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瓢虫(qixingpiaochong)(Coccinellaptempunctate)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鞘翅目,瓢虫科。瓢虫的一种,因背部像葫芦瓢而得名。根据食性,瓢虫可分为植食性与肉食性两大类群。前者以植物为食,对人类有害,但数量较少;后者占绝大多数,以捕食蚜虫、粉虱等农业害虫为主。七星瓢虫是肉食性瓢虫的一种,它体长不足七毫米,呈卵圆形;背部拱起似半球,头黑色,顶端有两个淡黄色斑纹,前胸黑色,足黑色,密生细毛。鞘翅红色或橙黄色,上面有七个黑斑,所以叫七星瓢虫。
中文名七星瓢虫
拉丁学名Coccinella ptempunctata
别名金龟、新媳妇、花大姐、七星瓢䖬、七星花鸡等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亚门有颚亚门Mandibulata
纲昆虫纲Icta
亚纲有翅亚纲Pterygota
目鞘翅目Coleoptera
亚目肉食亚目Adephaga
科瓢虫科
亚科瓢虫亚科
属瓢虫属
种七星瓢虫
分布区域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华东和西南
类 别捕食类
简介七星瓢虫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棉蚜、麦蚜、豆蚜、菜缢管蚜、玉米蚜、高粱蚜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小麦、豇豆、白菜、玉米、高粱
七星瓢虫的生态分布很广,差不多有蚜虫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踪迹。成虫及幼虫都是吃蚜虫的,故此在北美洲它们被用作为生物防治来控制蚜虫,并成为美国多个州份的州昆虫。
在英国,七星瓢虫可能会被异色瓢虫所淘汰。但在北美洲,七星瓢虫却排挤了其他本地物种。
形态特征七星瓢虫体长,5.2—7.0毫米;体寬,4.0—5.6毫米。 虫体卵圓形,呈半球形拱起,背面光滑无毛。头黑色,額与复眼相連的边沿上各有一个圓形淡黃色斑。复眼黑色,在其內侧凹入处各有一个淡黃色小点,有时与上述黃斑相連接,触角栗褐色,唇基前緣有窄黃条,土唇、口器黑色,上顎外侧黃色。前胸背板黑色,在其前角土各有一大型近乎四边形的淡黃色斑,伸展到緣折土形成窄条。小盾片黑色。鞘翅紅色或橙黃色,上具七个黑点,其中位于小盾片下方的小盾斑为鞘縫分割成每边一半,上側斑位于外綫上,距基部1/3处,中斑位于鞘翅中央,稍偏近內綫中部,下侧斑位于外綫上,距端部1/3处,鞘翅基部靠小盾片两侧各有一个小三角形白斑。腹面黑色无斑紋,只中胸后侧片白色,具有白色細毛。足完全黑色。 头部刻点均勻细小,中等密度。触角11节,錘节紧密相連,被有稀疏不齐的细毛。复眼椭圓形,小眼面细。唇基带形,前緣不向两侧伸延。上唇扁鏟形,黑色,被有稀疏細毛。前胸背板前線中部內凹,前角尖銳,基角鈍圓,两侧有明显的隆綫,其前端止于內凹的侧角,后端止于基角的后緣,基部較寬,刻点細,中等密度。小盾片近乎正三角形,刻点同前胸背板。鞘翅側緣加厚隆起,由密布粗刻点的繳槽与拱起的部分隔开,前部較寬,后部較窄。前胸腹板中央略拱起,上具两条纵隆綫,两綫前部稍稍靠近.相对平行,止于前胸瞋板中部。中胸腹板略拱起,前緣齐平,中部无凹入。中胸后侧片四边形。后胸腹板侧隆綫围繞前突前緣。后基綫分叉:內支伸到第一腹板后緣,外支伸到第一腹板之外前角。雄虫第五腹板后緣中央浅微內凹,第六腹板后緣平截,中部有一横凹陷,其基上緣有一排长毛复下来。雌虫第五腹板后緣齐平,第六腹板后緣凸出,表面平整。足密生細毛,胫节末端內側具有两个距,爪基部有大型齿。[1]
生态习性除了冬季外,户外蚜虫堆间均有机会找到前来觅食的成虫。本种分布非常普遍,但是较少成群群聚。俗称花大姐。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华东和西南等一些省区;另记载于蒙古、朝鲜、日本、原苏联、印度及欧洲地区。成虫体长5.2-6.5毫米,宽4-5.6毫米。身体卵圆形,背部拱起,呈半个水瓢状。头黑色、复眼黑色,内侧凹入处各有1淡黄色点。触角褐色。口器黑色。上额外侧为黄色。前胸背板黑,前上角各有1个较大的近方形的淡黄地。小盾片黑色。鞘翅红色或橙黄色,两侧共有7个黑斑;翅基部在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三角形白地。体腹及足黑色。以成虫过冬,次年4月出蛰。产卵于有蚜虫的植物寄主上。成虫和幼虫均以多种蚜虫、木虱等为食。益虫,应予保护。七星瓢虫是著名的害虫天敌,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在中国各地广泛分布。20世纪70年代在黄河下游已开始用助迁法防治棉花和小麦蚜虫,90年代开始人工繁殖,并用于生产。七星瓢虫以鞘翅上有7个黑色斑点而得名。每年发生世代数因地区不同而异。例如,在河南安阳地区每年
发生6-8代。北方寒冷地区,每年发生世代数则较少。七星瓢虫成虫寿命长,平均77天,以成虫和幼虫捕食蚜虫、叶螨、白粉虱、玉米螟、棉铃虫等幼虫和卵。七星瓢虫1头雌虫可产卵567-4475粒,平均每天产卵78.4粒,最多可达197粒。七星瓢虫取食量大小与气温和猎物密度有关。以捕食蚜虫为例,在猎物密度较低时,捕食量随密度上升而呈指数增长;在密度较高时,捕食量则接近极限水平。气温高的条件下,影响七星瓢虫和猎物的活动能力,捕食率提高。据统计,七星瓢虫对烟蚜的平均日取食量为:1龄10.7头,2龄33.7头,3龄60.5头,4龄124.5头,成虫130.8头。七星瓢虫近80天的生命期可取食上万头蚜虫。毒性七星瓢虫对人、畜和天敌动物无毒无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七星瓢虫在中国分布相当广泛,分布的地区有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四川、云南、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常见于农田、森林、园林、果园等处。七星瓢虫有较强的自卫能力,虽然身体只有黄豆那么大,但许多强敌都对它无可奈何。它3对细脚的关节上有一种“化学武器”,当遇到敌害侵袭时,它的脚关节能分泌出一种极难闻的黄色液体,使敌人因受不了而仓皇退却、逃走。它还有一套装死的本领,当遇到强敌和危险时,它就立即从树上落到地下,把3对细脚收缩在肚子底下,装死躺下,瞒过敌人而求生。瓢虫之间还有一种奇妙的习性:益虫和害虫之间界限分明,互不干扰,互不通婚,各自保持着传统习惯,因而不论传下多少代,不会产生“混血儿”,也不会改变各自的传统习性。
种族分部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华东和西南等一些省区;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四川、云南、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均有,常见于农田、森林、园林、果园等处。另记载于蒙古、朝鲜、日本、原苏联、印度及欧洲地区。[2]
捕捉七星瓢虫七星瓢虫在不同季节的活动场所不一样。冬天,七星瓢虫在小麦和油菜的根茎间越冬,也有的在向阳的土块、土缝中过冬。春天,一旦气温升到10℃以上,越冬的七星瓢虫就苏醒过来,开始活动,在麦类和油菜植物株上能找到它。夏天,随着气温升高和食物增多,七星瓢虫大量繁殖,凡是有蚜虫和蚧虫寄生的植物,如棉花、柳树、槐树、榆树、豆类等植株上,都能找到七星瓢虫,有时甚至出现大批七星瓢虫聚集的景象。秋天,田间七星瓢虫的数量减少,它常在玉米、萝卜和白菜等处产卵,这时候,早晚的气温较低,七星瓢虫往往隐蔽起来,不易发现,需在上午7点钟以后至太阳下山之前采集。越冬的七星瓢虫不食不动,只要找到,捕捉很方便,用手就能捉住。其他季节的七星瓢虫善爬能飞,可以利用它的假死习性,用塑料袋迅速套住栖息着七星瓢虫的枝条,抖动一下,七星瓢虫立即掉落在袋里,接着,把枝条抽出,扎紧口袋,就可以带回实验室。
饲养繁殖人工饲养七星瓢虫,首先要解决饲料问题。可以到野外采集天然饲料——蚜虫,但这种方法费工多,有时还不易采到。所以用人工培养大量蚜虫,满足七星瓢虫食用。可用蚕豆苗人工培养蚜虫。当分栽的蚕豆苗长出3-4厘米高时,把野外采集的少量蚜虫放在豆苗上,在室温20-30℃、相对湿度80%-70%的条件下培养10-15天,蚜虫就能大量繁殖,这时就可用蚜虫作七星瓢虫的饲料。把七星瓢虫放在玻璃瓶里,瓶底垫一张草纸,纸上放一个盛湿药棉球的小瓶盖,以保持瓶内的湿度,瓶口盖上纱布,并用橡皮筋系紧。每瓶放进七星瓢虫1-2对,每天投一次饲料,它们就能正常生活,并能繁殖后代。七星瓢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人工饲养七星瓢虫的成虫,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0-25℃之间,相对温度在70%-80%,成虫产卵时要求温度较高,可在25℃饲养。但饲养幼虫以平均温度20℃左右为好。
田间释放七星瓢虫七星瓢虫大量繁殖后,可以放到田间,帮助人类消灭蚜虫和蚧虫。如棉田出现大量蚜虫危害,这时可以把七星瓢虫散放到棉田里,它就能将蚜虫吃掉。散发时,在棉田边走边放七星瓢虫,走几步放几只,为求散放均匀。
1掌握好散放时间,以傍晚时散放为宜。因为傍晚气温较低,光线较暗,七星瓢虫活动性较弱,不易迁飞。
2采用成虫和幼虫混放。因为幼虫没有迁飞能力,不会逃逸,而它也有吃蚜虫的本领。
3散发前一天停止喂食,再进行散放,可以降低七星瓢虫迁飞活动能力。
4散放后两天内,不进行中耕和其他田间管理,以免使七星瓢虫受惊迁逃。七星瓢虫在大田和保护地均可使用。释放虫期一般为成虫和蛹期,在适宜气候条件下,也可释放大龄幼虫。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也可释放卵液。(1)释放成虫。成虫的释放一般应选在傍晚进行,利用当时气温较低,光线较暗的条件,释放出去的成虫不易迁飞。在成虫释放前应对其进行24-48h的饥饿处理或冷水浸渍处理,降低其迁飞能力,提高捕食率。释放成虫2天内,不宜灌水、中耕等,以防迁飞。释放成虫后及时进行田间调查,以瓢蚜比为1:200时为宜,高于200倍时,则应补放一定数量成虫,降低瓢蚜比,以保证防效。释放成虫的数量,一般是每667平方米放200-250头。靠近村屯的大田,七星瓢虫释放后,易受麻雀、小鸡等捕食,可适当增加释放虫量。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可通过采点调查,计算出当时温室、大棚内的蚜虫总量,按1头瓢虫控制200头蚜虫释放成虫。(2)释放蛹。一般在蚜虫高峰期前3-5天释放。将七星瓢虫化蛹的纸筒或刨花挂在田间植物中、上部位,10天内不宜耕作活动,以保证若虫生长和捕食,提高防效。(3)释放幼虫。在气温高的条件下,例如气温在20-27℃,夜间大于10℃时,释放幼虫效果也好。方法是将带有幼虫的纸筒或刨花,采点悬挂在植株中、上部即可。可在田间适量喷洒1%-5%蔗糖水,或将蘸有蔗糖水的棉球,同幼虫一起放于田间,供给营养,提高成活和捕食力。(4)释放卵。在环境比较稳定的田块或保护地,气温又较高,不低于20℃条件下,可以释放卵。释放时将卵块用温开水浸渍,使卵散于水中,然后补充适量不低于20℃的温水,再用喷壶或摘下喷头的喷雾器,将卵液喷到植株中、上部叶片上。喷洒卵液后10天内不宜垄间进行农事活动,以保证卵孵出幼虫,并提高成活率。释放的瓢蚜比应适当降低,一般为1:10-20为宜。
触角昆虫的头部有两根像“天线”一样的须,叫做触角,形状各异,十分奇特。由于昆虫种类、性别不同,它们触角的长短、粗细和形状各不相同,例如蝗虫的触角很短,螽斯的触角很长,呈线状;蝴蝶的触角细长而末端膨大,蛾的触角很短,呈羽状;雄蚊触角长有许多刚毛,呈毛丛状,而雌蚊则刚毛很少;天牛的触角比它的身体还长,金龟子的则很短小,呈棒状。最长的为新几内亚天牛的触角,长达20厘米。只有原尾目昆虫没有触角,双翅目、膜翅目幼虫的触角大多退化。因此,触角也常作为识别昆虫种类、性别的重要特征。昆虫一般都有1对触角,所有的触角都生长在头部额区膜质的小坑枣触角窝中,有的位于复眼之前,有的位于复眼之间。触角一般分为3大节,连接触角窝基部的一节较短较粗,用来支撑上面两节的活动,形状和作用像树叶的叶柄一样,叫柄节。连接它上面的第2节较细而短,叫梗节。第3节更细,可分为许多小短节,由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但在同一种内一般有固定的数目,统称鞭节。昆虫触角的种类大致可分为12种。刚毛状:很短,基部1-2节较粗大,鞭纤细似鬃毛,如蝉、飞虱和蜻蜓等的触角。丝状:除基部两节稍粗大外,鞭节由许多大小相似的小节相连成细丝状,向端部逐渐变细,如蝗虫、蟋蟀等的触角。念珠状:鞭节各小节近似圆珠形,大小相似,如串珠状,如白蚁的触角。锯齿状:鞭节各小节近似三角形,向一侧呈齿状突出,形如锯条,如锯天牛、叩头虫、芫菁等的触角。栉齿状:鞭节各小节向一侧或两侧呈细枝状突出,形似梳子,如绿豆象雄虫、一些甲虫、蛾类雌虫的触角。双栉齿状(羽毛状):鞭节各小节向两侧作细枝状突出,形似鸟羽,如毒蛾、樟蚕蛾和许多蛾类雄虫的触角。膝状:柄节特长,梗节细小,鞭节各小节大小相似.并与柄节呈成膝状曲折相接,如蜜蜂的触角。具芒状:很短,鞭节仅1节,但异常膨大,其上生有刚毛状触角芒,芒上有时还有很多细毛,如蝇类的触角。环毛状:鞭节各小节都具一圈细毛,愈接近基部的细毛愈长,如雄蚊的触角。棍棒状(球杆状):基部各节细长如杆,端部数节逐渐膨大,整个形状似一根棒球杆,如蝶类的触角。锤状:基部各节细长如杆,端部数节突然膨大似锤,如露尾虫、郭公虫、皮囊的触角。鳃片状:端部数节向一侧扩展成薄片状,相叠在一起形似鱼鳃,如金龟甲的触角。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主要司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通常昆虫总是在左右上下停地摆动触角,好像两根天线或雷达时刻在接受电波和追踪目标。因为触角上有许多感觉器和嗅觉器,与触角窝内的许多感觉神经末梢相连,又直接与中枢神经连网,非常灵敏,既能感触物体、感觉气流,又能嗅到各种气味,甚至是远距离散发出来的。当受到外界刺激后,中枢神经便可支配昆虫进行各种活动。如二化螟的触角,可凭借水稻的气味刺激寻找到它的食物水稻,菜粉蝶的触角可根据接受到的芥子油气味很快发现它的食物十字花科植物。嗅觉最灵敏的是印第安月亮蛾,能从11千米以外的地方察觉到配偶的性外激素。有些姬蜂的触角可凭借害虫体上散发出的微弱红外线,准确无误地搜寻到躲在作物或树木茎杆中的寄主。对于某些昆虫,触角还有其他作用,例如水生的仰蝽在仰泳时,将触角展开有平衡身体的作用;水龟虫用触角帮助呼吸;萤蚊的幼虫用触角捕捉猎物;芫菁的雄虫在交配时用触角来抱握雌虫的身体。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6 00:54: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104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七星瓢虫(瓢虫科瓢虫属昆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七星瓢虫(瓢虫科瓢虫属昆虫).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