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名山(泰山华山衡山黄山嵩山)

更新时间:2025-01-10 16:21:52 阅读: 评论:0

中国五大名山(泰山华山衡山黄山嵩山

中国五大名山 (泰山华山衡山黄山嵩山) 次浏览 | 2022.09.19 08:56:46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国五大名山泰山华山衡山黄山嵩山

中国五大名山,指的是泰山,华山,衡山,黄、恒山,嵩山。

中文名

中国五大名山

组成

泰山,华山,衡山,黄、恒山,嵩山

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之北,为我国五岳之东岳。古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早在夏,商时代,就有72个君王来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1]

秦始皇统一中国封禅泰山后,汉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继仿效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历代著名的文人学士,也都慕名相继来此,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诗。

泰山同时又是佛,道两教之地,因而庙宇,名胜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仅有雄奇壮丽的山势,而且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顶更有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实乃一处名冠世界的文物宝库和游览胜地。1987年底,世界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委员会已将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泰山,一般先游岱庙。岱庙位于泰安城内,南起泰安门,通天街,北抵泰山盘道,南天门的中轴线,为历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禅时举行大典的场所。从秦,汉起历经修建,留有很多珍稀文物。岱庙主殿天贶殿为我国三大宫殿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殿内正中奉祀"。东岳泰山神"像,殿壁绘"东岳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画。东为出巡,西为返回,画面以仪仗人物为主,场景阵势浩大,人物生动逼真。壁画长62米,高3。3米。殿东汉柏院内有五株汉柏,传为汉武帝手植。岱庙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余块,多藏于汉柏院内。大殿前还有秦始皇的无字碑。院北东御座是帝王来泰山封禅时休息的地方。北厅陈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内有秦李斯小篆。岱庙实为历史文物,诗文,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之综合博物馆,而碑刻艺术之书法,可谓集我国书法艺术之大成。

登泰山有东西两路,一般从东路上山至极顶,再回到中天门,循西路的公路下山。东路从岱宗坊开始,至极顶共有9000米,上山蹬道计6293级石阶。中天门是游人小憩或食宿之处,这里还有索道可直上岱顶月观峰。

衡山

南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它南以衡阳回雁峰为首,北至长沙岳麓山为足,巍峨七十二峰逶迤盘桓八百里,素有"五岳独秀","文明奥区"之美称。

以主峰祝融峰为中心的一百八十三平方公里的南岳风景区荟萃了衡山的风光名胜。两千多年前,尧,舜曾在此召令诸侯,大禹曾在此拜取治水方略,宋徽宗题书了"天下南岳"牌额,康熙撰写了"重修南岳大庙碑记"。历代名流学者李白,杜甫,韩愈,黄庭坚,朱熹,王夫之,郭沫若等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吟咏;当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伟业。

南岳还是我国唯一佛道并存的名山,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有形似故宫的岳庙,有为"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福严寺,还有日本曹洞宗视为祖庭的南台寺,道家称为二十二福地的光天观。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多姿,有"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有"五龙朝圣","龙池蛙会","玉树琼花","祝融莹光"。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四时景色各异;麻姑仙境之幽,穿岩诗林之趣,龙凤清溪之野,禹王山城之古,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

南岳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人们旅游观光和度假避暑的胜境。天下南岳欢迎您的光临。

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120公里,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2]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5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

恒山

恒山,又名"太恒山","元岳","常山"。位於山西省浑源县城南。相传古代舜帝巡狩至恒山,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白虎通义》曰:"恒者,常也。万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三才图会》曰:"恒山,五岳之北岳也。""高三千九百丈七尺,上方有三十里。有太元之泉,神草十九种,服之可度世。"《太平御览》亦说:"北岳有五名,一名兰台府,二名列女宫,三名华阳台,四名紫微宫,五名太乙宫。"自东北伸向西南,绵延起伏108蜂,长数百里,山势雄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天险。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其高度仅次於西岳华山。但历史上曾出现两处,一是山西浑源的北岳,一是河北曲阳的北岳,明末清初才正式以浑源常山为北岳。

道教称此山为第五小洞天,号"太乙总玄洞天"。其山神穿黑袍,乘黑龙,领仙人玉女七千人,掌管江淮河济,虎豹走兽。山上怪石争奇,古树参天,留有不少道家遗迹和传说。古有道观庙宇18座,称为18胜景。今尚存有北岳庙(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还有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风景区。峭壁悬崖之上多留有古人题咏。"岳顶松涛","金鸡报晓","玉羊游云","夕阳返照"等令人向往。

据史籍道书所载,大禹曾巡游恒山,封道经《灵宝真文》於北岳。《灵宝要略》曰:"夏禹登位巡狩,度弱水,登钟山,得《灵宝真文》,封之北岳及包山洞庭之室。"后有商王女昌容,修道山中,"二百余年,颜如二十许。能致紫草,鬻於染工,得钱以与贫病者。"(《太平广记》)至汉唐时期,众多仙真出入恒山,修真传道,使恒山成为道教之福地。著名者有茅盈,司马季主,元俗夫妻,李皎,恒岳仙人,道荣,张果老,管革,戚元符等。

茅盈为秦汉时著名方士,乃咸阳南关人。世代显贵,且好道积德。《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谓其高祖父茅蒙,即得道"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其邑有谣曰:神仙得道茅初平,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州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故茅盈三兄弟承其祖志,亦避世修真。茅盈年至十八,"遂弃家委亲,入於恒山,读老子《道德经》及《周易传》,采取山术而饵服之,潜景绝崖,素挺灵岫,仰希标元,与世永违。""盈於恒山积六年,思念至道,诚感密应",感太元玉女,西城西君,龟山王母诸真降临,授以"玉佩金铛之道,太极元真之经"及"阴阳二景内真符","明堂元真之道"。潜心修持,仙道已成。后又点化其弟茅固,茅衷,皆得仙道圆满。后三人皆被上清派奉祖师,尊称"三茅真君"。

另一位高道张果老,乃道教八仙之一。《太平广记》谓张果老于隋唐间隐居恒山,有长生秘术,年寿数百。"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则重叠之,其厚如纸,置於巾箱中,乘则以水巽之,还成驴矣。"时玄宗召见,演示仙家变幻之术,不可穷纪。玄宗誉为"迹先高尚,心入妙冥",并赐号"通玄先生"。后归恒山,终老山中。果老岭即是后人为纪念他而题名,在一块光滑的陡石坡上,有几个非常明显的酷似驴蹄印和人脚印,传说是张果老骑毛驴由此登天时留下的。

山中宫观甚多,旧时主要有会仙府,玉皇庙,文昌庙,救苦天尊庙,药王庙,三清殿,元帝庙,三元庙,白云堂,望仙亭,会仙洞,北岳庙,悬空寺等,这里介绍几处。

在众多景观中,最为著名的是悬空寺。它坐落于金龙口的绝壁上,始建於北魏后期,经金,明,清三代重修,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全寺共有大小殿宇楼阁40多间,建造在3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凿石为基,就岩起屋,形势险峻,造型奇特。整个建筑群南北长,东西窄,一字排开,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惊险奇特的建筑,令人叹绝。

北岳庙,又称朝殿。据史籍记载,其庙始建于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2年),至唐宋,金元,时颓时兴。明洪武,成化,弘治年间,多次大建,改古庙为岳神寝宫,规模宏大,包括北岳大殿,后土夫人祠,风伯雨师庙,康太尉庙,会仙府,龙王庙,烟霞亭,潜龙亭,九华亭,碧云亭,翠雪亭,凝翠亭,望仙亭,白云堂及山门,石坊,祀奉北岳诸神,坐落於主峰之下,是一座巍峨壮丽的宫殿。山门两旁,有青龙,白虎二殿。殿前碑石林立,碑文记载著北岳之久远的历史。

嵩山

嵩山,古称外方山,崇山,嵩高山。位於河南省郑州西南90公里的登封县内。它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九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七十二峰起伏错纵,横卧於中州大地,群峰矗立,层峦叠峰,东西绵延60多公里,总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这里峻峰奇异,风光秀丽,宫观林立,为中州地区的第一名山。其神韵主要体现在它的博大与丰腴,包容滋养世间万物。所以,道教把中岳神尊奉为掌管"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啖"之事的尊神。以体现大道滋养万物的精神。同时,它也是儒家中土之德的象徵。历代以来,中岳已成为儒道释并存的名山。在道教史上,仙人浮丘公,王子缙,鬼谷子等曾在此隐居,道教高真寇谦之,司马承祯,丘处机也曾在此修道传教。现存中岳庙是嵩山道教最大的建筑,庙内殿宇巍峨,古柏参天,文物汇粹,琼宫圣境之意犹然。

嵩山的历史悠久。距今约23亿年前,神州大地上发生了被地质学家称为"嵩阳运动"的地壳剧变,逐渐形成了巨厚的高山群与地层的海下沈积;距今八亿年前后,地壳再次发生剧变,巨厚的石英砂岩开始上升,形成了庞大的皱山系。这次运动被称之为"中岳运动"。这以后,又在影响我国南北广大地区的地质构造运动---"燕山运动"的作用下,褶皱山系遂逐步形成了壁立千仞的嵩山。

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於此。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

嵩山以峻极峰为界,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古时,乙太室为嵩山的主山,论及山气势,多就太室而言,即谓”大抵嵩山,胜在气概。“但细细观察,两山又各具特色,明代傅梅在《太室十二峰赋》中,对两山曾作过如下比较:太室山"雄伟而丰",少室山"森削而秀丽";太室山"广阔以能容",少室山"挺拔以自异"。傅梅的上述概括,是符合两山的实际的,太室山和少室山各有三十六峰,各峰皆有名有典,如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等。嵩顶为太室主峰,因《诗经·大雅》有"崧高维岳,峻极於天"之句,故唐宋以后,改称嵩顶为峻极峰。

太室和少室虽为二山,但又毗连,其相接之处,就在登封县城西北的岭口,古称辕辕关,为古今山交通要冲。岭上至今还保著与之相联系的石额题刻及古碑等。其中令人乐道的就是大禹开凿辕口,治理洪水的动人传说。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02:33: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10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五大名山(泰山华山衡山黄山嵩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五大名山(泰山华山衡山黄山嵩山).pdf

标签:嵩山   衡山   名山   华山   泰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