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长假是中国的黄金周之一国庆节长假,3天为法定假期,剩下4天,是两个星期天的串休。
中文名国庆节长假
外文名Long holidays on National Day
别名十·一黄金周
节日时间7天
设定时间1999年9月18日
定义中国国庆长假是中国的黄金周之一,黄金周分别指中国大陆的春节、劳动节和国庆三个节日之每个节日的连续七天休假。国庆七天休假称为“十·一黄金周”,劳动节七天休假称为“五·一黄金周”;相对于其它公休假期,“黄金周”又被称为“长假”,通常冠以节日名称,分别为“五一长假”、“国庆长假”和“春节长假”。
发展历史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和新年为“全体公民假日”,其中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为三天,元旦为一天;还规定这四个属于“全体公民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1999年国庆放假开始,对国庆、春节和劳动节这三个节日的休假时间进行了统一调整,移动节日前后的二个周末四天和法定假期三天集中休假,这样共计7天时间。自此实行这种休假制度以后,每逢这三个节日的休假称为“长假”,通常前面冠以节日名称。
2008年,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第一条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1]
目的“长假”的制定,主要目的是推动“假日经济”,通过长假启动内需、创造出一些新的需求。由于周末和节假日本来就是商业消费的集中时间,七天长假更是旅游、交通和商业集中时段,相对于商家赚钱的商机,媒体称为“黄金周”。
1999年5月,中国首次实行七天长假制度算起,但只算“五一”和“十一”。
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国首次实行七天长假制度算起,每年“五一”、“十一”、春节三个节日。
2000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46号)后算起,每年三个黄金周。
国家旅游局解释:中国首次实行七天长假制度是从1999年5月起,但一年三个黄金周的概念,是从2000年6月份国办发[2000]46号文件下达后才有。
国家旅游局从2000年10月开始实行假日预报制度。
计算计算黄金周:(当前年份-2000)*3-2(2000年只有一个十月黄金周)+(计算年份已经到达的黄金周)
如,计算2006年5月为第几个黄金周?
(2006-2000)*3-2+2(因为2006年只计算春节和五一黄金周)=第18个黄金周
即:2006年5月黄金周是我国第18个黄金周。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03:02: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12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国庆节长假(假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国庆节长假(假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