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是浙北第一经济强县(市)。东距上海100公里,西接杭州,南濒钱塘江。1986年撤县设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王国维、徐志摩、金庸、蒋百里等名人的故乡。
全市常住人口5400868 人,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4501657 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899211 人,增长 19.98%,年平均增长率为 1.84%。
海宁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经济发达,是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19位,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第28位,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第18位,全国县级全面小康第9位。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0.8亿元,财政总收入168.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9亿元。
中文名海宁
外文名Haining
别名潮乡,潮城,皮革之都
行政区划代码3304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浙江省嘉兴市
地理位置杭嘉湖平原南翼,钱塘江北岸
面积863
下辖地区8个镇、4个街道
政府驻地海洲街道海州西路226号
电话区号0573
邮政区码3144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海宁潮,盐官古城,王国维故居,徐志摩故居
火车站海宁城站,海宁西站(高铁站)
车牌代码浙F
著名人物王国维、徐志摩、金庸、金学曙、蒋百里、沙可夫
人口1076199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生产总值1030.78 亿元(2020年)
建制沿革海宁是良渚文化发源地之一。据考古资料证明,距今6000~7000年间,在海宁土地上已有先民生息。
在春秋战国时,海宁是越、吴、楚的武原乡、隽李乡、御儿乡属地。
秦朝时,在海盐县、由拳县境内。
东汉建安八年(203年),陆逊在此任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都尉治所在在盐官镇南10千米。
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析海盐、由拳,置盐官县,属吴郡,隶扬州,为海宁建县之始。
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年),置海宁郡,寓“海洪宁静”之意,辖盐官、海盐、前京三县。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钱唐郡,并桐庐、新城入钱唐县,割吴郡盐官(今海宁)、吴兴郡余杭,及富阳、於潜共5县置杭州,盐官始属杭州。
唐武德七年(624年),并入钱塘县,贞观四年(630年),复置盐官县。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盐官属江南东道余杭郡。
五代,属吴越国杭州。
北宋,属两浙路杭州。
南宋,属临安府。
元贞元年(1295年),升盐官州,天历二年(1329年)改名海宁州,属杭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海宁县,属杭州府。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复升为州。
民国元年(1912年),改州为县,直属浙江省,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解放建海宁县,属嘉兴专区。
1958年10月,海盐县并入海宁县。
1961年12月,海盐县恢复,原海盐的狮岭公社留属海宁。
1986年11月,撤海宁县,设海宁市,属嘉兴市。
1998年,海宁市东西最长51.65千米,南北最长28.94千米,面积693.52平方千米,人口639463人。辖15个镇、10个乡:硖石镇、盐官镇、长安镇、斜桥镇、袁花镇、许村镇、湖塘镇、丁桥镇、钱塘江镇、庆云镇、郭店镇、沈士镇、周王庙镇、丰士镇、马桥镇、许巷乡、辛江乡、祝场乡、伊桥乡、狮岭乡、石路乡、谈桥乡、新仓乡、黄湾乡、双山乡。市政府驻硖石镇。1999年,海宁市由25个乡镇调整为14个镇、4个乡:硖石镇、长安镇、盐官镇、许村镇、斜桥镇、袁花镇、丁桥镇、庆云镇、郭店镇、马桥镇、沈士镇、盐仓镇、周王庙镇、钱塘江镇、许巷乡、新仓乡、谈桥乡、黄湾乡。
2001年9月27日,浙政函[2001]203号批复同意海宁市行政区划调整:(1)撤销沈士镇建制,与许村镇合并。许村镇辖17村、5居,驻闸口路88号(原址)。(2)撤销钱塘江镇建制,与周王庙镇合并。周王庙镇辖18村、2居,驻桑梓路501号(原址)。(3)撤销庆云镇建制,与斜桥镇合并。斜桥镇辖24村、5居,暂驻光明街8号(原庆云镇址)。(4)撤销新仓乡建制,并入丁桥镇。丁桥镇辖24村、4居,驻公园路58号(原址)。(5)撤销谈桥乡建制,并入袁花镇。袁花镇辖29村、4居,驻河东街1号(原址)。(6)撤销许巷乡建制,设立许巷镇。许巷镇辖13村、2居,驻许巷集镇(原许巷乡址)。(7)撤销黄湾乡建制,设立黄湾镇。黄湾镇辖9村,驻黄湾集镇(原黄湾乡址)。调整后,海宁市辖硖石、长安、许村、周王庙、斜桥、丁桥、袁花、郭店、马桥、盐官、盐仓、许巷、黄湾13个镇。2002年,海宁市辖13个镇:硖石镇、许村镇、许巷镇、盐仓镇、长安镇、周王庙镇、盐官镇、郭店镇、斜桥镇、丁桥镇、黄湾镇、袁花镇、马桥镇,共有72个社区、245个行政村。
2003年11月13日,浙政函[2003]183号批复同意海宁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1)撤销许巷镇建制,与许村镇合并。调整后,许村镇辖30个行政村、3个社区,镇政府驻地不变(闸口路88号)。(2)撤销盐仓镇建制,与长安镇合并。调整后,长安镇辖28个行政村、7个社区,镇政府驻地不变(青年路49号)。(3)撤销郭店镇建制,与盐官镇合并。调整后,盐官镇辖24个行政村、3个社区,镇政府驻建设路(原郭店镇政府驻地)。(4)撤销硖石镇、马桥镇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海宁市政府直辖。同时,在此区域内设立硖石、海洲、海昌、马桥等4个街道办事处,作为海宁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①硖石街道办事处:管理范围为原硖石镇部分行政区域(荷叶、联和、军民、永丰、南漾、双合、西环、杨汇桥村;南苑、东苑、东山、由拳、新华、西山、相院、鹃湖、东关厢、水月亭、沙泗浜、南关厢、海青桥、农丰、长田、高丰、长园、群利社区居委会),共8个行政村、18个社区,办事处定址公园路21号(原硖石镇政府驻地); ②海洲街道办事处:管理范围为原硖石镇部分行政区域(民和、伊桥、金龙、张店、双凤村;塘桥、海洲、文苑、成园、梨园、梅园、白漾、联塘、南郊、新庄、新桥、联合、东长、西郊社区居委会),共5个行政村、14个社区,办事处定址南苑路402号; ③海昌街道办事处:管理范围为原硖石镇部分行政区域(迎丰、利民、双喜、双山、双冯、泾长、长山、星光、金星、光耀、勤民、黎峰村;碧云、硖西、金利、火炬、隆兴、硖东、东郊、丁公堰社区居委会),共12个行政村、8个社区,办事处定址碧云北路88号; ④马桥街道办事处:管理范围为原马桥镇的行政区域,共15个行政村、1个社区,办事处驻马桥社区62号(原马桥镇政府驻地)。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海宁市辖许村、长安、周王庙、盐官、斜桥、丁桥、袁花、黄湾8个镇,城区设硖石、海洲、海昌、马桥4个街道。[1]
行政区划辖8个镇、4个街道:硖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马桥街道、许村镇、长安镇、周王庙镇、盐官镇、斜桥镇、丁桥镇、袁花镇、黄湾镇。拥有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海宁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介于北纬30°15’~30°35’,东经120°18’~120°52’之间,东邻海盐县,南濒钱塘江,与绍兴上虞区、杭州钱塘区隔江相望,西接杭州临平区、钱塘区下沙,北连桐乡市、嘉兴秀洲区。东距上海100千米,西接杭州,南濒钱塘江。内陆面积699.92平方公里。总面积86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海宁市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其中平原占87.94%,山丘占1.81%,水域占10.25%。地形狭长,东西长 51.65千米,南北宽28.94千米。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4米~8米(吴淞高程。下同)。古陆残屿与低丘集中分布在境东北和东南部,高阳山最高,海拔253.3米,其他在200米以下。
气候条件海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暖季受热带海洋气团调节,盛行东到东南风,气候温润,降水较丰;冷季受副极地大陆气团控制,盛行北到西北风,气候干寒,降水偏少。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较短。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光温同步,雨热同季,光、温、水配合较好。境内除东南部丘地和沿江高地外,平原地域气候差异较小。无霜期较长,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唯气候多变,尚有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出现。
水文概况海宁属太湖流域水网地带,境内有上塘河和运河两个水系,河道总长1865.4千米,河网率为5.1%。水资源以河网径流量为主,外来水利用率高,地下水控制开采,水资源总量6.62亿立方米,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海宁地居钱塘江河口北岸,境内岸线长55.92千米,水域21730公顷;海塘长53.6千米,占北岸海塘总长的33.5%。“海宁潮”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黄湾镇大尖山附近江面是涌现“海宁潮”的起点。以丁桥的“碰头潮”,盐官的“一线潮”,盐仓的“回头潮”闻名天下。
自然资源动物资源海宁市动物约208科,500余种,其中无脊椎动物124科,约300余种;脊椎动物74科,约200余种。哺乳类动物主要有兔、白鸭、穿山甲、家鼠、田鼠、獾、刺猬等。爬行动物主要有龟、鳖及蛇类。鸟类有大白鹭、家燕、野鸡(雉)、野鸭、喜鹊、乌鸦、啄木鸟、猫头鹰、杜鹃等。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种类较多,主要有鳗鲡、鲤鱼、鲫鱼、青鱼、草鱼、鲢、鳙(花鲢)、鳊鱼、鳜(桂鱼)、塘鳢、乌鳢(黑鱼)、泥鳅、黄鳝、中华绒毛蟹、河虾、田螺、螺蛳等。
植物资源海宁市原生植被绝大多数被裁培植被或次生群落所替代。据调查,境内有植物140科,728种,其中蕨类16科,17种;裸子类8科,49种;单子叶类19科,136种;双子叶类97科,526种。纤维类植物主要为棉花、苎麻。少量种植黄麻、黄草、棕榈。油料类主要为油菜籽,次为大豆、芝麻等。主要菜种有青头菜、瓢羹白菜、大白菜、油塌菜、菠菜、萝卜、莴苣、辣椒、夜开花、茭白、丝瓜等。树木有80余品种。用材树种有水杉、池杉、落羽杉、樟树、白榆、银杏等。观赏树种有雪松、黑山松、华山松、侧柏、罗汉松、女贞藤等。
人口民族总人口全市常住人口5400868 人,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4501657 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899211 人,增长 19.98%,年平均增长率为 1.84%。
户别构成全市共有家庭户2029982 户,集体户 137668 户,家庭户人口 5049734 人,集体户人口 351134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 2.49 人,比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2.88 人减少 0.39人。
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2814061人,占 52.10%;女性人口为 2586807 人,占 47.9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8.79,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 7.14 个百分点。[3]
政治市委书记:曹国良、市长:许红莲
经济综述2019年,海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6.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1%,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一千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7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581.06亿元,增长6.8%,工业增加值515.23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427.23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56.6:41.6。
2019年,海宁市财政总收入157.36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02亿元,增长9.0%。税收收入91.39亿元,增长9.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4.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42亿元,增长34.0%,其中用于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卫生健康、节能环保等的民生支出89.6亿元,增长36.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4%,比上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
2019年,海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526元,增长8.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39元,增长9.3%。从消费支出看,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055元,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458元,增长10.4%。
2020年,海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0.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61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74.81亿元,增长1.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09.46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7.36亿元,增长2.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55.8:42.4。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46148元,增长1.3%,按平均汇率计算为21189美元。
现代农业202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1.36亿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3.49千公顷。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运营,实体化运作农业经济开发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32家,各类专业合作社180家,家庭农场573家。高效生态都市型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全市有无公害农产品89个,绿色食品22个,有机食品1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3个。农产品品牌建设加速推进,全市共有浙江名牌农产品5个,知名农业企业1个,嘉兴市名牌农产品2个。2020年成功举办第三届世界花园大会。农业现代化评价列省第15位。
现代工业海宁产业兴盛,是著名的中国皮革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和中国经编名城,皮革、经编、家纺“老三篇”向时尚产业、纺织品新材料领域迈进,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三篇”向产业集群扩张提升,泛半导体、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战略三篇”突破性发展,泛半导体产值突破145亿元。2020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22.97亿元,其中重工业实现产值1125.6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949.3亿元。[4]
第一产业2019年,海宁实现农业总产值30.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2%。主要农作物中,油菜籽种植面积1.49千公顷,下降30.1%,蔬菜种植面积10.71千公顷,下降2.5%,果用瓜种植面积0.66千公顷,下降1.9%,花卉苗木种植面积5.73千公顷,增长16.3%。全市家禽存栏283.79万羽,增长16.4%,家禽出栏870.66万羽,增长11.6%;生猪存栏2.07万头,增长16.9%,生猪出栏3.51万头,下降4.4%。全市水产品产量2.27万吨,增长2.2%。
第二产业2019年,海宁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026.35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1013.49亿元,增长0.8%;重工业实现产值1012.86亿元,增长15.9%。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85.44亿元,增长7.9%。分行业看,规上建材行业、金属制品业和电子行业增长较快,实现产值51.52亿元、77.54亿元和99.33亿元,分别增长39.9%、25.1%和24.3%。光伏行业、厨电行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实现产值234.65亿元、40.15亿元和401.85亿元,分别增长27.1%、24.7%和19.9%。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51.19亿元,增长1.4%,其中利润总额89.05亿元,增长7.5%。
第三产业2019年,海宁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78.06亿元,同比增长11.2%,接待游客总数2209.6万人次,增长6.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203.2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6.4万人次。2019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74.22亿元,增长15.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63.67亿元,增长15.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62.78亿元,增长18.4%。
2019年,海宁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48亿元,同比增长8.7%。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1.94亿元,增长13.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6.43亿元,增长8.0%;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82亿元,增长2.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8.52亿元,增长15.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2.99亿元,增长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4.49亿元,增长8.7%。
交通运输海宁有内河航运贯通全市,京杭运河穿境而过,境内五条高速公路形成“两横三纵”的格局,沪杭、杭浦为两横,嘉绍、钱江隧道、杭州绕城为三纵。
2018年,海宁公路通车里程达960.49千米(乡道以上)。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2022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铁路6万吨,与上年持平,公路1237万吨,增长0.4%,水运779万吨,增长2.8%;完成货物周转量22.21亿吨千米,增长1.9%,其中,公路11.92亿吨千米,水运10.29亿吨千米。全年客运量604万人,其中,铁路264万人,公路340万人;客运周转量2.63亿人千米,其中,公路2.63亿人千米
社会事业科技海宁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浙江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县、区)”,建有全国首家县(市)级博士后科技开发基地,市科创中心获评国家级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2020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12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4家。经各级批准鉴定科技成果94项,专利授权5796项。全年技术合同认定金额12.96亿元。新增“浙大系”海宁生物电子国际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4家,举办长三角高校海宁行产学研对接会等活动,高层次科创项目落地66项。
教育海宁是全国教育先进县(市)、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2020年末,全市拥有小学30所,普通中学26所,中职类学校4所,幼儿园8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和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为99.59%,普通高校升学考试上线率为99.44%。浙大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高等院校座落在海宁。
文化海宁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海宁皮影戏和硖石灯彩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神祭祀”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海宁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大运河(海宁段)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海宁建有博物馆、文化馆、书画院、艺术研究馆和藏书216.74万册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共建有农村文化礼堂163个。
卫生海宁是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障先进县(市),浙江省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县(市)。全市共有医院、卫生院26个,卫生技术人员685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623人,注册护士2929人,医疗床位4752张。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成为全省示范,第三方医疗机构服务满意度95.93分。2011年海宁市政府与浙江省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2017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全面托管海宁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面托管海宁市人民医院。
体育海宁是全国体育先进县(市),浙江省首批体育现代化县(市),建有体育中心、轮滑运动中心、射击馆、游泳馆。2020年,在省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中,我市运动员获得国际级1银1铜、国家级金牌1枚、省级金牌59枚。全年共举办省级以上赛事20项,共组织全市性体育活动154项,参加比赛运动员2.5万人次。[5]
历史文化世界遗产点:长安闸、长安镇历史街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项目通过了审议,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大运河上,现存最重要的古迹之一就是位于长安的一坝三闸两澳,也是整个大运河58处遗产之一。历史上的长安闸包括新老两坝(其中新坝又称为“长安镇拖船坝”)、上、中、下三闸和储水之用的两澳。在现存文物中,除老坝位置不可考之外,其他各闸、坝都能确认位置,基本格局尚存。各闸都已经改建为闸桥,闸基闸槽都保存完好。
中国皮影戏“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海宁皮影戏作为其中的一支也进了世界非遗名录!”海宁市非遗保护中心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流派众多,“有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等,但在这众多的皮影戏中,海宁皮影戏有着非常独特的自身特色。”据介绍,海宁皮影戏是江南皮影戏的典型代表,南宋时期自北方流入,一直演绎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既保留了北方皮影戏演艺、声腔、造型、舞美等方面的传统样式和表演精华,又与海宁当地的民间小调、手工技艺和生活习俗相结合,形成具有海宁地方特色的皮影戏表演。海宁市非遗保护中心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唱腔上,海宁皮影戏以“弋阳腔”和“海盐腔”为基调,曲调或高亢激昂或婉转优雅,配以笛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在影偶的制作上,它又以‘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为主要特点,影偶整体以单手、并足(侧身)为主,极富人情味,完全不同于其他地区皮影戏的影偶造型;表演上,影偶转身、翻、跳都非常灵活,表现武戏中的持刀枪、挥拳格斗、挑头(砍头)等高难度武打动作尤为精彩,是江南皮影戏一绝。”正因如此,海宁皮影戏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
地方特产海宁特产有:海宁皮革制品,硖石灯彩,海宁缸肉,斜桥榨菜,庆云千张,长安宴球,盐官菜刀、冬菜,丁桥八宝鸡。
风景名胜1.天下奇观—海宁潮
2.宰相府第—宰相府第风情街
3.庙宫迷踪—海神庙
4.观潮胜地—观潮胜地公园
5.华彩皮都—海宁中国皮革城
6.紫薇揽秀—西山公园
7.智标晨旭—智标塔
8.诗楼新月—徐志摩故居
9.静安精舍—王国维故居
10.路仲探幽—路仲古镇
著名人物海宁著名人物有:东晋学者干宝,唐代忠臣许远、诗人顾况,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明代戏曲家陈与郊、史学家谈迁和查继佑,清代三阁老(大学士)陈之遴、陈元龙、陈世倌,诗人查慎行,棋圣范西屏、施定庵,书法家陈奕禧、查升,女诗人陈慧殊,藏书家吴骞、蒋光煦,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诗人徐志摩、穆旦,作家金庸、陈学昭,医学家王士雄,数学家李善兰,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佛学家太虚法师、印顺法师,学者、书法家张宗祥,训诂学家朱起凤,铁道学家徐骝良,文史学家宋云彬,红学家吴世昌,戏剧家沙可夫,教育家郑晓沧,植物学家钱崇澍,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电影艺术家史东山,新中国第一代西医、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杰出代表金学曙,版本目录学家赵万里,漫画家米谷,科学家沈鸿,英语教育家和翻译家许国璋等。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21:48: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92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海宁(浙江省嘉兴市辖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海宁(浙江省嘉兴市辖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