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蟾蜍(负子蟾科爪蟾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5-01-11 23:50:20 阅读: 评论:0

琵琶蟾蜍(负子蟾科爪蟾属动物)

琵琶蟾蜍 (负子蟾科爪蟾属动物) 次浏览 | 2022.06.20 15:49:42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琵琶蟾蜍负子蟾科爪蟾属动物

琵琶蟾蜍是一种负子蟾科爪蟾属动物。一般指负子蟾。又称苏里南蟾蜍(Surinam Toad),为Pipidae科,Pipa属(音译为琵琶)。负子蟾是原始蛙类,完全水栖性。卵在雌蟾背面的皮肤窝中发育,经蝌蚪期,变成幼小的成体后才离雌体。

中文名

负子蟾

拉丁学名

Pipa pipa Linnaeus

别名

苏里南蟾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两栖纲

亚纲

滑体亚纲

无尾目

亚目

始蛙亚目

负子蟾科

爪蟾属

分布区域

南美洲和非洲

形态特征

体长约10厘米,黑褐色。成体眼小。无眼睑,具2出水孔,口部无角质颌和角质齿,口内无舌。趾间蹼极发达,体侧具侧线。荐椎前椎骨5-8枚,椎体后凹型,肩带弧固型。蝌蚪期前3枚躯椎有游离短肋,变态后与横突愈合。

栖息环境

终生栖于水中,在长期干旱的情况下,多集中在尚未干涸的水塘内。雨季到来后,分散活动并在积满雨水的水塘和凹地水坑内交配、产卵。

原始特征

负子蟾的蝌蚪是双出水孔型,即有两个出水孔而无角质齿;异舌蟾科也属此型。这类的出水孔不能与鱼类或有尾类鳃部的孔相比较。从以色列下白垩纪已采到近于这类群的化石,表明很早就开始分化,并认为这是一个既原始又相当特化的类群。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南美洲的巴西、圭亚那等地的的热带森林。

基本特征

琵琶蟾蜍

琵琶蟾蜍产于南美洲。卵在雌蟾背上孵化。躯干扁平似方形。眼小,头扁平。吻突与上下腭的皮肤松弛下垂。指端有细小的星状附器,有助于寻食。

生活习性

雄蟾首先抱握雌蟾胯部,此后几小时,雌蟾背皮膨胀成海绵状,泄殖腔孔突出。有人在室内观察产卵程序,大致是这样:雌雄抱对从水底逐渐游向水面,在此期间身体翻转,当体背朝向下方、腹面朝向上方时,稍停片刻,雌蟾产卵3至10粒,落到雄蟾的腹部。随后,又向水底游动。

这时,两蟾抱握的部位略微放松,卵滚入雌蟾背部蜂窝状的皮肤窝内。一般连续重复此种动作15至18次,共产卵40至100粒。卵在雌蟾背面的皮肤窝内生长发育,完成变态,然后离开母背(有的种在蝌蚪晚期逸出)。

繁殖方式

每年4月,是负子蟾的繁殖期。这时雌蟾分泌一种特殊气味招来雄蟾,雄蟾用前肢紧紧握住雌蟾的后肢前方,一昼夜后雌蟾的背部和泄殖腔周围都肿胀起来,接着开始产卵。此时雌蟾把泄殖孔紧贴在雄蟾腹部,而雄蟾则拖着雌蟾在水中上下翻滚。当雄蟾背朝下时,雌蟾恰好把卵产在雄蟾腹部受精。在繁殖期内,雌蟾背部的皮肤变得非常厚实柔软,并形成一个个像蜂窝一样的穴,小穴数目多达几十甚至上百个。在水中的受精卵由殷勤的雄蟾用后肢夹着,一个个地放在雌蟾背上的小穴里,并负责"封好"。

两个月之后背上的幼子就会戳破覆盖其上的皮肤出生,一旦幼蛙从背上钻出,雌负子蟾会马上在树上或石头上蹭背,皮肤的上层便脱落下来,又恢复繁殖前的模样。[1]

这种卵不孵化成蝌蚪,而是直接孵化成小蛙的生育行为,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直接生育"。负子蟾因有这种"负子"的习性而得名。一旦幼蛙从背上钻出,雌负子蟾会马上在树上或石头上蹭背,皮肤的上层便脱落下来,又恢复繁殖前的模样。产卵期间雌蟾背面皮肤软化似海绵状,泄殖腔壁伸到外面形成管状产卵带,弯曲达于背上,雄蟾在雌蟾背上压着产卵带,把卵挤出,压入海绵状皮肤的小窝中,覆以胶质。卵在雌蟾背面的皮肤窝中发育,经蝌蚪期,变成幼小的成体后才离雌体。偶有跌落到水底的卵,这些卵不能正常发育。

雌雄辨别

第一,雌性负子蟾体型比雄性负子蟾稍大。

第二,由于雄性鸣叫,雄性负子蟾下腭的鸣囊较雌雄负子蟾更为松弛。

第三,交配时,雄性需要爬到雌性背上才能完成交配,所以雄性负子蟾脚蹼上有小吸盘。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02:1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09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琵琶蟾蜍(负子蟾科爪蟾属动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琵琶蟾蜍(负子蟾科爪蟾属动物).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