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一所公办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重庆市国际人文特色高校、重庆市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庆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和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为“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源出两脉。一脉为1978年创办的渝州大学,其前身是西南军政委员会于1952年批准成立的重庆机电工业学校;一脉为1987年创办的隶属原商业部的重庆商学院。2002年两脉合并,组建重庆工商大学,成为一所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南岸校区(含兰花湖片区)、江北校区2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390.8亩;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研究生3万余人;设有18个教学学院,开办本科专业78个;有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800余人;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图书馆藏书纸质图书315万册,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153.9910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
中文名重庆工商大学
创办时间学校类别多科性
地址重庆市
外文名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学校特色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年)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
创办时间1952年
主管部门重庆市
学校类别综合类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李志雄、校长:孙芳城
办学性质公办高校
历史沿革前身溯源渝州大学
1952年,经西南军政委员会批准,重庆机电工业学校创建。1953年,重庆机电工业学校、成都机器工业学校、万县工业学校、五通桥工业学校合并组建重庆机器工业学校。1953年,重庆机器工业学校更名为重庆机器制造学校。1958年,重庆机器制造学校更名为重庆市第二机械制造工业学校。1970年,重庆市第二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撤销。1972年,重庆市第二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复校。1975年,重庆市第二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更名为重庆市第二机械工业学校。197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渝州大学成立,隶属重庆市。1981年,重庆市第二机械工业学校并入(合署)渝州大学。1984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重庆市市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85年,学校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重庆商学院
1963年,重庆市财贸干部学校创建。1964年,重庆供销学校创建。1965年,重庆市第一商业半工半读学校创建;同年,重庆市第二商业半工半读学校创建。1972年,重庆市财贸干部学校、重庆供销学校、重庆市第一商业半工半读学校、重庆市第二商业半工半读学校合并组建重庆财贸学校。1985年,重庆财贸学校(资源)升格为重庆商学院,隶属原商业部。1991年,学校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9月,学校划转重庆市,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重庆市管理为主。
合并发展2002年1月,渝州大学与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重庆工商大学。
2006年4月,学校入选第二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同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11年5月,重庆金融学院成立,设在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2012年,学校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同年,学校被教育部评选为“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5月,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4年9月,学校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7年7月,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1月,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核心智库(AMI)。
2018年11月,学校获批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2019年12月,该校综合实训与文献信息中心、学术报告厅及车库工程获2018—2019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2020年6月,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联盟。12月,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入选首批重庆市新型重点智库。
2021年3月,新增国际经济与贸易、土地资源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社会工作四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月,获重庆市十佳书香校园称号。5月,与江南小学签约,共建重庆工商大学附属小学。6月,与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记协合作,在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设立“范长江与重庆”展览馆。7月,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联盟会员。8月,与重庆万州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加强创新平台建设、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同打造新型高端智库。9月,与重庆南川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双方各自优势,致力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对接。同年9月,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会计学院设立“天健奖(助)学金”。10月,与中国证券业协会、重庆证监局、西南证券签订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进校园合作备忘录。12月,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指数》发布会,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运行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同年12月,与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签订“十四五”时期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2022年启用菜鸟无人车送快递,无接触送快递,保障师生快递服务。
办学条件院系专业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教学学院18个,开办本科专业78个。
2022年2月,学校新增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学院 | 专业 |
财政金融学院(重庆金融学院) | 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金融工程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财政学、税收学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
公共管理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 |
文学与新闻学院 |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 法学、知识产权、社会学、社会工作 |
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物理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包装工程 |
环境与资源学院 | 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经济统计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艺术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摄影、动画、广播电视编导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法语、商务英语 |
现代国际设计艺术学院 |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国际商学院 | 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通识学院 | —— |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86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00余人;有双聘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市“特殊支持计划”人选、重庆英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百人计划”人选、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和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优秀教师代表;有市级教学团队10个。
全国优秀教师:王婷(2019年)、孙芳城(1995年)
国家“万人计划”人选:董帆(2017年)、李敬(2016年)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李敬(2015年)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李敬(2015年)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敬、孙芳城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董帆(2018年)
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董帆(2015年)
市级教学团队(10个):经济学专业教学团队、会计教研室教学团队、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团队、《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排球》教学团队、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贸易经济教学团队、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化工原理》教学团队、《管理学》(实验)教学团队
(注:名单不全)
学科建设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市级一流学科2个、市级“十三五”重点学科10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5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应用经济学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科技开发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数学、统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机械工程、软件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金融、税务、国际商务、会计、审计、应用统计、材料与化工、新闻与传播、社会工作、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艺术、体育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国家战略人才培养项目(应用经济学)
市级一流学科(2个):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市级“十三五”重点学科(10个):应用经济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统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
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5个):智能制造与服务、社会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环境与资源化学
学科排名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排名前1%。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共6个学科上榜,其中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2个学科获B-等级。
新文科建设
2022年1月13日,入选重庆市高水平“四新”建设高校立项(培育)名单(新文科建设高校立项(培育)名单)。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市级特色专业22个、市级“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7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市级精品课程22门、市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9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市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虚拟仿真)示范中心3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经济学、金融学、贸易经济、环境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等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经济学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
市级特色专业(22个):统计学、工商管理、贸易经济、应用化学、人力资源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财务管理、社会工作等
市级“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7个):经济学、贸易经济、市场营销、会计学、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工作、财务管理、广告学、广播电视学、审计学、金融学、物流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贸易经济、金融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知识产权、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社会学、社会工作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区域经济学
市级精品课程(22门):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零售学、贸易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学、经济数学基础、统计学、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商务策划原理、化工原理、化学与社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金融学、广告学、旅游规划与开发
市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3S城市规划综合实验、学习科学与技术、金融学
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9门):中华智慧、住宅经济学、孙子兵法、做好研究,写好论文--掌握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媒介文学与媒介素养、成就财富梦想之道、重庆味道
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金融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会计学原理、管理学、统计学、零售学、化学与社会、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旅游规划与开发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外汇市场与外汇理论、世界贸易组织
市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旅游学概论、国际经济学、国际结算、国际商法
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高素质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旅游管理“前店后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适应内陆开放高地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具有财经特色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职业能力导向的高素质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虚拟仿真)示范中心(3个):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
教学成绩
2019至2020学年,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学校学生共有900人次获省部级(赛区)及以上奖励,而在学校级别资助的共计投入约70余万元资金资助和奖励了20项学科竞赛活动,共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34项、三等奖23项,省部级(赛区)特等奖2项,一等奖71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20项。
教学成果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获奖等第 |
西部地区财经院校经管类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王崇举等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融入风险、激活能力,构建分层递进的商科创业实践教育模式 | 孙芳城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共建)1个、市高校咨政平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工程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市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重庆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商委重点实验室1个、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技术应用中心1个、市级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市文化委员会研究中心1个、市级众创空间6个、市级高校众创空间2个。此外,学校还有联合共建科研机构6个。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区域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院、企业管理研究中心、重庆廉政研究中心
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共建)(1个):重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市高校咨政平台(1个):重庆市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动态研究咨政中心
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电子商务及供应链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催化与环境新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制造装备机构设计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经济社会应用统计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市级工程实验室(1个):检测控制集成系统重庆市工程实验室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发展信息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中-加装备系统服役健康保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市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重庆现代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
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天然药物研究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催化理论与应用技术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微纳系统技术及智能传感重点实验室
重庆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重庆高校油处理装备与绿色化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市商委重点实验室(1个):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重庆市商委重点实验室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技术应用中心(1个):重庆市两化融合物流信息化技术应用中心
市级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重庆工商大学传媒发展中心
市文化委员会研究中心(1个):重庆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市级众创空间(6个):工商云+同创空间、重庆海基众智商务大数据众创空间、工商之星微电商创业训练营、香樟林健康食尚谷、自由度众创空间、重庆工商数网众创空间
市级高校众创空间(2个):“一路行”学创营、可视化大数据众创空间
联合共建科研机构(6个):重庆干部教育研究中心(与重庆市委组织部共建)、长江上游国情调研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共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调研基地(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中心共建)、重庆市社会科学大数据中心(与重庆市社科联共建)、社会学西部研究基地(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共建)、重庆市人口理论研究与培训中心(与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建)
科研成果2018年,学校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其中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获重庆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1项,重庆市发展研究奖12项;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截至2020年11月,近5年,学校新增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57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等国家级项目15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130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88368.20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6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公开发表论文5117篇,其中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统计研究》等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758篇;500余项成果被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采纳应用;专利授权27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91项;累计20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实现转移转化,合同金额累计3200余万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第 |
1 | 大宗废弃矿物油回用关键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 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类别 |
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 李敬 | 重点项目 |
基于时空异质的房地产市场反脆弱性长效机制研究 | 李娇 | 一般项目 |
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 王燕 | 一般项目 |
弹性延迟退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的长期精算平衡研究 | 孙荣 | 一般项目 |
“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香港特区的宪制基础”的法理与实践研究 | 夏引业 | 一般项目 |
滇桂边境民族地区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扶贫研究 | 尹元福 | 一般项目 |
城市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的医务社工服务实践与创新研究 | 李滨 | 一般项目 |
3岁以下随迁子女照料对流动女性就业的影响及社会支持政策研究 | 谭江蓉 | 一般项目 |
大数据驱动的C2B个性化定制平台价值共创协同机制研究 | 孟炯 | 一般项目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社会责任跨境协同治理研究 | 田冠军 | 一般项目 |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国际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 周立新 | 一般项目 |
现代分享经济下模糊劳动关系演化及治理研究 | 周莉 | 一般项目 |
中国—东盟应急物流走廊构建及跨境协同机制研究 | 张立 | 一般项目 |
共享经济下的我国民宿协同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 | 王晓蓉 | 一般项目 |
企业竞争网络结构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 成肖 | 青年项目 |
长江上游地区环保税政策有效性跟踪评估及空间协同策略研究 | 贺渝 | 青年项目 |
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形成机理及防范路径研究 | 严小芳 | 青年项目 |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微观主体契约责任履行机制研究 | 吴香雪 | 青年项目 |
财税政策支持下我国养老保障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 袁中美 | 青年项目 |
制度信任视角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共建机制研究 | 李新建 | 西部项目 |
典型都市圈“进城落户新市民”可持续生计综合评价及保障政策研究 | 吴华安 | 西部项目 |
平衡效率和风险的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 吕秀梅 | 西部项目 |
川剧理论批评史研究 | 张志全 | 艺术学项目 |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公共卫生行政管理研究(1854—1937) | 罗振宇 | 后期资助项目 |
馆藏资源
据2020年5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308万余册,订阅刊报1500余份,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1000万余册;购有ScienceDirect、Wiley、Springer、EconLit等外文数据库,剑桥、牛津等外文电子图书以及CNKI、维普、超星电子图书、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等中外文数据库76个。
学术期刊
《西部论坛》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工商大学主办的经济类专业学术期刊。期刊设有城乡统筹与农村改革、西部研究、空间经济与区域发展、产业经济、综合配套改革探索、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与经济思想财政金融等栏目。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2017年版)来源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工商大学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理论与实践、管理论丛、社会学研究、社会工作研究、长江传媒论坛、哲学研究、经济史研究、法学研究、文学与语言研究、政治、法律、历史、教育、重庆地域文化研究、教学研究、图书馆学等栏目。学报是《新华文摘》收录期刊、《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收录期刊、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国报刊索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工商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学报设有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及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包装与食品工程技术、自动化及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体育科学、环境科学与化学、生物与食品科学、包装与印刷工程、综述评论等栏目。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全国报刊索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期刊网(ChinaJournalNet)》《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合作交流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商学院和现代国际设计艺术学院);与加拿大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法国里昂二大等10余所高校联合培养学士、硕士,与31个国家(地区)的近10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开设了ACCA、CFA等国际特色项目班;还与200多个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开展政产学研协同育人。
序号 | 机构名称 | 合作院校 |
1 | 国际商学院 | 美国韦德恩大学 |
2 | 现代国际设计艺术学院 | 波兰华沙人文社科大学 |
校徽
释义:整个标志外形为圆形结构,好似一枚金币的造型,体现了工商的概念;又似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用生命的源泉——太阳,暗喻学校是知识的缔造者。
重庆工商大学位于两江的汇合处,重庆又名“山城”,画面的中心图案由山字和水字的变体构成,体现其地理位置所在,同时也表明学校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标志中的“水”字像被廊桥相隔由两部分组成,后浪推前浪,象征着学校发展突破、不断进取,学生青出于蓝甚于蓝。交汇的水纹好似中国的“福结”,寓意两校合并吉祥如意。“水”字还似无数双手托起学校的明天,齐心协力建设好重庆工商大学。“山”字的造型由六条参差不齐的垂直平行线与六条交汇的水纹组成,代表学校是以经、管、文为主,法、理、工等学科渗透的多学科性大学。每条垂直线都像帆船,隐喻“一帆风顺”,也显示了师生众志成城、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雄姿;同时也希望同学们扬起理想的风帆,遨游知识的海洋。整体上看,“山”字的造型好似一本开启的书,一是表达学校的属性特征,同时也表达了开卷有益的理念。[2]
重庆工商大学的标志由蓝色和白色构成。蓝色代表海洋的深邃、博大的天空、具有最大的包容性。白色代表纯洁、单纯与光明,表明学校不仅教书而且育人。图与底对比鲜明,代表一种理性与思考,寓意知识的深邃与博大。
精神文化校训
厚德博学、求是创新
释义:1.厚德:厚,增强、厚重。德:道德、品行。“厚德”语出《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即大地平坦铺展,顺承天道(规律)而动;君子(有德之人)应效法大地,以无比深厚的德行来承担重大的历史责任。郑玄注《周礼·地官·师氏》云:“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故“德”包括思想修养和行为规范两个方面。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一般通用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概念作为评价“德”的标准。校训中的“德”,指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道德。
博学:博,多、广、宽、厚。学:学问、学识。“博学”指具有广博的学问学识。“博学”语出《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学问学识既包括理论知识,也包括实践技能。高校师生都应学问广博,在专攻某一专业的同时广博地拓展与之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知识面,形成“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
“厚德博学”的基本涵义是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它要求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人品和才学两个方面都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境界。2.求是:求,探索、寻求。是,真实、正确。“求是”是实事求是的省称,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谓做学问要根据事实、实证,求索真知或正确结论。毛泽东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意为从实际出发研究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校训中的“求是”,着重倡导一种学习、研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创新:创,开始(做)。新,初生之物,与旧相对。创新,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见解或方法。《尚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所大学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不墨守成规,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发明或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见解、新方法。
“求是创新”要求学校的组成人员,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和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取,发现新问题,建立新理论,创造新业绩。[1]
3.“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体现了学校对师生员工特别是广大学生做人、做学问和干事业的要求。这些要求是重庆工商大学校园文化的积淀,是校园精神的凝结。这些要求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反映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
校风
爱国、诚信、和谐、奋进
学风
勤学善思、求真笃行
教风
明德循理,精业育才
校歌
学校校歌为《大路漫漫其修远长》,谢安庆作词、付林作曲。
从昨天走到今天,坚实的脚步留在路上,留在路上
从今天走向明天,坚定的方向刻在心上,刻在心上
山城魂铸就执着,两江水激荡理想
上下求索,兴我工商
大路漫漫,其修远长,其修远长
让厚德博学的种子,把巴渝沃土中生根成长,生根成长
让求是创新的硕果,在华夏大地上到处飘香,到处飘香
用实践书写历史,用智慧建造殿堂
培育栋梁,富国兴邦
大路漫漫,其修远长,其修远长 校歌曲谱
社团文化截至2014年11月,学校有学生社团72个,其中校级社团46个、院级社团26个,社团会员数达18000余人,其中活跃会员数约6000人。开办社团巡礼、天木槿音乐达人秀、Oneday街舞社之舞月革命、吉他社摇滚音乐节、计算机电子竞技大赛、“紫手工之夜”话剧大赛、“思辨天下”时事热评、ERP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南山传统文化交流研习社之端阳怀古、书法大赛等学生活动。[3]
现任领导职务 | 名单 |
党委书记 | 李志雄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孙芳城 |
党委副书记 | 宋豫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 周航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陈运超、陈兴述、何勇平、李国军、李敬、柏群、赵骅 |
燕平 | 杨庆育 |
秦瑶 | 李雷霆 |
杨国中 | 况由志 |
陈思聪 |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01:25: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06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重庆工商大学(财经特色多科性大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重庆工商大学(财经特色多科性大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