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山东沂蒙的革命纪念园林)

更新时间:2024-12-22 23:10:05 阅读: 评论:0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山东沂蒙的革命纪念园林)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山东沂蒙的革命纪念园林) 次浏览 | 2022.10.15 11:38:42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山东沂蒙的革命纪念园林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49年4月,占地19.2万平方米,有塔、堂、馆、亭、墓、廊等大型纪念建筑物18座。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一处大型革命纪念园林,座落在山东沂蒙革命老区临沂市区,陵园表里河山,风光壮美,是有名的形胜之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江泽民等1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陵园题词。1986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陵园南大门为仿明代连九厅仿式建筑,1984年9月落成,匾额“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为舒同手书。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主席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

中文名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开放时间

旺08:30-17:30 淡08:30-17:00

占地面积

19.2 万平方米

建筑类型

历史博物馆

地点

山东临沂

动工日期

1949年4月

对外开放日期

1984年

类别

历史博物馆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票价

免费

建立原因

以临沂为中心的沂蒙山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7年到1929年间就点燃了革命的烽火,建立起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并且于1932年至1933年期间,先后爆发了震动了全国的日照、沂水、苍山等暴动,公开打出了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的旗号。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一一五师和八路军第一纵队的指挥机关都驻在沂蒙山区,1940年,山东省的省级政权机关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在沂南县青驼寺成立。

8年抗战中,山东党政军首脑机关在这里领导山东军民作战2.6万次,消灭敌人50余万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指挥机关先后在这里组建,领导华东军民进行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等战役。在历次革命斗争中,无数中华优秀儿女英勇地牺牲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为了缅怀他们的功绩,弘扬光大他们的浩然正气,1949年2月由华东局提议,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临沂兴建大型烈士陵园,4月奠基,1950年主体工程相继落成。此后,又陆续进行修葺和增建。如今园内共有塔、堂、馆、亭、廊、坊、墓等大型纪念建筑物18座。

建设历史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景观图集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市区东南部,坐落在市区东南部沂河西岸金雀、银雀二山之间的平地上。1949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华东地区革命烈士而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

陵园南北长65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290亩。以45米高的五角灯塔式革命烈士纪念塔为中心,塔的东南方向有开国首席大将粟裕骨灰撒放处。当年,在沂蒙山区乃至华东解放区广泛流传这样一首歌谣,还把它作为对联到处张贴:“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以及罗炳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希伯和王麓水墓,此为东墓区;以革命烈士纪念塔为中轴线,与东墓区对称的西墓区有丁秋生骨灰撒放处和常恩多、刘炎和张元寿墓。塔后是宫殿式烈士纪念堂。堂内有表现烈士事迹的浮雕和镌刻着61,813位烈士英名的石碑。纪念堂前左右

两侧分别是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和革命战史陈列馆。陵园内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董必武、刘伯承、陈毅和罗荣恒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1949年2月,由中共中央华东局提议,山东省政府为纪念在人民民主革命中牺牲的华东区革命烈士而建,名为“临沂革命烈士陵园”。1950年7月1日,主体工程烈士纪念塔、纪念堂相继落成,后陆续修葺增建。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并列为全国第一批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展览

陵园坐北朝南,南北长65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19.2万平方米,有塔、堂、亭、馆、墓坊等建筑15处,规模宏大。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陵园大门为坊式建筑,面宽36米,高12.8米,前并立4根朱漆明柱,横枋彩绘,蓝色斗拱疏密其间,顶复黄色玻璃瓦。大门上中红色横额题“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系著名书法家舒同手书。

大门两侧,红墙灰瓦,古朴典雅。门前左为广场,右为桐树林,中一弧形单孔石桥跨青龙河与陵园前街相通。

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陵园中心,为五角灯塔式建筑,高47.5米。基部塔台为五面体石质平台,高2.5米,周围绕以石槛,环周有5条13级台阶通下。基台上为亭式塔墩,周围环接铜质栏杆,5角各立有2条花岗石柱,石柱顶端镶有表现战争年代工、农、青、妇、兵战斗、生产、放哨等内容的浮雅。亭内5面塔壁上部各有一幅大型浅浮雕,题材均为反映军民英勇战斗、取得胜利的事迹。浮雕下部亭壁上分别为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政委员会的题词,山东省政府建塔碑文,鲁中南区党委、行署、军区、军区司令部和政治部题写的碑文,及刘少奇、朱德、刘伯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塔身正面,镶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7个鎏金大字,每字平均高1.5米,数里之外,清晰可辨。塔上部为攒尖亭式建筑,顶端嵌有一立体巨型景泰蓝五角红星。

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烈士塔北100米处,为传统宫殿式建筑。阔45米,进深19.6米,高21.4米。两层飞檐,斗拱交错,顶复青色玻璃甬瓦。正面廊檐下悬一巨匾,上题“革命烈士纪念堂”。堂四周,环以回廊,正面并立14根明柱。堂内以钢筋水泥和栋梁,穹窿顶棚饰以彩塑。堂内迎门为一石碑,上镌周恩来题词“人民革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碑面为任弼时题词“你们的功绩永垂不朽”。碑前两侧,陈例子着王麓水、赵铺、刘炎、张元寿4位烈士的半身石质浮雕像。堂内东西两面正中陈着着两块巨在的联碑,直通堂顶。碑上镌刻着62576位烈士的英名,其中县团级以上的烈士372名。他们都是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在以沂蒙山区为主的山东以至华东各地英勇捐躯或积劳成疾逝世的,其中有3万多是沂蒙山区人,其余的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有的则是来自外国的国际主义战士。

革命战史陈列馆位于纪念堂东侧。1980年兴建。馆为“回”字型平房建筑,正厅宽4米,进深3.5米。馆内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图表、照片、雕塑和实物,反映党和人民在鲁中南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再现了1932年“日照武装暴动”、1943年蒙阴“岱崮阻击战”、1947年蒙阴“孟良崮战役”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光辉战例。

烈士事迹陈列馆位于纪念堂西侧,与战史陈列馆对称布列。建筑形制亦同。馆内通过大量文字、图片、文物等资料,系统介绍了罗炳辉、赵铺、陈若克及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32位烈士的生平事迹。

陵园内东西两侧,还建有罗炳辉、王麓水、汉斯·希伯、张元寿、刘炎、常恩多及陈明、辛锐夫妇8位革命烈士的7座风格别异的烈士墓,又立有罗炳辉遗像亭1座。

获得荣誉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49年4月,有塔、堂、馆、亭、墓、廊等大型纪念建筑物18座。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江泽民等1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陵园题词。

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6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以来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等部委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历史建筑群。2014年8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2015年1月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文明优抚事业单位”。

常恩多烈士墓

常恩多墓为柱体全石结构,高9米。1982年由莒南县坊前迁葬于此,正面碑文和墓志铭为全国著名书法家启功手书。他当时担任东北军百十一师师长,是中共特别党员。常恩多,满族,辽宁省海城县人,1895年生。他爱国热情高涨,力主抗日,在“西安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常恩多率部开赴鲁南驻扎布防后,多次消灭出扰的日伪军,他痛恨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活动,期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8月8日,常恩多在病情加重的情况下,将3000多人的部队交给了党和人民,第二天凌晨,常恩多不幸病逝,终年47岁。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21:33: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2091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山东沂蒙的革命纪念园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山东沂蒙的革命纪念园林).pdf

标签:烈士陵园   山东   园林   沂蒙   华东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