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代崇祯年间为改革历法而编的一部丛书。它从多方面引进了欧洲的古典天文学知识。全书共46种﹑137 卷(内有星图一折和恒星屏障一架)。编撰工作由专设的历局负责。全书主编是徐光启(徐光启死后由李天经主持)。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九月成立历局,开始编撰。到崇祯七年十一月全书完成。参加翻译欧洲天文学知识的有耶稣会士汤若望(日耳曼人)﹑罗雅谷(葡萄牙人)。在他们之前还有邓玉函(瑞士人)﹑龙华民(意大利人)等参加过短期编制。
书名崇祯历书
作者徐光启主编
类别明代为改革历法而编的一部丛书
页数46种﹑137 卷
成书时间明代崇祯年间
后期主编李天经
书籍历史修书缘由徐光启像明朝《大统历》实际上是袭用了元代的《授时历》,并作了一些不太恰当的修改,而从元代颁行算起,这一历法已经行用了三百多年,对二十四节气和日月食的测定,与实际情况常有很大差距,已不符应用。因此当时就有钦天监官员周子愚奏闻:“大西洋归化远臣庞迪我、熊三拔等携有彼国历法,多中国典籍所未备者,乞视洪武中译西域历法例,取知历儒臣率同监官将诸书尽译,以补典籍之缺。”[1]
编纂过程在编纂过程中,历局聘请来华耶稣会的龙华民(意大利人,参与短期编制)、罗雅谷(葡萄牙人)、邓玉函(瑞士人,参与短期编制)、汤若望(日耳曼人)等人参与译书,编译或节译哥白尼、伽利略、第谷、开普勒等著名欧洲天文学家的着作。从崇祯二年到崇祯七年陆续编成书。
颁行应用《崇祯历书》在1634年编完之后并没有立即颁行新历。新历的优劣之争一直持续了10年。在《明史·历志》中记录了发生过的8次中西天文学的较量,包括日食、月食、木星、水星、火星的运动,最后崇祯帝“已深知西法之密”,并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下定颁布新历的决心,但颁行《崇祯历书》的命令还没有实施,明朝就已灭亡。之后由留在北京城中的汤若望删改《崇祯历书》至103卷,并由顺治帝将其更名为《西洋新法历书》。其中100卷本《西洋新法历书》被收入《四库全书》,但因避乾隆(弘历)讳,易名为《西洋新法算书》。
内容《 崇祯历书》包括天文学基本理论﹑天文表﹑必需的数学知识(主要是平面及球面三角学和几何学)﹑天文仪器以及传统方法与西法的 度量单位换算表五类。由于主编徐光启强调把历法计算建立在了解天文现象原理的基础上,因此,理论部分共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崇祯历书》采用第谷创立的天体系统和几何学的计算方法。其优点是﹕引入了清晰的地球概念和地理经纬度概念,以及球面天文学﹑视差﹑大气折射等重要天文概念和有关的改正计算方法。它还采用了一些西方通行的度量单位﹕一周天分为360°﹔一昼夜分为96刻24小时﹔度﹑时以下采用60进位制等。
崇祯历书共46种,137卷,其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西方天文学的理论,称为“基本五目”,分别为法原(天文学基础理论)、 法数(天文用表)、 法算(天文计算必备的平面、 球面三角学、 几何学等数学知识)、法器(天文仪器及使用方法)和会通(中西度量单位换算表)。这部分有40余卷,约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
第二部分是根据这些理论推算得到的天文表,称为“节次六目”,分别为日躔、恒星、 月离、日月交合、五纬星和五星凌犯。
由于当时哥白尼体系在理论上、实测上都还不很成功,所以崇祯历书采用的是第谷的宇宙体系(这是介于哥白尼的日心系和托勒密的地心体系之间的一种调和性体系),但书中对哥白尼的学说做了介绍并大量引用其在《天体运行论》中的章节,还认为哥白尼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个天文学家之一。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04:22: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17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崇祯历书(明代崇祯年间为改革历法而编的一部丛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崇祯历书(明代崇祯年间为改革历法而编的一部丛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