆应效仿”。

子贡墓

子贡墓位于子贡故里,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墓址在浚县县城外东南五里许的东张庄,坟茔前是人民政府竖立的大型青石质墓碑,刻着“先贤子贡墓”,字体端庄凝重,显示了浚县人对家乡这位先哲乡贤的尊崇之情。子贡墓址今存《改正先贤黎公墓祠记》碑。碑文楷书。正文20行,满行72字。雕龙碑首,通高490厘米,碑版高340厘米,宽94厘米。明万历二十二年(1549年)春二月立石。浚县知县宁时镆撰文,大理寺左丞、前京畿道监察御史、邑人赫瀛书丹,前奉议大夫、四川龙安府同知李一经篆额。

史料索引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影视形象

2011年电视剧《孔子春秋》周一围饰演子贡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07:42: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29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端木赐(孔子的门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端木赐(孔子的门生).pdf

标签:孔子   门生   端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