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城市职业学院(Chuzhou city Career Academy),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前身是凤阳师范学校,始建于1908年。2010年、2014年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滁州卫生学校和滁州艺术学校相继并入学院。
截至2019年6月,学院规划总占地1127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已建成占地785亩,建成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学校设有五系两部;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工428人。
中文名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简称凤师
主管部门安徽省人民政府
主要奖项全国百所先进师范学校
创建时间1908年
类别公立大学
所属地区安徽省,滁州市
主要院系电子信息,财经,文化教育,艺术,师范
学校类型综合
学校简介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是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由全国优秀师范学校——安徽省凤阳师范学校独立升格而成,始建于1908年,时名凤阳府官立师范学堂,民国初期为省立第五师范,1934年更名为安徽省立凤阳师范学校,抗战后期停办,建国后重建于凤阳县龙子湖畔曹山下(今属蚌埠市龙子湖区),曾命名为淮河师范,1959年迁回凤阳县府城,恢复安徽省凤阳师范学校校名,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办学规模基础设施学校有两个校区,本部坐落于明太祖朱元璋故里,素有“改革之乡”、“花鼓之乡”和“曲艺之乡”美誉的凤阳,占地312亩,校舍建筑面积7.8万㎡;卫校校区位于滁州市区,占地120亩,校舍建筑面积5.6万㎡。
两个校区共有纸质图书30万册,电子图书58万册,中外文期刊450余种。学校设备设施先进。
拥有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各种专用教室100多个,现代教育技术、影视节目制作、数码钢琴、微机组装与维护、护理示教、医学检验、外科护理、中医等专业类实验室4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0个,附属医院1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1所,能承办国家二级比赛的塑胶运动场1个,高标准的音乐厅1个。
新校区据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简介显示,为了整合优势资源,将学校做大做强,滁州市政府决定在市科教园区划地1200亩建设该校新校区。新校区位于风光旖旎、文明遐迩的琅琊山麓,与千年名亭——醉翁亭相对而望,钟灵毓秀,景色宜人。
根据总体规划,学校按10个系部45个专业的规模、在校生15000人的总要求进行设计。总建筑面积约32.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0000万元。计划用5到7年的时间分三期完成。
新校区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力求建成高标准的高职型、文化型、生态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山水校园”、“文化校园”和“生态校园”。新校区建设一期工程项目已经全面开工,计划2013年9月投入使用,届时可满足10000在校生的学习与生活。
专业人才专业设置滁州城市职业学院以城市现代服务类专业为主要特色,医疗卫生、电子信息、财经、文化教育类专业协调发展;在更高的起点上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与和谐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立足滁州、服务周边,努力奋斗,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院设有初中起点五年制小学教育(中文与社会、数学与科学、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及学前教育)、高中起点三年制(初等教育文科、理科、英语)和三年制幼儿教育等专业方向。
校园占地面积20.8万平方米(312亩),生均101.86平方米(0.15亩),另有二期发展用地33.33万平方米(500亩)。校舍建筑面积7.1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4.19万平方米,生均20.51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23.7万元,生均8441.2元。有纸质图书19.01万册,中外文期刊292种,另有电子图书46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3个(维普、万方、图书馆)。
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138人,其中高级职称39人,研究生39人。外聘高校兼职教授14人。教育实践基地12个,其中教育实习基地8个,下辖教育教学实习点26个,爱国主义教育共建基地4个,专业实践基地2个。
学校立足滁州,服务全省,面向小学、面向农村,在发展教师教育的同时,适当发展非教师教育。为地方培养“道德高尚、知识丰富、技能过硬、特长鲜明”专科层次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学校目前有各类大中专在校生近8000人。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陶行知、郭沫若等一批知名教育家和学者在此传道讲学,弘文励教;经过几代人的开拓进取,薪火相传,凝练出“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
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毕业生在教育、政治、经济、艺术、文化传媒等众多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建校以来,学校为沿淮淮北和皖东地区培养了2万余名各类基础教育专门人才。
在学校周边地区的中小学中,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和校长都是我校的毕业生,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乐教敬业、无私奉献,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校自1999年起依托高校开办专科教育,与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和阜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学校与北京、上海、南京、无锡、常州、合肥、滁州等省内外40多家单位和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联系,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推行“双证制”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学校荣誉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是支撑滁州市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学校也以其优美的环境、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底蕴、进取的精神而广受赞誉。
民国时既享有“文冠皖北,武冠全时的美誉,1988年受到国家教委表彰成为“全国百所先进师范学校”,此后先后获得“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安徽省一类师范学校”、“安徽省优秀师范学校”、“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安全文明小区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学校2002年启动升格筹建工作,历经八年的栉风沐雨,省政府于2010年3月批准在凤阳师范学校基础上设立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并报教育部备案;4月23日,教育部批准了新学院的备案。至此,学校跨入了高等教育行列,学校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1908年凤阳府师范学堂创建
1915年凤阳府师范学堂更名为安徽省立第五师范学校
1928年安徽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安徽省立第四中学、安徽省立第八中学(滁州)、安徽省立第九中学(盱眙)合并组建安徽省立第五中学
一、安徽省立第四中学
1893年淮南书院创建
1901年淮南书院更名为官立经世学堂
1903年官立经世学堂更名为凤阳府中学堂
1914年凤阳府中学堂更名为安徽省立第四中学
二、安徽省立第八中学(滁州)
1908年滁州中学堂创建
1915年滁州中学堂更名为安徽省甲种师范传习所
安徽省甲种师范传习所更名为安徽省第九师范学校
1912年安徽省第九师范学校更名为安徽省立第十一中学
安徽省立第十一中学更名为安徽省立第八中学
三、安徽省立第九中学(盱眙)
1920年安徽省立第九中学(盱眙)创建
1934年安徽省立第五中学(师范部)、凤阳三女中合并组建凤阳师范学校
1928年安徽省立第三女子中学创建
1946年凤阳师范学校更名为安徽省凤阳师范学校
安徽省凤阳师范学校外迁
1956年淮河师范学校复校
1959年淮河师范学校更名为凤阳师范学校
2010年凤阳师范学校升格为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2010年滁州卫生学校筹备并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师资办学师资力量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中坚、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教师团队。
专任教师294人,其中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90人;具有硕士学位者89人;国家、省、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跨世纪重点师资培养对象”20人,另聘兼职教授14人,外籍专家2人。发表教研论文上千篇,出版专著、参编教材50余部,承担省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20多项。
办学成果凤阳师范学校从1956年重建以来,视质量为生命,办学成效显著。
1988年成为受国家教委表彰的全国一百所先进师范学校。
1994至1998年在省教委组织的中师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评估中获得优异成绩,享誉全省。[1]
1990年以来,一直是滁州市"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
1997年,获滁州市“文明新风大院”称号,滁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滁州市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示范点
1998年,被授予97年度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标兵单位荣誉称号。
2000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安全文明小区示范单位",称号,并保持至今,中共滁州市委授予我校“三五”普法先进单位。
2004年,学校获“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称号;接受省厅对我校关于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评估通过验收,并获优等称号。
2005年,荣获“四五普法”先进单位。
2007年,荣获“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中国红十字会、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校”称号。
2008年,荣获“第八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至此已是连续第五次获此殊荣。
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第二批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卫校校区1997年、2001年、2008年,安徽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1999年——2009年,滁州市“文明单位标兵”。
2000年,安徽省政府授予“省级重点中专学校”称号。
2001年,团中央予以表彰。
2002年——2008年,连续四届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
2003年,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安徽省劳动保障管理信得过单位”。
2004年,确定为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培训基地。
2005年,教育部确定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2005年,安徽省“中专招生先进学校”。
2007年,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7年,滁州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2009年,安徽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5 21:46: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92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省滁州市公立大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省滁州市公立大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