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姜(植物、可入药)

更新时间:2025-01-11 10:12:05 阅读: 评论:0

珊瑚姜(植物、可入药)

珊瑚姜 (植物、可入药) 次浏览 | 2022.09.23 13:40:58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珊瑚姜植物、可入药

研究傣药珊瑚姜的生药鉴定特征。植物形态分类及中药鉴定学常规方法技术。珊瑚姜为姜科姜属植物Zingiber corallinum Hance的根茎,其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及紫外吸收光谱有其特有的鉴别特征。为珊瑚姜药材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珊瑚姜为傣医常用药材之一,也是云南、贵州等地区的民间习用品。其味苦,性寒,入土塔。具有健胃、消积之功。用于治疗食积胀满、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肝脾肿大和热风湿痛等症。

中文名

珊瑚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亚纲

姜亚纲(Zingiberidae)

姜目(Zingiberales)

姜科(Zingiberaceae)

姜属

珊瑚姜

命名者及年代

Hance,1880

中文学名

珊瑚姜

二名法

Zingiber corallinum Hance

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西双版纳全州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株高近1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4-6厘米,叶面无毛,叶背及鞘上被疏柔毛或无毛;无柄;叶舌长2-4毫米。 总花梗长15-20厘米,被紧接的、长4-5厘米的鳞片状鞘;穗状花序长圆形,长15-30厘米;苞片卵形,长3-4厘米,顶端急尖,红色;花萼长1.5-1.8厘米,沿一侧开裂几达中部;花冠管长2.5厘米,裂片具紫红色斑纹,长圆形,长1.5厘米,顶端渐尖,后方的一枚较宽;唇瓣中央裂片倒卵形,长1.5厘米,侧裂片长8毫米,顶端尖;花丝缺,花药长1厘米,药隔附属体喙状,长约5毫米,弯曲;子房被绢毛,长2-2.5毫米。种子黑色,光亮,假种皮白色,撕裂状。花期5-8月;果期8-10月。[1]

珊瑚姜生长环境

红球姜喜半阴,喜温热气候,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红球姜为喜半荫植物,生于林下荫湿处,适于各种土壤生长,以肥沃、排水良好之壤土或砂质壤土、腐殖质土种植最好。[2]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贵州、广西和云南,西双版纳全州均有分布。

繁殖方法

块茎繁殖

栽培技术选地:

产地环境应符合本规程产地环境要求。选择地块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磷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力强的微酸至微碱性(pH6-7.5)的沙壤土为好。

田间管理的原则是:

锄草、施肥、壅土上厢、防涝防旱。生育期锄草2-3次,可结合锄草、追肥、上厢。待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大约在七月份上旬;苗长到2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追肥。

采收加工:

珊瑚姜一年四季均可采收,但七月份至十月份正值生长高峰区,采后除去泥土,将老、嫩姜分开,嫩姜保藏作种,老姜可供药用,烘干即可。

珊瑚姜病虫防治

经驯化栽培观察,珊瑚姜未发现病虫害,因此无需采取防治措施。

化学成分

 珊瑚姜含有挥发性成分松油烯-4-醇、β-甜没药烯、香松烯、3-甲氧基羟基肉桂酸甲酯、3,4-二甲氧苯甲醛、柠檬烯及蒽醌苷。

药用价值

珊瑚姜根茎入药,其性味温辛,归肺、胃、脾经,具有温中散寒、消肿、解毒、抗菌、止痒、祛痰等功能,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腰痛、腹泻等。珊瑚姜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其挥发油,挥发油中又以松油烯-4-醇含量最高,其次为香桧烯和β-甜没药烯等。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06:14: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24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珊瑚姜(植物、可入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珊瑚姜(植物、可入药).pdf

标签:珊瑚   植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