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在原云南省机械工业学校(国家重点中专)和云南省机械技工学校(省级重点技校)的基础上组建的,以培养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简称云机电
创办时间主管部门云南省教育厅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李红专
高职专业41个
校训克尽厥职,笃行技精
校歌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歌
主要奖项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2年)、云南省应征入伍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
中文名称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称Yun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Flectrical Technology
主要院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工业信息技术系等
校址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704号、东川职业成人教育培训中心
学校类型理工类
类别公立院校
校园风景历史沿革学校前身1910年,省立工业学校成立。
1930年,省立工业学校更名为云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
1950年,云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更名为昆明工业学校。
1959年,昆明工业学校更名为云南省机械工业学校。
1962年,云南省机械工业学校与云南省无线电工业学校、昆明电力学校、昆明化工学校和昆明轻工学校等4所学校合并改名为云南省第一工业学校。
1979年,云南省第一工业学校(部分资源)改建为云南省机械工业学校。1991年9月,(更名)云南省机械技工学校。
1993年1月,学校被认定为合格重点专业学校。
1996年,学校由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合并建校2004年,云南省机械工业学校、云南省机械技工学校合并升格为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学院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09年,被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财政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10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立项建设院校。
2013年,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院校验收。
2014年,学院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特色评估)”。
2015年10月,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12月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验收。
2017年8月,学院入选为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2]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12月,学院教职工总数为384人,有专任教师322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教师105人,硕士学位以上人员195人,骨干教师168人,“双师素质”教师219人。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机械工业技术能手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校长1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1人;云南省技术状元4人,云南省技术能手3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云南省黄炎培杰出校长1人,云南省黄炎培杰出教师2人,其中云南省云岭教学名师3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2人,云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云南省教育教学功勋奖1人,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昆明市名匠2人,昆明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2人,昆明市优秀技术能手2人;云南省名师工作室3个,云南省优秀教学团队4个,昆明市名匠工作室2个。
全国优秀教师:张晓庆。
云南省教学名师:朱丽辉、王有全、周明、郑兴睿、张翼等。
云岭教学名师:李琳、黄晓明等。
专业基地院系设置截至2018年12月,学院设有7个教学系(部),开设41个专科专业。
院系 | 专业 |
机械工程系 | 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航空电子电气技术、飞机部件维修 |
电气工程系 | 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供用电技术、工程造价 |
工业信息技术系 | 计算机应用技术、图形图像制作、产品造型设计、文秘速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建筑动画设计与制作、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管理工程系 | 市场营销、会计、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物业管理、项目管理、建筑经济管理、民航运输 |
汽车技术工程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动车组检修技术 |
基础教学部 | 应用越南语 |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云南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云南省级特色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示范基地1个,云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示范点建设项目3个,云南省高等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4个,云南省高职院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3个,云南省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项目2个,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0个,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7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云南省级精品课程23门。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中央财政支持示范基地:数控示范基地。
云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示范点建设项目:机电-雄风名车维修服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南车钣金校中厂产教融合、瑞建鹰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实训基地。
云南省高等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市场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
云南省高职院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装调生产实训基地、会计专业综合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制造业管理类专业综合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云南省级示范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校内)、材料类实训基地(校内)、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校外)、电气自动化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实训基地(校内)、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多专业复合性生产实训基地(校内)、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校外)、供用电技术专业瑞建鹰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基地。
云南省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项目:工程项目管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物业管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云南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市场营销。
云南省级特色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焊接技术、自动化专业。
国家级精品课程:机电——雄风名车维修服务产教融合示范点。
体育文化节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学校有云南省工程中心1个,学校云南省高校复杂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被列为云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昆明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昆明市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
云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云南省高校复杂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云南省工程中心:云南省数控加工技术应用研究工程中心。
昆明市重点实验室:昆明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昆明市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截至2018年,学院共获得省级科研项目立项2项,立项经费21.3万元(含省级研发经费投入补助);获市厅级科研项目立项15项,立项经费48万元;省高职教育研究分会科研项目立项6项;院级科研项目立项19项,支持经费9.5万元;新认定科研带头人及团队3个,支持经费9万元。全年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等10余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近10项,完成科研项目投入经费78.76万。
学术资源2008年8月,学校投入资金20余万元,新增4.5T存储设备,选购电子图书10万余册。
合作交流
2017—2018学年,学院继续加强与中国以外高校互访交流,向国外派遣教师培训、学习、交流、互访;拓宽就业渠道,推荐、选派毕业生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工作,从越南、老挝招收国际留学生,促进学生校际、国际间交流。
文化传统学校标识校徽释义:机械手造型代表“机”,蓝色基调元素代表“电”,表明学校为机电类工科院校;握手的造型,寓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师生携手团结,“崇实图新、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
校徽校旗学校校旗旗面为白色长方形。旗面缀校徽和中英文校名。校名文字颜色为蓝色,中文校名字体为行楷,英文校名字体为黑体。
校旗精神文化克尽厥职,笃行技精。
释义:
克尽厥职:即敬业岗位,恪尽职守,勇创佳绩。
笃行技精:"笃行"是心无旁及,专心致志的实践精神,实干态度,职业教育,应以“技”领先,以“技”为能。
学校校歌为《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歌》。
现任领导职务 | 名单 |
党委书记 | 李清玉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伍星 |
党委专职副书记工会主席 | 朱丽辉 |
副院长 | 董义才、黄勇林、祖文明、邹丽 |
2021年5月10日,入选云南省第一批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名单。
2021年7月,该校“装备制造业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
2021年9月,入选新华网产教融合高质量高规范新媒体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名单。[3]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22:13: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94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