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清(原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更新时间:2025-01-10 05:44:31 阅读: 评论:0

王敏清(原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王敏清 (原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次浏览 | 2023.05.15 15:12:24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王敏清原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曾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卫生部保健局局长。内科主任医师。王敏清曾“五进五出”中南海,被人戏称“五进宫”。在中南海为中央首长做医疗保健医生,被尊称为“红墙医生”。王敏清在为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做医疗保健工作的30多年中,没有出现过差错,并在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中做出了优异成绩。王敏清离职休养后,将数十年积累的“高端”医疗保健知识,无偿的奉献给中外老百姓。王敏清撰写科普保健文章、出版保健专着等,每年都参加各种各样的保健宣传活动。特别值得赞美的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时,79岁高龄时还亲临地震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义诊和慰问等活动。

中文名

王敏清

外文名

wang minqing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籍贯

山西省洪洞县

出生日期

1929年5月日

毕业院校

山西大学医学院

代表作品

健康第一,中南海保健医生谈保健

出生地

山西省洪洞县

性别

职业

内科主任医师

主要成就

五进中南海为中央高层做保健30年的高层保健工作无失误身体力行为老年保健宣传做贡献退休不退岗,为百姓宣教保健

人物生平早年事迹9岁时与父亲王世英的合影留念

王敏清于1929年5月出生在山西省洪洞县一户贫农家庭。从1934年起,5岁的王敏清开始随在上海、天津等地做地下工作的父母,过着惊险而又艰苦的生活。1938年春,9岁的他又随父母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八年,是王敏清最无忧无虑的八年,也是他人生夯实基础的八年。他至今还珍藏着,1938年在延安白家坪“保小”的合影照片。他说这是中央派人来拍摄的,为拍这张照片,学校发了白上衣和灰短裤。但穿在脚上破得不像样的鞋子,足见当时生活的窘境。当时延安的生活异常艰苦,常年吃小米,极少吃到白面和肉。

从医之路王敏清的剧照集

渐渐长大的王敏清开始考虑选择未来的职业。王敏清在延安期间,看过京剧《打渔杀家》、《空城计》以及《三打祝家庄》等,就深深地被京戏的唱、念、做、打、服装、音乐等的优美所打动,他迷恋上了京剧,对京剧的激情一发不可收拾,曾打算去学京戏。然而,他在幼小时,一次误食毒蘑菇,使他患了化脓性咽喉炎、声带受损而发音不佳;又经常看到体弱多病的母亲很痛苦,于是王敏清决定“弃艺从医”,做一名悬壶济世的好医生。

自从1947年走上从医之路后,他就给自己立下规矩:既学医,就要尽职尽责地做好医生的天职。由于他认真、努力、不偷懒地工作,尽量处理好每一位病人,使他成了一生未出现过差错,又口碑不错的白衣天使。然而,正当王敏清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的时候,他的人生之旅发生了传奇性的变化。

五进中南海“一进宫”

兴许因为王敏清根红苗正,加上他品学兼优。1954年,年仅25岁的他从山西大学医学院(今山西医科大学)毕业,被国家卫生部选调进北京医院内科做医生。不到半年,又被选进中南海为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做保健医疗工作。除主要负责杨尚昆、陈伯达等领导的医疗保健工作,又做“机动医生”。

1957年“反右”开始后,中南海的保健医生全部调至北京医院参加运动,王敏清便也结束了“一进中南海”的经历。

“二进宫”

王敏清第二次进中南海是1959年,这次他被“特召”到江青身边做保健医生。江青的难伺候、爱挑剔是出了名的。王敏清对江青很反感,但又认为能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真是件无比荣光的事,怀着矛盾的心情,进了中南海。他以自己高超的医术,恪守尽责的敬业精神,竟没让江青挑出任何毛病。甚至一次江青体检抽血时,因她的血管太隐蔽,在护士感到为难的情况下,王敏清上前顺利地“一针见血”,江青一声未吭。

后来,王敏清实在看不惯江青经常对护士的飞扬跋扈态度,独自放走了一位常受江青呵斥的护士。结果被江青因“说话声音大、吵了她睡觉”为由,将王敏清赶出了中南海。后事才知,放走护士、说话声音大,都是借口。而被大家称为“党内海瑞”的王世英不买康生、江青的帐,惹恼了他俩。见笼络不住王世英,更封不住王世英的嘴,拿王敏清开刀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进宫”

1962年,王敏清第三次走进中南海,任邓小平的保健医生。两年后,毛主席批评负责高级干部保健的北京医院是“老爷医院”,同时撤消了中南海保健组,王敏清等医护人员都回到了北京医院。

“四进宫”

“保健组”撤消后,党政高级领导人的保健和小病治疗十分不便,又容易延误诊疗。于是,王敏清临危授命,于1965年第四次走进中南海,担任中南海门诊部主任。不久,“文革”开始,邓小平、杨尚昆等人首先被打倒,王敏清又受父亲被扣以“大牛鬼神”、“招降纳叛”、“包庇坏人”等罪名的株连,得到了一顶“反革命”帽子,家被抄,人被斗,并被发配到宁夏荒芜人烟的、一个曾关犯人地区劳动改造。“文革”爆发时,王敏清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在那昏天黑地的年代,他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保全了自己。待到13年平反时,他已是两鬓挂白霜的中年人了。

“五进宫”

打到“四人帮”后,中央领导任命他为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国家卫生部中央保健局局长的重担。“我的业务荒废了1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进入年迈疾病多发期,我能胜任吗?”王敏清曾自问和犹豫过。但党员服从分配是天职,1983年初他第五次走进了中南海。

重大医疗事迹抢救叶帅

1983年底,86岁的叶剑英病情加重。时任中央常务副主席的杨尚昆将王敏清派到叶帅的医疗组工作。由于医疗组专家们的不遗余力地抢救,叶帅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使生命又延续了两年。胡耀邦总记对医疗组说,“你们创造了医疗奇迹!”。

抢救班禅

1989年,在率医疗组随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赴西藏日喀则抢救十世班禅的任务中,在任务重、时间急、气候恶劣的情况下,尽职尽力地连续工作了十余小时,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1989年1月30日新华社发通稿在《人民日报》等全国大报刊上,报道班禅副委员长不幸逝世消息时,较详细地介绍了抢救经过,并列出了医疗组成员的姓名,以示褒奖。随后,西藏自治区副书记热地代表藏族同胞向他们赠送了哈达,中央统战部办公厅给他们发来了表扬信。这次任务,使数十年不生病的王敏清,连累带冻地发了高烧、病倒了。但他却认为,医疗组能较好地完成这次重大抢救任务,感到极大的欣慰。

抢救耀邦

1989年,实在是个不寻常的多事之年,而且几件事都出乎意料。班禅副委员长辞世没过多久,又一位精力充沛身体一直很好的中央领导人骤发病变,他就是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而王敏清则又一次成为现场抢救的组织指挥者。

王敏清回忆,1989年4月8日中午大约十二点十五分左右。他正在卫生部保健局办公室吃中饭,突然接到电话,说胡耀邦在怀仁堂开会时病倒,要他立即赶到现场。他放下电话,立即丢下碗筷,叫来中央保健局的车就直奔中南海。当时中央保健局有一部最高级的轿车,装有车载电话,就是供这种紧急情况时使用的。王敏清在车上给北京医院打电话,要他们派医生紧急赶往中南海怀仁堂。北京医院方面告诉王敏清,救护车和医生已经从医院出发。

当王敏清下车走进怀仁堂时,北京医院内科主任、原来也曾在中南海里当过保健大夫的钱贻简,已经在他到达之前赶到这里。胡耀帮此刻在怀仁堂后面的一个小厅,他躺在担架床上,一面输着液,一面做心电图等检查。当时情况紧急,胡耀邦面色苍白,闭着眼睛,显得非常痛苦。钱贻简见到王敏清过来,指着心电图的显示悄声对王敏清说,胡耀邦的心脏有问题。按照通常的惯例,当患者患的是相当严重的病症或绝症时,例如心肌梗塞、癌症等,不能把病情直接告诉病人,只能告知患者的家属。

因为考虑到他和王敏清说话胡耀邦可能听到,所以他才指着心电图含混地说胡耀邦“心脏有问题”。谁知胡耀邦听到了钱贻简的话,马上睁开眼睛说:“不对,我不是心脏病,我的胃部疼痛,是胃病。”显然,胡耀邦此刻处于清醒状态,他说这话时,流露出对医生判断的不信服,情绪也有些躁动。此刻王敏清通过观看心电图,已经注意到分明地显示心肌梗塞的线象。他用很严肃、很郑重的口吻对胡耀邦说:“您确实是心脏病,是心肌梗塞,而且很重,需要住院治疗。”

王敏清说他和胡耀邦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父亲和胡耀邦在延安时期就相识,自己在担任中央保健局局长后以及自己父亲的平反问题上与胡耀邦有多次接触,相互间已经很熟悉。他知道胡耀邦的脾气跟自己父亲差不多,耿直爽快、忘我奉公。同时也了解胡耀邦一向自以为身体不错,平时不太注意休息,也不太在意医生的劝告,经常违背医嘱连续紧张工作。正是鉴于对胡耀邦性格习性的了解,王敏清感到倘若不把问题的严重性向他挑明,就不可能引起他的重视,遵照医嘱配合治疗。

因此,王敏清一变通常不向患者透露病情严重信息的做法,向胡耀邦挑明了实情。胡耀邦坚信自己是胃病,连医生的话都怀疑,自以为是胃病,他怎么可能像《最后》一文中写的那样,吃下江泽民随身带的硝酸甘油片、嗅亚硝酸异戊脂?而且在中央领导人开会的场合,这些领导人在不待医生出现、诊断就自己掏药给患者吃的情景,是不可能发生的。王敏清说:他在现场组织抢救,根本就没人提到曾经给胡耀邦吃了硝酸甘油片,嗅了亚硝酸异戊脂一事。

听王敏清出语很重,又见他神态严峻,胡耀邦大概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遂安静了下来,轻声问道:“住哪个医院?”显然,胡耀邦是默认了。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时时间就是生命,不能再拖延、更不宜反复检查折腾,只能就便住北京医院。待病情稳定些后,王敏清跟着胡耀邦乘的救护车,一起到了北京医院。他亲自把胡耀邦送进了病房,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后,他又在胡耀邦的病房逗留到临近晚上七点,才离开医院。

在此后的4月9日、10日,王敏清都到北京医院去看望胡耀邦,了解病情。他说通常的情况下,病人在医院安顿好了,是不需要中央保健局局长一而再地到病房去看的,但他和胡耀邦的关系非同一般,况且胡耀邦的孩子当时不在北京,所以他一定要亲到病房看望。因一般心肌梗塞在发病三天内最危险,三天之后危险性相对地较好些。胡耀邦发病三天后,王敏清因有公务,离开了北京前往广东、海南出差。然而就在四月十六日晚,正在海南的王敏清,从广播中收听到胡耀邦于1989年4月15日不幸逝世的噩耗。

王敏清感到非常的震惊和突然。他离京时,胡耀邦的病情似乎较稳定,怎么突然就去世了呢?王敏清怀着极度不安的心情立刻购买了机票,赶回了北京。到京后,他随即去了北京医院了解胡耀邦逝世的情况,医生们告诉他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胡耀邦没能绝对卧床静养。这和他的性情习惯有关,他不容易静下来。心肌梗塞患者,下床走动,大便用力,甚至在床上翻身用力,都可能发生意外。所以,医生们要求他大、小便不要下床。

但胡耀邦总想下床,特别是他对在床上由别人帮助解手极度不习惯,非要上卫生间大、小便,结果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在那些日子里,王敏清的心情十分沉重:对自己熟悉和敬重的父执胡耀邦,本应替代他不在北京的孩子们更多地在他身边守候,可自己偏偏因事外出了。王敏清后悔得无以复加。

离休不离岗离休后丰富人生瞬间

王敏清“离职休养”后,潜心将他大半辈子积累的医疗保健经验为老百姓服务,他不仅撰写多部保健专着、几十篇保健科普文章,还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地进行演讲。下面是王敏清参加的部分保健知识传播、社会活动以及家庭生活的照片。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22:21: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94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王敏清(原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王敏清(原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