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解放后,为解决干部不足问题,由叶剑英、陈唯实、罗明等筹建,成立于1950年1月1日,后于1952年10月全国高等院系调整并入华南师范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
1949年11月,南方大学的招生简章在《南方日报》登载了,招生的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的青年学生。
中文名南方大学
外文名South University of China
创办时间创办人叶剑英、陈唯实、罗明
办学性质革命大学
主管部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
英文名South University of China
类别公立大学
学生人数8000
教师人数920
所属地区中国
主要院系第一部为文教学院;第二部为行政学院;第三部为财经学院,主要是培养财经工作干部和专业人员;第四部为政治研究院;第五部为工人、民族学院;第六部为华侨学院
类 别革命大学
首任校长叶剑英
成立时间1950年1月1日
撤销时间1952 年10月
院系调整华南师范大学
创办人叶剑英、陈唯实、罗明
所属地区华南
历史沿革建国三十五周年了,跟随着新中国一起诞生的南方大学,在她办学三年的历程中,光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1949年秋大军南下解放全中国时,就面示叶剑英在华南解放之后,要创办一所革命大学,可定名为南方大学,并题了“南方大学”四个字,叶剑英离北京就任华南分局第一书记时,欣然接受毛主席关于创办南方大学的指示,从在北京的华北大学(后改为中国人民大学)等校抽调一批高中级领导干部随军南下,到了赣州,在戎马恍惚之际,还开会讨论筹办计划。10月14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叶帅兼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10月21日,华南分局会议决定筹办南方大学,由叶帅兼任校长,陈唯实任第一副校长,罗明任第二副校长。当时南方大学经过党组织在高等院校抽调一,二,三年级党员学生开办干部预备班,同时登报在华南招收了第一期学生。1949年12月,筹备就绪,随即于广州石牌正式开学上课,这就是南方大学的创建阶段。
南方大学是革命大学性质的文科大学,任务是为华南解放区培养革命的知识分子和文教,财经,政权建设等战线的革命干部。学制暂定为一年至二年,招收高中毕业和相当高中毕业程度的学生,经过考试,择优录取,在学习期间享受供给等待遇。全校设六个部,称为学院。第一部是文教学院;第二部是行政学院;三部是财经学院;第四部是研究部;第五部是工人和民族学院;第六部是华侨学院。
1950年6月间,华南分局奉中央指示,加紧准备抗美援朝,并加紧进行土改和巩固地方人民政权。华南分局要求南方大学第一期学生赶修理论课和专业课,准备参加土改。8月间,广东省成立土改团,华南分局书记方方来校动员南方大学土改,他说:秀才三年一考,土改千载难逢。在党的号召下,9月1日,南大千余学生在土改团领导下,满怀革命豪情,到兴宁、揭阳、河源三个县,参加了广东最早开展的土改运动。
1952年为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遵照中央调整高等院校院系和革命大学领导力量支援本地区高等院校的指示,经华南分局决定,南方大学与省文理学院及其它大学的师范学院合并,改建为华南师范学院(即现华南师范大学)。
1949年春夏,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之后,解放国民党临时政府所在地广州的问题被提上日程。7月,中共中央决定组成新的华南分局,并于8月1日任命当时正任北平市市长的叶剑英为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在进行南下准备工作时,毛泽东多次找叶剑英商讨解放华南的一些重大问题。在谈话中,叶剑英提出了一个干部不足的问题。毛泽东指示叶剑英,华南解放后,要在南方办好一个大学,可取名南方大学,并亲笔题写了“南方大学”四个字。毛泽东的“南方大学”四个亲笔字,后来一直铭刻在南方大学的校门、校徽、校旗、校章、校刊、证书等上面。
叶剑英抽调了曾在延安抗大等校担任过教授的哲学家陈唯实,以及在华北大学等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十几名干部和学者,随军南下筹办南方大学。1949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陈唯实等南方大学筹备组的干部从赣州日夜兼程赶往广州,于19日下午到达市区,在光孝寺内找了三间房子,挂出“南方大学筹备处”的牌子,正式开始了南方大学的筹办工作。后华南分局又拨给广州东郊石牌的国民党政府“总统府”旧址为办学校址,决定由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兼任校长、党委书记,陈唯实、罗明为副校长,南方大学筹备委员会正式移入石牌办公。南方大学于1949年11月中旬起开始招收预备班学员。这些学员是由党团组织在当时广州各高校抽调来的积极分子,他们后来都成了南方大学的学习骨干,有的成了学校工作人员。12月1日开始在《南方日报》等报刊刊登招生启事,学生需经笔试和面试两关,1950年1月1日,拥有4329名学生的南方大学正式宣告成立,并开学上课。1950年2月1日南方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叶剑英以校长身份参加,并发表讲话。
教学风格被誉为“革命熔炉”的南方大学,制订了“学习理论,改造思想,钻研业务,参加革命”的教育方针;“实事求是”的校风;“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勤劳、勇敢”的学风,并要求师生员工“甘当小学生,甘当勤务员”;以及提出“紧张地工作,战斗地学习,愉快地生活”的明确要求。校歌中的“千万青年,跟着毛泽东,永远向胜利,永远向光明”,唱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南方大学创办时,共有六个部,即六个学院。“第一部为文教学院,主要是培养中学教师和文教干部;第二部为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区县政权机关干部;第三部为财经学院,主要是培养财经工作干部和专业人员;第四部为政治研究院,主要是团结高级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进行理论研究,以便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自觉地做好革命工作;第五部为工人、民族学院,主要培养工会干部和民族干部;第六部为华侨学院,主要是吸引归国华侨青年,培养侨务工作干部,使他们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此外,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南方大学还接受有关部门的委托,举办了工干班、农干班、橡胶工人班、军干班、银行班、合作干部班等许多干部培训班,还培养了一批研究生;设立南方大学海南分院。
南方大学的修业年限,原定一年至二年。但第一届学生学习了七个月,其中到兴宁县参加土改试点的多学一个月,便毕业了。这是因为广东和华南地区的形势发展很快,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在城市进行民主改革,以及各地加强人民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教建设,都需要大量的革命干部和专业人才。虽然南方大学第一届学生为了服从革命需要,奉命提前毕业,但是教学总时数还是很多的。因为在南方大学这个“革命大熔炉”里,教学就是一场战斗,从早到晚一天十一、二个小时,都在紧张地进行。既没有寒暑假,甚至连星期天和节假日都用来进行教学活动。
历史意义在南方大学建校三年中,培养近2万名革命干部和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历史贡献。在南方大学18230名毕业生中,当时分配参加土地改革的4396名,参加军事干部的2572名,参加财经部门工作的1996名,参加文教部门工作的911名,参加广东省、广州市工会工作的1168名,分别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各机关、团体工作的4109名,分配到广东、广西各地区做地方工作的3013名,派驻华南以外地区工作的65名。他(她)们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经济建设,文教建设,政权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贡献。而参加各地土改的毕业生,在土改完成后,又服从组织安排,继续留下参加地方各项工作。现在很多人已成为当地各个部门的骨干力量,有的还当了县、市领导干部。南方大学毕业生很多从事教育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振兴我国教育事业尽心尽力。许多人成了优秀教师,中学校长;一些在大学工作的成长为教授。当然,遍布在全国各地的广大南方大学毕业生,五十几年如一日地在工厂、在矿山、在边疆、在海岛、在农场、在乡村,勤勤恳恳地工作,“甘当勤务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样是受到人们钦佩和尊敬的。
另外,南方大学的师生还积极参与广州市越秀山体育场的兴建工作。据悉,1950年3月24日,叶剑英任校长的南方大学800名青年首先开进越秀山体育场建设工地,一连奋战了3天,打响了建场工作的第一炮。在此后的时间里,全市的工厂、机关、学校、解放军部队等单位共发动了1万7千多人开展义务劳动,进场参加修建工程。1950年10月越秀山体育场第一期工程胜利完成,体育场初具规模。10月14日在新建成的场地上,举行了庆祝广州解放一周年的广州市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至1953年,场内包括一个大型足球场和一条400米跑道全部完成。1956年扩建了大门楼以及东南和东北看台,沿山坡建好的看台可容纳2.8万观众。
院系调整后为适应全国高等学院系调整的新形势,南方大学遵照上级指示,于1952年10月同广东文理学院、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岭南大学教育系、广西大学教育系、湖南大学地理系、南昌大学地理系和海南师范专科学校调整组成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搬进了刚宣告结束的南方大学原址,继承了南方大学校园内一切房舍、资产和教学设施。原南方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陈唯实任华南师范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历史上的确有过“南方大学”。1949年春夏,毛泽东指示叶剑英,华南解放后,要在南方办好一所大学,可取名南方大学。1949年10月,叶剑英兼任校长和党委书记,南方大学筹委会成立。1952年10月,南方大学遵照上级指示,同广东文理学院、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广西大学教育系、湖南大学地理系等调整组建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大学”退出了历史舞台,再没有“复办”。[1]
教育部在其网站上公布的最新全国普通高校名单、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名单、全国成人高校和全国民办成人高校名单中,没有所谓的“南方大学”。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01:35: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06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南方大学(中国南方大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南方大学(中国南方大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